道德讲堂材料(经典诵读)
2024年“道德大讲堂”讲稿范本(4篇)

2024年“道德大讲堂”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2024年的“道德大讲堂”。
我是XXX,今天将与大家一同探讨道德与人生的重要性。
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
道德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体现。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坚守道德底线,学会做一个有道德意识的人。
首先,道德如何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呢?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迷茫,但只要我们始终守住道德底线,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就能走出人生的迷途。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善良即是独自一人行动的顶峰”。
遵循道德追求善良,并将之转化为行动,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也能够影响他人,从而传播善良的种子。
其次,道德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环境呢?社会是由每个个体构成的,每个个体的道德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品质和风气。
只有一个个有道德意识的人聚集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正直、和谐的社会。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到自律、勇于承担责任、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只有在道德人格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社会中,诱惑和考验无处不在。
无论是金钱的诱惑,还是权力的腐蚀,我们都需要时刻警惕。
所以,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道德勇气,时刻提醒自己守住道德底线,不为短暂的利益所迷惑。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有足够的道德底线和拒绝的勇气。
最后,我想以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结尾,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道德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年迈的修道院院长,他在院墙外种了一棵橡树。
这棵树很特别,它每一片叶子都写着一条箴言。
有人取走了几片叶子后,这棵树便无法生活下去。
修道院的人决定将这颗橡树移进园子里,但怎么也移不进去。
于是,院长带领修道院的人反思,他们意识到,既然他们不再能保护树,只能保护树的生活环境。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篇目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篇目道德讲堂是一个让人们学习、思考和探讨道德价值观的地方。
在道德讲堂中,经典的诵读篇目常常被引用和阐述,这些篇目涵盖了众多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道德讲堂中经典的诵读篇目,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1.《义勇传》《义勇传》是一部记述了清朝雍正皇帝勤政爱民的故事。
这个篇目讲述了雍正皇帝作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如何倾听百姓的呼声,勤政爱民,以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智慧。
通过诵读《义勇传》,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道德特质,如深思熟虑、公正无私和关心民生。
2.《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著作,也是一部阐述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诵读《孟子》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仁爱、善良、正直和谦逊等。
通过学习孟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明白道德的价值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
3.《安徒生童话集》《安徒生童话集》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包含了许多富含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
诸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和《丑小鸭》等,这些童话作品通过角色的遭遇和成长过程,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善良和正义感。
通过诵读《安徒生童话集》,我们能够培养儿童和大人们的道德概念,引导人们关注他人的幸福与痛苦。
4.《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探案集》是阿瑟·柯南·道尔所创作的侦探小说集,主角福尔摩斯以其聪明才智和独特的推理能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个篇目展示了福尔摩斯对道德与正义的热爱,他在解决疑案时总是坚持真理和正义,为社会伸张公道。
通过诵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们可以认识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追求真相和对抗邪恶的重要性。
5.《窗边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一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这个篇目以小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敢于追求梦想的故事。
通过诵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可以学到坚持自己的信念,超越现实困难的道德教育。
同时,这个篇目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正直和善良的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道德讲堂材料(经典诵读)(精选.)

道德讲堂材料
经典诵读
2013年3月日
关于尽忠职守: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译文:谦虚谨慎,尽心尽力,至死方休。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译文: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的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3、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出自(先秦)《诗经小雅》因为自身讲求诚信,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无所畏惧。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关于诚实守信:1、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译文:大丈夫是十分推崇忠义诚信的。
2、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出自(先秦)《战国策秦策一》译文:路上既不会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百姓也不会违背法律和道德去获取物质利益。
这才是天下大治的境界。
3、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说话办事,诚信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4、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出自(唐)李白《唐诗纪事卷十八》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5、君子诚以为贵。
出自(先秦)《礼记中庸》译文:君子把忠实诚信看得非常重要。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语录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语录
第1期
诵读经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经典解读: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第2期
诵读经典:“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的《劝学解》。
经典解读:“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家韩愈的一句名言。
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勤奋精业。
第3期
诵读经典:“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
经典解读:“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是来自于《增广贤文》的一句名言。
据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寻食物的时候,小乌鸦会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给老乌鸦吃;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
意思是说:古人将小乌鸦长大后反过来哺喂它年老而不能出去觅食的父母、小羔羊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跪着来吮吸母亲的乳汁,以此来形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教育做儿女的,长大后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做子女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道德讲堂朗诵

道德讲堂朗诵A:追逐着太阳的步伐——我们这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在历史的记忆中一路走来B:凝聚着道德的力量——我们这个与时俱进的民族,在不断的创新中陶冶情怀C:今天,我们采撷出女娲练就的基石——在民族精神的家园里,构建出道德传承的平台D:今天,我们汲取出先哲粹取的智慧——汇聚起银河闪亮的星光,在时代精神的天空中,彪炳出道德的力量A:道德是什么?B:道德是助人为乐!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道德是什么?D:道德是敬业奉献!《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D:道德是什么?C:道德是诚实守信!《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合: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B:道德是什么?A:道德是孝老爱亲!《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A、B:道德是什么?C、D:它是五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清澈最纯净的甘露,它为我们的社会构筑起温馨和谐的梦想道德是什么?A、B:它是早晨八九点钟最耀眼最灿烂的阳光它为我们的心灵照进一片渴望已久的温暖合: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5.15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pi,可谓仁之方也已yi。” ——《论 语》
8、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bian辟pi,友善柔,友便pian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 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 成为君子。
意译: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 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 的样子。
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pi,可谓仁之方也已yi。 ” ——《论语》
谢谢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 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 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 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 害的。”
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孟子》
【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 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
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
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
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
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 ,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 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 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 的传授有没有复习?
道德讲堂之——诵一段经典

道德讲堂之——诵一段经典道德讲堂之——诵一段经典《老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曾子·子思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这是因为士的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
以仁爱为己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死亡之后方才停止努力,这不是道路遥远吗?”《大学》: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清·曾国藩: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第二篇:开展道德讲堂经典词 1700字道德讲堂:读一段经典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易解: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物种以竞争为目的。
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
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
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易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道德讲堂经典诵读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
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 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 来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聚会在一起
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朱柏庐(1617-1688), 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 明末清初昆山人,清初居乡教 授学生,以程、朱为本治学, 提倡知行并进。 他的《治家格言》世称 《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 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
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 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 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
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 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 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 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讲堂材料
经典诵读
2013年3月日
关于尽忠职守: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译文:谦虚谨慎,尽心尽力,至死方休。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译文: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的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3、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出自(先秦)《诗经小雅》因为自身讲求诚信,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无所畏惧。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关于诚实守信:1、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译文:大丈夫是十分推崇忠义诚信的。
2、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出自(先秦)《战国策秦策一》译文:路上既不会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百姓也不会违背法律和道德去获取物质利益。
这才是天下大治的境界。
3、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说话办事,诚信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4、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出自(唐)李白《唐诗纪事卷十八》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5、君子诚以为贵。
出自(先秦)《礼记中庸》译文:君子把忠实诚信看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