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发表时间:2011-05-04T17:06:41.5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徐佳[导读]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徐佳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338000

摘要: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词:情感教育音乐教学美育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充分地感受美,情感得已激发和深化。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大大影响并激励着我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把情感教育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例如低年级教材中《大鹿》一课,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讲的是大鹿保护被追赶的小兔子,体现了小动物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鲜艳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它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于是不用任何一句组织教学的语言便进入了正题。我轻轻地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啊?”“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回答。随后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发声练习、节奏训练……而是让学生们讲一讲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举手的学生跃跃欲试,丰富的情感激起了活跃的思维,孩子们自由地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他们的想法新奇各异,十分有趣,不知不觉中歌词的内容已被学生们自己讲了出来。在讲故事的同时我在钢琴上轻轻弹出了歌曲的旋律,在无意识中学生们接受了《大鹿》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渐渐地唱会、唱准并领悟出了歌曲的意义。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互助友爱、惩恶扬善的爱心。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淡漠了教师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才会发生博爱仁慈、自主创新的高尚人格。

二、情感体验,创造美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欢乐、喜庆、赞美、雄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美的理解和情感的冲动不断加深,教师要善于把握关键,给学生表情演唱、尽情抒发情感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在美的感染下不断深入地发展。记得我在教唱河北民歌《对花》这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对歌的形式,首先请他们欣赏了一段东北秧歌,令学生耳目一新;然后介绍了以花为内容的对歌便称为《对花》,接着又欣赏了我国河北、安徽等地区典型的地方民歌《挂红灯》。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北方的民歌《对花》。在这种学习欲望高涨的时机,我们开始学习本课歌曲,突破重点难点,很快地掌握了这支歌曲。学生们像做游戏一样自己分组,你问我答地唱起了歌,趁机我问道:“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可以编进这支歌曲里?我们进行分组比赛,看谁编的最好听。”这一下,教室里热闹起来,只见他们交头接耳,他们自己分成了小组,根据自己编排的动作和歌词尽情地表演起来,有问有答、合情合理,那眼神、那动作充满了天真与童趣。此情此景,我和学生们都已深深地投入到了音乐情节的环境之中,陶醉在那鲜花的海洋里。学生们通过学习、表演、创作,达到了对本歌曲的体验与诠释,同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发挥。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因此,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的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运用美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素养 宽城县职教中心刘振宇 摘要: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美育从审美角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所以,运用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教育;作用;审美能力;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

学生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其任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媒介去感染、启迪美的接受主体,使其在美的欣赏、美感享受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较为系统的美学基本知识。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接受主体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运用美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素养呢?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请同行们指教。 一、教育中渗透美育,任重道远。 很多学校的校训里包含有“真、善、美”的含义,求真,就必然尊重科学,重视智育,求善,就必然尊重道德,重视德育;求美,就必然尊重美学,重视美育。而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最乐于也最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学生正是在美的探求和创造中,不断地完善着自我,忽视了美的眼睛是昏暗的,遗忘了美的心灵是残损的,丢失美的人生更是不幸的。于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探求,就成了教师的一项责任和义务。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019年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

2019年精选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 强调:“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道德问题上,教师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一)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

以理服人辩论材料

以理服人辩论材料 "以礼服人”存在于孔子的理想社会中,意即用“礼”(古代的各种伦理制度,很复杂)来教化人。 “以理服人”。做人要懂道理,更要讲道理,因为道理使人明智,在是非面前总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言行有了合理的尺度和准则。道理使人善良,对人会多一份宽容之心、仁爱之心。大千世界,现实之中,有理说理,切不可无理搅三分,更不能无理还要恐吓、威胁、动粗,闹不好个人的言行和举动越过法律的准绳,可要吃官司的,到那时,只能是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后悔都来不及。为人处世须讲理,做人要讲道德修养,要懂理、尊理、讲理 在中国这个 “礼仪之邦”,如果能够以“礼”待之,许多矛盾就不会激化。所以,在这个意义 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都城管以“礼”服人的举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一定会收到化解与执法对象情绪上对立的效果,对于和谐管理城市,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以礼服人的规定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城管执法的困境 。对执法者来说,敬礼是为了在缓和气氛中完成执法任务;对被执法者来说,接受敬礼还是要面临处罚。而此前的舆情民意诟病城管执法,除了不满其执法方式和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对城管执法行为本身地位和执法依据的合法性质疑。说白了,就是“你凭什么管我?” 应该说,城管的出现从主体上说,《行政处罚法》及政府的授权给了一张“准 生证”。现实上看,分工的细化无法适应城市管理的综合和复杂。城管执法集中了 其他部门的处罚权,将其他部门不管的事儿,管不好的事儿管起来,这是合乎现实复杂性需要的。但是,城管的具体职责并不是很清晰的,所谓14个集中行使处罚权的方面,实际上跟其他部门的职权范围是有重合之处的。 而且,城管常常是“借法执法”——依据以前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规章行使执法 权。可在依法行政中的“法”是有特定含义的,仅仅指的是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到规章,但对于规章之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被看做是“法”,只有在上位法有明确规定的时候规章才可附带“法”的功能,而不能单独作 为城管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使用。也正因此,这些规章的具体条文的法理性和统一性不够完善,有些甚至和现行法律相悖。这样,城管执法就无法回避依据不一致,法理不足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才是城管执法的难处所在,也是许多人不服城管的原因所在。 “借法执法”以及“规章代法”成为城管执法困境关键。因此,城管执法即使 能够做到以礼服人,还是没取得走出困境的钥匙。认真梳理现行执法依据,从法理上解决以人为本,和谐管理城市的合法性,让城管执法真正能够以理服人才是要旨所在。 在法制的社会里,以礼服人是一种态度,以理服人才是一种方法

如何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市局

如何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在市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发言稿 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是维护党的形象的现实需要,是捍卫党的纯洁性的迫切要求。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个人的修养品行,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领导干部更应当成为讲文明、讲修养、讲道德、拥有健康生活情趣、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先行者和带头人。 一、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意义 情趣,是产生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心灵深处的对于生活的感应,是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格和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人品修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够使人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成就事业。 1、健康文明生活情趣有利于陶情励志。人的精神生活

就像一部教科书,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总是寓一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于其中,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偶像、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一首好歌,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往往能发挥“加油站”和“清洗站”的作用,既能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力量,又可纯洁和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毛泽东爱读书写作,写出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徐霞客喜游历,写就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张仲景好医术,总结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都与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分不开。 2、健康文明生活情趣有利于增长才智。积极主动的谈心,可以增进感情,启迪思想,互相勉励;精心准备的演讲辩论,可以学习写作,锻炼口才,培养气质。相反,如果生活情趣低下,整天想的是金钱利益、个人享乐,哪有心思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实,不可能有能力的提高。所以只要始终坚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日积月累就会使我们不断增长才智。 3、健康文明生活情趣有利于愉悦身心、强身健体。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七十高龄还畅游长江;陈毅爱好下围棋、赋诗词,在黑白相间,两军对垒中体味乐趣,诗词更是神采飞扬;邓小平在工作之余喜欢打桥牌,借以保持敏捷的思维。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几个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c9748758.html,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几个途径 作者:柴洪顺 来源:《名家名作》2019年第04期 [摘 ; ; ;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其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阅读经典,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建章立制,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示范,引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品质。 [关 ;键 ;词]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日后的成长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养成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更应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一、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学校中,教师可以以一些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可以在每年的学雷锋日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家庭献爱心,以此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可以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开展“妈妈我爱您”活动,通过在班会上 讲故事、唱歌曲、绘画等形式,交流母亲的辛劳,感受母爱的伟大,以此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品质;可以在清明节的时候,开展“纪念革命英烈的”活动,向革命烈士献上鲜花或写下一段心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可以在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大扫除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此外,中秋节、重阳节、植树节等节日和纪念日都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阅读经典,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学习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注重道德教育。例如,清人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主要讲了儿童在学习、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最基本的做人规范。言简意赅,充分阐明了圣贤教育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体现了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此外,《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中,无不充满了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教师应当妥善利用这些经典,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可以在晨读的时候或者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引导学生大声朗诵《弟子规》《论语》等中

落实美育课程总结

落实美育课总结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在开学初就拟订了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并通过一学期的工作中,美育工作取得较理想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计划目标。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学初就安排、策划好本学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因为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面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细致。这为本学期的美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美育工作与各科、各项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提高审美意识,树立美的思想,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率。 三、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

的舞台。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中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经典美文朗诵比赛”,组织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利用学校广播、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艺术知识,推广艺术成果。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兴趣小组,组织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等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取得的经验。 1.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学校对艺术教育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领导深入艺术教育课堂指导艺术工作,明确提高了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正规化,课外活动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树德、以美树体、以美树智的大艺术观和良好的艺术氛围。加强音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学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艺术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2.选派最佳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

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 强调:”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道德问题上,教师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师道德情操心得体会(一)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

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以行正人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正人 刚接新班不久,班上一位学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学习成绩很好,却常常独来独往,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当班里由同学自愿结合,组成“学雷锋”小组时,唯有他一个人没有哪个小组肯要,他难过地哭了。当天晚上,我就与他父母联系好,去他家家访。终于了解到原来他家条件非常好,家里的装饰摆设高档优雅。他从小就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成长,从来体会不到什么是苦,父母对他也是百依百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变得娇气十足,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了解了他的“病情症状”后,我开始“对症下药”,帮他分析为什么同学们都不要他的原因,指出由于他平时傲气十足,不理人,造成的这种“不合群”原因,并帮助他落实了“学雷锋”小组。从此,他对老师与同学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他“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又有意为他创造了许多与同学接触的机会。我除了让班干部多接近他,文艺活动多让他参加外,还根据他组织能力强的特点,安排他组织好班会课。班会课,不单是靠个人的才能,还必须团结全班同学,出谋划策,包括班会课的主题内容、主持人的串词、表演节目同学的服装、道具等等。这样,工作中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变得谦虚了。同学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他的优点。我一方面经常找他谈心,告诉他老师与同学们对他都非常有信心,希望他继续努力好好干。还跟他将一些与同学交往的方法,告诉他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多理解体谅别人,另一方面我抓紧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希望平时能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为了使他的“不合群”习惯改掉,我不止一次的去他家家访,并与他“约法三章”,争取每周为别人做一件小事,多与别人交往。“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他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他觉得自己离不开同学们,同学们也觉得他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期末评比时,同学们一致推选他为“三好学生”。 通过对这位学生的转化教育,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炽热的情感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秀生,应肯定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及时指出,严格要求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对于中等生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和大胆的使用,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而后进生,因为他们长期以来遭受了太多的批评、讽刺,因而他们想得到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想取胜又不能取胜,想改过又意志薄弱,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当然对后进生的尊重热爱必须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逐步地引导他们克服缺点错误,向中等生、优秀生转化。 2、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他们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就能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有些学生虽有不良的表现,但他们也有好的表现及优点:如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或有绘画书写的特长;组织能力强等优点。教师应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发挥特长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信任,从而促使他们奋发向上,更上一层楼。 3、教育学生,要不怕麻烦,持之以恒。学生身上的缺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相当复杂,有来自家庭的、自身的、学校教育的、社会风气的等等。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反复,今天改正了,明天又犯了。对此,教师不能泄气,不要怕麻烦。教师要坚持不懈,使学生在反复教育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纠正错误行为,最终产生质的飞跃。 后记:上述案例中的当事学生均考上了高职院校校深造。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生活作风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生活作风 生活作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它反映着日常生活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体现这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生活作风已经成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社会思想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从某种程度讲,生活作风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广大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党员,都要提高对生活作风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加强自身的生活作风修养。 我们看生活作风好不好,往往是从身边的人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来认识和评判的。因此,生活作风是思想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的面貌。 一、端正态度,重视个人生活作风建设 生活作风主要是在衣、食、住、行、兴趣爱好、结交朋友以及处理家务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作风是正派的、严谨的,也是经得起考验的。这是因为许多同志都能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作风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得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现实中存在着一种误解,即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对个人的生活作风已不像过去“看

得那样重、那样紧”。于是,一些人在生活作风上就变得不够检点,道德败坏,绯闻不断。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有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在新形势下有魄力,能开拓,就是好干部,至于生活作风,无非吃点喝点玩点,再加一点风流韵事,白璧微瑕,何足挂齿。极少数人淡忘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滋长了奢侈享乐骄奢淫逸之风。生活作风果真是小事吗?大谬不然。 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端正思想态度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活作风是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其他方面的作风相比,生活作风更具有直观性和经常性的特点。我们看一个人往往先看到的是他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没有严谨、纯洁的生活作风,就不可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进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多样化。面对这种变化,每个人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作风不是小事,加强生活作风建设,保持严肃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我们现代社会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提高认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意识。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树木先固本,树人先培德。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德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呢?以下谈几方面来共讨见解。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根据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同一种教育,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深度,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教育。 首先从低年级,要让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等等的初步教育入手,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中年级的德育教育是:知道尊重他人,与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养成同学之间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好习惯等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诚恳、宽厚、乐于助人、为人正直、敢讲真话、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要有毅力、有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等,总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截然分开,要互相结合进行,在具体目标上分层次,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遵循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在具体目标设计上要分层次,对低高年级的学生分别提

出不同的要求。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还要有故事性,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之校园生活要活跃,富于吸引力。特别对于城镇的高年级学生,更要积极提倡他们对接触社会、多接触劳动,从而受到教育。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育者做经常的工作。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榜样,并合理使用表扬、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加强校风、班风建设。 2,不良行为的矫正。作为教育者必须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是非观念的同时,要改善人际关系,清除疑惧。行为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存有戒心甚至是敌意,但他们又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接受教育,改掉不良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改善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另外,还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发现道德落后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或委派他们为全班服务以示信,就会重新点燃他们

美育作用和目标

美育中的目标和作用 一、目标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重点是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和教育美育。艺术与美育各有侧重,艺术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美育则以美感的培养为主。[8] 社会主义美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要求在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还要求培养学生审美的比较及分析能力,以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他们审美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艺术形象。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为了使学生具有艺术修养,就要使他们掌握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和审美标准;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以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养成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要注

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二、美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 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 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三、主要原则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_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_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

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 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 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 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

【如何使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使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如何培 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全体中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的教育,它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而在德、智、体诸方面教育中,德育位居首位,可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中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自身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其成长及成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良好品德,就意味着这个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过程中不畏困难,锲而不舍:有良好品德,也意味着这个人就会按照社会规范做事,能勇敢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也能根据环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成长得到有力的正向推动并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家长、学校、社会重要的责任。 多年来,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中小学生在课内学习到了系统的道德知识,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但是在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却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就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品德教育中存在重“知”轻“行”倾向。现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程虽然是以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注重了教学与学生成长特点的结合,坚持了正确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以说教为主,即便是书中大量的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生活实例,学生也是学习有余,体验不足,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再加之品德教育除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外,课外也缺乏真正有效的活动载体,于是就形成了“道德规范讲得多,扎实的行为训练做得少;道德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行为养成方面的要求少”这样一种理论引导与行为养成脱节的局面。 二、生活环境中“表”“里”不一现象影响。课堂上学生们接受的是这种道德观念教育,可实际生活中部分老师、家长或是邻居、亲戚、熟人却在用另一种道德规范做事、对人。这种成人世界里“表”“里”严重不符、或采用两种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的现象势必会导致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对所接受的道德观念的质疑或否定,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这样的环境“浸润”就会模糊了是与非的标准、混淆了善与恶的界线,对于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就会缺少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上的筛选。 三、成人对孩子品德形成中言行不一的粗暴态度。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养成期都必然要经过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因为不完

浅谈小学生开展美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及措施 务川自治县第一小学付丽娟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育在更多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重视,很多的学校都把美育教育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通过美育教育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素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把美育正式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但目前小学美育工作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育教育教学重要性措施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育在更多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重视,很多的学校都美育教育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通过美育教育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素养。但是,也有部分学校还不够重视美育教育教学,而是以往的传统方式只注重语文数学,在乎考分,导致很多学生厌学,失去学习兴趣。就算语文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对综合性的知识掌握很差,创新意识薄弱,知识大都不能灵活运用。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能只重视语文数学的教学,要重视其他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美育教育教学也是必不可缺的,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发展中缺一不可。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1】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美术、音乐教学中。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2.培养审美能力。【2】 二、美育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 美育教育对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美育对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美育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审美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他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细粒结构,培养人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诺贝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要全面塑造和培养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

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二、注意社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作用。 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以礼服人”辩论赛 正方(以理服人)反方(以礼服人) 以理服人的含义: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就是用道理来说服别人。 以礼服人的含义: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通俗的说:以礼服人就是在交际的过程中做到礼仪标准、大方、得体。给别人一种有礼貌、有素质的第一感。 正方(以理服人):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到各地去游说他的仁道,有人说靠武力照样可以称霸,根本用不上讲仁道。孟子说:“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而以仁道称霸,以理服人,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 辩词一: 以理服人,是为引导人心向善。自秦朝之后,任凭时代变迁,我们中国一直采用着儒内法,尤其在当今我们这个共和社会,一切法制规章都必须围绕着一个“理”字展开,即民主化、公平化、公正化、公开化。一切民主化、公平化、公正化、公开化的法律规章都离不开合理化,而合理化本身就是属于以理服人。一切法律规章都在理之内;理包含一切法律规章。由此,随便对方怎么说以律制人的优势,都可以去抓住他制定、实行法律规章时的合理性。没有民主的、公平的、公正的、公开的,以理服人的法律规章,就会回归到秦始皇专政社会! 辩词二: 以理服人,要以自身为榜样,积极阐述真理。引导大家朝着信服的真理出发。实现人们对事物的真理认知。体现社会的公平性、民主行、积极性。 辩词三:

树立高尚道德情操

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守制度踏实干事 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成果,贯彻落实2016年医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高岗位技能,深化优质服务”的要求,根据医院工作的实际,院党委决定在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中广泛开展“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明制度执行落实”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促进了全院职工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激发了全院职工为医院发展做贡献的热情。作为一名后勤处室的工作人员,我肩负着全院的安全、消防事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此我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树立一切为了安全的思想理念。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情操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着支持的作用,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修养来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其内涵比法律更广泛,要求比法律更严格,深刻的影响着人的一生。 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深入培育每一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对于每一个人保持正确的立场和端正的价值追求、塑造良好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道德观念无时无刻不受到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工资待遇也不断的好起来,但是,这也同时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面对世间百态的诱惑,我要始终把握自己成长进步的正确方向。生活中要培养自己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要强化生活情趣无小事的观念,要在生活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远离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不沾染不良习惯,自觉净化自己的生活圈、娱乐圈、朋友圈。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尽忠职守、执着追求。立足本职,努力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二、严守制度踏实干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管人、管事,是社会走向公平正义、法治文明的大势所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用制度去引领思想和约束行为,不做制度之外的事,不找制度的缝隙,不打制度的擦边球,自觉养成依规做事,照章行事的好习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遵守制度要从小事做起,也是一个人敬业的基础,一个人工作做得好不好,首先要看这个人在单位有没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作为医院职工首先我们要遵守医院的各项制度、规定,热爱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思想上要实事求是;工作上要求真务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