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知识复习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一、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看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失范的主要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思想活动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力量削弱(教育者问题)

3、环境发生变化(环境问题)

4、人们的价值取向扭曲(教育对象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后果

1、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2、出现教育薄弱环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一、几个概念的区别

1、政治工作: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2、思想工作: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其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补:思想工作可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如非政治性思想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思想工作的任务,而主要不是政治工作的任务。也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如组织工作、纪检工作等只是政治工作,而不是思想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性思想工作与思想性政治工作的总称。

二、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三点:

1、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即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曰思想性的政治工作。

2、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曰政治性的思想

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

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以及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

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水准的矛盾。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研究对象的规律性

基本规律: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人所处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文化教养及环境影响等客观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头脑的结果。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一、思想与行为

1、含义: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2、关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两者一般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一致,知行脱节。

3、启示: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内化与外化

1、含义: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内化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2、关系: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有内化。

3、启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局限性

一、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点

(一)在教育目标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具有立项人格的“圣贤”、“君子”。

(二)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三)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四)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二、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第二节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局限性

一、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

(一)在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三)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倡导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

二、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局限性

(一)它以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

(二)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

(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奠定。

(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四)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二、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二)提出要进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教育(三)论证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

(一)毛泽东同志通过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总结,充分肯定和明确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科学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

(二)毛泽东同志为红四军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奠定了我党思想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三)毛泽东同志所著的《实践论》、《矛盾论》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说奠定了哲学基础。(四)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理论原理,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奠定了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创立和形成时期(1921.7—1935.1)

❖成熟时期(1935.1—1945.8)

❖发展时期(1945.8—1957.2)

❖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2—1978.2)

❖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1978.12—至今)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

(二)实事求是的传统。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

(四)群众路线的传统。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一)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即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