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泛读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探究

教 育研 究
高【 l 】 英 语 泛读教 学 搞穷
文, 李 光 念 摘 要 : 从开展高 中泛读教 学的必要性出发 , 探讨 了高 中英语泛读教学 的策略 , 从而提高 了高 中学生的英语 整体 阅读 能力和语 言 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 词 : 高 中英 语 ; 泛读 教 学 ; 阅读 能 力 问题 的 提 出
总之, 泛读教学 在高 中英语 教学 中扮演着举 足轻 重的角 色 ,
高 中英 因此 , 在进行泛读训练 时, 更 应 重 视 英 语 泛 读 技 巧 的指 导 , 注 重 培 是培养学生 阅读 习惯 和提高阅读技巧 的有力 保证。 因此 , 语教师必须密切关 注英语 泛读 教学 , 提高高 中学生英语 语言 的综 养学生抓 住文 章大意 , 从整体 角度理解 文章 的阅读 习惯 , 可 以遵 顺应时代 的要求 。 循 如下 步骤 : 浏览文 章的编排 设计 ( 包括 标题 、 篇幅 和插 图等 ) 或 合运用能力 ,
进 而调 动他们学 习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使其保持学 料不 同于精读课本 上的课文 。精读课 文要 求学生逐词 、 逐 句地阅 们 的情感 因素 , 习动力 。 读, 宜细嚼慢 咽 , 其 目的在于透彻理解。而泛读的 目的则是扩大知
识范 围, 进 一 步 提 高 捕 捉 信 息 的 能力 , 不 能照搬精读 的阅读方法 。
学 习效 果 不 会 理 想 。鉴 于此 , 教 师 要带 领学 生 之一是让学生通 过大量语言 阅读 材料 , 地 再 教 授 一 些 新 语 言 知识 。 每 次 学 生 完 成 相 关 阅 读 任 务 后 ,
短语和 固定 句型 , 并摘 录到 开阔视野 , 从 而提高获取语言信息 的能力 。通 常, 泛读材料的选 择 都会要 求学生 划出文 中的重点词 汇 、 以此督促学 生及时消化 有三种方式 : 一是利用现成材料 ; 二是重新 加工现成材料 ; 三是 自 笔记本上 。笔者再跟进 笔记或默写检查 ,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初探-英语论文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初探仔细研读最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等题型占了较大比例,这些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再加上阅读理解的文章篇幅变得越来越长,题材多样化,语言地道,很多都是英文原著,所以对学生平时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阅读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了。
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开设泛读课程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了。
一、开设的必要性1.符合新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关于“内容标准”的规定中要求高中毕业相对应的“语言技能八级目标”,则须达到“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要达到这样一种课外阅读量仅靠我们平时的精读是无法完成的。
另外,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能力,其中包括领悟能力和语言解读能力,强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以及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2.顺应高考新形势以前的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文章篇幅相对较短,对于文章细节的直接理解的题目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通过阅读,学生很快就能锁定到哪一段,哪一句,答案很容易选出来。
但是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章的阅读材越来越广,有很多都是来自于英文原著,语言地道,内容新颖,具有很丰富的文化气息,试题的设计更注重语篇的理解,大大增加了考查的难度。
所以,学生总体感觉难了,考试的时候时间变得紧了,所以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变得更为重要了。
3.适应时代新要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要走出去的,开展泛读课程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因为我们阅读的材料涉及到国外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这样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作用!二、两者的区分度精读,顾名思义在于一个“精”字,在我看来,就是要把文章中的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弄清楚,真正的吃透文章,所花的时间较长!而泛读则要求广泛的阅读,要求没有精读高,只要读懂文章的大意,不必追究文章的深刻内涵,这和高考中的阅读理解较为相似,通过广泛阅读文章,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英语专业泛读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英语专业泛读课堂导入方法例谈冯文荣教育学家说: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
在英语教学法中,呈现的作用是提供充分的新的英语感性材料,让学生完成良好的感知任务。
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理解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的过程协调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建议下,引入的促进作用显得更加关键了。
代莱理念建议相同的引入方法,就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下面就去具体内容谈谈以下几种常用的引入方法。
一、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通过师生间的配合导入到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至着“编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展开活动,从而自然地步入至代莱知识点的自学过程当中。
那么教师如何当好这个“编剧”,可以存有以下几种方法:1.复习导入法。
备考引入法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使学生备考前面所学过的科学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协助学生回忆起旧有的科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导入新授课题。
这个方法通常被广为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贯通比较密切的单元之间。
2.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复习内容,最出色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存有针对性地回答,就是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自学状态。
这种方法能够并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存有较为充份的心理准备,并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较好的自学习惯。
我在谈book3 unit8 lesson30 christmas day这一课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what do you often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s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western countries?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融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细致的深入探讨。
在初中阶段开设英语泛读课的尝试

在初中阶段开设英语泛读课的尝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使用水平。
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使用水平,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这个精神和中考对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的要求,作者设想在初中阶段开设阅读课。
一、必要性人教版新目标初级中学英语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材料。
但要培养好学生们良好的英语阅读水平,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
即使是很用功的学生,如果仅仅仅仅读好课本,也很难形成大纲所要求的实际理解水平,要达到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更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要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单纯通过课文教学,学完几本教材是达不到的,必须实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读物,对学生的阅读和自学水平加以系统地训练和培养。
为此目的,征得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意见,我在初三年级的两个班级开设了泛读课。
二、实施步骤1、总体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大面积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成绩。
2、阅读量的配置及要求:泛读材料按照课本课文的5-10倍的总量来安排。
也就是说每周固定一课时为泛读课,并安排学生每天抽出10-20分钟时间实行课文阅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及水平。
3、参照系:开设泛读课的两个班级比照平行班级,基础是比较差的。
本着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原则,课时总量和平行班级相同。
三、基本做法1、每周的泛读课上,阅读指定课本以外的材料,这些材料后都配有阅读理解题目。
然后检查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情况。
针对普遍存有的问题实行讨论,每次阅读后学生都能即时知道自己的阅读成绩。
对能即时完成阅读量并能准确理解的学生即时实行表扬。
有时实行阅读竞赛,对优胜者实行物质奖励(比如一支碳素笔或一个棒棒糖),学生兴趣很浓、兴致很高。
2、指导课外阅读。
利用“英语角”这块园地,指导学生实行课外阅读,每次“英语角”活动都让一部分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把自己在课外读到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趣的东西向大家汇报演讲。
大学英语泛读课教学初探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 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能 以英语为工具 ,获取专业所
需 要 的信息 。 通过 泛读来 提 高学 生 阅读 能力 是一 种行 之有效 的方 法 ,如何利 用泛 读课 有 限的教 学 时间来 达 到 最 佳 的效果 是 我们 需要 考虑 的 。 泛读 ,顾 名思 义应 是学 生独 立 的广泛 阅读 。设置 泛读课 的 目的是 为学生 提供 较 系统 的课外 学 习材 料 ,使 他 们 通过 较大 量 的阅读 实践 逐步 掌握 所学 的 阅读 技能 ,全 面地提 高 阅读能力 。处 于 大学英 语基 础 阶段 的学 生 学 习 外语 已有 相 当的 时间 ,具有 一定 的 阅读能力 ,在 有指 导 的情 况 下 ,排 除法 掌握较 好 ,阅读 理 解方 面 ,猜
20 06年 5月
Ma 0 6 y2 0
大 学 英 语 泛 读 课 教 学 初 探
陈 群
( 宿迁 学 院外语 系 ,江 苏 宿迁
【 摘
230 ) 280
要 】大学英语 分两个阶段 ,即基 础阶段 和专业 阅读 阶段 。为了达 到大学英 语 教学 大纲 的要 求 ,
只靠单一 的英语精读课 的教学 是不够 的,泛读课教学 已引起 了越来越多学校 的重视 。
【 关键 词】泛读 ;精读 ;阅读 速度 ;阅读 理解能力 【 中图分类号】H 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8 7x20) — 1 - 0 —1 ( 60 02 0 0 8 0 3 92
每次 四级 考试 过后 ,都会 听 到学 生抱怨 说 : “ 章我 是 读懂 了 ,可 是答 案 选 不 对 。 乍 听 此话 ,很 是 替 文 ” 学 生惋 惜 ,然 而细 究起 来 ,他 们 所说 的懂是 真懂 还是假 懂值 得推 敲 。后来 发现 ,学 生所谓 的 “ ”是 对文 字 懂 的懂 而不 是对 文 章的懂 。对 文字 的懂 是对 文章字 句 的识别 ,是一 种对 文章 表层 意思 的懂 ;对 文章 的懂 则是 透 过文 章 的字 句对文 章 的主 旨,作 者 的 写作 意 图 ,思 想 观 点 ,以及 文 章 内涵 的 鉴别 和 领 会 ,是 对 作 者 写 作 手 法 ,文 章语 篇结 构 的洞察 。这后 一种 懂 才是对文 章深 层次 的理解 。阅读测 试 的试 题 大都 是为 检验 后一 种懂 而 设计 ,因此 ,如 果学 生对 文章 的理解 只停 留在 对文字 的懂 而不是 对 文章 的懂 ,对他 以后 的专 业英 语 的学 习是 不利 的 ,但 要想 在短 时 间内提 高这种 理解 能力 也是 不现实 的 ,这需 要大量 有效 的 阅读训 练 。 通 过 阅读才 能去 逐步 积 累词汇 、句 型 、各 种言语 结构 以及 成语 、习惯 语 、俚 语 等等 感性 认识 材料 。我们 都知 道英 语 词汇 极为 丰 富 ,语 言结 构复 杂多变 ,单 靠反 复 “ 读” 几本 书 ,显 然不 可能 掌握 大量 的学 好 英语 精 的 “ 感性 认识 材 料” ,也 就缺乏 迅速 提高 阅读 能力 的基础 。大 量 阅读还有 温故 知新 的作 用 ,因 为英语 单词 多 , 每个 词 又有 很多 涵义 ,在 大量 阅读 过程 中 ,许 多单词 、词 组会 不断 反复 出现 ,次数 多 了 ,就 很 容易 达到 自然 记忆 ;同时 ,通 过扩 大 阅读 ,逐渐 熟悉 了英语 词 汇的使用 变 化特点 ,不仅 可 以加深 记忆 ,还 可 以扩 大单 词积 累 。往往 记 住一 个词 就 可 以带 动一 大 串。大量 阅读 还可 以提 高学 习英语 的兴 趣 ,增 强学 好英 语 的信 心 , 因为 死 抱着 一本 课本 “ 读 ” 精 ,读来 读 去总觉 得进 展不 大 ,大量 阅读正 好 有相 反 的效 果 。开 头 ,可 能 会 遇 到 重重 难 关 ,但 当你终 于读 完课 文之 外 的一篇 哪怕是 很 短 的文章 ,都 会 给 自己带 来 乐 趣和 前 进 的信 心 ,久 而 久 之 , 就会 渐 入佳 境 , 自然 也 就兴趣 盎 然 ,信 心倍 增 了。像前 面所 描述 的那类 学生 ,在 大学 里 的存 在 是一 种普 遍 现 象 ,作 为 大学英 语 教师 ,深感 肩 上担子 的份 量 ,所 以 ,我认 为英语 泛读 课 的开设 至关 重要 。
英语泛读教学初探

英语泛读教学初探浅谈关于英语泛读教学初探引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泛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并且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本文将探讨泛读教学的定义、特点和教学方法,并总结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泛读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泛读是指阶段性或重复读一本较难且数量较多的英语原著,重在阅读整体理解和结构把握,而非逐字逐句的理解。
泛读教学的特点在于:广泛性、快速性和解读性。
1. 广泛性:泛读不仅仅涉及一本书籍,还可以包括报纸、杂志、网站等多种阅读材料。
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内容,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快速性:泛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整体内容和框架,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阅读。
这种快速阅读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考试中的时间管理和答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3. 解读性:泛读重在理解整体意义和推测上下文,不要求学生对每个单词都做深入解读。
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猜测,培养他们的阅读推测能力。
二、泛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泛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技巧:1. 针对性选材: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教师应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可以通过引入一本有趣的小说、一篇短文或者一系列相关主题的文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快速阅读:学生可以使用快速阅读技巧,如扫视、略读和跳读等,迅速获取文章的整体主旨和框架。
这种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3. 推测上下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单词和句子的理解。
通过让学生预测单词、解读难句和猜测作者意图等任务,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和推测能力。
4. 讨论和思考:在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
这样的交流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读材料中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英语泛读教学初探

英语泛读教学初探【摘要】泛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所学知识,在最初制定阅读计划时,材料选择,训练方法及练习形式是其中最重要、最具实质性、也最麻烦的三项问题。
这三项问题是大多数实验教师的盲区,我吸收了大家的优长,也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一些能够指导实践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做法,愿意与广大同行共享。
(1)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要遵循的几点问题。
(2)训练方法,确定训练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看看有没有原句;联系知识和实际;注“意”单词记一记;上句下句巧猜疑;问题与各段一对一;整体感知莫忘记。
(3)习题形式。
(4)其它相关问题。
①与其它三项基本技能的关系。
②词典的正确使用。
③关于文化。
【Abstract】Extensive Reading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in practice, to deepen the knowledge,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grams, materials selection, training methods and exercises in the for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ubstantive, the three most troublesome problems . The problem is most of the experiments three blind teacher, and I absorbed all of superiority, but also to do some exploration, summarizes some practice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a use value, willingness to share with our peers. (1) material selection, material selection should follow a few points. (2) training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methods should note the following: to see if the original sentence; link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ote “means” words in mind a mind; on suspicion clever sentenc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roblem with one-paragraph ; overall perception not forget. (3) Problem form. (4) other related issues. ①three basic skills to other relationships.②the proper use of the dictionary. ③on the culture.【Key words】Extensive Reading; Material selection; Training methods; Practice form; Experimental blind teachers阅读有精泛之分,精读的教学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泛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所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大学英语泛读课程教学探索

24 重 阅读 技 能 的韧 练 。 .注 l 忽视 阅读 兴 趣 的 培 养 。 教 师们 总 是 关 注 对 学 生 阅 读 能 力 的 培 养 ,但 是 他 们 很 少 把 注 意力 放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阅读 习惯 上 ( a fr D y 19 ) B m od& a ,9 7 。 在 阅读 训 练 中 ,很 多 教 师 只注 重 对 学 生 阅读 技 巧 的灌 输 和 阅 读 技 能 的训 练 , 视 了对 学 生 阅 读 习 惯 、 忽 阅读 兴 趣 的培 养 。他 们 往 往 认为 具 备 了较 高 的 阅读 能力 ,学 生 就 会 对 阅读 充 满 兴 趣 , 而 自发 地 大 量 阅 读 , 从 而事 实 并 非 如 此 。教 授 阅读 技 巧 不 可 能 是 泛读 课 的全 部 内容 ,纯 粹 的 阅读 做 题 也 不 可能 提 起 学 生学习的兴趣。 2 增 加 泛 读 材 料 难度 . 以 快速 扩 大 学 生 的词 汇 量 。 . 5 可 泛 读材 料 的 问题 同样 不 容 忽视 。有 的教 师 为 了迅 速扩 大 学 生 的 词 汇 量 , 学 生 提供 的 阅读 材 料 难 度 较 大 。 在 这些 泛 为 但 读材料 中, 由于 带 有 大 量 的生 词 或 复 杂 句 . 大 了 学 生 的 阅 读 加 难 度 .或 者 某 些 文 章 的 内 容 超 出 了 学 生 现 有 的 知 识 框 架 和 社 会 经 验 , 生 的 阅读 过 程 就 更 加 困难 。结 果 恰 恰 相 反 , 学 学生 不 仅 不 能 扩 大 词 汇量 , 且 有 可 能使 他 们 失 去 英语 阅读 的兴 趣 。 而 综 上 所 述 , 出 误 区 , 新 观 念 , 高 认 识 水 平 已 刻 不 走 更 提 容缓。 3 泛读 课 程 教 学 观 念 的 更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泛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0-12-23T10:59:51.27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1期供稿作者:梁晓燕
[导读] 泛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所学知识,在最初制定阅读计划时,材料选择
梁晓燕(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山东长岛 265800)
【摘要】泛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所学知识,在最初制定阅读计划时,材料选择,训练方法及练习形式是其中最重要、最具实质性、也最麻烦的三项问题。
这三项问题是大多数实验教师的盲区,我吸收了大家的优长,也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一些能够指导实践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做法,愿意与广大同行共享。
(1)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要遵循的几点问题。
(2)训练方法,确定训练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看看有没有原句;联系知识和实际;注“意”单词记一记;上句下句巧猜疑;问题与各段一对一;整体感知莫忘记。
(3)习题形式。
(4)其它相关问题。
①与其它三项基本技能的关系。
②词典的正确使用。
③关于文化。
【关键词】泛读教学;材料选择;训练方法;练习形式;实验教师的盲区
阅读有精泛之分,精读的教学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泛读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深化所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配合“体验学习与语感形成母语教学实验”,我重点试验泛读。
在最初制定阅读计划时,材料选择,训练方法及练习形式是其中最重要、最具实质性、也最麻烦的三项问题。
这三项问题是大多数实验教师的盲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却不知道从何着手,如何训练。
针对这三项问题,我吸收了大家的优长,也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一些能够指导实践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做法,愿意与广大同行共享,不妥之处也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
1.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点:①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合的短文,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②短文要典型新颖有趣。
③难度要合适。
难度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文章本身的难度。
文章的生词量在初练时不要超过学生词汇量的2%。
生词过多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随着训练的强化,能力的增长,可逐步提高到4%。
但有难度的文章不要频繁出现,偶尔出现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也要适时的予以鼓励表扬。
二是问题要求的难度要。
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参照课程标准中对“读”的九级要求。
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本学年内应达到的级别标准,从而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简单的寓意深刻的寓言或小品文等,也可让高年级学生谈谈对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的评价。
总之,材料的选择要“切”,切合课程标准,体现课改精神,“活”灵活多样,活泼新颖,“宜”难度适宜,题型适宜。
2.训练方法
以下提出几种具体训练方法,可供使用。
2.1 训练材料的引入要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材料的引入最好创设与其主题相关的情景,以激发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方式很多,如:播放一首英文歌,一段动画,朗诵一首诗歌一则谚语,讲一个故事或幽默笑话,设置一个游戏或小品,谈话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等等。
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训练材料中的艺术魅力、幽默元素、趣味话题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如饥似渴,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2.2 训练初期,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进行练习,然后由学生来归纳阅读技巧和答题方法,最后由教师总结。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总结成一段顺口溜如下。
看看有没有原句;有些问题和答案所使用的词汇基本相似,有些直接引用原文句子就可以回答。
联系知识和实际;有些问题,文章依据客观知识略加说明或略加改变,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和已有知识去解答,但也不能盲目。
注“意”单词记一记;注有汉意的单词要拼一遍,以防下文再出现。
上句下句巧猜疑;联系上下句理解词句意思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猜测时可以把握住几个线索:同义词句,环境转变,物品用途,同类对比,解释说明,先后顺序等。
还可以联系其他方法猜测词义句义。
如:利用词的构成猜newsletter,shopkeeper的意义,通过缩句,将时间地点等修饰词去掉。
问题与各段一对一;一般问题是针对文章各自然段一对一的提出问题或顺势而下,问题顺序基本与文章叙述顺序一致,最后一题或两题总结全文。
整体感知莫忘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忽略一些语言障碍,一气呵成,很快得出文章的总体印象。
学会抓重点和段落的主题句、关键词,把握全文的文脉及主要事项,题材的不同要把握不同重点:人文地理类文章,阅读时要注意画出地理位置,地区差异,人文历史等,记人文章要把握人物性格,科技小品文则注意数据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适当的提取一两处实用的经典句式、短语或与课内阅读关系紧密的句子,给学生稍作讲解,点到为止,以延伸阅读功能,为写作打下基础。
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几个问题或判断,学生之间相互问答。
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两种问题:一种是有关文章主要事实的问题,另一种是要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
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很多,可以检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以编者的身份体会阅读题和短文内容的关系,更可以使学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3.习题形式
教学材料中的阅读习题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有些也未必适合所教年级,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阅读材料,自己编写习题。
编写时要注意习题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难易程度。
考查的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①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②考查某些短语句型在文中的真正含义;③用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习题设计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几个层次,问答的覆盖面应大而均匀,让好中差生都有机会得到训练,除传统的习题形式,其它还有:①出示示意图,请学生标出文中地点转移路线,以及时间线索。
②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说明文找出所介绍物品的性能及特点、数据等。
③划分段落层次,归纳要点,分析每个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④制表、填表。
⑤写内容提要,理清文章脉落。
4.其它相关问题
4.1 与其它三项基本技能的关系;阅读应该和听、说、写结合起来,将阅读的功能延伸到其他方面,如根据短文内容谈谈你最感兴趣的风俗、现象、科技等,针对文章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布置课后阅读并排演成小品或编成对话,作调查、改写短文等。
4.2 词典的正确使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不要词词都查字典,那样容易造成厌烦心理,还会削减阅读热情,影响阅读速度。
一篇文章被打断数次,会破坏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若遇到极其重要的关键生词再查词典,既避免了上述问题又能很好的理解词语,理解文章内涵,还积累了知识。
4.3 关于文化;在指导阅读时不能忽略文化背景和文化发展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民族在人类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学生不但是一种吸引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总之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会自觉地养成分析、综合、归纳的良好阅读习惯。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也为改善因没有母语环境而造成的“英语瘸腿”现象寻求到一条有效出路,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人才打开一道语言之门,使我们的学生能越过语言障碍与世界“高精尖”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