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它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
以下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些关键方面:
1. 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标准和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3. 材料和设备管理:对施工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4. 施工过程控制: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监督和检查,以及施工后的验收。
5. 质量检测和评估: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6. 文档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记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和数据,以便追溯和分析。
7. 持续改进: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满足业主和社会的需求。
它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浅谈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
一
2 5- 0
工f f f 程 管 理
科
浅谈施工 阶段 的质量管理
谢 荣 翠
( 双鸭 山市华天建筑工程有 限公司, 黑龙江 双鸭 山 15 0 ) 5 10
摘 要: 几个方面探讨 了施 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从 关键 词: 质量管理 ; 施工阶段 ; 技术准备工作
施 工技术交 底是控制前期 质量 的重 要保 检查结果为准 ; 工程 质量是 企业 的生命 ,是人 们普遍 关 项 目部 检查通 过填写 相关报 表 ,报监 理 注 的焦点 。施工阶段又是 工程质量的决 定性阶 证 ,如何做到三级交底 的科学性、针 对性和可 如通过 ,一一按贯标要求 内 段 ,及时 、完整 、有序 地抓好施工 质量管理 , 操作性 ,是现场质量管理 的关键。技 术交底的 工程师检查验收 , 是创造优 良工程的基础。为防止建筑工程 质量 具体要求和做法如下 : 部办理手续;如不通过 ,一一返 回,分析原 因 处理 。 问题对施工阶段采取一些有 效措施 ,集 中精力 ()技术交底要具有科学性 1 所 谓科学 性是 指依 据正 确 、理 解正 确 、 ()工 件安装施工程序 2 抓好前期质量管理 , 强化过程管理 ,为建造 优 各施工专 业队在项 目部 技术交 底 的基础 良工程提供了可靠 的保 障。 交底正确 。施工规 、规定、图纸 、图册及标 准 是 构建与 工程规模 相适度 的质 量管理 是编 制技术交 底 的依 据 ,关 键是 如何 正确 理 上 ,按照图纸 、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 体系 ,比如项 目 管理部 ;二是做好技术准备工 解 ,结合工程的实际 , 活运用 ,考虑交底对 编制技术交底文件 ,绘制大样图 ; 灵 上报项 目部审核 。审核通 过 ,一一 根据 作 。技术准备可分 为设计交底 、图纸会审 和施 象是班组 ,它必需使班组依据文件在样板 的基 工技术交底 等三个 阶段 。 础上就 能正确 地施工 。保证 质量 目标达 到优 工程进度要求 ,各施工队专业 队下发施工任务 良。 童和派工单 ,进行施工 ;审核不通过 ,一一将 1设计交底 图纸会审 设计交 底图纸会 审主要 通过 自审专 业 图 为 保证其 科学性 ,要 组织有 关人员 学 习 签署修改意见返 回施工队 ; 纸、各专业之 间会审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相关文件 。并从人 、机 、料 、环等方面分析可 通 过 自检 、互 检 、班 组检 、队检 、项 目 办法 ,以便在设计交底时 由设计人员解决 。具 能产生 的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 ,讲解人员要通 部检 的五级检查制度对 隐蔽工程验 收 ,以项 目 体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俗 易懂地讲解规范 、规定 中的要求和所要达到 部 检查结果为准 ; () 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1 项 目 检查通 过 ,填 写相关 报表 ,报 监 部 的各项指标 。 ( 2 )建筑 、结 构与设 备、管线有无矛盾 , ()技术交底要具有针对性 2 理 工程师 签署 “ 同意 ”意 见 ,不 通过 一一返 设备尺寸及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 技术 交底不具有 针对性 是编制 中常 见的 回,分析原因、处理 。 足安装要求 ; 问题 ,它经常是规 范、规定的翻版 ,加上设计 5 目标细化 ,建立三级质量责任制 () 图纸上 尺寸 、坐标 、标 高及 管线交 施工说明的扩充 ,其结果是无法指导生产 ,仅 3 质量 目标 责任 的建立 ,是建 筑施工 管理 叉点是否相符 ; 仅成为技术管理资料中的一种。为避免这些 问 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为贯标企业 ,有严格 的程 () 器具安 装、设备 安装基 础 、空间是 题 ,必须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交底 ,工程 复杂的 序和经验 , 4 但如何将 目标细化 ,克服质量 目标 否合适 ; 要 进行分级交底 ,使之真正成为施工 中作业指 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 ,真正把总 目标分解 ()设 备层管线进户做法是否合理 : 5 导书。 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 落实到期 具体施工部 位、 ()墙 、板预 留洞 、套 管是 否缺少 ,尺 6 ( 3 )技术交底要具备可操性 施 工班组 ,并且具有操 作性 ,做到检查及 时、 寸标 高位置是否正确 ; 无论 做何 种施工 ,施 工到何 位置 ,现场 反馈有效 。这是强化管理、实行 过程 管理必须 ( 7 )各专业之间有无错、碰 、漏等问题 ; 施工班组都要标注清楚 、通俗易懂 的施工大样 解决 的问题 。必要时 , 质量 目 将 标责 任同经济 ()采用 了哪些新 材料 ,其 品种规格 是 图 。 8 责任 紧密结合 , 用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 质量 目 否满 足要求 ; 全 面性技术交 底要 以 “ 现场 干的就 是交 标 的实施 ,目 标责任制度化 、形成质量 目 标管 ()是否缺少专业图纸。 9 底 中写的 、画的”为指导思想 ,不能发生 班组 理与考核机制 , 推进项 目管理深化 ,具体做法 2施工技术交底 图纸会 审 施工 自由发 挥的情况 出现 ,一旦 发生 丢项 情 是 : 施工 技术交 底图纸会 审是 在设计 交底 的 况 ,班组立即通过一定的程序反馈得到解决。 () 根据质量 总 目标 ,依据 验收规 范或 1 基础上 , 据施工验收规 范、检验评定 标准 、 依 实用性技 术交底 中不允许使 用 “ 按照设 标准 ,经过 目 标分解 、细化 ,确定各施工阶段 劳动定额等文件 。在 “ 施工组织设计 ”的基 础 计 图纸和施工 及验收 规范施 工” 及 “ 、按 质量 目标 ; 宜 上 ,根 据科学性 、针对性 、可操作性 的要求 , ”等词语出现 ,要在大样 图的基础上 ,把设 ()依据 等级标 准编 制技术交 底 书 ,在 2 具体从以下几方 面进行 : 计图纸 的控制要点写清楚 ,把规范 的重要条文 交底书中,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编写具体的技术 () 图 纸 翻样 1 体现在大样 图和控制要点里 ,同时把达到优 良 要求和验 收标准 ,原则上把验收标准中的误差 在 设计 交底 图纸 会审 的基础 上 ,将 已经 质量 目 的具体质量标准写清楚 ,作为班组 自 范围划分为正负各三档、共 六档 ,一般 情况下 标 变更或修 改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图纸上标 检的依据 ,使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时就是按照 取 三至五档 ,实行五级检查制度 ,检查 记录中 注 ;按 照班组 的图纸要求 ,以样板标准进行 图 验评标准来施工 ,体现过程管理 的思路 。 须签明检查时间 ,具体到分钟 ; 纸翻样绘 制大 样图 ,真 正把 图纸 弄清 楚 ,吃 4 施 工 程 序 ( 加强 中间过程 的巡查 ,发现 问题及 3 ) 透 ,使 大样 图实实在在 地成 为现 场施 工 的依 所有 工程按 流水 作业 的方式严 格施 工程 时提 出,立即解决 ;出现通病 ,从技术交底着 据。 序 ,强化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具体做 法如下 : 手 ,分析影响质量 的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 ,解 ()编制材料 明细表 2 ()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1 决实际问题 : 在进 行 图纸 翻样过程 中 ,参照施 工 图预 各施工 专业 队在技 术交底 的基 础上 ,按 ()检查结果 与经济直接挂钩 ; 4 算 ,技术 、 计划人员准确计算各种材料 ,分次 照图纸 、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 管理文 件绘制 构 ()实行 末位检 查责任 制 ,最 后签 字人 5 编制材料明细表 。 件大样 图; 负责主要责任 。 ()合理安掉施工人员 3 项 目部 审核 ,经审校人 签字 同意后 方 可 人 员数量 和专业满 足施 工要求 ,这是 工 加工 ;如不通过 , 签署修改意见返 回; 将 程保质 、保量 、保工期的关键。 通过 自检 、互 检 、班组 检 、队检 、项 目 3 施 工 技 术交 底 部检的五级检查 制度对工件进行检查 ,以最后
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加强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岗前、岗中培训,确保每一个在岗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必需的安全生产技能与操作规范。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带“病”上岗的现象,杜绝追求不安全的生产效益的急功近利行为,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安全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脱产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取证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为实现长效安全提供队伍素质保证。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2.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在某公司车间的配电房改造工程中,竣工不久就出现漏雨,原设计混凝土为C25,经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CIO。
后经调查,就是因水泥不合格所致。
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
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
浅谈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叶艳瑶

浅谈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叶艳瑶摘要: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决定性阶段是施工阶段,要想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完整、及时且有效地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为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措施,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强化施工过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需要了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否满足有关标准,需要将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并设置施工质量水平考核制度,对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探讨。
对于工程的特点,决定质量标准与目标,使权责落实到人,并使施工质量工作标准化。
1 建立符合工程模板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分别是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及施工技术交底三个方面。
1.1技术准备工作设计交底图纸一般是根据自审专业图纸、各个专业的会审,对于出现的问题尽快处理,便于在设计交底中通过设计人员处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检查图纸说明是否明确清晰。
第二,结构、建筑和设备及管线方面是否有冲突,设备尺寸和管井,楼板厚度和竖井尺寸是否与安装标准相满足。
第三,图纸中坐标、尺寸和管线交叉点是否相适应。
第四,设备和器具安装方面是否合理。
第五,设备管线进户方式合适与否。
第六,板、墙的预留洞是否足够,且尺寸标高位置正确与否。
第七,各个专业间有没有有无出错。
第八,专业图纸是否缺少。
1.2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只有在设计交底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根据施工验收规定等文件,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条件下,遵循可操作性、科学性的要求,从下面几点做起。
1.2.1图纸翻样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情况下,把修改的内容根据合适的形式标注于图纸上,根据班组的图纸规定,用样板的标准对图纸翻样制作大样图,清楚图纸内容,使大样图能够当作现场施工的参考。
1.2.2制定材料明细表图纸翻样时,需要根据施工图预算,计划与技术人员对各种材料进行准确地计算,并将材料明细表制作出来。
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 阶 段是 形 成工 程 质 量最 为 关 键 的 阶段 . 它
品、 半成品、 构 配件 等 的控 制 。材料 是工 程施工 的物 将 “ 蓝 图” 中 的各 种意 图变 为现 实 , 为 了达 到“ 预 防为
控 制 的要 点 是 : 加 强材料 进场 的检查 验 收 , 严 把质 量 控制 三个 阶段 。
关; 抓 好 材料 的现场 管 理 , 并做 好 合 理使 用 ; 搞 好 材 4 . 1 事前 质量控 制 料 的试 验 、 检 验 工作 ; 明确 材料 进 场 验 收 的职 责 、 步 指在正式施 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 其控制重点是做 骤 及依 据 ,用于 工程 的主要 材料 及构 配件必 须具 备 好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 并贯穿 于施工全过程 中: 产 品 出厂合 格证 和其 它质量 证 明材料 , 经现场 监理 ,
主导作用 。为此 , 除 了要 加 强政治 思想 教育 、 劳动 教 取 有效 的措施 严加 控制 。 尤其 是施 工现 场 , 应 建 立文 育、 职业 健康 教育 、 专业 技术 培训 , 健全 岗位 责任 制 , 明施工 和文 明生产 的环 境 ,保持材 料 、工件 堆 放有 改善 劳动条 件公 平合 理地激 励 劳动热 情 以外 ,还 需 序 , 道路 畅通 , 工作 场所 清 洁 整齐 , 施工 程 序 井井 有 要根 据工 程特点 ,从 确保 质量 出发 ,在人 的技 术水 条 , 为确保 质量 、 安全 生产创 造 良好条 件 。 平、 生 理缺 陷 、 人 的心 里行 为 、 人 的错误 行 为 等 方 面
目开工后 的施工准备 , 是在拟建项 目开工后 , 每个施工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随着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研究其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凸显出重要意义。
下面,勤学我给大家整理了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的相关方法。
1、强化质量意识,执行“三检〞制在工程施工前,要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
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纳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检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严格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合计,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升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作到“方案先行,样板先行〞。
施工方案必须执行分级审批制度。
方案审完后,作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制定要求方可执行。
关于技术交底,应将其分成两个部分:一般性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和关键过程、特别过程的技术交底。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连续的监控,并应有实施记录。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必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必须要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2、强化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关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常常到现场了解施工状况,多看施工图,熟悉制定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关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
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处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踏踏实实,亲自去做,去检查,碰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一、工程质量管理的背景工程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计划、活动和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定标准和需求的管理活动。
工程质量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都应该贯穿始终,并且应该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控可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不仅仅是工程本身的问题,更是工程管理和监理等环节的问题。
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各方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二、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工程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预防为主。
通过在工程设计、施工前期立项和准备阶段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质量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措施来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达到,以减少事后纠正和修复的成本。
2. 全员参与工程质量管理应该是所有参与工程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从业主到设计师、施工单位再到监理单位,每个环节的人员都应该重视工程质量,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3. 程序化和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应该是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过程。
即使在大型工程项目中,也应该有明确的流程和规范,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 审核和监督工程质量管理要有专门的审核和监督机构,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审核。
只有有了审核和监督的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5. 数据化和信息化现代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应该是数据化和信息化的过程。
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工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信息的不一致性。
6. 持续改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通过对每次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每个工程都更加可靠和高效。
三、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 质量目标的确定在工程施工前,应该明确工程质量的目标和要求。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质量计划:制定施工质量目标和标准,确定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规定质量检测和评价程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可控性。
2. 施工质量组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分配质量管理任务,并协调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质量工作。
3. 施工质量控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材料的验收、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监督、技术人员的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合格性。
4. 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等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抽样检测,以评估施工质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5. 施工质量意识培养:通过培训和宣传等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和行为。
6. 施工质量控制文件管理:建立和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包括施工质量计划、施工质量记录、施工变更管理等,以便对施工质量进行追溯和评价。
7.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追究责任,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8. 施工质量评估和总结: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提供施工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施工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内容不是全部,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的质量管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作者姓名:吴奇松专业名称:工程管理指导老师:王海军讲师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程质量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对于建设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
因此,选择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为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理论进行阐述,着重论文质量管理的内容,并针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站在建设各方,如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措施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些理论对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工程项目施工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y, as a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economy standa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engineering problems constantly exposed, the process will be a lot of not foreseeable problem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for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whether the action with due play very important. Discusses the human, material, machine, method and environment for several aspect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other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e solution to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problems plays a warning effect.To ensure and improve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use of a se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ooks and methods carried out by the system management activities. Engineering quality is good with bad, 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Project construction, large investment, build and use a long time, only in line with quality standards, in order to put into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play invests benefit,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meet social needs.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requirements, has a set of stric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ethods.Keywords: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supervis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绪论 (2)1.1选题目的及意义 (2)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2)1.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3)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6)2.1 质量的概念 (6)2.2 质量管理的概念 (6)2.2.1 质量管理的概念 (6)2.2.2 质量管理的特性 (6)2.3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理论 (8)2.3.1 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8)2.3.2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9)2.3.3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10)3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2)3.1 建筑工程市场不规范 (12)3.2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12)3.3 缺乏相应的责任制 (12)3.4 施工技术不规范 (13)3.5 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规范 (13)4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14)4.1 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14)4.1.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14)4.1.2 施工质量保证系统的运行 (15)4.1.3 施工阶段生产要素的控制 (20)4.1.4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22)4.2 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25)4.2.1 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25)4.2.2 加强质量意识 (25)4.2.3 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 (25)4.3 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26)总结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前言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
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
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
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但是施工阶段对于施工单位的影响很大,因此本文研究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以期为施工单位提供相应建议。
1 绪论1.1选题目的及意义目前应该看到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就整个项目来说,还缺乏系统的、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对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方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其次,对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方法缺乏足够认识,对传统项目管理研究方法还没有全面了解,就认为它们已经过时和不科学了。
再次,对西方的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方法缺乏全面认识,特别是对研究方法适用的约束条件和必要程序缺乏研究。
第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还只在老模式下徘徊,工序质量控制不严,过程管理不规范,监督检查不到位。
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投资和工程项目属于国家政府直接支配建设投资和管理。
国家按投资计划将建设资金分配给各地方和部门,再根据需要安排建设任务,由建设单位自筹、自管、自建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要负责组织设计、施工、申请材料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这种以国家为投资主体采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的情况暴露出许多弊端和缺陷,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水平的提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屡屡出现项目投资、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等目标失控现象,带来了诸多的工程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建设监理制度的出台,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世界银行等国际银行组织把国际惯例进行项目管理作为贷款的必要条件,鉴于此,我国在世行贷款项目上引入了建设监理制度。
以后陆续在一些工程上实行了监理制。
实践证明,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具有很大优势,解决了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1988 年《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发布至今,我国建设监理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相关的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已经为广大投资者和承建者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步成为自觉地实践活动。
我国的建设监理是专门为委托方(项目业主)提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监督服务的(主要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督控制),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督导、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合同管理),以保证工程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可以有效制止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工程建设投资、进度、质量按计划(或合同)实现,确保工程建设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和经济性。
现阶段我国实行监理制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项目业主、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直接参加的三方管理体制,是一种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加强了政府对工程建设的宏观监督管理,改变过去政府既要抓工程建设的宏观监督,又要抓工程建设的微观管理的不切合实际的做法,同时使项目业主从自己不熟悉的工程项目管理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力于自己做决策的事务上,而将微观管理的工作转移给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理单位,形成专门行业,其目的就是要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政企分开,权、责、利协调统一,也使得工程项目在监理单位的参与不能够科学有效地的实现既定目标,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