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张阳武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1.24•【文号】国发〔2016〕65号•【施行日期】2016.11.2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第一节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第二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节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第四节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第四章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第一节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二节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三节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第五章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第一节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第二节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第三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第六章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第一节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第二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第三节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第四节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第五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第七章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第一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第二节管护重点生态区域第三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第四节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第五节修复生态退化地区第六节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第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第八章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健全法治体系第二节完善市场机制第三节落实地方责任第四节加强企业监管第五节实施全民行动第六节提升治理能力第九章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第十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明确任务分工第二节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节加强国际合作第四节推进试点示范第五节严格评估考核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湿地奖励试点实施方案

湿地奖励试点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32号)文件精神,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研究,决定开展湿地奖励试点工作。
一、试点范围。
本次试点范围为全国范围内的湿地保护重点区域,包括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
二、试点对象。
试点对象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科研机构、湿地保护志愿者、湿地保护先进个人等。
三、奖励标准。
1. 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根据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的成效,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奖励,用于支持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2. 科研机构,对于在湿地保护和恢复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的科研机构,给予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奖励,用于支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研工作。
3. 湿地保护志愿者,对于长期从事湿地保护志愿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志愿者,给予一定数量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励更多志愿者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4. 湿地保护先进个人,对于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数量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鼓励更多人投身湿地保护事业。
四、奖励资金来源。
奖励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单位参与湿地奖励试点工作,共同支持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
五、试点工作要求。
1. 加强宣传和推广湿地保护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2.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完善湿地保护制度,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3. 加强科研攻关,推动湿地保护和恢复技术创新,提高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4. 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和恢复效果评估体系,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经验。
六、试点工作总结。
试点工作结束后,将对各试点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及时总结湿地奖励试点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为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丹江口市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冬季管护的六大措施

丹江口市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冬季管护的六大措施丹江口市羊皮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也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在这片美丽的湿地中,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是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冬季是杨树的休眠期,也是杨树林管护的重要时段。
为了有效保护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制定并实施合理的管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丹江口市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冬季管护的六大措施。
1.制定冬季管护计划在冬季到来之前,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冬季管护计划,明确杨树林冬季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计划应包括对杨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防火等内容,确保管护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修剪和整形冬季是杨树的休眠期,也是进行修剪和整形的好时机。
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杨树的修剪,清除梢果、病枝和枯枝,促进杨树的生长和更新。
同时,对杨树的整形也十分重要,保持杨树林的整体形态和美观性。
3.合理施肥冬季施肥是杨树生长的重要环节。
在冬季管护过程中,应根据杨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含量,科学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促进杨树的生长和发育。
4.病虫害防治冬季是一些病虫害的盛发期,对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在冬季管护过程中,应及时巡查杨树林,发现病虫害隐患及时处理,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防治,确保杨树健康成长。
5.防火防灾冬季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要加强对杨树林的火灾防范工作。
在冬季管护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和处理林地的积极可燃物,加强巡护力度,提高防火意识,做好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准备。
6.培训人员为了提高杨树林冬季管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培训相关人员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杨树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传授冬季管护的技术和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总之,丹江口市羊皮滩意大利杨树林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加强管护和保护工作。
冬季是杨树林管理的关键时段,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管护计划,加强对杨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防火等工作,确保杨树林的健康生长。
湿地及其分类-国土三调课件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将湿地作为一级地类
主要内容
湿地定义与分类 湿地功能与作用 国土调查湿地地类 我国湿地面积
一、湿地定义与分类
6
《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 要 湿 地 公 约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 于 1971 年 2 月 2 日 在 伊 朗 拉 姆 萨 尔 (Ramsar)签订,因此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
501 库塘 502 运河/输水河 503 水产养殖场 504 稻田/冬水田 505 盐田
中国湿地分类 5类 / 34型
近海与海岸湿地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沼泽湿地
人工湿地
浅海水域
岩石性海岸 (浙江)
河流湿地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草本沼泽
黄河源区沼泽
苔藓沼泽
密云水库 十三陵水库
二、湿地功能与作用
湿地已纳入了中央对地方 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在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 “湿地保护率”权数为1.83。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方略”高度,明确提出“统筹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特别是 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湿 地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 位进一步凸显。
内蒙古遗鸥国际重要湿地 内蒙古遗鸥国际重要湿地
4、脆弱性
内蒙古遗鸥国际重要湿地
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

管理信息 系统。
能力 ,增 拍 地生念 系统的 n然性 、完整 l 生和稳定性 。 《 规划 J 确, 地 护 的主要任 务是 ,根据湿地 全面 护 的 要求 .划定 片严守 地 , I i 态红线 ,埘 湿地实行分级 管 理 ,实现 湿地 总山 控制 根据 地 砸要程度 ,对 国际重要 湿 I i 朋这部 分湿地 。按照
湿地恢 复 和修 ,扩 人 地 积 ,f J 湿地 町持续 利用 。对 l
理 ,合胖确定 , I - i 、 生广 : 和 1 " 1 4 - " 态J } J 水 ,确保湿地 生态用水需
问 ,令 同 累汁完成投 资近7 乙 元 ,实施 了1 0 0 0 多项 } 央财政
护法规政 策干 ¨ 制度 建没 ,强化湿地保 护管婵 ,』 J I 】 强湿地 护
科技 支撑 ,加大湿地保 护力度 ,建立 湿地保护 多元化投 入机
制 ,丌展湿地保 护宣传教育 ,加强 湿地 同际合作 腔约 家林 , l k 局 牵头 组织 实施 _ r湿 地 保 护 “卜 一五”
“ 十■ 五” 两 期规划 ,探索形 成 J , 我 同湿地保 护 与恢 复的有 效模式 ,全面 实现 _ r 地保护 的阶段性 目标 “ 十 ■五 ”期
《 规 划 》没置 r “ 十 五 ” 期 问湿地 保有量任 务 丧,把 全I 司 地旺 [ 『 积分解落 到各省 ( 、 市) ,叫确 r 湿地保护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前言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作为我国湿地保护长期规划,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近期、中远期目标。
“十一五”期间,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了一大批湿地保护工程,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批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湿地工程区的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到推广,履行《湿地公约》国际义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阶段目标,针对我国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总体形势,“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增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仍显得十分紧迫。
“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将在评估、总结“十一五”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湿地保护长期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重点针对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鸟类迁飞网络、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泥炭湿地以及跨流域、跨地区湿地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形成国家层次示范效果。
2020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生态文明

2020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生态文明单选题1.()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分)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2.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分)亿吨亿吨亿吨{亿吨6.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分)℃℃℃℃7.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
(分)A.敬畏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顺应自然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分)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9.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分)A.“雪龙”号B.“永盛”轮C.“天恩”号:D.“白濑”号11.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的函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17.03.28•【文号】林函规字〔2017〕40号•【施行日期】2017.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的函林函规字〔2017〕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予印发,并就《规划》落实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务院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9号),明确提出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负总责,将湿地保护修复成效纳入对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考评体系,且在具体条款的分工落实方案中明确要求所有条款均需地方人民政府落实。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围绕分级管理、目标责任制、用途管制、退化湿地修复、监测评价等任务,负责好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充分发挥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将湿地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落实《规划》建设资金,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效完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本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规划,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二、多措并举增加湿地面积,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排水退化湿地恢复和盐碱化土地复湿等措施,恢复湿地面积。
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张阳武
2017年6月23日
新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了“扩大湿地面积”要求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 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 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 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新部署
2009年中 • 明确“启动湿地生态 央1号文件 效益补偿试点”
新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大京津保地区营造林和白洋淀、 衡水湖等湖泊湿地恢复力度
设立长江湿地保护基金
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 工程和“生态岛礁”工程,加强海洋珍稀物种保护
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保护修复湿地与河湖生 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制度
完善湿地监测网 监测信息发布和
背景
01 02 03
全球湿地面临威胁的现实
----2005年MA显示湿地退化和消失速度高于其他生态系统;中国 每年减少500万亩;中国湿地率5.5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6%。 中国GDP达8000美元对包括湿地在内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开展水流和湿地产权确 权试点。探索建立水权 制度,开展水域、岸线 等水生态空间确权试点, 遵循水生态系统性、整 体性原则,分清水资源 所有权、使用权及使用 量。在甘肃、宁夏等地 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
新部署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开展退田还湖还湿试点,推 进长株潭地区土壤重金属污 染修复试点、华北地区地下 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中央政府主要对石油 天然气、贵重稀有矿 产资源、重点国有林 区、大江大河大湖和 跨境河流、生态功能 重要的湿地草原、海 域滩涂、珍稀野生动 植物种和部分国家公 园等直接行使所有权
新部署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 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 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 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 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 红线的破坏
明确修复主体;多 措并举增加湿地面积; 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编制修复规划,自然恢 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 结合的方式优先修复各 级重要湿地;完善生态 用水机制;强化湿地修 复成效监督。
明确监测评估主 国家林业局会同相关 实施国家重要湿地监 估,制定全国湿地调 测、重要湿地评价、 湿地评估等规程或标 地方林业会同地方部 行省级和一般湿地评
2009-2016年中 央1号文件和政 府报告对湿地提 出要求
2013年中 • 要求“增加湿地保护 央1号文件 投入”
2014年中 央1号文件
• 提出“完善森林、草 原、湿地、水土保持 等生态补偿制度”、
• “开展湿地生态效益 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
新部署
2009-2016年中 央1号文件和政 府报告对湿地提 出要求
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将所有湿地纳 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 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 自然保护区。确定各类湿地功能, 规范保护利用行为,建立湿地生态 修复机制
制定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国家公园、空 间规划、海洋、应对气候变化、 耕地质量保护、节水和地下水管 理、草原保护、湿地保护、排污 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 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提供法治保障。
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立森林、草原、湿地总量管理制度 在100项重大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出:加强长江中上游、黄河沿线及贵州 草海等自然湿地保护,对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开 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 要求“实施湿地生态效益 2015年中央 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
1号文件 点”“建立健全最严格的 湿地保护制度”
• 要求实施湿地保护与
2016年中央 1号文件
恢复工程,开展退耕 还湿,编制实施耕地、 草原、河湖休养生息
规划
2016年政府 • 提出实施湿地保护与
工作报告
恢复工程
新部署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意见》
落实湿地总面 积总量控制。合理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确定湿地名录。批 准的征占用湿地, 要实现“先补后 占”、“占补平 衡”,确保湿地不 减少。
提升湿地功能。 建立湿地奖惩 机制。
建立湿地保护成 效奖惩机制。负面清 单。
规范湿地用途管 理。合理设立湿地利 用强度和时限。
严惩破坏湿地行 为。约谈、预警机制。
市县空间规划要统一土地 分类标准,根据主体功能 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 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 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 等的开发边界,以及耕地、 林地、草原、河流、湖泊、 湿地等的保护边界,加强 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 划
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 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 机制,建立增加森林、 草原、湿地、海洋碳汇 的有效机制总体方案》
对水流、森林、山岭、 草原、荒地、滩涂等所 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 行确权登记
组建对全民所有的矿藏、 水流、森林、山岭、草 原、荒地、海域、滩涂 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 使所有权的机构,负责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出 让等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 务,必须保护森林、 草原、河流、湖泊、 湿地、海洋等自然 生态
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
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
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
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 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 确权登记 科学划定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领域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 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
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分级管理
目标责任制
用途监管
退化湿地修复
监测评价
建立湿地分级体系,国家 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 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
探索开展湿地管理事权划 分改革。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 则,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 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在重要湿地探索建立管护公益 岗位,建立县、乡、村三级联 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