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练习题和集1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练习就是用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恰当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和技巧。
题,既包括书面文字,又包括口述和动手操作的实验等。
下面是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请参考!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篇1一、判断题: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二、判断对错(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B.宽一定C.面积一定(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B.底面积C.表面积四、应用题(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篇2一、复习1、什么是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正比例?2、什么是反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反比例?二、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三个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路程和时间(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3)单价、总价和数量(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5)出示“练一练”第5题2.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一、正比例关系练习题1. 甲地的人口与时间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已知2010年时甲地的人口为500万人,而2020年时甲地的人口为600万人。
求2015年时甲地的人口数量。
2. 小明用固定的速度每小时跑5公里,已知小明连续跑了3个小时,求小明跑的总路程。
3. 某机构对某公司年度销售额与广告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表明销售额与广告费用呈正比例关系,当广告费用为200万元时,销售额为1600万元。
问当广告费用为350万元时,销售额是多少?4. 某工厂生产零件的速度与机器运行时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已知机器连续运行10小时可以生产240个零件。
求机器连续运行16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5. 一位股民投资了某只股票,大约过了一年,他发现自己的投资金额翻了6倍。
如果他最初投资了8万元,求现在他的投资金额有多少。
二、反比例关系练习题1. 甲地的公交车以固定的速度行驶,已知当车速为30千米/小时时,需要5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求当车速为60千米/小时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2. 某机器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时间与工人数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已知当有6名工人时,任务可以在8个小时内完成,求如果只有3名工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3. 某水泥厂生产水泥的速度与工人数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已知当有8名工人时,水泥厂可以生产200吨水泥,求如果只有4名工人,水泥厂可以生产多少吨水泥。
4. 某车间生产零件的速度与工人数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已知当有10名工人时,车间可以生产600个零件,求如果只有5名工人,车间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
5. 甲地离某市的距离与到达市区所需时间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已知距离为60千米时需要1个小时到达市区,求距离为30千米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市区。
以上所列的练习题涉及到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通过解题可以巩固对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与比例关系相关的问题,因此掌握好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正反比例练习题大全

数学正反比例练习题大全
1. 正比例练题
- 问题1:如果三辆车可以在4小时内完成一项工作,那么六辆相同的车可以在多少小时内完成同样的工作?
- 问题2:如果5人可以在10天内完成一项任务,那么需要多少人才能在5天内完成相同的任务?
- 问题3: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在3小时内可以行驶多远?
- 问题4:如果用20升汽油行驶80公里,那么用40升汽油可以行驶多远?
- 问题5:某项工作需2小时完成,如果有12人同时进行,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2. 反比例练题
- 问题1:如果六个工人可以在12天内完成一项任务,那么需要多少个工人才能在4天内完成相同的任务?
- 问题2:如果一项工作可以由10个工人在8小时内完成,那么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由5个工人完成?
- 问题3:如果一个有15个人的团队可以在20天内完成一个项目,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由25个人完成相同的项目?
- 问题4:如果一块土地上可以建造6个房子,那么在相同大小的土地上可以建造多少个房子?
- 问题5:如果一个工厂的产量与工人数成反比,当有20个工人时产量为1000个单位,那么有30个工人时产量为多少个单位?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你巩固正反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请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并在所给的时间内完成解答。
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1. 正比例关系问题1:某汽车行驶600公里需要消耗30升汽油,如果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多少升汽油?解答:设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的汽油量为x升。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600公里 / 30升 = 900公里 / x升通过交叉乘积,得到:600x =解方程可得:x = 45因此,行驶900公里需要消耗45升汽油。
问题2:某商品的价格为20元,如果买3个,总金额是多少?解答:设买3个商品的总金额为y元。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1个商品 / 20元 = 3个商品 / y元通过交叉乘积,得到:y = 60因此,买3个商品的总金额是60元。
2. 反比例关系问题1:工人A 2小时可以完成一项工作,如果工人B只有1小时的时间,能完成多少该项工作?解答:设工人B在1小时内完成的工作量为y。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工人A的工作时间 / 工人B的工作时间 = 工人B的工作量 / 工人A的工作量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小时 / 1小时 = y / 1解方程可得:y = 2因此,工人B在1小时内能完成2个该项工作。
问题2:某项任务需要10个工人一起完成,如果只有5个工人能来,完成该任务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设完成该任务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以下比例:工人数 / 时间 = 原先的工人数 / 原先的时间通过交叉乘积,得到:10个工人 / t小时 = 5个工人 / 1小时解方程可得:t = 2因此,如果只有5个工人能来,完成该任务需要2小时。
以上为八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的部分解答。
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年级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关系。
正比例题目
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求2小时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答:
设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公里,则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
60公里/1小时 = x公里/2小时
解方程得:x = 60 * 2 = 120公里
2. 小明去超市买苹果,苹果的单价是每个2元。
如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要支付的金额是多少?
解答:
设小明支付的金额为y元,则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
2元/1个 = y元/5个
解方程得:y = 2 * 5 = 10元
反比例题目
1. 一辆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1小时后发现油
箱中的油量减少了1/6。
求这辆车油箱的容量。
解答:
设油箱的容量为z升,则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
60公里/1小时 = z升/1/6升
解方程得:z = 60 * (1/6) = 10升
2. 5个工人需要3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再增加3个工人,那么完成该任务需要多少天?
解答:
设完成任务需要的天数为t天,则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
5个工人/3天 = 8个工人/t天
解方程得:t = 3 * 5 / 8 = 1.875天,约等于1.88天
以上是一些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题的解答,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明确所给的条件,并正确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希望这些题目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数学习题练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小学生数学习题练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概念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正比和反比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一、正比例关系练习1.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与他家离学校的距离成正比。
如果他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是2小时,距离是8公里,那么骑行1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设骑行10公里需要的时间为x小时。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2小时/8公里= x小时/10公里。
将等式两边的比例值相乘并解方程得:2/8 = x/10。
计算得到:x = 2.5小时。
所以骑行10公里需要2.5小时。
2. 某种水果按重量售卖,每50克售价为3元。
如果小明花了9元,他能买到多少克的水果?解答:设小明能买到的水果重量为x克。
根据正比例关系可得:50克/3元 = x克/9元。
将等式两边的比例值相乘并解方程得:50/3 = x/9。
计算得到:x = 150克。
所以小明能买到150克的水果。
二、反比例关系练习1. 小明开车从A城到B城的速度与他行驶的时间成反比。
如果小明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车,需要3小时到达B城,那么以75公里/小时的速度他需要多少小时到达B城?解答:设小明以75公里/小时的速度到达B城的时间为x小时。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60公里/小时 × 3小时 = 75公里/小时 × x小时。
将等式两边的乘积相等并解方程得:60 × 3 = 75 × x。
计算得到:x ≈ 2.4小时。
所以小明以75公里/小时的速度需要2.4小时到达B城。
2. 某个物体的质量和它所受的重力成反比。
如果质量为10千克时,受到的重力是100牛顿,那么质量为20千克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解答:设质量为20千克时受到的重力为x牛顿。
根据反比例关系可得:10千克/100牛顿 = 20千克/x牛顿。
将等式两边的比例值相乘并解方程得:10/100 = 20/x。
六年级正反比例题100道

六年级正反比例题100道正比例题:1. 如果一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5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元。
2. 5本书的价格是20元,那么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元。
3. 一个足球的价格是50元,购买3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4. 如果一辆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行驶2小时后能行驶多少公里。
5. 4个橙子的总价是16元,1个橙子多少钱。
6. 一条绳子长6米,3条绳子总长多少米。
7. 如果每辆车能载5人,10辆车能载多少人。
8. 一盒巧克力有10块,3盒巧克力有多少块。
9. 每个学生要交100元的学费,10个学生总共交多少钱。
10. 一台电脑的价格是4000元,4台电脑的总价是多少元。
11. 如果1升油的价格是8元,5升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12.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300元,7辆自行车总共需要多少钱。
13. 1本书的页数是200页,5本书的总页数是多少页。
14. 如果每个学生需要2支铅笔,20个学生需要多少支铅笔。
15. 一棵树的高度是3米,5棵树的总高度是多少米。
16. 1块蛋糕的价格是15元,3块蛋糕总共多少钱。
17. 如果每本杂志售价10元,9本杂志总共多少钱。
18. 一辆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4小时能行驶多少公里。
19. 如果1公斤米的价格是5元,2公斤米总共多少钱。
20. 每个孩子要喝250毫升的牛奶,8个孩子需要多少牛奶。
21. 一支笔的价格是3元,12支笔总共多少钱。
22. 如果一个篮球的价格是120元,3个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23. 一根铅笔的长度是20厘米,4根铅笔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24. 如果一个人的工资是3000元,5个人的总工资是多少元。
25. 每条鱼的重量是200克,10条鱼的总重量是多少克。
26. 如果1个西瓜的价格是30元,4个西瓜的价格是多少元。
27. 一辆车的油耗是每公里8升,行驶100公里需要多少升油。
28. 每个学生要用5张纸,25个学生需要多少张纸。
29. 如果一个房间的面积是50平方米,5个这样的房间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数学正比反比练习题

小学数学正比反比练习题正文:一、正比例关系练习题1.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的速度和用时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他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骑行,那么骑行5小时能够走多远?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4小时后,它能够走多远?3. 将正比例关系列为函数的形式:设x是小明骑自行车所花费的时间(小时),y是他骑行的距离(公里),写出函数y和x之间的关系式。
4. 小明骑自行车到山上游玩,用时与距离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他用时2小时到达离家20公里的山脚,那么他用时3小时能够到达离家多远的山脚?5.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2小时15分钟后,它能够走多远?二、反比例关系练习题1. 公司A生产一批产品需要5个工人工作3天完成,那么如果只有3个工人参与生产,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2. 某项工程由6个工人完成,需要12天,如果增加工人的数量,能否缩短工期?为什么?3. 设x是某项工程所需要的工人数,y是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当工人数增加时,工期缩短了吗?写出x和y之间的关系式。
4. 利用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某项工程由10个工人完成,需要20天。
如果只有5个工人参与工作,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5. 公司A和公司B生产某种产品,两个公司的产能成反比例关系。
如果公司B的产能是公司A的2倍,那么公司B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和公司A一样多的产品?结语: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
掌握了这两种关系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对正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一一.复习1.什么是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正比例?正比例,指两种相关联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2.什么是反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一定)二.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三个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路程和时间(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3)单价、总价和数量(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5)出示“练一练”第5题2.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单价(一定),正比例(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正比例(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是和关系,不是积或比值关系)(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比值(一定),正比例(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不成比例(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反比例(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反比例(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正比例(9)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单价(一定)正比例(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反比例(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不成比例(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每排人数×排数=总人数(一定)(六(1)班人数一定)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二一.判断题: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二.选择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圆柱体底面积与高( )。
(3) 年龄与身高( )。
三.看图表填空3.选择填空。
a÷b=c,当c一定时a和b();当a一定时b和c();当b一定时a和c()。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四.判断对错(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五.选择题(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B.宽一定C.面积一定(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B.底面积C.表面积六.应用题(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三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二、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三、填空。
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
3.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
(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
(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
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
四.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
五.思考。
三种量的关系是:()×()=()1.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2.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3.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一、成正比例的量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例如:(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牛奶的总质量也多;包数少,总质量也少。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
行数就少了。
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如: A.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B.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C.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
D.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2. 例:1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填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小结: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例2:(1(2)观察图表,发现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3、正比例的意义(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x/y=k(一定)PS:三个要素: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相对应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作图)练习()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定,时间和米数是()的量。
作图:二、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理。
1、白糖单价一定,白糖数量和总价;2、稻谷的出米率一定,碾成大米重量和稻谷重量;3、一个人的身长和体重;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5、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三、练习:1、请举出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⑴、圆周长与圆半径;⑵、圆面积与圆半径;⑶、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2、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二、成反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表示为 X•Y=K(一定)2.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举例(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
4.小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例1、(反比例的意义)下表是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时,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这分析与解:(1)从上表可以看出,表中有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两种量。
(2)从左往右看,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扩大,加工的时间反而缩小;从右往左看,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缩小,加工的时间反而扩大。
所以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相对应的加工的时间的积都始终不变,如20 × 12 = 240,30 × 8 = 240,40 × 6 = 240……而这个积就是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发现: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随着加工的时间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它们怎么变化,相对应的积是一定的,有这样的关系: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加工的时间 = 零件的总个数(一定)。
所以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点评: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和正比例一样,分三步:一看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二是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是不是也随着变化;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再看它们的乘积是否一定,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