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幼儿园分月安全教育提纲(3篇)

幼儿园分月安全教育提纲(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提纲将针对不同月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内容,以期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各月份安全教育提纲1. 1月份(1)主题:冬季安全教育(2)内容:①交通安全教育:讲解冬季出行注意事项,如:佩戴保暖衣物、遵守交通规则等。

②防火安全教育:讲解冬季取暖安全知识,如:使用电暖器、火炉等。

③防滑安全教育:讲解冬季地面湿滑时的防滑措施。

④防冻安全教育:讲解冬季防冻知识,如:保暖衣物、防冻液等。

2. 2月份(1)主题:春节安全教育(2)内容:①交通安全教育:讲解春节期间出行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等。

②消防安全教育:讲解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知识。

③用电安全教育:讲解春节期间用电安全知识,如:避免使用劣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④防骗安全教育:讲解春节期间防范诈骗知识。

3. 3月份(1)主题:春季安全教育(2)内容:①交通安全教育:讲解春季出行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距离等。

②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解春季野外活动注意事项,如:不在河边、湖边玩耍。

③防火安全教育:讲解春季防火知识,如:避免在室内吸烟、使用电器等。

④防虫咬安全教育:讲解春季防虫咬知识,如:使用蚊帐、防蚊液等。

4. 4月份(1)主题:清明节安全教育(2)内容:①交通安全教育:讲解清明节出行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等。

②防火安全教育:讲解清明节祭祀活动安全知识,如:使用火烛、火盆等。

③防骗安全教育:讲解清明节期间防范诈骗知识。

④防雷安全教育:讲解春季防雷知识,如:不在室外活动、关闭电器等。

5. 5月份(1)主题:夏季安全教育(2)内容:①交通安全教育:讲解夏季出行注意事项,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防晒等。

②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解夏季防溺水知识,如:不在河边、湖边玩耍。

③防中暑安全教育:讲解夏季防中暑知识,如:保持室内通风、适量饮水等。

幼儿园安全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安全教育

幼儿园安全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安全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校园内安全成长,幼儿园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教育大纲,全面覆盖各种安全常识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孩子们在学习和游戏中能够远离伤害和危险。

下面将提出一套幼儿园安全常识教学大纲,希望对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所借鉴。

1. 交通安全教育a. 通过图片、卡通、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交通安全规则,如过马路时要手拉手、在红绿灯指示下过马路、不在马路上玩耍等。

b. 组织孩子们走上街头体验交通安全,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斑马线、过马路时保持警惕等。

2. 火灾逃生演练a. 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让孩子们了解逃生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b. 在逃生演练中,老师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要示范如何疏散、如何避免被烟雾呛伤、如何保护自己等。

3.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a. 教育孩子们辨别陌生人、拒绝与陌生人搭讪。

b. 组织孩子们进行拐卖和诈骗安全知识的小测验,加深他们对防范拐卖和诈骗的认识。

4. 饮食安全教育a. 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孩子们不随便吃东西、不轻信别人给予的食物等。

b.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

5. 水上安全教育a. 在游泳池边设置标语和警示牌,告知孩子们游泳的基本安全常识。

b. 带领孩子们进行水上安全实际操作,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应对溺水的方法。

6. 身体安全教育a. 向孩子们传授简单的急救知识,包括如何拨打紧急通信方式、如何处理轻微伤等。

b. 定期开展自我保护技能的培训课程,让孩子们掌握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通过以上的幼儿园安全常识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要求覆盖面广,还要求方法新颖、生动形象。

只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结合实际操作和综合演练,才能够让孩子们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让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覆盖,真正做到让孩子在幼儿园内安全成长。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提纲(3篇)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提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园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中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因此,加强中班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提纲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中班安全教育指导。

二、安全教育内容1. 生活安全(1)交通安全- 红绿灯的认识- 行人过马路的安全常识- 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规则(2)消防安全-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火场逃生的正确姿势(3)饮食安全- 食品卫生常识- 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水果清洗和切割的安全方法(4)居家安全- 煮沸水的安全- 剪刀、水果刀等利器的使用- 水龙头、电源插座的安全使用2. 活动安全(1)户外活动安全- 遵守户外活动规则- 避免与大型器械碰撞- 避免追逐打闹(2)体育活动安全- 热身运动的重要性- 游戏中的安全意识- 运动器材的正确使用(3)室内活动安全- 遵守室内活动规则- 避免攀爬高处- 避免在狭小空间玩耍3. 心理安全(1)情绪管理-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会倾听他人的情绪-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2)人际关系- 与同伴友好相处- 避免欺负他人- 学会尊重他人(3)自我保护- 学会拒绝不合适的要求- 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学会寻求帮助三、安全教育方法1. 生活实例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各种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例如,讲述交通事故案例,让幼儿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例如,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掌握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3.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例如,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巩固交通安全知识。

4. 家庭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幼儿。

例如,向家长普及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安全。

5. 创设安全环境在幼儿园内创设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提纲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提纲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提纲1. 前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期间,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预防事故的注意事项等。

2. 安全知识• 2.1 家庭安全知识–健康饮食:儿童饮食要均衡,注意膳食营养,避免垃圾食品。

–家庭电器:孩子要远离电器插座,不玩具插头及线路。

–火源危险:不玩火、不接触明火,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打火机等火源工具。

• 2.2 室内安全知识–窗户、楼梯安全: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窗户,避免坠落;教会幼儿正确上下楼梯,避免跌倒。

–室内安全隐患: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插座,避免触电;避免乱拉电线,防止绊倒。

• 2.3 室外安全知识–环境危险:教会幼儿远离池塘、河流等水域,避免溺水;教会幼儿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

–交通安全:教会幼儿过马路时要牵着大人的手,等红灯时要停下来等待。

3. 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3.1 火灾逃生–烟雾警报器:幼儿园内装有烟雾警报器,一旦听到警报声,要立即停止活动,沿着指定的逃生通道前往安全地带。

–警报信号:教会孩子认识火灾警报信号,知道如何区分不同的警报声。

–逃生方法:幼儿要学会沿墙壁蹲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 3.2 地震应对–避险措施:教会幼儿在地震时迅速找到桌子下躲避,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受伤。

–安全通道:幼儿要了解并记住幼儿园内的安全通道和避难场所,避免拥挤和混乱。

• 3.3 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擦伤、割伤: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加压止血,及时就医。

–烫伤:用凉水冲洗伤处,避免使用冰块;用干净的湿毛巾覆盖伤处;及时就医。

4. 预防事故的注意事项• 4.1 保持环境整洁–清理杂物:保持幼儿园的走道和活动场地整洁,清理杂物,避免绊倒和摔倒。

–玩具清洁:定期清洁幼儿园的玩具,避免细菌滋生。

• 4.2 安全教育和演练–安全常识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孩子对安全知识的掌握。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提纲(3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提纲(3篇)

第1篇一、教案名称:《安全小卫士》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安全、饮食安全等常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幼儿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

三、教学重点:1. 基本的安全常识教育。

2. 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2. 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安全教育故事书或绘本。

3. 安全教育玩具或道具。

4. 教学场地布置。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教师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引起幼儿对安全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全?第二环节:基本安全常识教育1. 交通安全:- 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 教育幼儿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追逐。

- 教育幼儿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 消防安全:- 教育幼儿不要玩火,不触摸电器。

- 教育幼儿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生。

- 教育幼儿认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3. 防拐骗安全:- 教育幼儿不要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 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要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4. 饮食安全:- 教育幼儿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 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卫生。

第三环节:自我保护技能培养1. 教育幼儿如何应对陌生人接近。

2. 教育幼儿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安全事件。

3. 教育幼儿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

第四环节:游戏环节1. 安排幼儿进行“安全小卫士”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2. 设置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安全教育课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到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生活小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生活教育

幼儿园生活小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生活教育

幼儿园生活小常识教学大纲一、概述1.1 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2 编写本教学大纲的目的本教学大纲的编写旨在为幼儿园生活教育提供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如个人卫生、饮食健康、安全常识等。

2.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3.1 个人卫生常识教育1) 洗手的重要性2)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3) 牙齿清洁常识4) 穿衣整洁3.2 饮食健康教育1) 膳食结构均衡2) 餐桌礼仪3) 食品安全常识3.3 安全常识教育1) 安全意识培养2) 交通安全3) 自我保护能力3.4 素质教育1) 锻炼身体2) 学会感恩3) 善待他人四、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并学习生活小常识,如设置洗手台、餐桌等场景,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来学习相关知识。

4.2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方式,将生活小常识融入游戏中,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安排5.1 生活小常识活动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生活小常识教育活动,如每周三进行洗手小常识教学活动,每周五进行饮食健康小常识教学活动等。

5.2 生活小常识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并引导他们学习生活小常识,如在洗手台旁进行洗手角色扮演活动。

5.3 游戏教学制定不同的生活小常识游戏,如穿衣比赛、摆放餐具游戏等,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记录、测验、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幼儿的生活小常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6.2 评价内容对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健康情况、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常识教学法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根据《纲要》的规定和全国幼儿园常识教材(教师用书)(以下简称全国幼儿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社会常识部分1.认识自己要求幼儿建立“我”的自我概念。

对于幼儿来说,需要不断的教育才能形成。

(1)要幼儿知道“我是谁?”如“我”是一个人,不是猫,也不是一朵花。

“我”是小男孩(小女孩),“我”是家里的小孩子,“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2)使幼儿知道有关“我”的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

如我有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等等。

我从前是一个吃奶的小娃娃,现在长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

以后长成象爸爸、妈妈一样的大人。

(3)使幼儿懂得表达有关“我”的情感,如我有时高兴我就笑,有时不高兴就哭……。

通过有关“我”的各方面的学习,帮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建立自我概念。

2.认识家庭、幼儿园家庭、幼儿园是幼儿最初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生活。

让幼儿形成家庭,幼儿园的初步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1)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还是××幼儿园×班×小组的一个成员。

(2)使幼儿知道家庭是供给自己衣食住行,抚养自己和生活的地方。

教育幼儿热爱家庭。

(3)使幼儿认识家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的工作、职责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幼儿尊重家中的长者。

(4)使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学习、游戏活动的地方,教育幼儿热爱幼儿园。

(5)使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劳动职责、地位和作用。

教育幼儿尊重、敬爱老师、保育员,园长、炊事员等等。

(6)使幼儿逐步了解家庭、幼儿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都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也不能一个人孤立存在。

(7)使幼儿懂得家庭生活及幼儿园活动之间的区别,以及有关的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8)使幼儿分清哪些是幼儿园的公共设备、用具,哪些是自己的衣服、鞋袜。

幼儿园生活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生活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生活常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生活常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3.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自理1.吃饭礼仪:餐具的使用方法、正确坐姿、擦嘴、剩饭处理等。

2.穿脱衣服:认识不同季节的衣物,学会穿脱衣物的方法。

3.洗手: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4.上厕所:认识厕所的位置,正确使用马桶,养成盖上马桶盖的习惯。

2. 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1.合理饮食:认识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食用。

2.饭前洗手: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3.垃圾分类:认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将垃圾分类投放。

3. 交往与合作能力1.礼貌用语:学会问候、道谢、请教等基本礼貌用语。

2.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的能力。

3.互助:学会相互帮助、关心他人和团队合作。

4.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1.室内安全:认识家具、电器、玩具等的安全使用方法,避免意外伤害。

2.室外安全:学会等待绿灯、过马路时看左右、不乱闯越等交通安全常识。

3.火灾逃生:认识火灾的危害,学习逃生的方法,养成安全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策略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童谣等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观察教学法: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生活场景,理解和应用生活常识。

3.体验教学法: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参与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自理能力。

四、教学活动1.穿脱衣服比赛:让幼儿互相协助穿脱衣物,比赛谁最快完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2.洗手歌教学:通过唱歌的方式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锻炼幼儿的记忆和操作能力。

3.合理饮食游戏:让幼儿分辨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搭配和食用,增强他们的饮食意识。

4.礼貌用语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日常交往场景,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常识教学法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根据《纲要》的规定和全国幼儿园常识教材(教师用书)(以下简称全国幼儿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社会常识部分1.认识自己要求幼儿建立“我”的自我概念。

对于幼儿来说,需要不断的教育才能形成。

(1)要幼儿知道“我是谁?”如“我”是一个人,不是猫,也不是一朵花。

“我”是小男孩(小女孩),“我”是家里的小孩子,“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2)使幼儿知道有关“我”的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

如我有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等等。

我从前是一个吃奶的小娃娃,现在长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

以后长成象爸爸、妈妈一样的大人。

(3)使幼儿懂得表达有关“我”的情感,如我有时高兴我就笑,有时不高兴就哭……。

通过有关“我”的各方面的学习,帮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建立自我概念。

2.认识家庭、幼儿园家庭、幼儿园是幼儿最初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生活。

让幼儿形成家庭,幼儿园的初步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1)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还是××幼儿园×班×小组的一个成员。

(2)使幼儿知道家庭是供给自己衣食住行,抚养自己和生活的地方。

教育幼儿热爱家庭。

(3)使幼儿认识家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的工作、职责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幼儿尊重家中的长者。

(4)使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学习、游戏活动的地方,教育幼儿热爱幼儿园。

(5)使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劳动职责、地位和作用。

教育幼儿尊重、敬爱老师、保育员,园长、炊事员等等。

(6)使幼儿逐步了解家庭、幼儿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都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也不能一个人孤立存在。

(7)使幼儿懂得家庭生活及幼儿园活动之间的区别,以及有关的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8)使幼儿分清哪些是幼儿园的公共设备、用具,哪些是自己的衣服、鞋袜。

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设备和用具等。

(9)让幼儿学习做小组的领导者和小组的成员,学习参加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总之,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初步了解、学习社会生活,逐渐懂得社会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学习遵守社会的文明礼貌和行为规则。

另外,从认识家庭、幼儿园扩展到认识周围的邻居、商店、剧院、街道、乡、镇、社会团体,以及公共设施等。

教育幼儿热爱家庭和幼儿园,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为热爱祖国,建立较系统的社会结构的概念奠定基础。

3.认识日常用品和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和工具,它们既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反映了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

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对幼儿初步了解社会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文化发展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1)让幼儿认识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工具,叫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用途。

(2)使幼儿知道上述用具、工具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和材料制成的。

(3)使幼儿知道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益,成人怎样改进、简化、创造发明新的用具和机器。

如工人制造了拖拉机,代替了耕牛耕地翻土,而且工作得又多又快又省力。

又如有人发明了电灯,使人们比过去使用蜡烛、煤油灯的照明简便而又明亮。

还有各种交通工具、塑料用具、机器等等的发明创造,使幼儿懂得人们的生活用具在不断地改进,使大家生活、工作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

通过幼儿认识各种日常生活用具,重点使幼儿了解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要孤立的让幼儿只认识某一用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4.使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主要节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上述节日有些是反映我国民族风俗习惯的,各地可根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删。

幼儿欢度各个节日时,要让幼儿知道各个节日的含义,并了解我国和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从而促使幼儿萌发热爱本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自然常识部分1.使幼儿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主要特征和顺序。

季节是一个比较广的时间概念,它具有连续的、变化的、循环往复的特点。

在幼儿亲身经历过程中建立季节概念是可能的,但也是不容易的。

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对季节时间知觉的体验并体察季节的明显特征。

(1)使幼儿体察到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

如气温高低、降雨、下雪、结冰等。

(2)使幼儿观察在各个季节中,人们生活的变化。

(3)使幼儿知道季节和植物的种植生长、成熟收获的关系。

(4)使幼儿了解季节和动物产仔、生长、发育和生活的关系。

2.使幼儿认识常见的植物(包括稻谷、蔬菜、瓜果、树木、花卉等)。

(1)认识几种常见植物,叫出名称,识别主要特征,在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使幼儿知道有的常见植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

(3)使幼儿知道树木、花卉可供人欣赏、洁净空气、美化环境。

(4)使幼儿发现植物与水、土、阳光等的关系。

(5)使幼儿知道有些植物可作动物的饲料。

(6)使幼儿知道植物需要人们保护或培植,才能生长得好。

教育幼儿爱护庄稼,保护各种植物,不任意采摘、损害植物。

(7)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感情。

3.使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鸟、昆虫、野兽等等)。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叫出名称,识别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使幼儿知道有的动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鸡、鸭、鹅、牛、羊等等。

(3)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使幼儿知道动物需要人们保护或饲养才能生存、生长。

教育幼儿爱护动物,不随意打伤、杀害有益的和珍贵的小动物。

4.让幼儿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如闪电、打雷、下雨等,初步了解它们对人的关系和人们对自然界的利用。

教育幼儿关心周围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初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如观察物体的沉浮、糖和盐溶化、水的三态、镜子反光、磁铁吸铁、颜色变化等现象。

为了使幼儿园教师更好地领会《纲要》的精神,较好地使用全国幼儿园教材,安排好上述教育内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常识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小、中、大三班安排的。

整个内容就其广度来说,是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不断扩大的,如只要求小班幼儿认识自己、家庭和幼儿园,中、大班则要求扩大到周围环境中的商店、邮局……,甚至首都北京。

如认识成人劳动,从幼儿接触最早、最亲近的家庭成员──父母开始,逐步扩大到幼儿园老师的劳动,社会上常见的人们的劳动。

就其深度看,则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其程度。

例如,自然常识中教幼儿认识季节,对小班幼儿只要求认识季节的明显特征,到大班则要求幼儿认识季节的主要特征和顺序。

又如对小班幼儿只要知道个别物体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对中、大班幼儿除要求认识个别物体的名称、特征外,还要比较认识两种物体间的异同,知道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和联系。

因此,在进行常识教育时,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育内容,以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幼儿常识教育的内容应服从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总任务在《纲要》和全国幼儿园教材中规定的教育内容,无论是社会常识还是自然常识,都是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总任务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向幼儿灌输知识。

例如,认识幼儿园炊事员,除了让幼儿了解炊事员怎样烧饭做菜的知识外,还要教育幼儿尊重炊事员的劳动,不浪费饭菜,尊敬炊事员,培养他们对人的正确态度。

又如,给幼儿认识兔子时,不仅使幼儿知道兔子的外形特征,吃什么,有什么用等有关知识,还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能力,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等等。

又如,“保护眼睛”专题,主要让幼儿懂得眼睛的功用,什么有害于眼睛,怎样保护眼睛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坐姿,室内的光线等,以保护幼儿的视力。

为此,教师必须明确常识教育的内容,在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以促进幼儿的健康,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常识教育的内容具有因地制宜、灵活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物质生产差别很大。

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又各不相同。

各地幼儿都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又是如此的丰富多采。

因此,在《纲要》里除了统一的要求外,还使各地教育内容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地处理,如要求小班幼儿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而不规定认识苹果或香蕉。

大班要求介绍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而没有要求一定要介绍苗族或维吾尔族。

这为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留有了余地。

因此,教师在使用《纲要》和全国幼儿园教材时,应本着由近及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精神,结合各地的特色,可以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例如,在水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幼儿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多认识些鱼、虾、贝、螺等水产,认识机帆船、水泥船、木船等水上交通工具。

而在高旱地区的幼儿园则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小麦或高粱的生长过程,多认识花生、大枣、葡萄等水果和农产品,以及手扶拖拉机、汽车、卡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盛产陶瓷的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等地,可较早地认识陶瓷器皿,或带领他们参观陶瓷工厂。

生活在鲁迅故乡──绍兴的幼儿,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游览一下“百草园”或“兰亭”,参观“咸亨酒店”。

傣族的幼儿教师就可和幼儿共同愉快地欢度“泼水节”等等。

这样做,既符合幼儿直觉行动、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幼儿又容易接受,又丰富了常识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常识教育内容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都会有不同的特点。

如植物春天发芽吐翠,夏天枝叶繁茂,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呢,一般植物则生长缓慢或者枯萎。

动物在春天产仔繁殖,……到冬天有的冬眠,有的深居洞穴,有的死亡。

人们则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也随着季节而不断变化。

因此,教师在安排常识教育的内容时,如能有意识地结合季节特点,选择与季节变化相应的内容,既能使常识教育的内容相互有机联系而不孤立,还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大地复苏的春天,带领幼儿到野外春游,组织幼儿清明扫墓,观察农民春耕播种等等;在炎热的夏天,可让幼儿在晚间乘凉时,观看满夭星斗,夜晚景色……;在金黄色的秋天,稻谷成熟,水果品种繁多,组织幼儿观察或参加适当的收获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则让幼儿认识各种御寒服装,讨论人们怎样过冬,怎样迎接春节、难度春节……或利用气温低下的时机,让幼儿做结冰试验。

这不仅能使幼儿容易理解季节的特征,还能使幼儿对季节和周围世界的变化产生兴趣,促进幼儿的学习,培养幼儿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