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鼻子游戏习作指导课
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3篇

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贴鼻子游戏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1、按活动顺序记叙游戏全过程。
希望能写一点观众的反应、现场的气氛;2、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把活动经过记录下来,有一些动作描绘,就算达标;3、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按顺序记叙游戏过程;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描写游戏动作, 观众的反应、现场的气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
2、出示图画。
请同学们描绘图画内容。
注意条理清楚,用词优美。
3、说游戏规则:用手帕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再走到上台上把鼻子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
4、请同学贴鼻子。
老师注意夸张动作,便于学生记忆。
如老师把学生带到站立处,可以大声说:“这是金黄色的猪鼻子,请你拿好。
”转的时候可以大声说:“现在开始转圈了,大家一起数!”转完后,可以大声说:“好了,你现在正对着小猪,开始走过去贴吧!”5、说说这位同学贴的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说具体。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可以请几位同学说。
可以请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
也可以“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按顺序说。
6、再请同学贴鼻子。
贴完后,同桌之间说说贴的过程。
7、继续请同学们贴鼻子,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
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个人都贴到。
你看着同学贴,也是参与了活动。
如果极为想玩又没有玩到,可以回家了与家人玩,也可以到学校后与同学玩。
8、说说你刚才这么多贴鼻子的同学中,你印象最深的那个同学。
9、给文章取个题目。
“贴鼻子”可以,还可以取个什么题目呢?“让我贴个猪鼻子”“一次有趣的作文课”等,都可以。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游戏教材《趣味游戏》,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为卡通人物贴上鼻子。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2. 学具:每组一个卡通人物图片、双面胶、鼻子贴纸、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卡通人物图片,讲解贴鼻子的基本方法,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贴鼻子,其他成员在台下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竞赛(15分钟)各小组进行竞赛,记录成绩,评选出贴鼻子最准确的小组。
六、板书设计1. 卡通人物图片2. 贴鼻子的基本方法3. 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成绩。
答案:无固定答案,记录游戏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贴鼻子的位置把握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贴眼睛、贴嘴巴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锻炼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准确把握贴鼻子的位置,提高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知道游戏的目的在于提高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
2. 难点:培养幼儿的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笑脸贴纸、眼罩、小筐、计时器等。
2. 环境:宽敞的游戏场地,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引起幼儿兴趣。
2. 游戏演示:教师示范贴鼻子游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规则。
3. 分组游戏: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游戏。
4. 游戏进行:幼儿轮流蒙上眼罩,原地转三圈,尝试贴鼻子。
5. 计时和统计:每组完成游戏后,记录用时,汇总各组成绩。
6. 游戏结束:教师宣布获胜小组,并对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表扬。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4. 对于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引导幼儿共同解决问题。
5.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2. 通过计时器记录的数据,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类似的游戏活动,如“贴眼睛”、“贴嘴巴”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自身技能。
3. 将游戏与课程相结合,如在数学课程中,让幼儿通过贴鼻子游戏学习方位知识。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室内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角色游戏》,详细内容为“贴鼻子”。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互助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贴上鼻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白纸、画笔、剪刀、双面胶、眼罩、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张画有人头的白纸、一个鼻子、一个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小动物丢失鼻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鼻子。
2. 游戏规则讲解(3分钟)教师讲解贴鼻子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确游戏目的和注意事项。
3. 游戏示范(2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贴鼻子的游戏,让其他幼儿观察并了解游戏过程。
4. 分组游戏(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队长,队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队长要确保队员遵守游戏规则,其他队员则需协助队长完成任务。
5. 例题讲解(3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幼儿进行游戏,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幼儿如何准确地贴上鼻子。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贴鼻子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贴鼻子》2. 内容: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空间方位感知、手眼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心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贴鼻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游戏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

大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贴鼻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2.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戏名称:贴鼻子2. 游戏规则:幼儿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鼻子贴在正确的人脸图案上,贴得越准确越好。
3. 游戏材料:人脸图案、鼻子贴纸、计时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准确地贴鼻子,遵守游戏规则。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人脸图案、鼻子贴纸、计时器等游戏材料。
2. 布置游戏场地,确保安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游戏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游戏演示:教师进行一次游戏演示,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游戏规则。
3. 游戏进行: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游戏过程。
4. 游戏结束:教师宣布游戏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评价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3.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评价其心理素质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 将游戏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组织类似的趣味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其保持积极的态度。
3.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使其在游戏中取得进步。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贴鼻子》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贴鼻子》
一、游戏名称:贴鼻子
二、游戏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游戏准备:
1.准备一张大图,图上有人物,但没有鼻子,需要自己贴上鼻子。
2.准备足够的鼻子,可以是贴纸、棉花球或者是画纸做出来的鼻子。
3.场地准备:围成一个圆形区域,区域内画上一个大鼓鼻子的轮廓。
四、游戏过程:
1.让幼儿坐下来,给他们讲解游戏规则:游戏中有一张没有鼻子的大图,你们的任务是把鼻子贴到正确的位置上,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团队合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将图像张贴在房间的墙上或在地上放置。
3.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各自选出一名代表去完成任务。
4.在地面上或者在墙上画出一个大鼓鼻子的轮廓,代表了正确
的位置。
5.一开始,所有的代表在圆形区域内,当音乐响起时,代表将跑到图像前,拿起一张鼻子到回到圆形区域内,并将鼻子交给队友,队友再接力完成下一个环节。
6.如果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就是赢家。
五、游戏提示:
1.游戏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2.游戏中没有输赢,传递协作、充分发挥每位幼儿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3.游戏前要安排好场地和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性和良好的体验感。
4.游戏可以加入音乐和声光效果,提升游戏趣味性。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贴鼻子》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贴鼻子》游戏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5册第3单元“有趣的面部”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面部器官,理解游戏规则,培养空间方位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主要围绕“贴鼻子”游戏展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面部器官,了解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空间方位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贴上鼻子,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学重点: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贴纸、剪刀、双面胶、大纸板(画有人头像)。
2. 学具:每组一张大纸板(画有人头像)、一盒贴纸、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面部器官。
邀请学生上前来贴鼻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游戏规则(3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贴鼻子”游戏的规则,并强调注意事项。
3. 游戏分组与示范(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贴鼻子,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操作与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开始进行“贴鼻子”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然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教师邀请各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2. 游戏规则:(1)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前来贴鼻子。
(2)贴鼻子时,要用剪刀剪下贴纸,不能撕。
(3)贴鼻子时,不能偷看,需由同伴指挥。
3. 注意事项:(1)正确认识鼻子在面部的作用。
(2)注意贴鼻子的位置和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精品教案《贴鼻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详案精品教案《贴鼻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教材中《贴鼻子》这一游戏活动进行教学。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5章,主要涉及到幼儿感官发展和空间定位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触摸、观察、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对鼻子这一身体器官认知,同时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鼻子这一身体器官,解其在面部作用。
2. 培养幼儿触觉感知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鼻子位置,并贴上鼻子。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触觉感知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卡片、画有脸谱纸、剪刀、双面胶、鼻子贴纸。
2. 学具:每组一张画有脸谱纸、剪刀、双面胶、一袋鼻子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扮演一名医生,向孩子们介绍鼻子重要性,引导他们关注鼻子这一身体器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展示一张画有脸谱纸,讲解如何将鼻子贴在正确位置,并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我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游戏环节(10分钟)开展“贴鼻子”游戏,每组选一名幼儿蒙上眼睛,其他幼儿指导其将鼻子贴在正确位置。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脸谱,标注出鼻子位置。
2. 在旁边列出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贴鼻子”游戏,并将游戏过程描述给家长听。
2. 答案:孩子们能够正确描述游戏过程,展示他们对鼻子位置认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对鼻子认知有明显提高。
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空间定位上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开展“找不同”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找出不同之处,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鼻子游戏习作指导课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贴鼻子》游戏习作教学设计
宏育小学刘桂顺
教学目标:
1.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体会,把所见、所想、所做写成一篇内容具体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1.师:快乐的游戏时间又到了,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叫“贴鼻子”。
一听到要玩游戏,你们一定很高兴,说说你们心里的感受吧! 2.学生谈感受。
二、现场游戏,感受快乐
1..出示图画,请同学们描绘图画内容。
注意条理清楚。
2.宣布游戏规则:
用手帕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再走到上台上把鼻子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
3.进行游戏:
学生依次接龙,等待或已经玩过游戏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一写几句自己的心里感受,也可以写一写其他同学的表现。
三、乐说游戏,畅谈感受
1.师:同学们,这个“贴鼻子”的游戏好玩吗?你能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说给别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吗?
2.说说游戏过程:
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说具体。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也可以请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
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
3.师:有一班孩子也玩了我们这个游戏,下面看看他们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们游戏的经过的。
出示范文《一次快乐的游戏》。
四、指导起稿,快乐作文
1.指导拟题目:
“贴鼻子游戏”可以,还可以取个什么题目呢?(“快乐游戏”、“一次有趣的作文课”……)
2.指导写好开头:
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开头;可以用同学们的笑声、叫喊声开头;可以设置悬念开头,可以描写高潮部分开头……只要这个开头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能牢牢地吸引读者往下读,就是好的开头。
3.指导写好中间部分:
谁是第一个贴鼻子的?他是怎样贴的?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哪个同学给你的印象最深?他是怎样贴鼻子的?
你贴了吗?说说你是怎么贴的?贴的过程中,心里有哪些想法。
4.指导写好结尾:
怎样结尾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来确定,只要能让读者读后觉得回味无穷,甚至想把你的文章再读一遍,或者产生强烈的自己也来玩一玩的冲动,这样的结尾都是好的结尾。
5.提供词汇:
争先恐后晕头转向左摇右摆跌跌撞撞小心翼翼
毫不犹豫哄堂大笑鸦雀无声前仰后合面红耳赤
哈哈大笑笑逐颜开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得意扬扬
6.生拟题表达,组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