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
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范本)

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作文指导课--精彩纷呈绘心声黄厚江一、教学目标1.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学会细腻地描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通过教学情境的层层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两句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
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在文学殿堂里面,其实像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运用他手中的笔精彩描绘出各色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例子真的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来试试:打开心窗,用心灵说话。
通过这堂课的探讨,争取让我们笔下的心理描写绘声绘色。
(二)察言观色猜心理第一轮:说说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你在想些什么?(认真体会)第二轮:猜猜老师走进教室前的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并说说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要求联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心理描述(仔细观察)。
思考:如何将心理活动写得生动形象呢?总结:往往我们的表情、言行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我们平时说的察言观色,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了解他的内心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别人的内心,也不能让别人很好地了解自己,所以会产生很多误会,怎样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我的心呢?(三)明明白白我的心(出示病文,分析原因)原文: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写人物心理。
4.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人物心理描写实例分析。
4. 学生写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选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技巧。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给予个别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的变化。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给予个别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学生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练习作品和学生自我评价。
3. 评估标准:能够理解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掌握基本描写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优秀作文选、写作指导书籍。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投影屏幕。
3. 网络资源:相关写作网站、心理描写案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3-4课时:讲解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掌握技巧。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写作《写活人物心理》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写作《写活人物心理》优秀教案教学目标:学会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暗示,内心独白,联想想象,环境烘托这四种常用的方法具体生动地写活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具体生动地写活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写活人物心理。
一.激趣导入。
1.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
因而,要想写好一个人,特别要注意写活人物的心理,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我们这节课的就上《真情体验,真切表达——写活人物心理》,学习目标:学会具体生动地写活人物心理。
二.创设情境,小试牛刀。
1.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猜谜语,是吗?那我们就先来猜谜语,放松心情。
请听好谜面:谜语1:一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
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
(打一物)(字典)谜语2:电灯泡与钨丝(打一成语)(胆大心细)猜不出吗,老师给点提示:这灯泡外面的玻璃胆—大,里面的钨丝心—细。
对了谜底就是“胆大心细”。
(这节课就需要大家胆大心细)2.采访第一个猜出谜语的同学:你刚才猜出谜语是什么心情?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一下。
(激动、自豪、得意)采访没猜出的同学:你又是什么心情?(紧张,失落)3.如果我们要把这次比赛写成作文,大家都写比赛过程中,我很着急,很紧张。
或者说我猜出了谜语,很得意。
你觉得这样的作文怎么样?4.怎么把刚才的心理体验写得生动具体呢?老师想看看咱们同学的写作水平如何,现在请同学们动用以往的写作经验,用三言两语把刚才的心理体验写个片断。
大家先练练,写写,好吗?5.学生小练笔,老师巡视。
三.展示练笔,归纳写法。
1.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练笔展示,点评。
你们觉得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2.老师适时归纳小结,板书四种方法:写活人物心理内心独白联想、想象(善用修辞)环境烘托语言、动作、神态(辅助)3.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都是写作小能手,老师还没教,许多同学就已经会用这几种方法来写活人物心理了。
小学二年级写作教案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

小学二年级写作教案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小学二年级写作教案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语和句子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升写作技巧,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包括活动设计和示范写作范例。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次课上学到的写作技巧,如使用形容词、动词、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在黑板上写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 解释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如“当小明得到了一本新书时,他会感到很开心。
”。
3.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问,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例子。
三、阅读例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篇短小说或者故事,并要求他们默读。
2. 分析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并让学生做笔记。
3. 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理解。
四、讨论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学生的笔记,并强调不同的词语和句子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 老师提供一些例句,如“他紧张得手心冒汗。
”、“她兴奋地跳了起来。
”,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情感变化写出对应的心理活动词语。
3. 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情感变化,互相交流并写下对应的心理活动词语和句子。
五、示范写作(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如开心、紧张、害怕等。
2. 老师进行一段示范写作,展示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句子结构和使用适当的形容词。
3. 学生可以参考示范写作,自己进行写作练习。
4. 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的作品,特别注意写作中使用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描写方式是否准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给学生布置写作作业,要求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一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短文。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细腻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分析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示范、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关注人性、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增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关怀。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 介绍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1. 介绍常见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如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等。
2. 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
第三课时:观察和思考1. 培养学生细腻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揣摩其内心世界。
2.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人物心理描写。
第四课时: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将心理描写运用到写作中,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
2.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写作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品:《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经典文学作品。
2. 教学课件: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人物和场景,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
《写好人物心理活动》教学设计

《写好人物心理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
2.学习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人物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
2.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3.分析和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的实践应用。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阅读过的一本小说或看过的一部电影,并讨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对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影响。
步骤二:讲解人物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例子,介绍人物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并强调人物心理活动在推动故事情节和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重要性。
步骤三: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介绍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如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外貌和周围环境等方面来推断人物的内心活动,并通过范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步骤四:分析和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的实践应用
让学生选择一段文学作品、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一个人物,通过观察和分析,描述该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加以解释和论证。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机,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和复习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物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并复习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读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等方面;
2.评阅学生的作业,包括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方面。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写人物心理。
4.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人物心理描写实例分析。
4. 写作练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一个包含人物心理描写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人物心理描写文章,引发学生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物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3. 实例分析:教师分析一些经典的人物心理描写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编写一个包含人物心理描写的故事。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写作练习。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关注他们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技巧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优秀的人物心理描写文章。
2. 人物心理描写实例。
3. 写作练习素材。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直观感受心理描写对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 讲解概念:简述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解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人物心理活动作文课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课--精彩纷呈绘心声
黄厚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2.学会细腻地描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设想
通过教学情境的层层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两句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
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在文学殿堂里面,其实像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运用他手中的笔精彩描绘出各色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例子真的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来试试:打开心窗,用心灵说话。
通过这堂课的探讨,争取让我们笔下的心理描写绘声绘色。
(二)察言观色猜心理
第一轮:说说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你在想些什么?(认真体会)
第二轮:猜猜老师走进教室前的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并说说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要求联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心理描述(仔细观察)。
思考:如何将心理活动写得生动形象呢?
总结:往往我们的表情、言行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我们平时说的察言观色,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了解他的内心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别人的内心,也不能让别人很好地了解自己,所以会产生很多误会,怎样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我的心呢?
(三)明明白白我的心(出示病文,分析原因)
原文: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这种心理体验很多同学都有,看了这段话你是不是能感受到"我"的紧张和伤心?如果不能,那是为什么?
提示:这段作文,写的是某学生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
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总结:这段文字心理描写过于粗略抽象,没能细致地描写出真切的内心感受,所以没能对读者产生影响。
要能使作者产生共鸣,就必须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具体的刻画。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的心理描写呢?心理描写有哪些方法呢?
(四)他山之石可攻玉——范文引领
通过范文总结心理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
认真读修改后的文段,说说比起原文来好在哪里?
范文一:
我坐在位置上不停地念道:"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要游戏机了,考试前一天还趁着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都怪自己平时不好好学语文,懒得看书。
老师啊,发发慈悲吧,手下留情,我以后一定好好学语文了。
教师提示: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在内心独白前可加"想","心里说"等词语。
例子:"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
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
新装》
范文二: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能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教师提示: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范文三:
教室里乱哄哄的,不时传来"唉"、"唉"的叹气声,有人在问:"多少分?多少分?""XXX,70分!"一个羡慕的声音在喊着。
卷
子静静地反躺在我的课桌上,我慢慢地用有点颤抖的手指去掀它,一个鲜红的"4"字印入我的眼帘,我的手指一抖,卷子又躺在了
课桌上。
我一咬牙,反手伸到卷子低下用力一翻,卷子"啪"一下朝天躺了,随即鲜红的"48"刺进了我的眼里,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教师提示: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范文四: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
由得心里直打鼓。
教师提示: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思考:上述例文各用了什么心理描写方法?
总结:一是内心独白,二是幻觉、感觉描写,三是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四是环境烘托。
前三种是直接心理描写,后面两种是间接心理描写。
上述种种方法在我们实际写作时都是综合运用的。
要能揣摩人物在不同心态下动作、语言、神态等各方面的不同,抓住这些
不同之处进行详尽细腻的刻画,就能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五)心有灵韵生佳作——课堂练笔口头作文
1.口头作文
开头: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结尾:难道小学到现在八年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请你补充完整,字数在400字左右。
例文:
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往日里温馨的灯火夜景,此刻看来却是那么的刺目。
星星隐匿了身影,只有弯弯的新月孤独地挂在树梢。
回到家里,躲到床上,清冷的月光从窗户泻了进来,心中无比凄凉。
我呆望着天花板,渐渐地视线模糊了:难道小学到现在八年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2.小练笔
仔细回忆自己的情感经历,任选一题写一小段作文,要写出真实感受。
还记得与父母的激烈冲突;还记得与老师的倾心交谈;还记得秋日里的结伴游玩;还记得那一夜独自在家……
考试前(后)、家长会前(后)、
比赛前(后)、获奖前(后)
发试卷前(后)、演讲前(后)、
谈话前(后)、吵架前(后)
恐惧片断、。
气愤片断
喜悦片断、。
伤心片断
附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已经临近深夜,万籁俱寂,连路灯也灭了,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还像蛛丝一样轻轻地却又粘粘地缠绕在我的心间。
明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丝丝紧张浮上心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
我不禁想到:作文教学对我来说是一次勇敢而又艰难的尝试,我来到这里时间不长,对大家很不了解,而且和大家的磨合期也还没过,今天又有这么多老师听课,同学们会不会怯场呢?这堂课会不会变成我的"独角戏"呢?哦,老天!千万别这样。
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和我一起努力的。
是的,一定会的!
(六)取长补短——习作展示,互评互改
互评要求:
(1)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改。
(2)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推荐出一篇好文章在全班交流,品评。
(七)课堂小结
心理世界如天空,变幻多彩妙无穷;
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独白胸臆抒;
神态动作现心声,细腻真实众口称;
梦幻想象若齐到,神游万里显高妙(八)板书:
直接描写:内心独白、梦境幻觉
心理描写的方法
间接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景物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