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课件

合集下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古诗-赏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古诗-赏析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古诗-赏析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

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

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

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

而李诗却着意渲染。

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

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简析】: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

这首诗只写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

翻译、评析:刘建勋down zhongnan mountainto the kind pillow and bowl of husidown the blue mountain in the evening,moonlight was my homeward escort.looking back, i saw my pathlie in levels of deep shadow....i was passing the farm-house of a friend,when his children called from a gate of thornand led me twining through jade bambooswhere green vines caught and held my clothes.and i was glad of a chance to restand glad of a chance to drink with my friend....we sang to the tune of the wind in the pines;and we finished our songs as the stars went down,when, i being drunk and my friend more than happy,between us we forgot the world.我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

《终南山两首用》ppt课件.ppt

《终南山两首用》ppt课件.ppt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巍峨壮丽,终南山上 森林覆盖,郁郁葱葱。虽是自然景观,在长安城 中遥望终南山,景随情移。士人会因各自遭遇而 感慨油生,帝王也会因此而片刻忘却尘世.。北 邻长安的终南山,是士人心中的乐土,也是帝王 眼中的仙乡。上自帝王,下至一般土人,都承 认终南山对个人精神的影响。所以唐时有许多 士人居隐在终南山中,读书采药,以待时机。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 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游终南山 孟郊
主旨: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 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 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
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
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 写山风的威力惊人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归隐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 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贞元十四年(798)登 进士第。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 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 之鸣。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 崛险怪。以苦吟著名。韩愈评他的诗为“横 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苏轼评他的诗是 “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理解用词之妙
2、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 字的妙处 。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 用为动词,染亮。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 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 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 西山衔日,树梢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 既染亮了树梢,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 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 都向一个发现倾斜,可见“驱”的力量。声 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 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把 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 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在线阅读

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在线阅读

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在线阅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经典名言、经典日志、经典美文、经典说说、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古诗大全、成语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lassic famous quotes, classic journ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classic sayings, after reading, experiences, essays, ancient poems, idiom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白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在线阅读《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小学语文古诗鉴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李白年代:唐体裁:五古类别:田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

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

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

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

而李诗却着意渲染。

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

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简析】: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

这首诗只写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

【作者小传】:李白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高中诗词阅读)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高中诗词阅读)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

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律诗的特点。

B.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C.“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D.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的风格。

3.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4.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8分)(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

杜甫的《登高》以“,”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秦淮》以“,”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劝说他人是一门学问,先秦时士人的劝说之术各不相同。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语言却极有分量:“越国以鄙远,,?”邹忌则从日常家事入手,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劝谏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答案解析1.(3分)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2.(3分)A (不是格律诗,是古体诗)3.(6分)(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诗人白天游山,山中的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主客畅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9张PPT).ppt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29张PPT).ppt

近五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五年了,一眨眼,就五年了。

从一年级的小豆丁,到现在的四年级,总觉得什么都变了,可惜又什么都没变。

看上去像那些满分作文,好像听说过离我很远,又像就在眼前。

语文老师说,一些满分作文全是“文采斐然,文采飞扬”,以前很厉害的样子。

我悄悄地翻开第一页这些作文,突然间发现自己一些字都会写,可为啥写起来就变得更加“一挥而就”了呢?
我老爱望着窗外的风景发呆,盘算着那些满分作文的作者,他们会是谁呢?他们写作文的时候,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有时会卡壳,有时会不知如何是好呢?
我偷偷地把这些满分作文藏在了我的书包里,每次来再先打开它们,总觉得像打开了一个宝箱,里面藏着很多缥缈的文字。

我若有若无地仔细观察着这些句子,模仿着那些词语,试着信手写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的作文拿给老师看。

老师没看,笑笑说:“你的作文很生动活泼,透着了想象力。

”虽然没有得到满分,但我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我忽然明白,满分作文又不是可望不可即的梦,只要坚持写下来,不停地练习,总有一天,我的作文也会“文采斐然,文采飞扬”。

唐诗宋词: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诗宋词: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诗宋词: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唐诗宋词: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第26课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30张PPT).ppt

第26课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30张PPT).ppt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 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应该是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闲适、淡泊、恬静、悠然的心境。 C.“采菊”以下四句写诗人的所为和所见,俯仰之间见其高洁的情致。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 “情”。
答: ①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 的品格; ②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 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
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 兰花——幽清高洁、洁身自好坚 贞不屈、不媚俗 竹子——谦逊坚韧,虚怀若谷、 坚毅顽强 菊花——耐寒坚贞,不畏强暴、 傲然不屈,淡薄名利、孤傲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整合, 蕴含着深刻的 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景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 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 之美。
傍晚的时候,彩霞满 天,倦鸟纷纷飞回自→己 在山林的巢,多美的夕 阳归鸟图呀!就像厌倦 了官场生活的作者一样, 回归了田园。(家 返璞归真)
成果展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 居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飞鸟 是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 的象征。
飞鸟 陶渊明
山林 田园
成果展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 远,所以即使身处闹市,居 所也自然会显得偏僻安静。
车马 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 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文解释】
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 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 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 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 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 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 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 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 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 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 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 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奸诈心 机。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பைடு நூலகம்
李白(701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 诗词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诗文赏析】
李白作这首田园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 南山造访一位隐士。本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 以田家饮酒为题材。
从「山月随人归」开始, 遇斛斯山人而至其家,直至畅 饮美酒,放声高歌,忘却人间 的名利,淡泊而恬远。诗人极 具渲染之势,既写了山色的青 翠,又写了豪饮的畅怀,表达 了诗人遇知己的欢乐喜悦。 全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采 飞扬,颇有清俊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