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72597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结核性脑膜炎

儿科护理学结核性脑膜炎

儿科护理学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为血行播散所致的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内发生,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

婴幼儿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

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

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并发脑积水-脑疝死亡。

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结脑小儿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原发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结脑的病原菌为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

结脑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入侵的结核菌易经血行播散,由肺或骨结核等播散而来。

结核菌使软脑膜呈弥漫性特异性改变,在大脑、小脑、脑底部及沿血管形成多发结核结节;蛛网膜下腔积聚大量炎性渗出物,尤以脑底部最为明显,易引起脑神经损害和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血管亦呈炎性改变,严重者致脑组织缺血、软化出现瘫痪。

病理1.脑膜病变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

2.脑神经损害最常见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舌下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瘫痪。

3.脑部血管病变主要为急性动脉炎,脑组织软化。

4.脑实质病变。

5.脑积水及室管膜炎脑底脑膜炎型为最常见的一型。

炎性病变主要位于脑底-常并发脑积水。

6.脊髓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一般症候群低热、盗汗、乏力CNS症候群“两颅、两脑、一脊髓”两颅:颅内压增高颅神经受累(面)两脑:脑膜刺激征脑实质受累一脊髓:脊髓受累(二)临床表现多缓慢起病,婴儿可以骤起高热、惊厥发病,典型临床表现分3期:1.早期(前驱期)约1~2周,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或发育迟滞等。

结核中毒症状、头痛。

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2.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因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治 疗方法及预后,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卡介苗、
BCG疫苗等
接种时间: 新生儿出生 后、儿童期、
成人期等
接种方式: 皮下注射、
口服等
接种效果: 预防结核性 脑膜炎的发
结核性脑膜炎 可发生在任何 年龄,但以儿 童和青少年多 见。
结核性脑膜炎 的诊断主要依 靠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
发病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 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如空 气、水源等
脑膜刺激征:结核性 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 脑膜刺激征,如颈项 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 可能出现癫痫发作, 可能与脑膜炎症和颅 内压升高有关。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如 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等
抗炎药物:如地 塞米松、泼尼松

抗癫痫药物:如 苯妥英钠、卡马
西平等
镇静药物:如安 定、苯巴比妥等
06
营养补充:根据病情,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按时作息、 饮食规律等
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避 免长时间待 在密闭空间
保持个人卫 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

避免过度劳 累,适当进 行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尊重患者,倾听他 们的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医学课件 结核性脑膜炎

医学课件  结核性脑膜炎
3
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约占60%。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一年内发生,尤其在初 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 结脑是结核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4
发病机制
1、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2、原发结核→脑实质小结核瘤→干 酪灶→溃破→炎症 3、脊椎、中耳、乳突结核灶→直接 侵犯脑膜 4、N系统发育不成熟,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不完善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sis meningitis
1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 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
2
定义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简称结脑,为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严重结核病。
义。 脑CT在疾病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基
底节阴影增强,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及脑 室扩大、脑水肿或早期局灶性梗死症。
20
诊断步骤 步骤一
是否是脑膜炎?
21
诊断步骤
步骤二 是何种脑膜炎?
化脓性还是结核性?
22
诊断
常有结核接触史 有无卡介苗接种史,既往结核史 近期急性传染病史 临床表现 结核菌素试验常阳性 脑脊液静置几小时可有薄膜现象 脑脊液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极为重要 胸片可有结核病改变 其他辅助检查
5
病理:
1.脑膜病变 2.颅神经损害 3.脑部血管病变 4.脑实质病变 5.脑积水及室管炎 6.脊髓病变
6
临床表现
《典型结脑》起病多较缓慢。分3期。 ⒈早期(前驱期)约1~2周 性格改变及结核中毒症状。 年长儿可自诉头痛,轻微、非持续性, 婴儿表现为蹙眉皱额,凝视、嗜睡,

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婴幼儿发病较多。

结脑起病多缓慢,偶有骤起者。

临床将病程分为3期,在各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1.早期(前驱期)
1~2周。

早期症状为性情的改变,如任性、好哭、对周围不感兴趣、易疲劳、厌食、低热、轻度头痛或无原因的呕吐、消瘦。

婴幼儿起病较急。

2.中期(脑膜刺激期)
病程1~2周,由于颅内压增高,病儿出现持续性进行性头痛或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感觉过敏,皮肤划纹征阳性,从意识模糊逐渐进入昏迷。

体温高,可有惊厥发作。

脑膜刺激征明显:巴氏征亦常阳性,婴儿前囟门隆起。

此外,常见外展神经瘫痪征象(斜视)或眼球震颤,以及便秘与舟状腹等典型症状。

3.晚期(昏迷期)
病程1~3周。

以上症状逐渐加重,高热不退,出现面神经及动眼神经瘫痪征(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神志由半昏迷进入完全昏迷。

不少病儿出现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呼吸不整或变慢。

婴儿前囟隆起甚至颅缝裂开,头皮静脉充盈,去大脑强直等。

病儿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极度消瘦,伴水、电解质紊乱。

若体温骤升至41℃以上,血压下降,脉细速,出现潮式呼吸,乃至呼吸、心跳停止。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CT上为低或高密度、圆形或分叶状的肿块, 明显的均匀或环形强化。瘤壁厚度不均。常有中 到明显的病灶周围水肿。较常见于额顶叶矢状窦 旁。CT上的‘靶征’(中央钙化周围有一强化的 环) 被认为是结核瘤的特征。结核瘤常易与囊虫 性肉芽肿混淆。 MRI特征为非干酪样(长T1、T2信号,均一 强化)、干酪样伴有实质性中心(长或等T1、T2 信号,环形强化)、干酪样伴有液性中心(病灶 中央长T1、T2信号,外周为短T2信号,环形增强 )。
结核性脑膜炎的分期:一期无肯定的神经症 状;二期脑膜刺激征伴轻微的意识异常及颅神经 麻痹,或无神经功能障碍;三期严重的意识障碍 ,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五、预 后
预后及并发症:决定预后的因素是治疗开始 的时机。一期死亡率及致残率均低,三期50%患 者死亡,20-30%遗留各种后遗症如智能障碍、 精神症状、癫痫、失明、失听、眼外肌麻痹、 偏瘫。20-48%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形成颅内钙 化,通常于发病后2-3年。 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差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三 期(死亡率50-70%),其他包括年龄大、营养 不良、粟粒性肺结核、脑积水、局灶性神经功 能缺失、CSF糖低、CSF蛋白显著升高。
其他早期诊断CNS结核的方法: ELISA法检测TB抗体结果有差异。 乳胶凝集实验快速检测TB抗原,简单特异。 PPD试验阳性时有帮助,有假阴性,50-70% 患者阴性,抗痨治疗期变为阳性。 PCR是诊断结核最好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 性及特异性。 增加CSF涂片染色检出TB的方法 10mlCSF离心沉淀。检测时间至少30分钟, 重复检测。
脚间池脑膜混浊,脑血管扩张。
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于脑膜刺激征出现前2-8周即 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周身不适、食欲减退 、疲乏、发烧、肌痛及头痛。头痛加重并变 为持续性。25%患者颈抵抗。恶心、呕吐。 80%患者持续性低热。10%成人及50%儿童既 往有结核病史。20-30%患者有颅神经麻痹, 展神经受累最常见。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 发病初期或后期可有偏瘫。急性期或治疗后 数月可发生痫性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1. 简介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脑膜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且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的残疾。

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2.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

- 脑脊液检查:通过检查脑脊液,可以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以及葡萄糖降低等特征性改变。

- 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可结合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脑部疾病。

3. 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首先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通常采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吡嗪酰胺乙酸盐等。

治疗周期通常为9~12个月,前2个月为急性期治疗,随后继续维持治疗。

3.2 对症治疗除了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常用的对症治疗包括:- 对头痛的处理:可以采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缓解头痛,但需慎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 降低颅内压:通过脱水剂(如呋塞米)和镇静剂(如丙泊酚)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以减轻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 控制癫痫发作: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控制,如苯妥英钠等。

3.3 营养支持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因此,适当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同时可以给予维生素B群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3.4 并发症的处理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积水、耳聋、精神病变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针对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脑积水可考虑脑室分流术等。

结核性脑膜炎(真头痛,慢惊风)

结核性脑膜炎(真头痛,慢惊风)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桿菌侵犯脑膜、脑实质所引起的炎症,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多见于5岁以下⼩⼉,感染源主要是来⾃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成⼈,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往往在初染结核后6个⽉到1年内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欲差、逐渐消瘦、睡熟后出汗多,长期不规则的低热,诊断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热抽搐、昏迷、甚⾄死亡。

本病如未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卡介苗普遍接种和抗结核药物的应⽤以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

但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仍然较⾼。

因此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病症: 1.早期:1-2周。

性情改变,精神淡漠,低热,不明原因的呕吐及头痛。

2.中期:1-2周。

有颅内压增⾼,脑膜刺激征或颅神经损害等表现。

3.晚期:1-2周。

以上症状逐渐加重,持续惊厥或进⼊昏迷,反射消失,极度消瘦。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为严重的病型,其死亡率⾼(如果未予抗结核治疗,病死率达100%),中、晚期病⼉容易导致脑积⽔、瘫痪、智⼒低下等后遗症。

由于该病可以预防,并且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疗效较好。

因此,应注意以下⼏点: (1)出⽣后即进⾏卡介苗预防接种,3岁、7岁、12岁时复种。

(2)避免与开放性结核病⼈接触。

(3)早期及彻底治愈⼩⼉原发性结核病。

(4)⼀旦发现孩⼦有午后低热、多汗及性情改变、⾷欲减退、消瘦、易吐或头痛等,有可能为该病的早期表现,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药⽅:⽣⽯膏25、麦冬20、⼤青叶15、⾦银花15、板蓝根12、夏枯草18、菊花12、熟地10、钩藤12、柴胡15、川连9、青蒿10、沙参15、蜈蚣2条、僵蚕12、延胡索10 [加减]: 头痛加葛根20,蔓荆⼦12; ⾼热加羚⽺⾻15(先煎); 咽⼲加天花粉15,⽯斛12; 失眠加酸枣仁12,合欢花10; ⽓虚加党参20,太⼦参18。

《结核性脑膜炎》课件

《结核性脑膜炎》课件

06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和康复
预后情况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时机 、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 有效的治疗可以治愈。
如果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症严重,如脑 积水、颅内高压等,也可能影响预后 。
对于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来 说,恢复期可能会较长,需要更多的 休息和护理,预后可能较差。
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 脑膜炎等,需要通过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鉴别。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等,需 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 别。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如癫痫、偏头痛等,需要 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 。
04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
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的主要方法,包括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
02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低热和盗汗
这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常 见早症状,通常持续
数天或数周。
头痛
头痛是结核性脑膜炎的 典型症状,尤其是在早
晨。
呕吐
呕吐是结核性脑膜炎的 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头
痛后。
情绪改变
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 、易怒、烦躁等症状。
晚期症状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 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
流行病学
01
02
03
地区分布
结核性脑膜炎在全球范围 内均有发生,但流行程度 因地区而异。
人群分布
儿童和青少年是结核性脑 膜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 5岁以下儿童。
季节分布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无季 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和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询问病史,周密的临床观察,以及对本病的高度警惕。

凡原发型肺结核或粟型结核的患儿,出现不明显原因症状,特别是在麻疹、百日咳后出现发热呕吐者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其它如小儿出现不明显原因的呕吐、性情改变、头痛、颈部抵抗,持续发热经一般抗感染无效者,应问清有无结核接触史及既往结核病史,如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者,应进行脑脊液检查。

2.X线检查结脑患儿肺部有结核病变者约为42 ~92%,其中属于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4%左右。

因此,凡疑诊本病时,均应进行胸部X线摄片,如能发现肺内结核、尤其是粟粒型肺结核时,有助于诊断;但胸片正常者,不能否定结脑。

3.脑脊液检查
(1)常规检查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或毛玻璃样或微显混浊,细胞数一般为0.05 ~0.5×109/L,(50~500/mm3),急性进展期或结核瘤破溃时可显著增高,甚至可超过1×109/L,疾病早期细胞数可能在0.05×109/L以下甚至正常。

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可占70~80%,少数病例早期中性粒细胞可超过50%,球蛋白试验阳性,蛋白定量增加,多在0.4g/L以上,一般为1~3g/L,如超过3g/L应考虑珠网膜粘连,甚至椎管阻塞。

糖定量早期可正常,以后逐渐减少,常在1.65mmol/L以下(30mm/dl)。

脑脊液糖含量是血糖的60~70%,在测定脑脊液糖的同时应测血糖,以便比较。

氯化物含量常低于102.6mmol/L(600mg/dl)甚至<85.5mmol/L(500mg/dl)。

糖与氯化物同时降低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

脑膜液置于直立的小试管中12~24小时后,可有纱幕样薄膜形成,用此薄膜或脑脊液沉淀经抗酸染色或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可找到结核杆菌。

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或豚鼠接种,有助于最后确诊,但须时较久,对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

对培养阳性者,应作药物试验,以供调整化疗时参考。

(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采用3H-TdR参入法测定脑脊液淋巴细胞转化,结核性脑膜炎时,在PPD剌激下,脑脊液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具有早期论断价值。

(3)免疫球蛋白测定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对脑膜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结脑时脑脊液中以IgG增高为主,化脑时IgG及IgM增高,病毒脑IgG轻度增高.IgM不增高。

(4)乳酸盐及乳酸脱氢酶测定.溶菌酶指数测定以及脑脊液抗结核抗体检查.脑脊液PCR法查结核抗原等。

均有助于鉴别论断。

4.其它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本病。

(2)眼底检查在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脑脊液有改变者可以肯定论断。

(3)外周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轻度贫血。

血压增快,但也有正常者。

(二)鉴别论断
结核性脑膜炎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年龄较大儿可因脑实质下结核病灶破溃.大量结核菌突然进入蛛网膜下腔而急性起病,或婴幼儿急性血行播散继发结脑,均可出现脑脊液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

但化脓性脑膜起病更急,病变主要在颅顶部故少见颅神经损害,治疗后脑脊液乳酸含量很快恢复正常等可资鉴别。

但未经彻底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其脑脊液改变与结脑不易鉴别,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2.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细胞轻一中度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等须与结脑相鉴别。

但病毒性脑膜病炎急性起病、脑膜剌激征出现早,可合并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

脑脊液糖与氯化物多为正常,乳酸含量均低于300mg/L。

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二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改变极为相似,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为缓慢,脑压增高显著、头痛剧烈,可有视力障碍,而颅神经一般不受侵害,症状可暂行缓解。

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孢子,或沙氏培养生长新型隐球菌即可确诊。

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病毒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疾病的鉴别要点见表8-5。

表8-5常见脑膜炎的鉴别
新型隐
球菌脑膜炎
病程长脑压高、
面瘫罕见、OT
θ
混浊
200~
750
数百45~500
减少或
O
<600 墨汁染色或培养阳性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渐恶化
痉挛性瘫痪、惊
厥、昏迷
清亮
或毛
玻璃

150~
750
50~100或
更多淋巴
细胞多
45~1000
有薄膜形

减少
<300
减低<600
PCR检查阳性乳酸
盐>30mg/dl IgG、IgA增

*乘以0.01即换算成法定单位(g/l)△糖乘以0.055氯化物乘以0.171即换算成法定单位(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