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原料、配方及加工
玻璃制作技术配方及原料

玻璃制作技术配方及原料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由硅酸盐、硼酸盐、锑酸盐、氟化物等多种物质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玻璃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器皿、光学、电子等领域,因其透明、坚固、耐高温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将介绍玻璃制作技术配方及原料。
一、玻璃制作技术配方1.硅酸盐玻璃配方:-硅石粉:55%-石灰石:25%-纯碱:15%-萤火虫石(稀土氧化物):5%2.硼酸盐玻璃配方:-硼砂:70%-硅石粉:15%-纯碱:10%-碳酸钠:5%3.锑酸盐玻璃配方:-砷酸钾:70%-硅酸钠:20%-锑酸钠:10%4.氟化物玻璃配方:-钠氟化物:70%-氟化铝:20%-氟化镁:10%二、玻璃制作原料1.硅酸盐玻璃的原料:-硅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是制备硅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用于调节玻璃的碱性或酸性。
-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Na2CO3),用于提高玻璃的溶解度。
-萤火虫石(稀土氧化物):用于提高玻璃的抗辐射能力。
2.硼酸盐玻璃的原料:-硼砂:主要成分为硼酸(H3BO3),是制备硼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
-硅石:同上。
-纯碱:同上。
-碳酸钠:同上。
3.锑酸盐玻璃的原料:-砷酸钾:主要成分为砷酸盐(As2O5),是制备锑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
-硅酸钠:主要成分为硅酸盐(SiO2),是制备锑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
-锑酸钠:主要成分为锑酸盐(Sb2O5),是制备锑酸盐玻璃的主要原料。
4.氟化物玻璃的原料:-钠氟化物:主要成分为氟化钠(NaF),是制备氟化物玻璃的主要原料。
-氟化铝:主要成分为氟化铝(AlF3),是制备氟化物玻璃的主要原料。
-氟化镁:主要成分为氟化镁(MgF2),是制备氟化物玻璃的主要原料。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玻璃制作技术配方及原料。
由于玻璃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原料加工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玻璃,如钢化玻璃、绝缘玻璃、光学玻璃等,所以实际配方和原料的组成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良。
香水配方大全

香水配方大全香水是香精深加工的产品,主要原料是香精和酒精,此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微量的色素、抗氧化剂、杀菌剂、甘油和表面活性剂等。
香水中的香精用量为15%~25%,常用酒精浓度为95%。
酒精的质量对香水品质有很大影响,高级香水采用葡萄发酵酿制的酒精,普通香水采用粮食发酵酿制的酒精。
在配制香水前酒精还需进行精制,加入10%NaOH,加热回流数小时后进行分馏,收集气味最纯正部分制备香水。
制备高级香水的酒精除了进行精制以外,还要加入0.05%~0.1%的秘鲁香脂、吐鲁香脂、安息香树脂、赖百当浸膏、鸢尾浸膏、香英兰豆进行较长时间的陈化。
香水类产品包括化妆香水、古龙香水和花露水。
花木香型香水汽车香水配方香水类化妆品一般以酒精溶液形式的香水、古龙水、花露水等,同时还有固体香水和喷雾香水(如空气清香剂、空气清新剂)形式,出现在市面上。
①香水有浓香水、香水、淡香水等。
以香精含量大于20%、15%-20%、8%-15%来区分,是香精的酒精溶液,具有芬芳浓郁而持久的香气,主要作用是喷洒于衣襟、手帕、身上及发际,散发出悦人香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古龙水(又名科隆水)香气比香水轻淡,香水为女人制造,古龙水则以男性为对象。
由意大利人研制成功带回巴黎,传入巴黎的社交界的。
古龙水以柑桔香气为主,配有香柠檬、橙花、橙叶、薰衣草、柠檬、橙、迷迭香油等。
香精加入量为3%-8%,使用酒精的浓度为80%。
本产品至今已逐渐地受到男士们的重视和喜爱。
现代医学界主张,男性用些香水,这对健康有好处。
③花露水配方一般采用3%左右的香精,配以70%-75%的酒精制成。
这样浓度的酒精液最易渗入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达到杀菌目的。
它是一种用于沐浴后,祛除一些汗臭以及在公共场所消除秽气的夏令卫生用品。
它具有消费杀菌、止痒消肿的功效,可涂于蚊叮、虫咬之处,或涂抹在患痱子的皮肤上,亦能止痒而有凉爽舒适之感。
它与爽身粉有"姐妹"之称,男女老少皆用。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daquan

(1)2种饲料配合 例如,用玉米、豆粕为主给体重35~60kg的生长育肥猪配制饲料。步骤如下: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大全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
第四步将混合能量料和混合蛋白质料当作2种料,做交叉。即:
混合能量料 9.5 29.1
14.3
混合蛋白质料 43.4 4.8
混合能量饲料应占比例=
混合蛋白质料应占比例=
第五步计算出混合料中各成分应占的比例。即:
玉米应占60×0.858×0.98=50.5,以此类推,高梁占16.8、麦麸16.8、豆粕9.7、棉籽粕2.8、菜籽粕1.4、骨粉1.7、食盐0.3、合计100。
在同一个偏差量的重要程度可以有差可以同一料配方数学模型料配方多目划的数学表达式可束条件i12w0xj0dldl划法求解程可采用改合在目函数中确切地反映了准中各指有一定的正偏差利用个具有界的模型我可以求得一而非一个在一定偏差范法当我提出的界构成的可行解空集求解数学模型可以使具有的若干目得以从而得到一建立模型需要确定目重系数等它具有一定的主管性和模糊性可以用定法予量化
豆制品加工工艺-素鸡

豆制品加工工艺-素鸡
原料配方豆腐片(2毫米厚)100公斤酱油10公斤五香面0.1公斤味精0.2公斤碱0.2公斤
制作方法
1.切片。
把片切成15厘米见方,作皮,另一部分切成长15厘米、宽约10厘米的长方,作心儿。
2.把配料调成酱汁。
配料中的碱起粘性,碱大了成品发黑,要充分溶解,否则碱多的那部分发黑,有臭鸡蛋味。
3.把皮在煮香干汤里蘸一蘸(汤里加少量的碱。
如无香干汤,可用适量的酱油兑水加少量的碱);把心儿放在调好的酱汁中泡三五分钟,随卷随泡。
酱色发淡时,继续兑料。
4.用皮卷心儿。
卷成圆轴型,长12~13厘米,用布包好,再用小线绳捆上。
要求:卷紧、包紧、捆紧。
5.煮。
用酱油、盐、佐料(花椒、茴香、大料适量装小口袋缝好,放入汤内)熬汤,汤色不要太浓。
把卷好的卷放入汤内煮1.5~2小时,出锅,打开布就是成品。
颜色紫红,有五香味。
2015《食品工艺学》实验讲解

刘晶晶主编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15年8月绪论食品工艺学一门应用科学,实验性很强。
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
因此《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材》在食品工艺学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及对食品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重要实战性教学环节。
食品工艺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和贮藏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食品工艺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树立学生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培养学生开发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能力。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工艺学实验任务:通过整个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逐步到达上述各项目的,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食品工艺领域的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为了是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食品工艺学实验的任务,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学生在实验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前,一定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要深入社会,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写好实验方案,无实验方案的同学不得做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熟悉和理解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规程和要点,掌握各种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性能,仪器设备操作,细心谨慎,避免粗枝大叶而损坏。
如发现一起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教师,及时排除。
实验时,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如实、详细地做好记录,以便实验做完后,能及时准确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时,要节约原辅料,爱护仪器设备,实验用的原料不得扔在地上,影响卫生。
实验后,将所用仪器设备洗净并整齐放回原处。
由学生轮流值勤,拖地板,打扫卫生和整理实验室。
编者2015年8月实验一面包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主食面包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
2.加深对面团改良剂改善面包品质功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面包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油脂、糖、盐、鸡蛋等为辅料,经调粉、发酵、成型、烘烤、冷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焙烤食品。
家庭自制香肠配方一览

家庭自制香肠配方一览一、四川麻辣香肠麻辣香肠香辣味重,咸中带甜,稍有麻舌感,能促进食欲,风味甚佳,颇受消费者欢迎。
原料配方: 猪瘦肉35千克、肥肉15千克、红辣椒粉250克、花椒(炒)125克、陈皮(微炒)5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白蔻10克、鲜姜150克、大葱150克、豆油1.5千克、精盐1~1.5千克、白糖1千克、白酒250克、味精75克、食用葡萄糖75克、甘草水(用甘草25克、清水250克熬制去渣)适量。
制作方法:1.原料整理:将猪瘦肉、肥肉切成小块。
2.拌料装灌:盐与葡萄糖水混合,先掺入绞好的肉内,再加入其它辅料(红辣椒粉、花椒、陈皮、八角、桂皮、白蔻混合炒后共碾成粉),浸6~8小时,待配料入味后即可装灌。
3.晾晒:装罐后晾晒10天左右,待外皮稍有出油发硬,就可以移入室内挂起风干,25天后即为成品。
烘干可减少晾晒时间。
食用方法: 此品因有辣味,宜单独用文火煮或蒸,凉后即可切片装盘。
保管方法:短期贮存晾挂即可。
如较长期贮存,可把干透的香肠装进深缸内(最好下面垫上竹架或干净筐头一只),每放一层香肠,用喷雾器喷一次酒,直至装好,加盖封实,放在阴凉通风的库内,可保存4~6个月,风味不变,麻辣可口。
产品特点: 粗细均匀,外表稍有盐霜,呈紫红带黄色,手摸有硬感。
二、武汉香肠原料配方: 瘦猪肉70千克肥肉30千克汾酒2.5千克沙糖4~5千克硝酸盐0.05千克白胡椒粉0.2千克食盐3千克味精0.3千克生姜粉0.3千克(如爱吃辣味就加放辣椒粉2千克,或根据自己口味增减)制作方法:将瘦肉块加入食盐及食盐硝酸盐混合剂,在温度5℃下,腌制1~2天。
腌好的瘦肉呈鲜红色,在30℃温水中清洗沥干,绞碎,按比例加入肥肉丁,在搅拌机内拌匀(3~5分钟)将配料用适量清水溶化倒入肉馅中,再加入汾酒搅拌均匀即可灌制。
三、芜湖香肠原料:肠衣适量,猪瘦肉6斤,肥肉4斤。
调料:料酒250克,葱姜各50克,盐50克,味精50克,食用葡萄糖30克(作用是使肉呈现枣红色,且有淡淡的香气,可代替以前的硝使用)。
灵芝黄芪酒加工技术

灵芝黄芪酒加工技术一、原料配方黄芪30k,灵芝30kg,党参15kg,白术45kg,白酒l00kg,白砂糖、香精适量。
二、工艺流程净化水→加糖→加温净化→加酸→冷却过滤原料→加工→浸泡→过滤→调配→杀菌成品→包装→冷却→杀菌→灌装→过滤→冷却三、操作要点1、浸泡:将黄芪、灵芝、党参、白术切片,用白细布包装扎口,浸入优质基酒中,在室温下冷浸20??30d。
经棉饼过滤机压榨过滤,得调配酒。
所用基酒以清香大曲为好,浸泡后所得调配酒香味纯正,药香自然,协调,口感好,清香爽净。
2.调配:要注意糖度、酒度的调配和药物剂量。
(1)糖度将白砂糖溶于净化水中,间接加温,保持恒温半小时左右,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去除杂质,快速冷却至35t左右,进行调配。
(2)酒度酒度要适当,要求既能突出酒香,又不掩盖灵芝、黄芪的药香。
(3)药物浓度药味不宜太浓,但要保证药酒的功效以及酒质的稳定。
(4)色度要保持浸泡酒的自然色泽,并使酒色和酒味保持协调统一。
3.二次杀菌调配后,在夹层锅内用蒸气杀菌,经过滤后装瓶,再用蒸气杀菌槽加热杀菌。
采用二次杀菌法,可使酒品澄清透明,保持酒质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一般可保存8个月以上。
不浑浊,不沉淀,不变色。
四、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色泽:澄清透明,呈橘红色,无悬浮物,无沉淀;香气:酒香纯正,药气适中,和协完美;滋味:醇厚柔和,酸甜可口,入口爽净,元异味。
2、理化指标:酒精度(溶量)20糖分(以葡萄糖计,g/100ml)20总酸(以乙酸g/100ml)0.3。
3、微生物指标:符合药酒有关规定。
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制作方法

复合预混料和浓缩料配方设计制作方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制技术国际饲料八大类分类法中饲料添加剂主要指非营养性添加物(不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中国饲料分类法(十七亚类法)中工业生产的氨基酸属于饲料添加剂,但生产实际中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包含营养性和非营养性微量添加成分,主要针对需要与载体(或稀释剂)进行预混合后用于全价料配制的物质,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及所有非营养性添加物。
(一)载体、稀释剂和吸附剂的概念及其质量要求1. 载体载体是一种能够承载或吸附微量活性添加成分的微粒。
微量成分被载体所承载后,其本身的若干物理特性发生改变或不再表现出来,而所得“混合物”的有关物理特性(如流动性、粒度等)基本取决于或表现为载体的特性。
常用的载体有2类,即有机载体与无机载体。
有机载体又分为2种:一种指含粗纤维多的物质,如次粉、小麦粉、玉米粉、脱脂米糠粉、稻壳粉、玉米穗轴粉、大豆壳粉、大豆粕粉等,由于这种载体均来自于植物,所以含水量最好控制在8%以下;另一种为含粗纤维少的物料,如淀粉、乳糖等,这类载体多用于维生素添加剂或药物性添加剂。
无机载体则为碳酸钙、磷酸钙、硅酸盐、二氧化硅、食盐、陶土、滑石、蛭石、沸石粉、海泡石粉等,这类载体多用于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制作。
制作添加剂预混料可选用有机载体,或二者兼有之,可视需要而定。
2.稀释剂所谓稀释剂系指混合于一组或多组微量活性组分中的物质。
它可将活性微量组分的浓度降低,并把它们的颗粒彼此分开,减少活性成分之间的相互反应,以增加活性成分稳定性。
稀释剂与微量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机械混合,它不会改变微量成分的有关物理性质。
稀释剂也可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两大类。
有机物常用的有去胚的玉米粉、右旋糖(葡萄糖)、蔗糖、豆粕粉、烘烤过的大豆粉、带有麸皮的粗小麦粉等,这类稀释剂要求在粉碎之前经干燥处理,含水量低于10%。
无机物类主要指石粉、碳酸钙、贝壳粉、高岭土(白陶土)等,这类稀释剂要求在无水状态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原料、配方及加工鱼类营养学的实际运用就是生产饲料,用来维持养殖动物的生长、健康和繁殖。
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料、这些原料如何配合从而满足养殖动物营养的需求,然后将这些混合物加工成一定的形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在加工鱼虾配合饲料时,加工的每一步都有特定的数据、判断和协调方案。
对于饲料成分必需考虑到原料组成,包括构成、营养成分、品质和其他因素如来源、产地、抗营养因子、原料污染和鱼虾的消化吸收。
鱼虾对配合饲料中的营养需求一定要清楚,还应考虑到配合饲料中的原料之间内在的反应对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原料混合物如何形成颗料的物理特性。
将原料混合物加工成饲料颗粒的过程要求考虑周到,饲料的物理性质例如硬度、耐水性、水中稳定性、饲料孔隙等,由原料混合后和通过混合与制粒等加工工艺来决定。
而且,加工技术提高了一些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但是降低了其他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饲料应用的途径会影响加工工艺、原料选择、饲料设备的操作方法,例如饲料的浮性变化要求生产浮性饲料还是沉性饲料。
总体来说,饲料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步骤都不能减少,在接近生产时,再制订相应的生产方案和生产指导意见。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需对饲料生产的复杂性和基于饲料生产的相对简单原则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
读者可以参考Hardy和Barrows(2002)编辑的书藉寻求更多鱼饲料生产相关的信息。
饲料原料选择饲料原料和多种原料混合为鱼的生长、健康、和繁殖,还有生产性能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盐和必需脂肪酸。
基于饲料原料混合后如何影响饲料的物理特性选择适当的原料进行生产。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应该考虑原料价格、适口性、物理特性和利用率等。
许多饲料都是人类食品的副产物,例如大豆粉、玉米蛋白粉、还有生产油的副产物,鱼粉则是动物饲料中使用。
鱼饲料中使用的绝大多数原料都在家畜和家禽饲料中使用,但是有些仅用于鱼饲料中,例如鱿鱼肝脏粉。
理论上,饲料中的每一种原料均有独特的作用,蛋白原料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蛋白质含量>35%),用来提供蛋白或/和特定的氨基酸,油脂被用作提供饲料能量、必需脂肪酸,在甲壳动物饲料中提供固醇,淀粉源例如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被加进饲料提供饲料能量和粘结剂,另外在淀粉糊化过程中促进饲料进行膨化。
不管如何,所有饲料原料都是作为营养成分、非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混合在一起,有些情况下,一些成分与消化代谢相关,例如抗营养物质,抗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原料中。
考虑到饲料原料的复杂性,饲料原料既对鱼和动物提供了营养,也让鱼和动物承担着风险,这种风险通过生产加工和补充营养成分而降低。
但是,生产高品质的营养饲料,饲料生产者必需明白原料营养与风险并存。
对于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以参考第二章和Francis等(2001)、Gatlin 等(2007)、和Krogdahl(2010)。
来源于海洋资源的原料(如鱼粉、鱼油和一些水解产物)、植物种子(谷物、油籽、豆类和其他物质)、熬油后的动物蛋白(畜类副产物、肉骨粉、血粉和其他物质)、海产品的副产物、还有一些单细胞物质。
每一种饲料原料都有独特的特性,包括原料来源、生产加工方法、成熟期和营养成分等,关于特殊饲料原料的信息和控制管理方法可以从美国AAFCO(美国食品管理办公室)和AAFCO出版物获得,饲料原料的规定和营养成分方面的信息可以从Hertrampf和Piedad-pascual(2000)和美国及加拿大原料数据(NRC,1972)获得。
在饲料原料中,所有原料都有好和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在于营养成分而不好的方面在于抗营养物质、污染物的存在、容易发霉和产生黄曲霉毒素、质量不稳定、易氧化、不耐保存或者昂贵。
预混料用来为饲料提供维生素和矿物盐,这些预混料的添加量少,用来提供适当水平的必需维生素和矿物盐。
通常情况下,维生素预混料添加在饲料中用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下无自然食物时满足维生素的需求,在饲料中维生素的潜在价值一般没有考虑。
在一般密度养殖情况下,并不要求维生素预混料提供所有维生素需求。
饲料中添加少量添加剂,目的是为了提高特定饲料原料的消化吸收,增加颜色,改变鱼的生理功能,提供必需营养成分,提高鱼的摄食量和在饲料贮存过程中防止变质。
酶制剂就是添加剂的例子,如肌醇六磷酸酶、淀粉酶。
添加类胡萝卜素可以增加动物皮肤、肌肉和卵的颜色。
其他例子如虾青素、红球藻粉(一种海藻)、磷虾、甲壳动物生产副产物。
增加一些添加物可以改变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应激剂、益生元、促进蜕皮的产品、促进海水在鲑鱼中转换的物质等。
饲料级氨基酸加入饲料使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更加平衡。
在一些饲料中加入诱食性物质可以促进摄食,例如鱼水解物质、甜菜碱、磷酸化核苷酸混合物。
食物添加剂在第十章有更多的描述。
饲料配方饲料配方是将饲料原料结合在一起,用来满足养殖动物、鸟或鱼营养的需求的过程,然后生产形成混合物,最后可形成球状颗粒,运输和保存;生产形成的饲料具有水稳定性,可维持动物生长,健康,生产;具有经济使用价值。
饲料配方首先应设立蛋白水平、能量水平、和基本营养水平,这些营养水平应建立在特定种类的假设需求水平上,第二步是选择具备合适营养来源的原料和按照以上描述的选择标准进行选择原料。
每一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必需清楚,如果能得知的话,还应该了解每一种原料的表观消化率。
绝大多数饲料配方是通过电脑程序来计算最好和最经济的原料配合来满足特定动物的营养水平。
应该清楚每一种原料形成多少饲料费用,最低成本配方表述有点不准确,因为在限定饲料配方情况下成本是最低的,例如,为了催进鱼的最佳生长,需要较小比例使用一种价格相对较高的原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去掉这种原料的最低用量限制,这种原料的最低用量标准也建立起来了,后来最低成本配方程序逐渐用来指标准配方,即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用量点。
饲料配方程序是有用的,也是一种节约时间的工具,但是在计算原料最好配比方面则行不通,因为如果这样做,则不能保证制粒或不能保证鱼的最好生长和健康。
为了避免最低成本配方出现的这种问题,在饲料原料的使用上设定了更高或更低的限制,这样能保证选择的饲料原料混合物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例如,鱼油或植物油是饲料能量的好的来源,尽管在加入饲料的油脂用量有限制,最低成本配方并不会将这个限制列入考虑,同样的,面粉用来使饲料保存更久,水中更稳定,因此在饲料配比时有一个最小用量。
如上述所说,对于一些养殖鱼类来说,饲料中不得不设定鱼粉的最低用量,没有这个用量,鱼的生长率就会降低。
在某些饲料原料中有抗营养因子,则必须设定一个限量用来保证这个使用量低于降低鱼生长和影响鱼健康的用量。
对最终的饲料来说,实用饲料也可以根据饲料原料或营养水平设定更高或更低的限制,也可以根据营养损失设定限制,例如维生素,在饲料投喂和贮存过程中就存在损失,另一个使用饲料配方程序时的误区是当使用mg(或g)/kg饲料表达需求量水平时,没有考虑饲料能量、蛋白质和消化率的变化。
有经验的操作者在营养需求水方面可以设定判断标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磷,这样可以计算饲料配方中能量水平的差异。
如果不设定这样的判断标准,在以mg或g/kg营养的饲料配方程序中,最低用量水平的建立可能导致最终的配方出现缺陷。
最低成本配方是建立在两种假设基础上的,程序使用者经常没有意识到。
首先,没有理想化的配方。
许多饲料配方能够满足按原料混合物营养水平计算的设定值,制作一个有用原料组合的关键在于设定一个原料和营养水平的上限和下限;其次,饲料配方程序假定在不同饲料配方中营养价值上是对等的,否则就应该另外注明。
换句话说,在鱼粉中总赖氨酸或磷与大豆的赖氨酸与磷是对等的,除非考虑到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和生物利用率。
使用最低成本配方程序时记住这些假设才是明智的。
饲料生产饲料生产是将原料混合物通过物理过程形成颗粒状,然后用来饲喂鱼或虾。
饲料制作的另一个术语是制粒,但是这一用语排除了为仔稚鱼等生产的其他饲料生产方式,例如饲料破碎、MEM料、PARA、喷雾颗粒料、微包囊饲料和粉料等,微包囊饲料和粉料包含各种营养成分(Hardy 和barrows,2002)。
不管生产的技术或生产饲料的种类,生产饲料的目的是采用物理或机械力量形成饲料颗粒,然后可用于运输、贮存、和在鱼的养殖中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商业饲料(除了仔稚鱼料)通过热挤压、压缩制粒、冷挤压被生产形成颗粒。
原料混合物,不管制粒后的形状如何,都经历了一系列饲料加工的过程,包括研磨、混合、调制、制粒、冷却和干燥、打包、贮藏、运输。
简单地说,粉粹是为了减少原料或制粒前的混合物的颗粒大小,提高原料成分的表面面积。
如果原料颗粒不均匀,原料在混合时则会不均匀,影响混合的均匀度,粉粹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可以使调制和制粒更顺利。
可以保证粒径足够小,每一粒饲料均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鱼饲料混合物比畜禽料粉粹更小。
对于大多数鱼来说,混合物均通过200um筛。
因为一些原料中有较高的脂肪含量,粉粹足够细可以防止阻塞。
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粉粹机使用高风机使这些粉粹尽量通过筛网,这种粉粹机称为风送粉粹机,这种粉粹机经常用于商业饲料加工。
当原料脂肪含量大于5%时如鱼粉,球磨机是减小其颗粒大小的另一个方法。
饲料生产可以单独粉碎原料,也可以混合后再粉碎。
关于混合,目标是形成干原料的均匀混合物。
混合本身讲究技术,混合过度(混合太长时间)与混合不足一样是有害的,因为原料的比重不同,就会产生分离。
通过添加铁屑在饲料原料混合物中,然后间隔取样,通过移取样品中铁屑的重量则可以判断合适的混合时间。
搅拌机可以是分批次搅拌机,也可以是连续搅拌机;绝大多数鱼饲料生产采用分批次搅拌机。
混合后,饲料混合物进入一个有蒸汽和进行搅拌的管道进行调制,调制过程是用来准备制粒、提高水份含量、加热混合物和在混合物中增加能量以促进面筋活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压力下进行的。
通过30秒至5分钟的调制后,在饲料配方、制粒类型和蒸汽量的基础上,混合物进行饲料制粒系统或挤压管,将调制混合物制成球状。
压缩制粒通过使用一个不动的滚筒,使饲料混合物在干蒸汽中暴露10-30秒,然后迫使混合物通过一个圆形的旋转的金属环膜上的锥形的制粒孔。
热量、蒸汽和压力迫使调制混合物形成一个线形物,当这些线形物通过制粒孔出来时时,然后通过切刀切断。
饲料粒径由环膜孔径决定,饲料长度可通过调节切刀进行调节。
挤压膨化饲料通常在配制沉性颗粒时使用,因为挤压饲料相对挤压膨化饲料来说密度很高,常用压缩制粒系统的变化根据安置在调制器和制粒机之间的设备决定,这种设备是一个圆锥体,通过这个圆锥体饲料混合物被挤压,形成压力,使淀粉在制粒前形成胶状体,从而更利于消化。
在饲料通过环膜后,沿着输送带通过干燥器,在干燥器中通过空气带走水蒸汽并冷却热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