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国演义曹操献刀专题1

合集下载

课件5: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课件5: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王允的语言脱离了平俗的表达,整散结合,跌宕起 伏,层层推进,饶有趣味;而曹操的语言则接近白话,简 洁明快,击中要害。
赏技巧 本文是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的? [明确] 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暴露出曹操自私、狠 毒的本性。②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加以塑造,通 过人物的活动来诠释人物性格。如曹操献刀,董卓倒身卧, 面向内,操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被发现时,其急持刀跪 下献刀,表现其善度势情、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性格特 征。③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主 次之分,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
结构图解
揣摩领悟
赏情节 1.试概括本篇小说的故事梗概。 [明确] ①曹操借刀;②曹操献刀;③路遇陈宫;④错 杀伯奢。 2.众臣在王允家中聚会时,文中写到了王允和众官的 哭,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对社会动荡尤其 是董卓弄权、社稷不保而表现出的一种悲愤;二是面对这 样的局势众人却无计可施,从而衬托出曹操的与众不同、 谋略过人;三是设置悬念,为下文曹操的出场做铺垫,从 而更好地吸引读者。
书中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 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将魏国 的曹操作为奸邪狡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 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
本文通过“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等 一系列情节,刻画出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尤其是“献 刀”“杀伯奢”两节,更是将曹操的诡谲多变、多疑嗜血 的本性活化出来,使一个随机应变、自私自利、心狠手辣 的曹操立在了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字 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 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 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 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 妆楼》,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等,代表作《三国演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弄 里弄( lònɡ ) 牟取( móu )
牟 中牟( mù ) 薄弱( bó )
薄 薄饼( báo ) 薄荷( bò )
丧乱( sānɡ) 丧
丧心病狂( sànɡ) 屏风(pínɡ ) 屏 屏退(bǐnɡ ) 小觑( qù ) 觑 觑起眼睛( qū )
2.辨形组词
讫 散讫 迄 迄今
缚 缚住 博 博弈
为世人眼中群星闪耀的时代。他让现在的三国网络论坛明
确地分为演义派和史实派,他让人们把三英战吕布作为史实研
究,他让人们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他让刘关张成为义气的典范
的小说甚至影响了一个新兴王朝的军事知识教育,他的小说甚至衍生
以千计的游戏。
注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原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 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 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 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等。
二 写作背景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 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 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 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 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 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 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 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 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
三 基础梳理
1.给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小酌(zhuó) 马羸( léi ) 惶遽( jù ) 鞍辔( pèi ) 沽酒( ɡū ) 隐讳( huì) 骁骑( xiāo) 掣刀( chè)

高三语文ppt课件 曹操献刀课件

高三语文ppt课件 曹操献刀课件

•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 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 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 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 ‘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 蜀。’”) •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
• 5.与《三国演义》有关的熟语 • (1)成语 •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 有专长的贤人。(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 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很酸,人想到可以吃 梅子就会生出口水,因而解渴。后比喻愿望 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 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 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
• • • • • • • •
2.解释词语 跋扈:专横暴戾,欺上压下。 贱降:古代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 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奄有天下:统一天下。 暗忖:暗想。 惶遽:惊慌。 矫诏:假托皇帝的命令。
3.一词多义 差人赍书来见王允 于是,连词 ①乃 . 丧于董卓之手 竟然,副词 (1)乃②乃 . ③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是,表判断的副词 .
1.读准字音 赍 ( jī ) . 沥 ( lì )酒 . 羸 ( lé i )行 . 暗忖 ( cǔn ) . 解鞘 ( qià o) . 前鞒 ( qiá o) . 恣 ( zì )其跋扈 . 言讫 ( qì ) . 沽 ( gū )酒 . 掣 ( chè)宝刀 . 沽 ( ɡū )酒 . 小觑 ( qù) . 奄 ( yǎn )有 . 骁( xiāo )骑 惶遽 ( jù) . 下榻 ( tà) . 鞍辔 ( pè i) . 成皋 ( gāo ) .

高中语文1《三国演义曹操献刀》简述曹操献刀事件《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1《三国演义曹操献刀》简述曹操献刀事件《中国小说欣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简述曹操献刀事件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曹操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藏宝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驾马逃得无影无踪了.
1。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x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x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 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 家天下。
当时,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使它走向衰败。这 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掌控住局面。孙权不行,他能坐领江东六 郡八十一州,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着前朝“皇叔”之名,以“仁 义”的面具收罗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 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逃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 曹操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 朝愚忠的人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 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 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 曹操这样将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 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成功既是个人的际 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①牟
móu mù
牟取 牟平
pínɡ 屏风
③屏 bīnɡ 屏营 bǐnɡ 屏气
bó 薄弱
⑤薄 báo 薄饼 bò 薄荷
②觑
qù 面面相觑 qū 三天两宿 xiù 星宿
字形 收qì 讫
(1)qì 迄 今 床tà 榻
(3)tà 踏 青 qiáo 谯 楼
曹操出身官宦,二十岁举孝廉,不久任洛阳北都尉。曹操设十二色 杖,不分贵贱,一旦违反出入城规,皆杖责。这体现了他的“忠信”。 黄巾起义,曹操任骑都尉,奋力破敌,体现其“忠勇”。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5.简析“杀伯奢”一节在塑造曹操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如果说“献刀”一节写尽了曹操的诡谲机警,那么 “杀伯奢”一节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他的多疑、狡诈、自 私自利、心狠手辣。
伯奢是曹父的结义弟兄,面对朋友之子,“义”字当头, 极为盛情,先是安排住宿,继而沽酒而杀猪相款待,岂料 招来杀身之祸。曹操先是误杀伯奢家人,写尽了他的多疑 狡诈,继而杀死吕伯奢,完全暴露了他自私自利、心狠手 辣的本性。尤其是杀死吕伯奢后说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 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了他的经典名言,更奠定了他 的“奸雄”地位。
允持不同意见,于是百官皆散。后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 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为国相,又因所谓“怨诗”而杀 帝。彼时,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越骑校 尉伍孚欲杀董卓,未果,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 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 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在这种形势 下,袁绍与王允书,图谋杀死董卓。
2.简析“献刀”一节的精彩之处。 明确:“献刀”一节被大多数小说家视为刻画曹操机警 多变的极佳的故事情节,其精彩之处正在于它通过环 环相扣、险象环生的情节安排来突现人物的性格。
曹操入府行刺,偏遇吕布侍陪,顿时加大了行刺难度, 不禁让人为曹操捏一把汗,曹操随机一句“马羸行迟”,一 石二鸟,调走吕布,为自己的行刺备足了机会,此一折; 正待曹操举刀欲刺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意外 之事陡然出现,董卓自镜中看见了曹操的举动,让读者暂 时放下的心再次提起,笃定曹操必死无疑,但绝处方显曹 操的机警、诡谲,“下跪”“献刀”乃是意外中之意外,更使 曹操有惊无险,此二折;此时恰遇吕布牵马至阁外,曹操 再生一计,借试马之机,逃之夭夭,此三折。
节选部分曹操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多种手法的综 合运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一)《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检测(一)《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一)《三国演义》——曹操献刀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恣.意(zì)骁.将(yáo)惶遽.(jù) 风驰电掣.(zhì)B.酒樽.(zūn) 羸.弱(yíng)隐讳.(huì) 面面相觑.(qù)C.暗忖.(cǔn) 剑鞘.(qiào)沽.酒(gū) 飞扬跋扈.(hù)D.鞍辔.(pèi) 逃窜.(chuàn)成皋.(gāo) 鸿鹄.之志(hú)解析:选C A项,“骁”读xiāo,“掣”读chè;B项,“羸”读léi;D项,“窜”读c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震怒赈灾振耳欲聋画影图形B.侍立勉励推托不来变本加历C.投宿憔悴默默无语焦急万分D.起迄渤海迄今为止奋勇拼搏解析:选C A项,振—震;B项,历—厉;D项,起迄—起讫。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欲乘间图.之(动词,图谋,谋取)虽死不恨.(动词,怨恨)B.此吾所以..哭也(表结果的连词)今日老夫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C.此贼合.死(应当)直至后院中审.究(审问,审讯)D.被.罪之人(蒙受,遭遇)安.肯干休(怎么)解析:选D A项,“恨”,遗憾;B项,“所以”,……的原因;C项,“审”,仔细。

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课件2: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课件2: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第1课 《三国演义》 ——曹操献刀
曹操献刀 新情境·激趣引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反革命搭建了 舞台,小说为英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已沉沉睡 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 如生。
新知识·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掌握重点字词。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 元化。 3.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什么态度?
提示:《三国演义》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 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思想内容丰富复杂,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历史上的曹操,为统 一国家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文学史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三国 演义》却把他塑造成“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奸雄形象。为了达到 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劣迹斑斑,受 到人们的唾弃。本文中的曹操既是一个英勇机智、胸怀大志的英雄, 又是一个多疑自私、心狠手辣的奸贼。同样渗透着作者对曹操这一人 物有否定态度的思想倾向。
新视界·素材积累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曹操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 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 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 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 “在家做得大好 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 又转口说: “你学种菜,不容易。 ”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 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 ‘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 亭一会。 ”刘备听后心神方定。
2.他人反应。 人物的言行,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内,反应在心中,了解一个 人,不妨去看看他人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15,周瑜娶的小乔是谁的女儿?
16,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17,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但是到最后还是投降张飞的将领是?
18,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19,请问曾经当过刘备军师的「单福」其实是何人?
20,后世之人评价刘备出身时多以什么原因贬低他?
21,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22,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是?
23,后人素知刘备和公孙瓒交好,为什么?
24,为了保命,宦官挟持了谁?
25,孙坚得大汉玉玺,其上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四字,为何人所写?
26,三国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高考语文三国演义曹操献刀专题1
2020.03
1,曾布投奔董卓的是?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他们的兵器分别是?
4,给加红的字注音。
骤()棂()
5,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回合内容?
6,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
7,请问赤壁之战谁行苦肉计诈降曹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28,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
29,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30,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31,七步成诗的是?
32,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33,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34,是哪两个人合谋诛杀宦官?
35,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8,诸葛亮隐居时常把自己比作?
9,公孙瓒与刘备交好从何处可以看出?
10,关羽的养子是谁?
11,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
12,夏侯敦被何人射去一眼?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条,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6,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7,黄盖
8,管仲
9,公孙瓒奏备功,荐刘备为别郡司马
10,关平
11,夏侯敦
12,曹性
13,1、刘玄德三顾茅庐(“草庐”写成“茅庐”也对)。
2、兴复汉室。
3、①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②稳重、顾全大局。③莽撞或鲁莽、直爽。
4、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②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匆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卡片】
关于修养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三国演义中,当时有人评价曹操,是谁?是如何评价的?
37,三国时期,从未得到过汉玉玺的是谁?
38,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答案
1,吕布
2,李肃
3,刘备,张飞,关羽。双股剑,丈八蛇矛枪,青龙偃月刀
4,zhòu líng
5,刘关张三兄弟在桃园结义,招兵买马投靠刘焉,并在首战黄巾军的战斗中获胜。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
1.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
2.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四个字回答)
3.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二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列三句名言和本文中各选一句有关修养问题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
【名言】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
26,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7,五丈原
28,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29,孙坚
30,黄盖
31,曹植
32,顾雍
33,哭出来的
34,何进袁绍
35,他专杀义父
36,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37,刘备
38,许贡
5、①为二顾未见孔明埋下伏笔。②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③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14,曹丕
15,乔国公
16,关羽
17,严颜
18,于禁
19,徐庶
20,家贫,贩屦织席为业
21,铜雀台
22,十常侍
23,刘备,公孙瓒都是师从卢值,有同门之情谊
24,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
25,李斯<==不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