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中学2020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 数学(理)试题

安徽省天长中学2020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 数学(理)试题
安徽省天长中学2020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 数学(理)试题

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

理科数学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80}P x x x =--≤, {|}Q x x a =≥, ()C P Q ?=R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

B. ()4,∞+

C. (],2∞--

D. (],4∞- 2.若复数z 满足1zi

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为 A.

2

B. 2

C. 22

D. 42 3.已知平面

,则“

”是“

”成立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的到来,某校举办了“祖国,你好”的诗歌朗诵比赛.该校高三年级准备从包括甲、乙、丙在内的7名学生中选派4名学生参加,要求甲、乙、丙这3名同学中至少有1人参加,且当这3名同学都参加时,甲和乙的朗诵顺序不能相邻,那么选派的4名学生不同的朗诵顺序的种数为

A. 720

B. 768

C. 810

D. 816 5.函数()sin 2e

x x

f x =

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6.设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13S ≤, 410S ≥, 515S ≤,则

4a 的最大值为

A. 3

B. 4

C. 7-

D. 5-

7.已知: 3

sin cos 2

αβ+=

,则cos2cos2αβ+的取值范围是 A. []2,2- B. 3,22??

-???? C.

32,2??-????

D. 33,22??

-????

8.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12,F F 为其左、右焦点,P 为椭圆C 上除长轴

端点外的任一点,G 为12F PF ?内一点,满足123PG PF PF =+u u u v u u u v u u u u v

,12F PF ?的内心为I ,且有12IG F F λ=u u v u u u u v

(其中λ为实数),则椭圆C 的离心率e =( ) A .13 B .12 C .2

3 D .

32

9.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关于轴对称,则的值可能为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log 1(0,1)a f x x a a =->≠,若1234x x x x <<<,且

()()()()1234f x f x f x f x ===,则

1234

1111

x x x x +++= A. 2 B. 4 C. 8 D. 随a 值变化

11.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以12F F 为直径的圆与双

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M ,与双曲线交于点N ,且M N 、均在第一象限,当直

线1//MF ON 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若函数()22

2,f x x x x

=+-,则()f e =

A. 1

B. 3

C. 2

D.

5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331f x f x '+>,

()116f =

,则()11

620x f x e

--+≤的解集为 A. [)1+∞, B. ()1+∞, C.

(]1-∞,

D. ()1-∞, 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与的夹角是,且,则向量与的夹角是__________. 14.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15.已知集合

,从集合中取出

个不同元素,其和记为;从集合中取出个不同元素,其和记为.若,

的最大值为____.

16.类比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可得球的内接四面体的概念.已知球的一个内接四面体

中,,过球心,若该四面体的体积为1,且

则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2分)在

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Ⅰ)求; (Ⅱ)若

,点,是线段

的两个三等分点,

,,求的值. 18.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中,点

分别是

的中

点,点在

上,且

,将

分别沿

折叠,使点重合于点

,如图所示.

试判断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9. (本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1C ,抛物线2C 的焦点均在x 轴上, 1C 的中心和2C 的顶点均为原点O ,从每条曲线上各取两个点,其坐标分别是(3,23-, ()2,0-,

()4,4-, 22,2?. (1)求1C , 2C 的标准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l 满足条件:①过2C 的焦点F ;②与1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

满足OM ON u u u u v u u u v

?若存在,求出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 (本题满分12分)为了解全市统考情况,从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抽取4000名考生的成绩,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1)求这4000名考生的半均成绩(同一组中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作代表); (2)由直方图可认为考生考试成绩z 服从正态分布

,其中

分别取考生的

平均成绩和考生成绩的方差,那么抽取的4000名考生成绩超过84.81分(含84.81分)的人数估计有多少人?

(3)如果用抽取的考生成绩的情况来估计全市考生的成绩情况,现从全市考生中随机抽取4名考生,记成绩不超过84.81分的考生人数为,求.(精确到

0.001) 附:①;

②,则

; ③

.

21.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若不等式

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

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本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以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

极坐标系.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33πρθ?

?+= ??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4cos a ρθ=(0a >).

(Ⅰ)设t 为参数,若1

2

y t =,求直线l 的参数方程;

(Ⅱ)已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P , Q ,设(0M -,

,且3||PQ MP MQ =?,求实数a 的值.

23. (本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223,23 2.f x x a x g x x =-++=-+ (Ⅰ)解不等式()5g x <;

(Ⅱ)若对任意1x R ∈,都存在2x R ∈,使得()()12f x g x =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A

6.B

7.D

8.B

9.D 10.A 11.C 12.C

13.14.-8 15.44 16.

17.(1);(2).

解:(Ⅰ)∵,

则由正弦定理得:,

∴,∴,

又,∴

(Ⅱ)由题意得,是线段的两个三等分点,设,

则,,

又,,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负值舍去),则,又在中,. 或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又,

,∴,

∴为锐角,∴,∴,

又,∴,∴,∴,,

∴在中,

18. 解:(1)平面.证明如下:在图1中,连接,交于,交于,则,

在图2中,连接交于,连接,在中,有,,

. 平面,

平面

,故

平面

(2)连接交与点,图2中的三角形

与三角形PDF 分别是图1中的与

,,又

平面

,则

,又

平面

, 则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

可知,则在中,

,则

. 在

中,

,由余弦定理,得

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19.解:(Ⅰ)设抛物线()2

2:20C y px p =≠,则有()2

20y p x x

=≠, 据此验证四个点知(3,23-, ()4,4-在抛物线上, 易得,抛物线2C 的标准方程为22:4C y x =

设椭圆22

122:1(0)x y C a b a b

+=>>,把点()2,0-,

22,2?

代入可得224,1a b == 所以椭圆1C 的标准方程为2

214

x y +=

(Ⅱ)由椭圆的对称性可设2C 的焦点为F (1,0),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1x =

直线l 交椭圆1C 于点33,1,M N ?? ????

·0OM ON ≠u u u u r u u u r ,不满足题意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 并设()()1122,,,M x y N x y

由()2

2

1{

44

y k x x y =-+=,消去y 得, ()()222218410k x k x k +-+-=,

于是()

22

121222

418,?1414k k x x x x k k -+==++ 2

122

3·14k y y k

-=+ ①, 由OM ON ⊥u u u u r u u u r

得12120x x y y += ② 将①代入②式,得

(

)2222

22

4134

0141414k k k k k k

----

==+++,解得2k =± 所以存在直线l 满足条件,且l 的方程为220x y --=或220x y +-= 20.(1)

分;(2)634人;(3)0.499

解:(1)由题意知: 中间值 概率

名考生的竞赛平均成绩为

分. (2)依题意服从正态分布,其中

,,,

∴服从正态分布

,而

.∴竞赛成绩超过分的人数估计为

人.

(3)全市竞赛考生成绩不超过分的概率.而,

.

21.解:(1)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2)

.

解析:(1)由题意,知,

∵当a<0,x>0时,有

.

∴x>1时,;当0

∴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 (2)由题意,当a=1时,不等式在x ∈(1,+∞)时恒成立.

整理,得在(1,+∞)上恒成立.

.

易知,当b≤0时,,不合题意. ∴b>0 又

. ①当b≥时,.又

在[1,+∞)上单调递减.

∴在[1,+∞)上恒成立,则h(x)在[1,+∞)上单调递减.

所以,符合题意;

②时,

,

,

在[1,+∞)上单调递减,

∴存在唯一x 0∈(1,+∞),使得

. ∴当h(x)在(1,x 0)上单调递增,在(x 0,+∞)上单调递减.

又h(x)在x=1处连续,h(1)=0,∴h(x)>0在(1,x 0)上恒成立,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

22. (Ⅰ) 32

{

1

232

x y t

=

=-(t 为参数);(Ⅱ) 51a =.

解:(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33πρθ?

?+= ??

?

所以13cos sin 32ρθθ=,即13

32x y =, 因为t 为参数,若1

232

y t =-,代入上式得32x t =,

所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

{

1

2

x y t

=

=-(t 为参数);

(Ⅱ)由4cos a ρθ=(0a >),得24cos a ρρθ=(0a >), 由cos x ρθ=, sin y ρθ=代入,得224x y ax +=(0a >) 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与C 的直角坐标方程联立,

得)21120t a t -++=.(*)

)()2

21412140a a ???=+-?=+->??

. )121t t a +=+, 1212t t =,

设点P , Q 分别对应参数1t , 2t 恰为上述方程的根. 则1MP t =, 2MQ t =, 12PQ t t =-, 由题设得21212||t t t t -=.

则有)2

1600a ??-+-=??

,得1a =

或1a =--因为0a >

,所以1a =.

23.(Ⅰ) {}|0 3 x x <<;(Ⅱ) ()[),51,.-∞-?-+∞ 解析:(Ⅰ)由题设,得2325x -+<,

2333233x x ∴-

03x ∴<<,

∴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0 3 x x <<,

(Ⅱ)由题意,知(){}(){}| | y y f x y y g x =?=,

()()()2232233f x x a x x a x a =-++≥--+=+Q ,

()2322g x x =-+≥, 32a ∴+≥,

32a ∴+≤-或32,5a a +≥∴≤-或 1.a ≥- 故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51,.-∞-?-+∞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期末试题(数学)

202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23021=A x x x B x x x Z A B =--≤=-≤<∈?,且,则A.{}21--, B.{}10-, C.{}20-, D.{} 11-,2.设()11i a bi +=+(i 是虚数单位),其中,a b 是实数,则a bi += A .1 B.2 C.3 D.2 3.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1N σ ,,若()40.9P ξ<=,则()21P ξ-<<=A .0.2 B.0.3C .0.4D .0.6 4.《算数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叉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h ,计算其 体积V 的近似公式2136V L h ≈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若圆锥体积的近似公式为2275V L h ≈,则π应近似取为A.22 7 B.25 8 C.157 50 D.355 113 5.函数()()y f x y g x ==与的图象如右图所 示,则的部分图象可能是 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数学)高三数学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期末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归纳3篇.doc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总结3篇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总结篇一: 一、试卷分析 作为高三开学后的第一次一模考试,本试卷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贴近全国卷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试题力求创新。理科和文科试题中有不少新题。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才能解答。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本人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对于我们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 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 3. 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审题不到位在的第18题表现的较为明显。这是一道概率题,由于审题不到位致使将概率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重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到处可见. 4. 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 第21题为例,这道题是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

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绝大部分学生几乎白卷。 5. 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 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三、教学建议 后阶段的复习,特别是第二轮复习具有承上启下,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如何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从这次的检测结果来看: 1、研读考纲和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关注考试的最新动向,不做无用功,弄清了不考什么后,还要弄清考什么,做到有备无患。 2、把所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网络化 (1)注重基础知识,整合主干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体系。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课本例习题和模拟试题都重视,继续查漏补缺,归纳总结,巩固和深化一轮复习成果。 (2)多思考感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做到审题三读:一读明结构,二读抓关键,三读查缺漏;答题三思:一思找通法,二思找巧法,三思最优解;题后三变:一变同类题,二变出拓展,三变出规律。以此总结通性通法,形成思维模块,提高模式识别的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合理定位,量体裁衣

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卷理科数学(一)(解析附后)

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卷理科数学(一)(解析附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0}M x x x =+-≤,{1,0,1,2}N =-,则M N 的子集个数为( ) A .2 B .4 C .8 D .16 2.已知复数2z i =+,则 1z 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35a =,424S =,则9a =( ) A .5- B .7- C .9- D .11- 4.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定义域内递增的是( ) A .3()f x x x =+ B .()31x f x =- C .1 ()f x x =- D .3()log f x x = 5.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并认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随机抽取2种,则抽到的两种物质不相生的概率为( ) A .15 B . 14 C .13 D .12 6.设,αβ是两平面,,a b 是两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a b a c ,则b c ∥ ②若,a b αα⊥⊥,则a b ∥ ③若,a a αβ⊥⊥,则αβ∥

④若αβ⊥,b αβ=,a α?,a b ⊥,则a β⊥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下图是一程序框图,若输入的1 2 A = ,则输出的值为( ) A . 25 B .512 C .1229 D .2960 8.函数()sin()f x A x ω?=+(其中0,0ω>>A ,||2 π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y f x =的 图象,只需把1()sin cos 22 ωω= -g x x x 的图象上所有点( ) A .向左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3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 9.8 (12)2 y x +-的展开式中22x y 项的系数是( ) A .420 B .420- C .1680 D .1680-

高三数学一模质量分析

高三数学一模质量分析 淄博十七中高三数学组 一、试卷分析 1、试卷质量高 这次一模试卷质量很高,试题设计相对平稳,没有十分难的试题,整卷区分度较好。选择题有新颖、填空题有创新,解答题入口宽,方法多,在解题流程中设置关卡,试卷保持了和2008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的相对一致。 2、试题知识点分布 试卷涵盖高中数学五本书的所有章节的主干知识,符合山东卷的特点,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得分分析 我校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理科107人,文科420,其中最高分105分,平均分33.8分,及格人数为7人。 高三数学一卷(满分60)均分25.8 , 得分率0.43 二卷填空题(满分16) 均分4分,得分率0.25, 解答题17是三角题(满分12分), 18题是概率题(满分12分),19题(满分12分)是立体几何题均分4分, 得分率只有0.11,后面20、21、22题得分很低,得分率约0.02。 三、存在问题 1、备课组层面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虽然有了很好的推广,但艺术学生(十七中大部分是艺术生)大部分都专注于艺术课,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太少,致使他们没有及时完成课后练习及课前预习;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很多人的心思还在艺术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三复习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化在课本上的时间较少,本来他们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2、教师层面 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游学生,对中下游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对艺术生的关注和了解还不够;课堂教学中应落实双基,以基础为主;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不到位;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评课还有代于进一步提高。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对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对推理、运算、画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不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归纳、形成“模块”不够,考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少是与基本训练不足与解题后的反思不够有关。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大部分复习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复习中,在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末真正形成的情况下,教师匆匆讲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动脑的空间太少.数学高考中,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解题速度跟不上,与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不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自已动脑、动手的时间太少有较大的关系。 3、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公式、定理、概念、方法的记忆、理解模糊。 2、计算能力薄弱,知识的迁移能力差,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3、审题不清,答题不全面、不完整、不规范。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2 230A x x x =--=,{} 10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A .11,03? ?-??? ?, B .{}1,0- C .11,3?? -???? D .103?????? , 2.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 A . 11b b a a +> + B .11a b a b +>+ C .11a b b a +>+ D .11 b a b a ->- 3.“跺积术”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南宋数学家杨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丰富和发展的一类数列求和方法,有茭草垛、方垛、三角垛等.现有100根相同的圆柱形铅笔,某同学要将它们堆放成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垛,要求第一层为1根且从第二层起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根,并使得剩余的圆形铅笔根数最少,则剩余的铅笔的根数是 A .9 B .10 C .12 D .13 4.已知函数()2428=--+f x ax x a 1x ,[)21x ∈+∞,,都有 不等式 ()()1212 0f x f x x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 B .[]2,4 C .[)2,+∞ D .[ )4,+∞ 5.3D 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型法”).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等).已知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如图所示的模型.该模型为在圆锥底内挖去一个正方体后的剩余部分(正方体四个顶点在圆锥母线上,四

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数学

试卷类型: A 2019届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2018.12 本试卷共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则集合 A.B.C. D. 2.若复数(是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A .B.C.D. 3.已知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公差等于 A.1 B.C.2 D.3

4.若点为圆的弦的中点,则弦所在直线方程为A.B.C.D. 5.已知实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B. C.的充要条件是 D.若,且,则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7.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图象,则 A.B.C.D. 8. 已知甲袋中有1个黄球和1个红球,乙袋中有2个黄球和2个红球.现随机地从甲袋中 取出1个球放入乙袋中, 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1个球, 则从乙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A.B.C.D. 9.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10.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B.C.D.

最新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2--=A ,()(){}021|<+-=x x x B ,则=B A ( ) A .{}0,1- B .{}1,0 C .{}1,0,1- D .{}2,1,0 2.若a 为实数,且()()i i a ai 422-=-+,则=a ( ) A .1-B .0C .1D .2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R x ∈,总有02>x ;q :“1>x ”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4.等比数列{}n a 满足31=a ,21531=++a a a ,则=++753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 5.设函数()()???≥<-+=-1 ,21,2log 112x x x x f x ,则()()= +-12log 22f f ( ) A .3 B .6 C .9 D .12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若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72cm B .390cm C .3108cm D .3138cm 7.若圆1C :122=+y x 与圆2C :08622=+--+m y x y x 外切,则=m ( ) A .21 B .19 C .9 D .11-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n ,则输出的=S ( )

A .76 B . 73C .98 D .9 4 9.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332πB .π4C .π2D .3 4π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x x x f a ,()x x g a log =的图像可能是( ) 11.已知A ,B 为双曲线E 的左,右顶点,点M 在E 上,AB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 120,则E 的离心率为( )A .5B .2 C .3D .2 12.设函数()x f '是奇函数()x f ()R x ∈的导函数,()01=-f ,当0>x 时,()()0<-'x f x f x ,则使得()0>x f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01, -∞-B .()()+∞-,10,1 C .()()0,11,--∞- D .()()+∞,11,0 第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b a +λ与b a 2+平行,则实数=λ.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 ??≤-+≤-≥+-022020 1y x y x y x ,则y x z +=的最大值为.

高三数学模拟质量分析

一、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1)从试卷的内容分布来看:理科试卷主要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导数,数列,三角这5部分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但这只是我们复习过内容的三分之二,近期复习的内容没有考。(2)从试卷的难度方面来看,理科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但有四道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两道题难度很大。其中这四道题均为陈题,陈题中的数字,字母,符号,文字一点都没有改。这四道题的出错率很高,. (3)从试卷分值情况来看,分值分布比较合理, 均分分,分值偏底,高分不多,没有满分,最高分为155 分。没有满分,是一个缺憾。主要原因是上面列出来的第8题和第19 题太困难。这两道题让我们教师做,也不容易做出来。难倒了我们许多数学高手。而这样的题目就出现在38 套试卷中的第一份试卷中。(4)总体来说,试卷考查着主干知识,各块知识在试卷中分布合理。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只是个别题目偏怪,影响了平均分。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各个不同类别的班级的均分存在着合理的差距。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做过陈题,这样的试卷对我们的学生还具有考查能力的目的。二、一轮复习以来的教学情况回顾:(1)做得好的地方:我们早已制定了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计划详实,具体,周密。计划内分工明确合理操作性强,大家现在就是按照计划在一步一步地做着我们的事情。备课组成员能团结协作,能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大家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工作都比较认真,分配的工作大家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具体地说:每个成员能按照我们计划中分工的任务能及早地把教案备出来,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研究教案和讨论与教学相关的事情,绝不是流于形式,编写的教案、各种周练、各种练习都经过多人审核修改,可以说质量较高,出错率很低。备课组正常开展听课活动,我在每次听课活动时,都点名,缺席人员都被记载下来。课堂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先做教师后讲,教师要讲学生不会的东西而不是会的东西,教师上复习课的模式是从问题出发,引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不是要花很长时间先去梳理知识。我们重视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每周二的周练,周四的双课中的一节单课练,周六的一份综合性的滚动练习。在“五严”的背景下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老师对学生要求采取“适度从严”和对学生作业“适度从多”原则。我们能及时发现教学中薄弱环节,能做到及时的弥补,如数列,导数内容在一轮复习时不到位,附加题在高二教得不到位,这些内容在我们平时的滚动练习中就经常出现,以强化这些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学生讲义,练习都是自编的。都是在研习考试说明的前提下编制的。本学期以来,我们自认为我们的一切工作已是比较实在,特别是近期工作。 高三四月数学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武汉卷)一、试题评价调考数学试卷,总的说来,试卷遵循“两纲”,立足教材,强调基础,注重思维,突出能力,特色鲜明,在传承中折射创新,在平和中不乏亮点,有坡度,有难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充分表现出武汉市当好湖北省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高考备考的领头羊的特点。 1 .深化能力立意思想、展现创新意识空间试卷在讲究整体谋篇布局的同时,立意创新和推陈出新,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标高与高考题相当。试题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思维品质,在传统内容上创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ICME - 7 图甲 O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图乙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评分标准·讲评建议 A .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设集合102M x x ?? =-,则M N = ▲ . 2. 已知复数z 满足z 2+1=0,则(z 6+i )(z 6-i )= ▲ . 3. 在总体中抽取了一个样本,为了便于统计,将样本中的每个数据乘以100后进行分析, 得出新样本平均数为3,则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为 ▲ . 说明:本题关注一下:222,().i i i i x ax b x ax b S a S '''=+?=+= 4. 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1(2,)8--,则满足()f x =27的x 的值是 ▲ . 5. 下列四个命题: ①2n n n ?∈R ,≥; ②2n n n ?∈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4页 共4页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三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在本试卷纸上答题无效,必须在答题纸上的规定位置按照要求答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函数x x f -=11)(的定义域为M ,)1lg()(x x g +=的定义域为N ,则=?N M . 2、数列{}n a 满足 21 =+n n a a )(*∈N n ,且32=a ,则=n a . 3、已知),2(ππα∈,53sin =α,则)4 3tan(π α+等于 . 4、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m my x m y mx 21 无解,则=m . 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cm l 15=,高cm h 12=,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cm 2. 6、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21=a ,公差2=d ,前n 项的和为n S ,则=-∞→n n n S n a 2 2lim . 7、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18的18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 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概率为 . 8、阅读右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4=m ,6=n , 则输出=a ,=i . (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n 整 除a ,即a 为n 的倍数) 9、设常数4 21,0???? ? ?+>x ax a 的展开式中3 x 的系数为23, 则)(lim 2n n a a a +?++∞ →= . 10、集合??? ???<+-=011x x x A ,{}a b x x B <-=,若“a =1” 是“φ≠?B A ”的充分条件,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11、(文科)不等式)61(log 2++x x ≤3的解集为 . (理科)在2x y =上取动点(]5,0),,(2∈a a a A ,在y 轴上取点 )4 1 ,0(2++a a M ,OAM ?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 12、已知函数1)4(22)(2+--=x m mx x f ,mx x g =)(,若对于任一实数x ,)(x f 与)(x g 至少有 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2019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2019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注重基础、突出能力、难度稍大 本试题紧扣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对考生(运算、迁移、应变等)能力的考查,符合当前高考命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试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后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了既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的特点。试题在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绝大多数高考考点的同时,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但由于我校一轮复习没有结束,而本试题有37分的试题学生没有复习到,对他们来说难度就大,且大部分题目来源于各省高考试题,难度较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不牢,能力不强, 缺乏策略 1、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解题能力较差:如试卷的第1题、第5题、第6题、第8题、第13题、第17题都是一些常规题,解题思路存在一定问题。 2、运算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试卷第15、20题的运算,尤其是解题思路和方法对的学生由于计算复杂而没有结果,很让人遗憾。 3、审题不清:如试卷第1题、第12题均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 4、推理归纳能力和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能力差:如试卷第11、12、13、16、19、22题等题尤为明显。 5、解答策略缺乏,抓分意识不强:根据学生考卷,考后教师与部分学生交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情绪不够稳定,考试

过程中有些心慌意乱,碰到某些棘手题乱了阵脚,在一些选择题,填空题上花费了较长时间,致使后面某些有能力做出的解答题因无时间而白白丢掉。 三、下阶段的教学措施 1、要认真回顾和反思“一轮”复习中各个环节的得失,认真分析和总结“一模”测试中学生存在的不足,科学规划和严密组织后阶段的各项备考工作。 ⑴高三第一轮复习将于3月底结束,这轮复习主要是:梳理知识、构建网络、训练技能和兼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并把课前、课堂和课后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经历恢复记忆、加深理解到巩固熟练的过程。通过“一模”测试,我们要研究以前的各项工作和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还存在着不足,还应采取何种策略加以改进和弥补等等,都要有思考、有措施、有策略,努力使我们的复习教学工作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实效性。 ⑵高三第二轮复习于4月份开始,这轮复习是:强化基础、完善网络、熟练技能和培养能力。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以知识块为载体,组织专题复习,要求做到:使学生能理清块内的知识、方法和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了解相关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等。即根据高考要求,把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重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并穿插数学思想方法。从“一模”测试情况看,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则(已知集合), 1. D. A. C. B.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补集的定义可得,根据交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集合 ,【详解】由题意知, 或可得,因为集合, C. .所以故选 【点睛】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 且不属于集合的元素的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本题实质求满足属于集合集合. 是的() 2.是纯虚数,条件设,则是虚数单位,条件复数B. A. 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D. C. 充分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答案】【解析】【分析】.

是纯虚数,必有复数利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若复数能推出是纯虚数,必有;所以由 不能推出.,所以由 ,但若. 不能推出复数是纯虚数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因此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属于简单题. 判断和结论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 1 - 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 3.,函数设) B. A. D. C. C 【答案】【解析】【分析】.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后可得,由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

高三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9届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题卷 一、填空题: 1.设集合???? ??∈==Z n n x x M ,3sin π,则满足条件M P =?? ? ???????-23,23Y 的集合P 的个数是 ___个 2. 若 cos 2π2sin 4αα=- ? ?- ? ? ?,则cos sin αα+= 3.已知O 为直角坐标系原点,P 、Q 的坐标满足不等式组?? ? ??≥-≤+-≤-+010220 2534x y x y x ,则POQ ∠cos 的 最小值为__________ 4.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A PB =,若直线PA 的方程为 10x y -+=,则直线PB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函数)(x f 在1=x 处的导数为1,则x f x f x 2) 1()1(lim 0-+→=___________ 6.若两个函数的图象经过若干次平依后能够重合,则称这两个函数为“同形”函数,给出下 列三个函数:()1sin cos ,f x x x =+ ( )2f x x =,()3sin f x x =则___________________为“同形”函数 7.椭圆12 2 =+by ax 与直线x y -=1交于A 、B 两点,过原点与线段AB 中点的直线的斜 率为 b a 则,23=________ 8.一次研究性课堂上,老师给出函数)(| |1)(R x x x x f ∈+= ,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 函数时分别给出命题: 甲:函数f (x )的值域为(-1,1); 乙:若x 1≠x 2,则一定有f (x 1)≠f (x 2); 丙:若规定| |1)()),(()(),()(11x n x x f x f f x f x f x f n n n +===-则对任意* ∈N n 恒成 立. 你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___个 9.过定点P (1,2)的直线在x y 轴与轴正半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则422 a b +的最小值为 10.若直线2y a =与函数|1|(0x y a a =->且1)a ≠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11.“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存在正整数(),m n m n ≠,使得 m n S S =,则0m n S +=。”,类比前面结论,若正项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 12. Rt △ABC 中,斜边AB=1,E 为AB 的中点,CD ⊥AB,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卷(理科)(解析版)

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一模考试题 数学试题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为虚数单位,则() A. B. C. 5 D. -5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 本题选择A选项. 2. 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 A. 4 B. 7 C. 8 D. 16 【答案】C 【解析】集合含有3个元素,则其子集的个数为. 本题选择C选项. 3. 若图是某学校某年级的三个班在一学期内的六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关于测试序号的函数图像,为了容易看出一个班级的成绩变化,将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根据图像,给出下列结论: ①一班成绩始终高于年级平均水平,整体成绩比较好; ②二班成绩不够稳定,波动程度较大; ③三班成绩虽然多数时间低于年级平均水平,但在稳步提升.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通过函数图象,可以看出①②③均正确.故选D. 4. 等差数列中,已知,且公差,则其前项和取最小值时的的值为() A. 6 B. 7 C. 8 D. 9

【答案】C 【解析】因为等差数列中,,所以,有 ,所以当时前项和取最小值.故选C...................... 5. 已知某班级部分同学一次测验的成绩统计如图,则其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95,94 B. 92,86 C. 99,86 D. 95,91 【答案】B 【解析】由茎叶图可知,中位数为92,众数为86. 故选B. 6. 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在轴的非负半轴上,终边在直线上,则角的取值集合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直线的倾斜角是,所以终边落在直线上的角的取值集合为 或者.故选D. 7.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A. 8 B. 9 C. 12 D. 16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则: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可得:则的最小值为9. 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8. 《九章算术》卷五商功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刍甍,下广三丈,袤四丈,上袤二丈,无广,高一丈,问积几何.刍甍:底面为矩形的屋脊状的几何体(网格纸中粗线部分为其三视图,设网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5月热身卷 理 新人教A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数学(理)热身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满足(13)1i z i =+,则z =( ) A .2- B 2 C 2 D . 2 2.已知直线过定点(-1,1),则“直线的斜率为0”是“直线与圆122=+y x 相切”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46,11,6n S a a a =-+=-,则当n S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 A.6 B.7 C.8 D.9 4.若1()2n x x - 的展开式中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是15,则展开式中所有项系数之和为( ) A .164- B .132 C .164 D . 1 128 5.设偶函数)sin()(?ω+=x A x f (,0>A )0,0π?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KL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KML =90°,KL =1,则1 ()6 f 的值为( ) A. 43- B. 14- C. 1 2 - D. 43 6.设O 为坐标原点,(1,1)A ,若点(,)B x y 满足221 0101x y x y ?+≥? ≤≤??≤≤? ,则OA OB u u u r u u u r g 取得最小值时,点B 的个数是( )A.1 B.2 C.3 D.无数个 7.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 4本赠送给4位朋友每位朋友l 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 A .4种 B .10种 C .18种 D .20种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其正视图中的曲线部分为半个圆弧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63π+ B .23π+ C .362π+ D . 322 π+ 9.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满足 ()()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A B B B A A ,则点O 在( ). A .A B 边上 B .A C 边上 C .BC 边上 D .ABC ?内心 10.设非空集合{} S x m x n =≤≤满足:当x S ∈时,有2 x S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

2020届河南省非凡联盟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河南省非凡联盟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121x A x x ??-=≤??+?? ,{}23B x x =-<≤,则A B =I ( ) A .11,3 ??-??? ? B .(] 1,3- C .(][]2,11,3--U D .( )12,1,33?? ---???? U 答案:D 解分式不等式求得集合A ,由此求得A B I . 解: 由121x x -≤+得()()()12111301132011110x x x x x x x x x x --+?+--≤----==≤??++++≠? , 解得1x <-或1 3 x ≥-. ∵{ 1A x x =<-或13x ?≥-?? ,{} 23B x x =-<≤,∴()12,1,33A B ??=---???? I U . 故选:D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集合交集的概念和运算,属于基础题. 2.若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且21z i =+,则2 151 z z =+( ) A .1i + B .52i - C .2i - D .13i + 答案:D 根据两个复数对应点的对称关系,求得1z ,由此利用复数除法运算,化简求得正确结果. 解: 由于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且21z i =+,所以11z i =-,故 ()()()() 215525555151312225i i z i i i z i i i ++++====++--+.

2017-2018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 { } 2 B. a ≤ 2 D. π a 8. 若向量 a = (1,2), b = (1,-1), 则 2 a + b 等于( ) 1 2 A. 1 2017-2018 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设集合 A = x x - 2 < 1 , B = x ( x + 1)(x - 4) < 0 ,则 A B = ( ) A. φ B . R C.(-1,4) D.(1,3) 2. 函数 f ( x ) = ln( x 2 - 1) 的定义域是( ) A.(0,+ ∞ ) B.(- ∞ ,-1) (1,+ ∞ ) C.(- ∞ ,-1) D.(1,+ ∞ ) 3. 设 f ( x ) = (2a - 1) x + b 在 R 上是减函数,则有( ) A. a ≥ 1 1 2 C. a > - 1 2 D. a < 1 2 4. 设 a = 20.5 , b = 0, c = log 0.5, 则( ) 2 A. a > b > c B. a > c > b C. b > a > c D. c > b > a 5. 在 ?ABC 中,“ sin A = sin B ”是“ A =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函数 y = 2sin 2 x cos 2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4π B. 2π C. π 7. 等比数列 { }中,若 a a = 25 ,则 a a = ( n 3 6 1 8 ) A. 25 B. 10 C. 15 D. 35 → → → → A.(3,3) B.(3,-3) C.(-3,3) D.(-3,-3) 9. 已知直线 l : 3x - y + 1 = 0 ,直线 l : ax + y + 1 = 0 ,且 l // l ,则 a 的值为( 1 2 ) 3 B. - 1 3 C. 3 D. -3

2018届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

? ? n - 2 上海市杨浦区 2018 届高三一模数学试卷 2017.12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1-6 每题 4 分,7-12 每题 5 分,共 54 分) 1. 计算lim(1 - 1 ) 的结果是 n →∞ n 2. 已知集合 A = {1, 2, m } , B = {3, 4},若 A I B = {3} ,则实数 m = 3. 已知cos θ= - 3 ,则sin(θ+ 5 π ) = 2 4. 若行列式 2x -1 4 = 0 ,则 x = 1 2 ? 1 -1 2 ? 5. 已知一个关于 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是 0 1 2 ? ,则 x + y = 6. 在(x - 2 )6 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的值为 x 7. 若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面上分别标有 1,2,3,4,5,6 个点的正方体玩具), 先后抛掷 2 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为 4 的概率是 8. 数列{a } 的前 n 项和为 S ,若点(n , S ) ( n ∈ N * )在函数 y = log (x + 1) 的反函数的图像上,则 a n = 9. 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sin C 成等比数列,则角 B 的最大值为 10. 抛物线 y 2 = -8x 的焦点与双曲线 x 2 a 2 y = 1 的左焦点重合,则这条双曲线的两条渐近 线的夹角为 11. 已知函数 f (x ) = cos x (sin x + 为奇函数,则α的值为 x 2 2 3 cos x ) - 3 ,x ∈ R ,设 a > 0 ,若函数 g (x ) = f (x +α) 2 12. 已知点C 、 D 是椭圆 + y 4 = 1 上的两个动点,且点 M (0, 2) ,若 MD = λMC ,则实 数λ的取值范围为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 在复平面内,复数 z = 2 - i 对应的点位于( ) i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08.10 1.点P (tan2008o,cos2008o)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全称命题“12,+∈?x Z x 是整数”的逆命题是 ( ) A .若12+x 是整数,则Z x ∈ B .若12+x 是奇数,则Z x ∈ C .若12+x 是偶数,则Z x ∈ D .若12+x 能被3整除,则Z x ∈ 3.已知命题p:n=0;命题q :向量n m +与向量共线,则p 是q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集合{}{} P Q ==3454567,,,,,,,定义P※Q={}(,)|a b a P b Q ∈∈,, 则P※Q 的子集个数为 ( ) A .7 B .12 C .144 D .4096 5.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