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mL ,混匀后 室温下避光孵育 1 i;15 0rm n离心 5mi, 于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减少或功能的缺陷 ,肺癌及 乳腺癌患者 0m n 0 i / n
倒出上清液 ,留下 5 L 0 ,震荡 混匀 ;向每支管 中加入 P S2 T 细胞下降 ,T 可显著 降低 _。如本研究 所示 ,化 疗前肿 B h } / 5 _
p re tg fT h le el d t er t fT h l e/u p e s rc l . o cu i n Ca c rp t n sh v o rc l lri ec n a e o e p rc l a a i o ep rs p r s o e l C n l so s n e a i t a e l we el a mmu e f n t n sn h o s e u n u c i , o
.. 2 0例病人均接受了化疗 。根据化疗疗 效 ( 即根据化疗前后 以及 131 仪 器
B A S aiu 流式细胞仪 ( DF C Cl r b 美国 B D公司 ) 。
收稿 日期 :2 1— 5 1 修 回 日期 :2 1 — 6 1 020—5 02 0 — 9 基 金 项 目 :广 州 市科 信 局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计 划 项 目子 项 目 “ 州 市 临 床 广
L Q nm iC N H i I ig e, HE u (aoa r Me in ,h or f l e s ilf " nU ie i/ u nzo e rs Ho ilG agh u5 0 2, hn) L brt y dc e teF u hAf i dHo t n nvrt G agh uR dCos s t , unzo 12 0 C i o i t i a t pao a sy pa a 【 b tat Ojci T vsgt eif e c f hmoh r yt tecl l Ml e u c o a etwi n acr n A src】 bet e oi et a t l n e e tea eua i T n n t ni p tns t l gcne d v n i eh n u oc p oh l rn u f i n i h u a

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医学上的进步让癌症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样化。

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这两种方法都能对癌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独使用相对效果有限。

而将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最大化抗癌效果,形成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的原理是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癌细胞的DNA和RNA,使得细胞无法正常分裂生长。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是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严密的医学监管下进行,因为化疗药物非常强大,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因此,身体状态不佳或是身体机能减弱的患者,不宜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的原理是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以消灭癌细胞。

免疫治疗一般通过注射免疫细胞激素、人工培养的免疫细胞等方式进行。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免疫系统不强的患者,使其免疫系统提高抗癌能力,帮助身体自身抵抗癌细胞。

虽然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这两种方法都能对癌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独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化疗药物只针对癌细胞,对于有些癌症患者,体质较弱,在化疗药物的药物增强下,免疫系统被同样的药物作用和惊吓,免疫系统可能会失灵。

免疫治疗则需要有充足的免疫力才能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而一些身体免疫系统比较弱的癌症患者很难获得充足的预免疫力。

然而,当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结合起来使用时,协同作用会更好。

化疗药物虽然会对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杀伤作用,但是免疫激活药物则能够抑制这一副作用,免疫系统得以克服这种杀伤作用,继而发挥免疫治疗的作用。

同样地,免疫激活药物可以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而化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症细胞,二者相互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使用免疫激活药物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化疗过程中的痛苦。

总之,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癌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患者在选择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应该在遵从医生建议的基础上,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胃癌二线治疗新选择方案

胃癌二线治疗新选择方案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二线治疗作为胃癌晚期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胃癌二线治疗的新选择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近年来,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仍然较差。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治疗成为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胃癌二线治疗的新选择方案进行探讨。

二、胃癌二线治疗新选择方案1.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1)PD-1/PD-L1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是一种靶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与PD-L2的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常见的PD-1/PD-L1抑制剂有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等。

(2)CTLA-4抑制剂:CTLA-4抑制剂是一种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药物,通过阻断CTLA-4与B7家族受体的结合,增强T细胞活性。

常见的CTLA-4抑制剂有伊匹单抗(Ipilimumab)等。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1)VEGF抑制剂:VEGF抑制剂是一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常见的VEGF抑制剂有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瑞戈非尼(Regorafenib)等。

(2)EGFR抑制剂:EGFR抑制剂是一种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药物,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是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表明,恰当的免疫化疗能够取得较单一疗法更优的抗肿瘤效果,超越了以往认为化疗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治疗与化疗难以一起应用的传统观念。

免疫化疗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化疗可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去除免疫抑制以及调节免疫应答反应等方式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另外,免疫治疗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性,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降低化疗的毒性作用等。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与化疗协同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相信通过其相关机制的不断阐明,将进一步提高免疫化疗的抗肿瘤效果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标签:肿瘤;免疫化疗;免疫抑制随着肿瘤生物学与肿瘤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使用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单一疗法更优的效果。

免疫化疗的联合使用具有多项优点,不仅能逆转肿瘤晚期导致的免疫抑制、提高肿瘤抗原的交叉提呈作用、促进杀伤性T细胞增殖并使其更易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疗的毒性作用以及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使用可作为肿瘤治疗中一种合理方案在未来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1 化疗的免疫调节作用1.1 化疗增强肿瘤细胞对免疫杀伤的敏感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le,CTL)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并对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以及通过FasL介导靶细胞的凋亡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不同化疗药物如紫杉醇(paclitaxel,PTX)、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和顺铂(cisplatin,CIS)处理肿瘤细胞之后,可增强肿瘤细胞对CTL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敏感性,这一效果是通过上调肿瘤细胞表明的甘露糖-6-磷酸受体(mannose-6-phosphate receptors,MPR)来实现的。

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

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

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目前,癌症仍是人类的公敌,每年都有数万名患者因为癌症失去生命。

为了针对癌症这一严峻问题,治疗癌症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手段,免疫治疗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策略,而针对某些类型的癌症,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也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

化疗与免疫治疗各具特点,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干预人体对抗癌症。

化疗主要是通过化学药物的方式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而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对抗癌细胞的能力。

化疗可以快速地消灭肿瘤细胞,但副作用也很大,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也比较明显,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而免疫治疗则避免了这些问题,但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化疗与免疫治疗各自有优点和缺点,将它们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进行联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综合性能,减轻化疗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这是因为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帮助化疗药物更好地杀死癌细胞,同时还可以减轻人体对化疗药物的反应。

同时,免疫治疗还可以帮助治疗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免疫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护人体免受二次感染和其他疾病的侵害。

联合治疗的具体措施也是非常多样的。

比如说,可以将两种不同的化疗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来达到更全面的肿瘤治疗效果。

同时,还可以结合免疫功能的增强药物,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迅速增强患者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从而增强免疫防御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疫苗的方法,加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这在一些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每一种癌症的取向不同,治疗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

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也存在风险,可能会增加副作用或合并疾病。

因此,在进行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时,一定要有专业的医生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和实现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给那些受到癌症困扰的人带来福音。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的作用。

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实验组在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化疗前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IFN-γ、IL-2、IL-6)和毒副反应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6.67%、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化疗后免疫细胞、IL2及IFN-γ水平较化疗前升高,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0分,入选时经检测至少一个可测肿块,且>2 cm,预计生存期> 3个月。

无主要器官功能障碍,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心功能基本正常。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脾多肽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脾多肽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6岁,中位年龄53岁;肝转移14例,肺转移6例,腹膜转移4例,卵巢转移1例,骨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2例;KPS评分60~80分者9例,80~100分者21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4~70岁,中位年龄51岁,肝转移11例,肺转移7例,腹膜转移5例,骨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4例;KPS评分60~80分者12例,80~100分者18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予PFC(紫杉醇+顺铂+5-FU)方案化疗: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3天;5-FU 750 mg/d,第1~5 d,每3周重复,实验组在化疗同时,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L/次,加5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1次/d,连用7 d,化疗2周期,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止吐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1.3.1 近期疗效依据RESIST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有效率= (CR+PR)/总例数×100%。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 中图分类号 ] R 3 . 75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0 2—2 6 2 0 ) 1— 0 1 2 6 X(0 7 2 0 8 一O
胃癌 的发 生 、 展 与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密 切 相 关 。 发 细胞 免 疫 是 免 疫 系统 抵 抗 肿 瘤 的 主 要 方 式 。20 00
素抗凝 , 备用。在反应管内加入抗凝静脉血 , 再分别
加 入成 熟 T细 胞 ( D+ 、 助性 T细 胞 ( D 、 C 3) 辅 C 4) 抑
年 2 一 0 5年 l , 月 20 O月 我们采 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胃癌 患者 外 周 血 T细 胞 亚群 和 自然 杀 伤水 平 进 行
检测, 旨在探讨 胃癌 患者 细胞 免疫 功 能 的变 化及 其 胃癌发 生 、 ( MHC)一 I类 分 子 限制 的 C s 制 性/ D+抑 细胞 毒性 T细胞 ( sC L 和 MH T/ T ) C一 Ⅱ类 分 子 限制 的 C 4 助 性/ 导 性 T细胞 ( h D+辅 诱 T/ r) r 。正 常情 况 下 , 体 C 4 D+处 于 相 对 平 衡 i 机 D+ /C s 状态 , 免疫 功能稳 定 。N K细 胞 由骨髓 产 生 , 接 释 直
组相 比, 胃癌患 者外 周血 c 、 D ’、 K细胞 比例降低 , D 细胞 比例升高 , D / D +下 降 , D c N c c C 而且升 高或 降 低 的程度与 B r a or n分型和有无淋 巴结转移相关 。认为细胞 免疫与 胃癌发生 、 展及 预后 密切相关 , 周血 T细胞 m 发 外 亚群 和 N K细胞活性 可作为监测 胃癌病情变化 的重要指标 。 [ 关键 词] 胃肿瘤 ; 细胞免疫 ; 流式细胞技术

胃癌的免疫治疗与免疫细胞疗法

胃癌的免疫治疗与免疫细胞疗法

胃癌的免疫治疗与免疫细胞疗法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恶性程度的消化系统肿瘤。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随着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探索利用免疫细胞疗法来治疗胃癌。

一、什么是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调整和增强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激活免疫细胞进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与传统治疗不同,免疫治疗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细胞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1. 肿瘤相关抗原诱导免疫细胞治疗(TILs疗法)TILs疗法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肿瘤组织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再经过输注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这些淋巴细胞结合抗原,能够直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TILs疗法在胃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 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通过阻断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恢复激活和增强免疫反应的药物。

在胃癌治疗中,PD-1和PD-L1抑制剂是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免疫攻击的阻断,增强患者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三、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前景和挑战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显示出在胃癌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然而,免疫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免疫治疗的治疗效果在患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但对于另一些患者效果却不明显。

其次,免疫细胞疗法的代价高昂且技术上复杂。

目前,免疫治疗的药物价格较高,且生产、准备和输注免疫细胞也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流程,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此外,免疫治疗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由于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因此可能导致机体出现过度激活的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疗效。

方法:将5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分成单纯化疗组26例和化免组(化疗联合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2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以健康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20例)。

结果:DC组和化疗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 CD8比值和NK计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DC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要高于化免组(P<0.05);化疗组和DC组有效病例(CR+PR)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 5),但都要低于对照组;化疗组和DC组SD病例细胞免疫变化不明显(P>0.0 5),PD病例的细胞免疫各项指标检测要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病例的CD8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 5)。

结论:化疗联合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效果要好于单纯的化疗,对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改善SD 和PD病例免疫功能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胃癌;化疗;免疫治疗;细胞免疫功能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on lymphocyte immunofunction in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and efficacy. Methods: 52 case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group is divided into 26 cases and 26 cases of free group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DC) vaccin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Healthy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subsets as a control group (20cases).Results: DC group and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chemotherapy group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DC group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 than of the free group (P<0.05); chemotherapy group and DC group effective cases (CR+PR) of CD3, CD4 and CD4/CD8 ratio and NK counts upward trend, two who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P<0.0 5), but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hould be; chemotherapy group and DC group, cases of immune cells SD obvious change (P>0.0 5), the immune cells of the indicators PD cases detection i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two cases CD8 cou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0.05),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 5). Conclusion: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DC vacc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chemotherapy alonefor improving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good effect, but for SD and PD patients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ineffective.Key words: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immunotherapy;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胃癌作为最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具有预后差,患者生存率低的特点。

虽然化疗对于胃癌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胃癌化疗治疗也存在着病情缓解度比较低,高毒性的缺点,所以说寻找低毒性、高效率的治疗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的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胃癌的临床免疫治疗当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应用前景广阔[1]。

为了探索胃癌治疗的新方式,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9月治疗的胃癌手术进展期患者应用化疗联合DC 苗共同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化疗组(26例)和DC组(26例),上述患者均经过病理和细胞学检测为胃癌,血常规、肝肾和心肺功能均正常。

上述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依照文献[2]制备DC细胞,依照文献[3]回输DC细胞,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症治疗。

化疗组(26例)只接收化疗治疗,DC组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C疫苗进行免疫治疗。

化疗组用XELOX方案:患者先服用卡培他滨每平方米1000毫克,每日2次,静脉点滴奥沙利铂每平方米135毫克,3周为一个周期重复。

DC组除了化疗外,同时用DC苗进行免疫治疗,采自体血100毫升制备DC,等奥沙利铂结束用药后第6天开始DC苗的免疫,间隔7天后再次免疫。

1.3 疗效观察在化疗1、3次前后应用流失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和CD8等,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NK)的比率和计算CD4/CD8比值。

此外,在DC苗免疫结束后进行DTH试验,分别在上肢皮下注射0.2毫升的DC细胞液和生理盐水,48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现象,假如直径大于5毫米则为阳性[4]。

1.4 疗效评价所有的胃癌手术进展期患者在地3个疗程开始前进行临床检查,包括病史、血常规和肝肾、心肺功能等。

患者疗效评价参照WHO 的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其中有效病例为RR(CR+PR)。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7软件来统计数据,计量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相关统计学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结果统计显示,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45.12%,化免组有效率为47.0 1%,两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治疗后不同疗效病例的细胞免疫变化比较如表1和表2所示,DC组和化疗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 CD8比值和NK计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DC组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要高于化免组(P<0.05);化疗组和DC组有效病例(CR+PR)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都要低于对照组;化疗组和DC组,SD病例细胞免疫变化不明显(P>0.05),PD病例的细胞免疫各项指标检测要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病例的CD8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不同疗效病例CD3、CD4和CD8细胞计数的变化组别nCD3(%) CD4(%) CD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0 46.14±4.47**38.14±3.82**23.58±4.13化疗组26CR+PR 10 31.54±4.21 38.58±4.82**25.02±3.27 30.51±6.81**31.47±3.74 30.34±3.27 SD 9 33.24±6.25 31.09±4.37 25.52±4.27 26.21±4.03 33.24±3.25 30.65±5.09 PD 7 32.53±4.19 25.13±5.06a26.63±3.29 20.34±5.62a32.28±4.33 30.19±5.34 DC组26CR+PR 13 31.24±4.37 43.28±6.81 25.45±4.37 36.24±6.27 31.37±5.16 28.37±4.59 SD 8 33.51±3.73 34.22±4.34 26.11±7.02 27.35±4.33 30.25±6.91 29.12±5.45 PD 5 33.68±4.97 29.58±5.28 26.58±6.52 23.51±5.34 32.78±6.34 30.02±6.82表2 不同疗效病例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的变化组别n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0 1.68±0.17*17.68±0.17*化疗组26CR+PR 10 1.08±0.18 1.37±0.14** 12.63±4.17 14.39±4.77** SD 9 1.08±0.24 0.95±0.17 12.17±5.58 11.37±7.11 PD 7 1.11±0.25 0.69±0.08a12.61±4.75 9.53±3.22a DC组26CR+PR 13 1.16±0.24 1.68±0.28 13.11±5.67 18.38±6.01 SD 8 1.12±0.31 1.13±0.45 12.30±7.67 13.02±5.64 PD 5 1.17±0.14 0.97±0.53 13.68±6.24 10.21±7.34注:**与化疗组和DC组治疗后相比(P<0.01);*与DC组治疗后相比(P<0.05);a与对照组和化疗组相比(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