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指标
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

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一、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二、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方法根据上述考核指标,可以采用量化评分方法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评分方法示例: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30分)-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10分-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10分-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5分-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5分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3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5分-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5分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20分)-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5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5分-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5分-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5分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20分)-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5分-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5分-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5分-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5分根据以上评分方法,最终得分为各项指标得分总和。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情况,可以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给予不同指标在总分占比上的不同比重。
供水绩效指标计算方法

供水绩效指标计算方法一、供水可靠性指标:1.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是指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长。
计算公式为MTBF = T / N,其中T为供水系统的总运行时长,N为故障次数。
2. 平均修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MTTR是指系统在故障后平均修复所需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MTTR = T / M,其中T为修复时间总和,M为故障次数。
二、供水保障指标:1. 平均供水时间(MAT,Mean Available Time):MAT是指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
计算公式为MAT = T / N,其中T为供水系统的总运行时长,N为非计划停水时间。
2. 平均停水时间(MWT,Mean Water Outage Time):MWT是指供水系统停水的平均时间。
计算公式为MWT = T / M,其中T为停水总时长,M为停水次数。
三、供水质量指标:1.供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供水断面水质达标率是指供水断面水质检测结果达到相关水质标准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供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标水质断面数/总供水断面数×100%。
2.水压合格率:水压合格率是指供水系统中符合国家相关水压标准的用户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水压合格率=合格用户数/总用户数×100%。
四、水资源利用指标:1.耗水量指标:耗水量指标是评估供水系统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耗水量指标包括单位GDP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
-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利用强度)=年度用水量(立方米)/GDP(万元)-人均用水量=年度用水量(立方米)/人口数五、财务指标:1.每户供水费用:每户供水费用是指供水系统提供给每户用户的平均服务费用。
计算公式为每户供水费用=年度供水收入/总用户数。
2.供水收入率:供水收入率是指供水系统年度收入占总成本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供水收入率=年度供水收入/总成本×100%。
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钴/(mg/L)
0.05
77
钛/(mg/L)
0.1
78
1,1,2-三氯乙烷/(mg/L)
0.005
79
1,2-二氯丙烷/(mg/L)
0.005
80
2,6-二硝基甲苯/(mg/L)
0.005
81
萘/(mg/L)
0.1
82
蒽/(mg/L)
1.8
83
荧蒽/(mg/L)
0.24
84
苯并(b)荧蒽/(mg/L)
49
碘化物/(mg/L)
0.1
50
硫化物/(mg/L)
0.02
51
亚硝酸盐/(mg/L)
1
52
石棉(>10μm)/(万个/L)
700
53
铀/(mg/L)
0.03
54
镭-226/(Bq/L)
1
55
氯丁二烯/(mg/L)
0.002
56
乙醛/(mg/L)
0.05
57
异丙苯/(mg/L)
0.25
58
四氯苯/(mg/L)
0.00004
41
丙烯酸/(mg/L)
0.5
42
环烷酸/(mg/L)
1
43
丁基黄原酸/(mg/L)
0.001
44
β-萘酚/(mg/L)
0.4
45
二甲基二硫醚/(mg/L)
0.00003
46
二甲基三硫醚/(mg/L)
0.00003
47
苯甲醚/(mg/L)
0.05
48
石油类/(总量)/(mg/L)
0.05
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供水指标解释

城市供水指标解释一、水量指标1、供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供出的全部水量。
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供水量按水源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
地表水又分为沉淀水和二次供水。
沉淀水指加药沉淀后外供的水量。
二次供水指供水单位的水源是购买其他供水企业成品水后加压转供的。
供水量=有效供水量+漏损水量2、最高日供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3、有效供水量:指报告期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
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
有效供水量=售水量+免费供水量4、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
包括生活用水、机关行政用水、工业交通用水、商业用水、建筑金融业用水、宾馆娱乐饮料烟酒业用水、特种行业用以及销售的海水和销售的沉淀水。
特种行业用水是指:生产纯净水企业和洗浴业。
5、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用水量。
6、漏损水量:指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道及附属设施破损而造成的漏损量、失窃水量以及水表失灵少计算的水量。
7、漏损率:指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漏损率=漏损水量÷供水总量×100%二、设施指标1、水厂: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水厂。
按不同的取水方式,水厂分为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
2、在建水厂:指报告期内正在建设的水厂。
3、综合生产能力: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设计能力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
包括在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经挖、革、改增加的生产能力。
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
4、供水区域面积:指供水管网环通的全部区域,单管供水的地区,按管道两侧100米范围作为供水区域面积统计。
(1)低压区面积:是指在供水区内定期进行全面测压时,所测得的压力低于规定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的地区,其面积可根据比例图计算。
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一般不低于0.08兆帕,测压的时间应在一天的用水高峰时进行。
生活给水压力标准

生活给水压力标准生活给水是指供给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用水,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水压力则是指水流对垂直壁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或工程上用于表示流量能力大小的一个概念,并且作为生活给水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是生活给水压力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国家标准:针对生活给水压力,国家针对不同用水场所制定了一些标准要求。
例如,根据国家标准GB 50015-2003《民用建筑物设计规范》,对于普通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的最小压力应为0.2MPa,最小流量为0.1L/s。
对于高层住宅,最小压力应为0.3MPa,最小流量为0.15L/s。
这些标准可以作为参考,确保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一些行业也制定了相关标准来规范生活给水压力。
例如,中国城市给水排水协会发布的《住宅小区给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不同类型住宅的最小给水压力标准,如高层住宅的最小压力为0.3-0.4MPa,别墅区的最小压力为0.3MPa等。
这些标准能够提供给水设计的参考,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城市标准:一些大城市也会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活给水标准。
例如,北京市通过《北京市自来水水质供应保证与管理条例》规定,市区居民用水压力应在0.2-0.7MPa之间,市郊区域为0.2-0.5MPa。
上海市则通过供水企业的相关规定,确保居民用水压力在0.2-0.6MPa之间。
这些标准能够针对当地特点,确保市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4. 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也需要考虑生活给水压力的要求。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平面布置时应合理设置室外的供水干线,以保证各个建筑的用水需求,减小水压降。
同时,在建筑内部,还需要根据不同用水场所的需求合理设置给水管道管径,以确保水压力达到相应标准。
生活给水压力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维护饮水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供水质量指标

应急供水质量指标1. 前言在自然灾害、紧急情况、战争等情形下,供水系统可能会中断或出现严重的供水瓶颈,导致饮用水短缺。
此时,应急供水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然而,为了确保应急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其水质安全。
本文将介绍应急供水质量指标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2. 应急供水质量指标为保证应急供水的安全性,鉴别应急供水的水质是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可供参考的一些指标:2.1. 臭味、颜色、浑浊度臭味、颜色和浑浊度是人们最先观察并检查的指标。
如水水味道异味,颜色发黑或出现混浊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指示水质存在问题的迹象。
2.2. pH值pH值的范围应在6.5至8.5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则水质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处理或者更换水源供应。
2.3. 含氯量含氯量可以检测出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检测值应在3至4 mg/L之间。
2.4. 含氟量含氟量对于饮用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人体的牙齿和骨骼有着很大的影响。
含氟量应在0.5至1.5 mg/L之间。
2.5. 含铁量当水含铁量高时,水的味道可能会变味,因此检测含铁量是十分必要的。
2.6. 总溶解性固体总溶解性固体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人均每日的摄入量应在500 mg/L以下,若超过此范围则有可能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3. 应急供水预防措施当应急供水不能保证其质量时,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确保供水能够安全饮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供水预防措施:3.1. 水的消毒处理在水源较为贫乏时,可以采用消毒的方法来处理水源,例如过滤沉淀、氯气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3.2. 饮水时的预防措施在用水之前,应该知晓水的来源,不要轻易相信未知来源的水。
同时,也不要轻易饮用没有煮沸的水,以确保水的安全性。
3.3. 储备水源的规划在灾难的前期,可按需储备一些水源,以应对后续的紧急供水需求。
同时,水源要求密闭储存和定期消毒,以保证其水质安全。
4. 结论应急供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城市供水指标解释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市供水统计年鉴》统计指标解释分表一供水与售水1、生产能力:(1)能力(万立方米/日):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
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
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
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
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
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2)水厂(座):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一个水厂可能有一个或数个水源地,一个生产系统内的各项设施,如分布在几个地点,只能作为一个水厂,但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水厂。
按不同的取水方式,水厂可分为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
按生产不同的水质,水厂可分为非饮用水水厂、饮用水水厂和既生产非饮用水又生产饮用水混合水厂三种。
2、供水量(万立方米)(1)供水总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
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
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
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
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2)平均日供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平均每日的供水量。
城市自来水检测常规指标

城市自来水检测常规指标1.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城市自来水的pH值通常在6.5-8.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溶解氧: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氧量的指标,高溶解氧可以保证水中的生物活动,城市自来水中的溶解氧要求一般在7-9毫克/升之间。
3.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其数值愈高,水质愈差,通常要求城市自来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不超过5毫克/升。
4.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衡量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指标,它包括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等,其数值愈低,水质愈好。
城市自来水要求总大肠菌群不能超过100个/升。
5.氨氮:氨氮是水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其过高含量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城市自来水中的氨氮要求一般不超过0.5毫克/升。
6.总硬度:总硬度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城市自来水中的总硬度要求通常在100-300毫克/升之间,过高的总硬度会导致水质偏硬。
7.铅和铜:铅和铜是城市自来水中常见的金属元素,高含量的铅和铜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自来水中的铅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0.01毫克/升,铜含量一般不超过1毫克/升。
8.余氯:余氯是为了消毒处理而添加到水中的氯化物,其浓度对于保持水源和输水过程中的细菌、病毒的杀灭有着重要作用。
通常要求城市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在0.5-0.8毫克/升之间。
上述常规的水质指标是保障城市自来水质量的基本要求,每个城市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此外,城市自来水厂还会对其他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进行测试,以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卫生。
市民在日常使用水时,也要注意保持卫生,避免污染水源,确保自来水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城市供水统计年鉴指标解释分表一:供水与售水1、生产能力:(1)能力(万立方米/日):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
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
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
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
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
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
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2)水厂(座):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一个水厂可能有一个或数个水源地,一个生产系统内的各项设施,如分布在几个地点,只能作为一个水厂,但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水厂。
按不同的取水方式,水厂可分为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
按生产不同的水质,水厂可分为非饮用水水厂、饮用水水厂和既生产非饮用水又生产饮用水混合水厂三种。
2、供水量(万立方米)(1)供水总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
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
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
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
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2)平均日供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平均每日的供水量。
计算公式:报告期供水总量平均日供水量=————————(报告期日历日数一般按报告期日历日数365日/年进行计算)(3)最高日供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3、售水量(万立方米)(1)售水总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
计算公式:售水总量=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其他用水(2)居民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中居家用水。
(3)行政事业用水是指党、政、军机关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教科文组织、社会团体的用水。
(4)工业用水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工矿或商业所需的用水。
(5)经营服务用水是指为客户提供住宿、饮食、一般性娱乐服务的用水。
(6)特种行业用水是指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制造业、特种服务业的用水(包括纯净水生产企业用水、歌舞厅、保龄球等娱乐场所用水,桑拿浴等相关业务用水,洗车用水)。
(7)其他用水是指除上述各项用水以外的用水。
4、用水普及率(1)普及率(%):指城市用水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城市用水人口总数用水普及率=————————————×100%城市人口总数(2)城市人口(万人):指市(镇)区(不包括市辖县)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员。
城市(镇)人口统计以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口径为准。
(3)城市用水人口(万人):指由城市供水设施供给居民家庭用水的人口,包括农业用水人口、非农业用水人口和部队用水人口。
5、人均日用水量(升/人·日)(1)人均日综合用水量:指总售水量和城市用水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
售水总量人均日综合用水量=——————÷报告期日历日数×1000升城市用水人口(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指每一城市用水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
按用水用途可分为生产运营用水、公共服务用水、居民家庭用水和消防及其它特殊用水四类。
生产运营用水指在城市范围内生产、运营的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用水。
公共服务用水指为城市社会公共生活服务的用水。
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部队营区和公共设施服务、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旅馆饮食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单位的用水。
居民家庭用水指城市范围内所有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
包括城市居民、农民家庭、公共供水站用水。
消防及其它特殊用水指城市灭火以及除居民家庭、公共服务、生产运营用水范围以外的各种特殊用水。
包括消防用水、深井回灌用水、其他用水。
计算公式:居民家庭公共服务用水量+ 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报告期日历日数城市用水人口×1000升6、在建水厂指正在建设的水厂,其供水能力为在建水厂的设计能力。
分表二:供水管道7、管道长度(公里)指供水设施的取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之和。
合计=取水+供水取水管道长度指水源地至地表水水厂净化设施(或地下水水厂清水池)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包括水源井之间的井群联络管道长度。
供水管道长度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
不包括新安装尚未使用的管道。
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计算。
8、漏损总量(万立方米)漏损水量指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道及附属设施破损而造成的漏水失窃水量以及水表失灵少计算的水量。
管道及附属设施漏水量指供水管道、闸井、表井、消火栓及中间加压设施(水池、水库、水塔)等各种管道及附属供水设施的明漏、暗漏、溢流、渗漏等损失的水量。
失窃水量指私自开启消火栓及其他供水设施以及私自接管取水等无法计量和追偿水费的水量。
9、漏损率(%)指漏损总量与供水总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漏损总量漏损率=——————×100%供水总量10、管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指一定区域内供水管道分布的稀疏程度。
可按城市面积、规划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区域内供水管道长度管网密度=——————————供水区域面积11、管道材质根据供水管道材质不同,分设:球墨铸铁管、钢管、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其他管材等类。
12、水表(支)指报告期末供水企业(单位)已为用户安装并使用的水表数。
通常按结算水费的水表数进行统计。
总数=生活+工业+其他分表三:供水服务13 、管网水水质合格率(%)(1)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指管网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合格程度,即国标31项合格率、细菌总数合格率、大肠菌合格率、余氯合格率、浑浊度合格率等管网水五项质量指标综合合格程度。
计算公式:五项指标合格率之和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5按五个分项合格率之和除以五计算,但分项合格率必须以规定考核期间内合格次数和总检验次数相比求得。
单项指标不得低于低限值。
(2)管网水国标31项合格率:指以出厂水为代表的水样中31项被检项目的合格程度。
被检项目及其合格标准和水质检验的采样点的设置,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
计算公式:31项加权后的总检验合格次数管网水国标31项合格率=————————————————×100%各水厂出厂水×31×各该厂供水区域内检验次数分布的采样点数(3)管网水细菌总数合格率:指管网水样脱氯经培养后,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达到合格的程度。
计算公式:细菌检验合格次数管网水细菌总数合格率=——————————×100%细菌检验总次数(4)管网水大肠菌合格率:指管网水脱氯经培养后,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达到合格的程度。
计算公式:总大肠菌群检验合格次数管网水大肠菌合格率=————————————×100%总大肠菌群检验总次数(5)管网水余氯合格率:指管网水中剩余的有效含氯量合格的程度。
计算公式:游离余氯检验合格次数管网水游离余氯合格率=————————————×100%游离余氯检验总次数(6)管网水浑浊度合格率:指管网水中含有造成浑浊的物质引起的水浑浊程度。
计算公式:浑浊度检验合格次数管网水浑浊度合格率=——————————×100%浑浊度检验总次数14、管网压力:(1)管网压力合格率(%):指管网服务压力的合格程度。
计算公式:检验合格次数管网压力合格率=————————×100%检验总次数合格标准及测压要求按《城市供水企业资质标准》规定执行。
(2)管网水平均压力值(兆帕):指供水区域内各测压点各次平均的水压值。
计算公式:Σ各测压点各次压力值管网水平均压力值=———————————Σ各测压点测压总次数15、低压区面积占供水区面积比重(1)指低压区面积占供水区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低压区面积低压区面积占供水区面积比重=——————×100%供水区面积(2)供水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指供水管网环通的全部区域,单管供水的地区,按管道两侧100米范围作为供水区域面积统计。
(3)低压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低压区面积是指在供水区内定期进行全面测压时,所测得的压力低于规定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的地区,其面积可根据比例图计算。
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的地区由各城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一般不低于0.08兆帕,测压的时间应在一天的用水高峰时间进行。
分表四:供水生产经营管理16、消耗电量(1)耗电总量(万度):指报告期内供水企业(单位)在从取水至送(配)水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有用电总量,不包括生活用电量。
(2)制水单位耗电量(千瓦时/千立方米):指水厂制水平均消耗的单位电量。
计算公式:制水耗电量(千瓦时)制水单位耗电量=———————————制水总量(千立方米)(3)送(配)水单位耗电量(千瓦时/千立方米):指输配水消耗的单位电量。
计算公式:配水耗电量送(配)水单位耗电量=——————————————报告期配水千立方米·兆帕水量17、消耗药剂量(1)混(助)凝剂耗用总量(千克):指水厂在制水过程中,为使原水中的杂质、泥沙等物沉淀消除混浊而消耗混凝剂(如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铝等)的数量。
计算时按实际使用的品种分列。
(2)混(助)凝剂单位制水耗用量(千克/千立方米)指水厂每制一千立方米水量所消耗的混凝剂数量。
计算公式:混凝剂耗用总量(千克)混凝剂单位制水耗用量=————————————制水总量(千立方米)18、消耗消毒剂量(1)消毒剂耗用总量(千克):指水厂在制水过程中为杀灭水中的细菌、大肠菌群所耗用的消毒剂总量。
不包括利用铁盐做混凝剂时,而投加的作为助凝剂的液氯。
凡使用漂白粉的,应按实际有效含氯量折合成液氯计算。
(2)消毒剂单位制水耗用量(千克/千立方米):指水厂每制一千立方米水量所消耗的消毒剂数量。
计算公式:消毒剂耗用总量(千克)消毒剂单位耗用量= ———————————制水总量(千立方米)分表五:供水财务经济19、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原值(万元):指企业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固定形态时实际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