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论文: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合集下载

许渊冲论文:许渊冲 唐诗英译 理论 实践

许渊冲论文:许渊冲 唐诗英译 理论 实践

许渊冲论文: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中文摘要】翻译学在当今世界变得原来越重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翻译活动处理政治事务、协调全球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角色力量、话语权力等被称为“软实力”的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对中国的文化文学产生出更浓厚的兴趣。

同时,国内学者正迫切地将更多更优秀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推而广之,以便更好地宣传中国,令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的文明文化,共同构建和谐的世界。

在国内众多从事中国典籍外译的学者当中,许渊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位90岁高龄的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能将中国诗词用英法文进行互译的翻译家。

他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坚持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法文诗体诗。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成就卓著,许渊冲的一生是翻译实践的一生,年事已高的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翻译事业。

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成果丰富繁多,异彩纷呈,本文仅选取冰山一角进行研究,希望以一叶而知秋之大体,窥一斑而知豹之要义。

本文选取许渊冲先生成就最为卓著的唐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传统诗歌翻译理论争议问题为基础,系统论述许渊冲先生唐诗翻译的理论体系,并对比其他译者的译论和译文,阐述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英文摘要】Transl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nowaday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eal with political affairs,coordinat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translation. In the world today, soft power such as idea and culture, power of the role, right to speak is being much more emphasized than before.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scholars are popularizing mor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so that they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英译理论实践【英文关键词】Xu Yuanchong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y practice【采买全文Q我】1.3.9.9.3.8.8.4.8 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一对一辅导写作和论文发表服务.【目录】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摘要3-4Abstract4引言6-13一、选题背景及意义6-7二、研究概况7-11三、本篇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11-13第一章诗歌翻译理论概述13-24 1.1 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13-15 1.2 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15-19 1.3 直译与意译19-24第二章许渊冲诗歌翻译的原则与标准24-36 2.1 “三美”论26-29 2.2 “三化”论与”神似”论29-31 2.3 “三之”的”艺术”论31-33 2.4 “创优似竞赛”论33-36第三章许渊冲唐诗译作范例比较分析36-47 3.1 李白《长干行》英译比较36-42 3.2 李商隐《锦瑟》英译比较42-44 3.3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英译比较44-47结束语47-51一、翻译实绩:成就卓越贡献巨大47-48二、翻译精神:翻译界的里程碑48-51参考文献51-52。

研究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

研究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动态的美,许先生的译文也没体现出来。

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讨论研究,使后来的重译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我们认为在中国典籍的对外翻译活动中,这支做翻译批评的专业队伍应由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对中国典籍与典籍翻译有浓厚兴趣的、有志于对外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与学者组成,现在国内许多从事典籍外译的专家、教授如果能承担典籍翻译及批评工作,他们将对中国典籍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许渊冲.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世界一流[J].纵横论译,2006(3):5.[2]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3]汪榕培.说东遨西话《诗经》—从“关雅”谈起[J].现代外语,1994(4).[4]汪榕培.《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中国翻译,2007(6).[5]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6]许渊冲.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2(4).*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B2015009,《本科艺术类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简介:张艳妤(1987-),女,汉族,湖南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初级,研究方向:翻译。

研究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何雯【摘要】颜色词在唐诗中的运用十分普遍,这些诗句里的颜色词不仅可以用来表现事物、景物、人物的外部形态,也可以用来烘托人物内心、表达作者情感与思想,还有的颜色词更是融入了意象的表达之中。

许渊冲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在中国古诗英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笔者通过研究许渊冲先生的唐诗英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对于许渊冲先生翻译颜色词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做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颜色词 许渊冲唐诗英译 翻译方法一、概述唐诗中颜色词的表达数不胜数,这些颜色词通过色彩的点缀为诗句增光添彩,让唐诗的景在读者的脑海里更加生动,让作者的情通过色彩和诗句整体氛围的结合抵达读者的内心深处、从而产生更为强大的情感共鸣。

许渊冲翻译理论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古诗翻译研究

许渊冲翻译理论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古诗翻译研究

许渊冲翻译理论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许渊冲古诗翻译研究【中文摘要】翻译论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 Vermeer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

该理论把翻译关注的重点由原文、原文作者转向译文、译文读者,关注为某一具体翻译而要求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即为达到某一翻译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不同的翻译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这样一来,论便大大拓宽了翻译的研究范围,也增加了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为译者灵活处理源语文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从译入语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在完成译语情景中交际功能的同时,又符合各参与方的意愿。

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实际上是基于源语文本,尽量反映源语文本的内涵,在“三美”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作了取舍,正如功能论所主张的,决定手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论所主张的翻译理念并非只是依赖于译者的,译者在翻译时也考虑到了忠实原则,在忠实的约束下考虑翻译的,灵活选择翻译的手段,这样的翻译才是真正的翻译。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从费米尔的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索了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的优势,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作者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大量中外诗歌翻译事例对其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进而也使读者比较深刻地了解了功能翻译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

在撰写论文时,作者先在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及研究方法和采用的数据。

然后着笔撰写论文的主题部分,首先作者对功能翻译论进行综述,包括论提出的时间、背景及发展概况,论的核心内容及规则等,使读者对其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着作者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后面分析其理论优势作铺垫。

这主要包括许渊冲的“三美”、“三化”、“创译”等理论。

再者,作者从论的角度分析了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的优势,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

作者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诸多中外诗歌翻译事例对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使读者比较深刻地了解了功能翻译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此外,作者还给予许渊冲翻译以理论评价,使读者更系统地了解其实践和理论的优越性;接着作者阐述了本研究对翻译的启发作用。

《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副文本研究

《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副文本研究

《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副文本研究《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是当世最负盛名的英译诗集,也是中国唐代文学最重要的英译副本。

在以英语表达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实践中,许渊冲的英译本被誉为宝贵的财富,能够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本文将着眼于《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的语言特点,从语义、句法、语篇研究等方面分析其独特的英译美学,并探讨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着眼于《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英译本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语言特点;二是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一、语言特点1.义特点许渊冲的英译本也被称为“译诗”,由于它的高度对准,使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唐诗的原有意义。

他认为译诗应该把汉语的唐诗表现出来,而不是增添或减少它的意义。

译诗的目的是让英译本和汉语原文保持接近的语义表达,这是他的翻译原则。

因此,其英译本中的语义表达能够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汉语唐诗的深层含义。

2.句法特点许渊冲在译诗中考虑到了汉诗在句法上的特点。

例如,在汉诗中,句子常常会以“定语+主语+动词+宾语+表语”的方式出现,而英语句法则可能是“主语+动词+宾语+定语”的形式出现。

因此,许渊冲在他的英译本中会遵循汉诗的句法,同时也会在英语句法中寻找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以此达到其英译本与汉诗句子之间最大限度的匹配和衔接。

3.语篇特点许渊冲的英译本不仅仅限于单句和单词的翻译,更注重于整体上的翻译,其译诗要求译者以多种表达方式把汉语诗句表达出来,以符合古典诗歌的特点,让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这是许渊冲的英译本的一大特点。

二、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许渊冲的英译本不仅受到中国读者的认可,也被国际读者赞扬。

他的英译本,尤其是《唐诗三百首》,为英语读者更加了解唐诗,传播了唐诗精神,使英语读者和世界其他文化能够相互了解,提高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水平。

许渊冲以其出色的英译本,为国际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

许渊冲的英译本给我们以及世界其他文化以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之旅。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研究翻译美学是翻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标是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原则和翻译的美学价值。

当我们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古诗英译时,我们追求的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英语语言表现出古诗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将古诗翻译成英语,不仅是传递文化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美的过程。

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古诗英译,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把握古诗的意境。

古诗的意境是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之一,需要通过英语语言的适当表达来传递。

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展现其深远意境。

注重音韵的传递。

古诗的音韵是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来传递古诗的音韵美。

尊重原诗的文化背景。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这些都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尊重和传递。

译者需要对古诗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准确地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英语读者。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研究古诗英译,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深入探讨古诗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递给英语读者,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在翻译领域,对原文的审美价值进行正确的理解和传达是极其重要的。

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原文的审美内涵,而且可以探讨译者如何巧妙地用英语再现原文的优美风格。

本文以民国散文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其英译风格。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散文作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展现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国散文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翻译这些散文时,如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审美特征,让英语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美感,是译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IntroductionTang poetr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mong the prominent poets during this era, Xu Yuanzhong's work stands out for its artistic depth and innovation in language.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amine Xu's poetic style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hat make his work still popular and widely recogniz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Xu Yuanzhong's Tang poetry transl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beyond.BackgroundXu Yuanzhong (1897-1960) was a prominent figure of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movement, and his artistic contributions went beyond just poetry. He was also an influential literary critic wh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Xu's brief but prolific career brought a new wave of style, methodology, and form that revolutionized the Chinese poetry. Xu's poetry stands out for its apostrophic language, iambic pentameter, and evocative metaphors. His works were praised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scene for their emotional power andtechnical excellence.Xu Yuanzhong's Poetic StyleXu Yuanzhong's poetic style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his use of vivid imagery, revolutionary language, and modernist theme. The use of metaphorical language was one of thehallmarks of his work. For instance, in his poem, "The Mallard," he uses the image of a wild duck in flight to convey the fleeting nature of life. The wild duck becomes a symbol of freedom, and its flight becomes an emblem of liberation from the mundane reality of everyday life. In Xu's "The Tones of Spring," the verse's sensuous language becomes a metaphor for the spring reawakening. His use of poetic devices, such as repetition and alliteration, creates a musical quality that enhances the poem's aesthetic appeal.Xu's poetic innovation is evident in his use of apostrophes, a technique that was rar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Xu's apostrophe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addressing an absent person, object, or abstract idea. His verses are filled with rhetorical questions, exclamations, and addresses that add an emotional depth to his work. InXu's poem, "On Seeing a Snowy Landscape," he castigates the snowfall with a seri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evoking the sense of wonder and yearning.Translation TechniquesXu's transla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followed a traditional literature-style language, which was comm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 However, Xu's unique style an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made his work stand apart. In his translations, Xu aimed to preserve the poetry's inherent musicality and poetic devices.One of Xu's techniques in translation involved the use of rhyme, meter, and tone to convey the original poem'sspirit and form. In "Drinking Alone by Moonlight," Xu's translation focuses on the four-word verses and the rhyming scheme, while retaining the quatrains and the imagery of the original poem. By doing so, Xu's translations not onlycapture the poetry's sense of aesthetics but also itscultural and symbolic values.In addition to preserving the stylistic and formal elements of the Tang poetry form, Xu's translations also aim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anings of the original work. In "Written in a Leisurely Mood," Xu emphasizes the poem's themes of loneliness and detachment,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poet and his environment. His strategies include the use of colloquial language, especially for philosophical references and seasonal references.ConclusionXu Yuanzhong'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highlighted by his poetic style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Xu's Tang poetry translations reflect his artistic ingenuity and his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values and aesth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His use of apostrophic language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not only preserve the original work's form but also its underlying meanings. Through his work, Xu continues to inspire contemporary poets and emerging writers in China and beyond.。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许渊冲唐诗英译: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中国的文学翻译领域,许渊冲先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翻译家。

他的唐诗英译作品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诗的含义,还巧妙地保持了唐诗的韵律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的内涵,以及其翻译思想、方法和成就。

许渊冲的唐诗英译研究可谓独树一帜。

他注重传递原文的韵律和节奏,让英语读者能够感受到唐诗独特的音乐美。

通过深入了解许渊冲的翻译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唐诗英译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风格和神韵,同时还要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

许渊冲在唐诗英译方面的方法论显示出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

他主张采用“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

在翻译过程中,他力求保留原诗的意境美,同时还要兼顾英语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此外,许渊冲还强调保持原诗的视觉美,通过采用一系列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英译诗歌呈现出对称、和谐的形式美。

许渊冲的唐诗英译成就显著,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受到广大英语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他的努力为唐诗的传播和推广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来说,许渊冲的唐诗英译研究在翻译界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三美”原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然而,尽管许渊冲的成就显著,但在一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例如,对于不同诗人的风格特征,许渊冲的英译是否能够完全准确地传达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此外,在翻译过程中,他有时过于依赖直译,可能会牺牲一些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

未来,可以进一步许渊冲唐诗英译的动态发展,以及针对不同诗人、不同风格的研究,以期在唐诗英译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翻译领域,动态对等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追求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最大程度的对等。

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唐诗的英译中,这个理论有着特别的应用。

本文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探讨动态对等理论下许渊冲的唐诗英译。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本文以《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为标题,就许渊冲唐诗英译的研究进行探讨。

许渊冲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家、词人、诗人、翻译家,近代以来在中国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人物,他的知识涉及比较文学、文学史、斯拉夫文学、英汉翻译研究等。

他的诗歌、小说和词受到普遍的赞扬,他的翻译研究也被认可为重要进步。

许渊冲曾在英译唐诗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也是我国近现代唐诗英译研究中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

他的翻译风格风格独特,其翻译的唐诗把古典唐诗的精神感受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很好地传达给读者,让其更容易理解古代唐诗的含义。

许渊冲的翻译工作以国学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古今文化的对比为表现,使诗的内容在英文的表达中保持原有的精神格调。

许渊冲的翻译尊重古典诗歌的原貌,他尝试把古典诗歌的文学结构和文学风格翻译成精彩的英文。

他也通过英文把古典诗歌的情节和文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许渊冲的翻译既保持了诗歌本身的传统文学结构,又保留了古典诗歌的古老的文学思想,使译诗更加活泼生动,容易被读者接受,扩大了唐诗的国际影响力。

许渊冲的翻译也有一定的缺陷。

他的译文缺乏一定的技巧性,在一些唐诗文学思想方面也有一定的盲点,他往往会将唐诗中的内容和文学思想略去,使翻译的内容变得简单化。

此外,他也缺乏一定的文学审美,有时也会忽略唐诗中的审美节奏,而不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风格。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许渊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翻译风格独特,英译唐诗把古典唐诗的精神感受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很好地传达给读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扬。

然而,他的翻译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缺乏一定的技巧性、对唐诗文学思想的盲点、缺乏一定的文学审美等,这都需要今后更深入的探究与完善。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唐诗英译研究有重大影响,但仍有进一步装点的空间。

只有熟练掌握现代翻译理论,并结合古典唐诗的精神特点,才能更好地把古典唐诗传达到各国读者中,以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渊冲论文: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中文摘要】翻译学在当今世界变得原来越重要,使用不同语言
的人们通过翻译活动处理政治事务、协调全球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角色力量、话语权力等被称为“软实力”的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对中国的文化文学产生出更浓厚的兴趣。

同时,国内学者正迫切地将更多更优秀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推而广之,以便更好地宣传中国,令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的文明文化,共同构建
和谐的世界。

在国内众多从事中国典籍外译的学者当中,许渊冲是一
颗璀璨的明珠。

这位90岁高龄的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是中国,乃
至世界上唯一能将中国诗词用英法文进行互译的翻译家。

他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坚持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法文诗体诗。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成就卓著,许渊冲的一生是翻译实践的一生,年事
已高的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翻译事业。

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成果丰富繁多,异彩纷呈,本文仅选取冰山一角进行研究,希望以一
叶而知秋之大体,窥一斑而知豹之要义。

本文选取许渊冲先生成就最
为卓著的唐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传统诗歌翻译理论争议问题
为基础,系统论述许渊冲先生唐诗翻译的理论体系,并对比其他译者
的译论和译文,阐述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
【英文摘要】Transl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nowaday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eal with political affairs,
coordinat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translation. In the world today, soft power such as idea and culture, power of the role, right to speak is being much more emphasized than before.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scholars are popularizing mor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so that they ...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英译理论实践
【英文关键词】Xu Yuanchong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y practice
【目录】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摘要3-4 Abstract 4 引言6-13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6-7 二、研究概况7-11 三、本篇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11-13 第一章诗歌翻译理论概述
13-24 1.1 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13-15 1.2 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15-19 1.3 直译与意译19-24 第二章许渊冲诗歌翻译的原则与标准24-36 2.1 “三美”论26-29 2.2 “三化”论与”神似”论29-31 2.3 “三之”的”艺术”论31-33 2.4 “创优似竞赛”论33-36 第三章许渊冲唐诗译作范例比较分析36-47 3.1 李白《长干行》英译比较36-42 3.2 李商隐《锦瑟》英译比较42-44 3.3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英译比较44-47 结束语47-51 一、翻译实绩:成就卓越贡献巨大47-48 二、翻译精神:翻译界的里程碑48-51 参考文献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