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历年期末考试题
微生物学期末检测试题卷和答案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A )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0个小题,共计20分) 1. PHB 2. 完全普遍转导 3. 营养缺陷型 4.有氧呼吸 5. 干扰素 6. BOD 5 7. 病毒的滴度 8. 防腐 9. 同步生长 10. 酵母菌“小菌落”二、填空(每空0.5分,60个空,共计30分)1.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微生物学和细菌学的奠基人分别是 和 。
2.链霉菌的菌丝分为 、 和 。
3.在 营 养 物 质 运 输 中 需 要 载 体 参 加 的 运 输 方 式 是 、 和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成绩 得分 得分 得分。
4.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其中期是菌体的最大收获期,期是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的收获期。
5. 病毒可分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
从组成的化学本质来划分,真病毒至少含有和二种成分。
6.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单体由、和三部分组成。
7. 1990年Woese等人正式提出了地球上细胞生命是沿着三个主要谱系进化的,提出了生命系统是由域、域和域所构成的三域学说。
8. 芽孢壁厚而致密,通常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芽孢呈色,菌体呈色;利用细菌芽孢染色的方法(使用孔雀绿等染料)进行染色后,芽孢呈色,菌体呈色。
9. 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化等。
10. 某些蓝细菌具有圆形的异形胞,具有功能,形态大,壁厚,色浅,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
此外在蓝细菌的细胞链丝状体中间或末端还存在一种富含贮藏物的厚壁孢子,颜色较深,具有的作用。
11. 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抑菌范围,此即抗生素的。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理有四种,即、、和。
12. 不同种类微生物由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原生质体的制备也不同。
细菌一般采用直接水解其细胞壁中的肽聚糖而达到破壁的目的;也可通过将菌体培养在含有适量的培养基中,利用其抑制肽聚糖合成达到原生质体的生成。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病毒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代谢类型多样D. 寿命长3.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真核4. 酵母菌属于哪一类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原生动物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A. 形态特征B. 生化特性C. 分子生物学特征D. 所有以上选项6. 以下哪个是革兰氏染色的阳性细菌?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绿脓杆菌D. 肺炎链球菌7.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分为:A. 固体和液体B. 酸性和碱性C. 有氧和无氧D. 营养和非营养8.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A. 异养B. 自养C. 厌氧D. 所有以上选项9.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乳酸菌D. 绿脓杆菌10.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应用不包括:A. 生产胰岛素B. 制备疫苗C. 制造生物武器D. 基因治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通常需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14.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 微生物的致病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7. 简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__。
3、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英文缩写是______和______英文缩写是______,它们可使______和______等化合物源源不断地合成______,以保证微生物正常合成的需要。
4、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数种。
5、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有大型______的高等真菌,分类上主要属于______,其次为______。
6、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发展期的实质为______水平研究,其主要特征是:① ______,②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在工业防霉剂的筛选中,经常要用8种霉菌作为模式试验菌种,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如果让大肠杆菌生长在较高的温度下(如42~50℃),某些基因则迅速表达,诱导产生热激蛋白,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10、抗原与抗体间有八类主要反应,例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11、螺菌是螺旋状细菌的一类,又称螺旋体。
()12、实验室做固体培养基时,常加1.8%的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0.5%。
()13、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机制,其一为“粗调”,借以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能力,另一为“细调”,借以调节酶合成量的多寡。
()14、当前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病毒性病原体已占70%~80%,故它是人类健康的重大敌人。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微生物在其体制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Anabaena azotica的异型胞通常是______生,在光学显微镜下它是______的,细胞两端有______。
它能控制______的进入,保持异型胞内______,以利于______。
3、紫外线对微生物DNA的损伤,主要产生______,通过______和______等可修复DNA的损伤。
4、利用加热和辐射的物理方法可以对______进行灭菌,______和______可用加热、辐射和过滤进行消毒和灭菌。
5、许多霉菌可用作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如______和______等;有的可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如______和______等;有的可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______等;有的则可产生剧毒的真菌毒素,如______菌产生的______毒素等。
6、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类型。
7、无菌动物在生理上有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等。
8、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呼吸保护是指______菌科的菌种能以极强的______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______消耗掉,使细胞周围围环境处于______状态,借此保护固氮酶。
10、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嗜热微生物耐热,是由于其DNA中G+C含量高。
()12、只有能利用无机氮化物合成氨基酸的微生物,才属于氨基酸自养微生物。
()13、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机制,其一为“粗调”,借以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能力,另一为“细调”,借以调节酶合成量的多寡。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2-2003年度上学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C、荚膜D、异染粒E、气泡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完整版)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
(本题2分)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
(本题1.5分)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
(本题2分)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
(本题3分)5.证明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的三个著名的实验为、、。
(本题1.5分)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
(本题2分)1.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D.没有代谢废物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马铃薯培养基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替换的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D.化学渗透作用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B.无ATP时C. 有细胞色素时D. 无氧时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消灭所有的生物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核酸B.酶类C. 糖类D.细胞壁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B.真菌C.革兰氏阴性菌D.革兰氏阳性菌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之外。
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B.它们有10~50个基因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B.快速繁殖C.变成供体细胞D.发育出线粒体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A.微生物进化B.微生物生态学C.微生物生理学D.微生物生物化学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巴斯德的曲颈瓶试验否定了有关微生物的"自生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学2006真题

9.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 厌氧产酸段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有机酸的微生物类群 (A) 发酵细菌群 (B) 产氢产乙酸细菌群 (C) 同型产乙酸细菌群 (D) 产甲烷细菌 2. 若在对数期某一时刻测得大肠杆菌数为 1.0×102cfu/ml,经 400 分 钟培养后增至 1.0×109 cfu/ml,那么该菌的代时为多少分钟? (A) 17 (B) 19 (C) 21 (D) 23 3. 供氧不足时产生有机酸的主要原因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 2 分) 1、生长因子 2、细菌的特殊结构 3、辅酶 A 6、基因重组 7、遗传密码 10、葡萄糖效应 二、填空(20 分,每空 1 分) 1.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 子。 2.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 3.一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产生( )和( )。 )分子二氧化碳和 )、( )、( )和节孢 4、糖酵解 5、赤潮 9、温和性噬菌体 8、生态平衡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第 1 页 共 4 页
二○○六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报考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
程
题纸上,并标明题号。答在试题上无效。
题号 分数
一 20
二 20
三 5
四 50
五 15
六 20
七 20
总分 150 分
(
)分子 ATP。 )时期产生 。
4.细菌的荚膜通常在生长曲线上的(
第 2 页 共 4 页
5.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 位在( 和( )。
),而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 )、( )。 )和( )。 )和( ), )、
6.按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 )。 )、( 7.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8.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病毒的检测方法是( 三、单选题(5 分,每题 1 分) )。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人类答案:C2.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B. 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答案:A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病毒B. 细菌C. 酵母D. 支原体答案:C4.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形态、生理、生态B. 颜色、大小、形状C. 重量、密度、体积D. 温度、湿度、光照答案:A5.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6.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哪些?A. 厌氧型和好氧型B. 光合型和异养型C. 异养型和自养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8.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A. 有丝分裂B. 无性生殖C. 孢子生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寄生者答案:C10.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由哪些成分组成?A. 营养物质、水分、pH调节剂B.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C.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界、门、纲、目、种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滞后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13.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_。
答案:DNA14. 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 2003 年 春 季学期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卷(A )一、 填空(0.5分×30)1. 微生物一词并非( )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 )、( ),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 ),包括病毒、( )、( )、( )以及( )和( )等。
2.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 )、( )、( )、和( )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法、()法和( )法等。
4. 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 )、( )和( )。
5.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 )、( )、()和()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试题:班号:姓名: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和()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和()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2. 菌胶团3. 培养基4. 固有酶与适应酶5. 呼吸链6. 生态位7. 性状8. 生物修复技术9. Hfr菌株10.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三、问答题(5分×6)1.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为何带负电?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比较。
4. 无氧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5.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6. 厌氧生物处理工程中,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题(8分×2)1.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都属正常肠道细菌,请设计试验对两者进行区别鉴定。
2.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五、综合题(10分)根据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缩短污泥接种后的迟缓期,以加速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过程。
六、讨论题(9分)谈谈水体自净对污水处理的指导意义。
2003年秋季污染控制微生物试题A答案二、填空(0.5分×30)1.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2.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吸附)、(侵入和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与释放)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薄膜过滤计数)法等。
4.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转化)、(接合)和(转导)。
5.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乙酸菌群)、(同型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A )、(G )、(C )和(U )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乙醇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又称捩转菌素,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嗜碱性或嗜中性。
因为它被蓝色染料(如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
一般认为它可能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
2. 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
3.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叫做培养基。
它是科学研究、生产微生物制品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由于各种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为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针对微生物不同的营养类型,满足特定的生长条件,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 固有酶与适应酶:微生物生活过程中分泌的,与其作用底物存在与否无关的酶称为固有酶;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只有在一定条件刺激下才会分泌的酶称为适应酶。
5. 呼吸链:在有氧呼吸中,被氧化有机物脱下的质子和电子并不直接传递给氧,而是在多种酶及辅因子的作用下,依次传递,最终传递给氧原子,生成水,能量是在这一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
电子传递体系又称呼吸链,辅酶NADH和FADH2为电子传递体,参与电子传递的各种辅因子称为电子中间传递体,O2最终电子受体。
6.生态位:生态位是指每个种群受群落中生态因子限定的空间地位及其功能作用。
7. 性状:由遗传物质决定,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可以观测到的,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的性质和形状。
8.水体自净: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在接纳了一定量的污染物后,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受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的现象。
9.Hfr菌株:雄性细菌含有F因子,并且根据F因子在细菌细胞中的存在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有些细菌含有游离的F因子,这些细菌称为F+菌株;另一些细菌所含F因子可以开环,并整合在细胞核的DNA上,由于这种雄性菌株与F-菌株的重组率极高,所以称为高频重组菌株,即Hfr菌株。
10.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氨态氮在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先后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或一氧化二氮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
三、简答(5分×6)1. 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一)个体微小,分布广泛;(二)种类繁多,代谢旺盛;(三)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四)容易变异,有利于应用。
2. 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为何带负电?细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菌体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值的溶液中,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这一pH值就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pI 表示)。
细菌的等电点在pI=2~5之间。
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较低,pI=2~3。
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稍高,pI=4~5。
溶液的pH值比细菌等电点高时,氨基酸中的氨基电离受抑制,羧基电离,细菌就带负电。
反之,溶液pH值比细菌等电点低时,羧基电离受抑制,氨基电离,细菌就带正电。
在一般的培养、染色、血清试验等过程中,细菌多数处在偏碱性(pH>7)、中性(pH=7)和偏酸(6<pH <7)的环境条件下,比所有细菌的等电点都高,所以,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
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比较。
微生物分为四种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利用光作为能源,利用CO2作为碳源,以无机物作为供氢体来还原CO2,合成细胞物质。
藻类、蓝细菌和某些光合细菌(红色硫细菌、绿硫细菌)都是光能自养微生物。
(2)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来自无机物氧化所产生的化学能,CO2(或碳酸盐)作为碳源,无机物作为供氢体。
硝酸菌、亚硝酸菌、硫化细菌、铁细菌等都是化能自养微生物。
(3)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具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作为能源,以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合成细胞物质。
例如,红色非硫细菌在含有机物和缺氧条件下,能利用有机酸、醇等有机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在许多情况下,同一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能源。
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这种类型。
4. 试述无氧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1)无氧呼吸:电子最终受体为含氧无机盐,产生少量能量,属有氧代谢;(2)发酵:电子最终受体为底物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产生少量能量,属无代谢;5.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分子遗传学研究指出,贮存DNA上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的复制传给子代的,而通过RNA的中间作用来指导蛋白质(酶)的合成。
这种关于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被称为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6. 厌氧生物处理工程中,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的相互关系。
n非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底物n非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创造了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n非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清除了有毒物质n产甲烷细菌为非产甲烷细菌的生化反应解除了反馈抑制n非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维持环境中的适宜pH值四、实验(5分×2)1.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都属正常肠道细菌,请设计试验对两者进行区别鉴定。
V.P试验原理:3-羟基丁酮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乙二酰。
乙二酰可与蛋白胨水解出的精氨酸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这就是V.P.试验产气肠杆菌在进行发酵时,中间产物丙酮酸的一部分通过缩合生成乙酰乳酸,再脱羧为3-羟基丁酮,然后再还原生成终产物丁二醇。
所以产气杆菌V.P.试验为阳性。
大肠杆菌由于不产3-羟基丁酮,V.P.试验阴性。
甲基红试验原理:产气气杆菌进行混合酸发酵产生中性的丁二醇,而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混合酸发酵可使培养液的pH值下降至4.2或更低。
在两者的培养液中加入甲基红,则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培养液呈红色,为甲基红反应阳性;产气气杆菌的培养液呈橙黄色,为甲基红反应阴性2.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为复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酒精脱色,最后以复染液(沙黄或蕃红)复染。
用这种方法染色的细菌,通过镜检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凡是能够固定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而不被酒精脱色者,仍呈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G+)细菌;凡能被酒精脱色,经复染着色,菌体呈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G-)细菌。
一般认为,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与革兰氏染色反应有关。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
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特别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脂类含量又低,当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浸出,故菌体仍呈深紫色;相反,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又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
五、综述题(15分)答题要点如下:(1)尽量维持微生物生长环境的一致性;(2)对于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接种污泥尽量选择水质和工况相同或相近的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3)接种量充足,可缩短迟缓期,加速反应系统的启动过程;(4)对于混合微生物反应系统,进行污泥接种时,种泥生物相的多样性是保证反应系统启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六、自由发挥题(10分)谈谈水体自净对污水处理的指导意义。
水体自净是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所在,大多数废水生物处理工艺都是对水体自净过程某些作用的加强或全部作用的加强,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和水体自净规律的研究有着密切联系。
学生自身体会可以是课程相关内容的任何方面,酌情给分。
2004年秋季污染控制微生物试题A答案三、填空(0.5分×40)1.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