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用法规则(陈告元)

合集下载

数字的规范用法

数字的规范用法

数字的规范用法关于出版物上涉及的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用法,国家标准GB/T15835-1995中有相关的规定,因此在新闻报刊中数字的使用要符合此标准。

下面就结合例子来具体分析一下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规范用法。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时须注意的问题1.文章中的数字,除部分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和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新闻稿件中如遇特殊情形,或为了避免歧义,可以灵活变通,但全文体例应当统一。

2.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值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0.1%,22%~30%,1/3,1:500。

3.年份必须写全,不能简写。

一些报刊上,类似“00年”“九五年”形式的年份简写经常出现,连新华社1998年3月16日通发的一份国家领导人简历中,也出现过“1941年至46年”“1988年至90年”等多处不规范的年份简写。

错误示例:早在08年前,此事便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提而不决,至今还是八字未见一撇。

示例中“08年前”应为“2008年前”。

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为“08年前”也可理解为“8年前”。

同理,1990年不能简作“九〇年”或“90年”。

4.5位以上且尾数连续为“0”的整数数值,在非科技出版物中,可以“亿”“万”作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更不能将“万、千、百、十”同时使用。

如,234000000,也可写成2.34亿或23400万,但不得写作2亿3千4百万;3000万不得写作3千万。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如,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5.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6.用阿拉伯数字写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

法律写作中的数字用法全集

法律写作中的数字用法全集

法律写作中的数字用法全集编者按:在法律写作中,需要保持写作的清晰、严谨而美观。

既要重视数字的使用,遵守数字的使用规范,注意数字使用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追求形式上的得体和统一、同时,也要对数字保持敏感,每当有数字出现的时候,都要与相关事实进行核对、检查。

一、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一)总的原则关于数字用法应遵循“得体原则”和“局部体例一致原则”,摘自《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23)(以下简称《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前言部分(二)应该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及用法1.用于计量的数字在使用数字进行计量的场合,为达到醒目、易于辨识的效果,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当数值伴随有计量单位时,如:长度、容积、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经纬度、音量、频率等等,特别是当计量单位以字母表达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第4.1.1条)例如:按每天0.7%支付违约金、股权转让款430万、转让的房屋面积为100㎡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印送的函》(法工委发〔2023〕62号)第二部分二、法律条文表述规范部分······11.数字的使用······第11.1条规定:序数词、比例、分数、百分比、倍数、时间段、年龄、人数、金额,以及表示重量、长度、面积等计量数值的数字,均用汉字数字表述。

示例: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2.用于编号的数字在使用数字进行编号的场合,为达到醒目、易于辨识的效果,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第4.1.2条)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23)第7.3.5.4条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方法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方法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方法公文是党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进行公务活动、办理具体事务的重要工具,权威郑重,严肃规范,而数字以其清新的视觉感、震撼的冲击性、强烈的说服力和简洁鲜明成为公文中经常使用和出现的一种文字,数字在公文中应当规范有效地使用。

一、数字概述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

其中,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等。

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如“2008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

三、汉语数字规范使用方法(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第二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

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

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

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数字使用规范

数字使用规范

数字用法规则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

例如:1m(1米)5g(5克)3A(3安)-15℃(零下15摄氏度) 26mol(26摩)2.非物理量量词前的数字。

例如:98只碗 20元 1000个人 11张纸3.计数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

例如:41005 -23 0.56 -89.39 3/5 -8/9 21.7% 3%—7% 10︰134.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

例如:公元前21世纪 8—11世纪 90年代 20世纪50年代公元79年 1840年3月15日19时30分15秒 11:30(11时30分)注意:年份不能用简写。

如1988年不能简写成“八八年”或“88年”,但有些情况下可用省年号,如1988年可省写成“’88”。

年月日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如1998年3月15日可写成1998-03-15(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相连,不满“10”的月日前面补“0”),也可写成1988.3.15(年月日之间用下脚圆点号,不用间隔号和顿号)。

时、分、秒的分隔符要要用冒号,不能用比号。

5.代号、代码和序号中的数字。

例如:桂新出发〔2000〕7号文件国家标准GB/T15835—1995 国际标准书号ISBN7-219-03960-3/k·796 JZ20Y2-CXY型燃气灶 5/6次特快列车 201号运动员6.引文标注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①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②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载《中国科学》,1973(4),400—429页。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谚语、缩略语、歇后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

例如:词:一概四肢一方面十堰(地名)十滴水三叶虫四边形星期五路易十四三氧化二铁七绝六六六粉(农药)词组:二万五千里长征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八国联军五子登科九九归一四世同堂成语:三心二意十全十美九霄云外八面玲珑四分五裂五花八门六神无主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惯用语:包二奶不管三七二十一八九不离十缩略语:二炮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个代表三讲三反五反歇后语: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铁公鸡——一毛不拔2.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隔开。

公文写作中数字的用法

公文写作中数字的用法

国家机关公文写作中数字使用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了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下面,我就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怎样执行这一原则,从几个方面做一叙述。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情况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阿拉伯数字是指“0、1、2、3、4、5、6、7、8、9”等。

(一)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221年、20世纪80年代、1949年10月l日、15时20分45秒等。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 1980—1995年不能写作1980—95年、2005年,不应简写成05年。

(二)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

例如:1302,1/16,4.5倍,34%,3∶1,45万元,500多种、60多万斤等。

(三)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如,300kg、l5cm、35℃等。

如果是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换行。

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5元,11个月、l00名。

但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表示。

如:200kg(200千克)。

(四)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38915部队、总3211号、国办发〔2010〕号文件、T37/T38次快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90号汽油、维生素B1等。

(五)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六)表示数字的范围也有写法的讲究。

例如: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15%不能写成“5~15%”。

应用时应注意:第一,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

数字用法规则

数字用法规则

数字⽤法规则在科技⽂章中,数字(特别是阿拉伯数字)使⽤的频率是很⾼的。

因此,数字⽤法的正确与否,是衡量⽂章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个重要⽅⾯。

在出版物上出现的各种数字,其⽤法要符合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法的规定》。

除了定型的词、词组、惯⽤语、缩略语等⽤汉字表⽰外,凡是可以⽤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特别是当所表⽰的数⽬⽐较精确时,均应使⽤阿拉伯数字。

遇特殊情形,或者为避免歧义,可以灵活变通,但全书体例应相对统⼀。

⼀、应使⽤阿拉伯数字的场合⽆论⾃然科学还是⼯程技术,都离不开数字。

阿拉伯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的特点,所以被⼴泛应⽤。

现在,普遍使⽤微机排版以后,阿拉伯数字⼜以其具有便于微机录⼊的突出优点,备受录⼊⼈员的欢迎。

在科技⽂章中,阿拉伯数字主要⽤于以下场合。

1. 公历的世纪、年代、年、⽉、⽇和时刻等(1)公元世纪、年代⽤阿拉伯数字,对于⼀些⽤惯了汉字的⼈总觉得别扭,他们顽强地坚持旧的习惯,当然,也有⼀些作者是不了解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法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编辑部收到的书稿中常可见“⼆⼗世纪”、“⼆⼗⼀世纪”、“九⼗年代”⼀类写法。

应分别改为“20世纪”、“21世纪”、“90年代”。

作者来稿实例1:由于该切⽚器设计简洁、结构⼩巧、操作简便,因此,从七⼗年代⾄今,⼀直成为国内纤维检验设备上的⼀种定型产品。

(“七⼗年代”应改为“70年代”)作者来稿实例2: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主动放弃了产量⾼、科技含量低、⽣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产,继⽽转向各类差别化纤维品种的⽣产开发。

(正确)(2)年份、⽉份、⽇使⽤阿拉伯数字,现在已被⼤多数⼈接受。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引⽂著录、表格、年表等中,按GB/T 704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期和时间表⽰法》的规定,采⽤标准化的简明的表⽰⽅式,不少⼈感到不习惯或不会⽤。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

公文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数字概述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

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

不论是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用法。

二、公文中数字使用的常见瑕疵在公文创制中,由于写作主体对数字使用的有关规定不熟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强,审核程序不严格、不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错用、滥用、误用、混用及表达不够精练等数字使用不规范情况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普遍存在,如“2008年”写作“08年”,“七八天”写作“七、八天”,“腊月十五”写作“腊月15”,“一年4季”,“1,300,000,000人”等等,这些数字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和发文机关的形象,汉字使用规范化、标准化亟待重视和加强。

三、汉语数字的规范使用(一)长期已来约定俗成的定型的词语、词组、成语、短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概、九州、三翻四次、八仙过海、零点方案、二一添作五、见其一未见其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九牛二虎之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

(二)星期、季度的表述及规范化简称、统称用语需使用汉字型数字,如:星期一,星期六、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六届四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等。

(三)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的表述,应使用汉字型数字。

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九月二十三日、戊子年四月十七日、腊月初八,正月十五,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等。

同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清楚,可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括注。

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四)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之间不能用符号隔开,如:“三四天”不能写成“三、四天”,“八九万套”不能写成“八、九万套”。

关于数字的规定用法

关于数字的规定用法

关于数字的规定用法一、数字·阿拉伯数字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

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

印度数码早在公元8世纪初叶就传到中国,但没有流行开来。

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兴起,阿拉伯数字才被广泛地使用。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数字制。

它的优点是: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应用,成为一套国际通行的数字体系。

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不仅用于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出版物,一般出版物凡是在涉及数字(如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时,也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体例,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十分混乱。

为纠正这种混乱状况, 1987 年 1 月 1 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这个规定试行了 8 年, 后经修订,于 1995 年 12 月 13 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从 1996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二、数字的大写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所谓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元”。

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

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三、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数字使用看似简单,但是并不简单。

出版物上使用数字时,应该注意:(1)要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用法规则(提纲)
陈浩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总原则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因为阿拉伯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便于录入”的优点。

1.1 得体
符合科学性原则和汉语言体例。

12指肠王老5 不管3721
1.2 统一
全刊或全书用法一致,特别是 10以下的个位数字。

体现系统性、简单性原则。

1.3 规范
符合GB/T 15835-1995中的正确规定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注意灵活性原则,与时俱进,敢于使用阿拉伯数字。

2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2.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a) 年月日采用全数字表示
20070721 2007-07-21
不规范: 2007.7.21 2007-7-21 2007 07 21
b) 年份不能用简称
2007年≠07年; 2007年≠2007 a
省年号’07仅用于某项活动的标题式的名称中
c) 时刻全数字表示
140628 14:06:28 用冒号作分隔符
d. 日期与时刻组合
用时间标志符T连接
2007-07-16T14:06:28
e. 有特定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段表示
连接号用“/”或“—”,不用~
1996—2006或1996/2006 2007-01-01—07-01
2007-07-18—26
2.2 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值
2.3 计数单位前的数字一般也用阿拉伯数字
整数一至十,只要得体,尽可能用阿拉伯数字:
张三提了3条意见,李四谈了4点看法
关于“1”的使用是否得体的判别“原则”:用一以外的数字代替一,合情理,可用“1”;不合情理,必须用“一”:
张三忙碌了1天; 李四一天忙到晚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关于“2”如何使用,目前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只有“二”才可用“2”,“两”不能用“2”,否则违反现代汉语普通话习惯;有人认为,“2”可以读作“二”或“两”,如“2 V”或“2伏”既可读作“二伏”,也可读作“两伏”。

“这次交通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2人重伤、31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这一写法并没有什么不得体。

2.4 计数的数字
一部分概数:10多 300余人
百分点:1百分点=1%;用于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增减。

2.5 元件、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代号及其他序号
次第数字:第1届第2次第3天
3 汉字数字使用场合
3.1 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
7上8下 1元3次方程 64边形白发3000丈
日月简称表示节日、事件:用汉字数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九一一” “9 ·11”; “三一五” “3 ·15”; 一二·九运动“ 12 ·9”运动
3.2 相邻2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
六七千米六十八九岁
3.3 带“几”字的概数
十几三千几百
3.4 非公历纪年
日本昭和八年(1933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4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数值的书写规则
4.1 4位以上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不用“,”等
1 030 0.414 0
4.2 纯小数中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
0.414 0不能写成 .414 0
4.3 多位数不能转行
36.04 25%
4.4 阿拉伯数字不得与除万、亿以外的汉字数字连用
500元不得写为5百元; 3 000天不得写为3千天。

3 000米可以写作3千米或3 km,这里“千”是SI词头。

十三亿一千五百万→ 13.15亿, 131 500万,13亿1 500万;不得写为13亿1千5百万。

4.5 数值范围
范围符号用“~”
30%~45%; 2亿~8亿; 2×103~6×103,(2~6)×103,不能写成2~6×103。

4.6 公差
(100±1) mm和100 mm±1 mm均可,不能写成100±1 mm。

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
(25±2)%,不能25±2%,也不能25%±2%。

220 V±10% → 220(1±0.10) V或(220±22) V。

4.7 带单位的量值相乘表示面积、体积
100 mm×200 mm×300 mm
不能100×200×300 mm(或mm3); 也不写作l×b×h, mm:100×200×300。

5 数值修约
口诀:4舍6入5看右,留位奇进偶不进。

8.349 9→8.3; 8.361 4→8.4; 8.350 3→8.4; 8.350 0→8.4; 8.250 0→8.2; 8.050 0→8.0
6 极限值表示
从A到B: A~B; A≤X≤B
超过A到B:>A~B; A<X ≤B
至少A不足B:A~<B; A ≤X<B
超过A不足B:>A~<B;A<X<B
万分之一以上: 可≥10-4,也可>10-4
年龄分组:0~10, 10~20, 20~30,…,50~60, >60
正确表示: 0~10, >10~20, >20~30,…,>50~60, >60
7 其他问题
6.1 数值增减
区分“增加了几倍”与“增加到几倍”
减少不能用倍数
6.2 正确使用数值前后表示概数的词
约、近、左右、上下等不能并用:今天来听课的人数约100人左右。

最大、最小不能用概数:
最大电流为15~20 A; 最低温度23~25 ℃;
超过200多V;近100多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