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GDP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系别:国贸系班级:国本五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岁磊【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

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具体数据如下:图1数据收集注: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图 2 Y与X1图 3 Y与X2图 4 Y与X3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计量经济学课题论文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课题论文实验报告

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第十二组组长:牧春枝组员:雷志豪郑皓谦李远致姜婧怡刘三科李晗静雷金祎一、摘要: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那么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研究性。

通过文献参考发现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点: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文将分别总结以上因素的影响情况。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在研究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之前,首选我们要明白居民消费水平的意义。

居民消费水平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

即是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来确定的一个量,所以要想了解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从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 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由此选择了国内生产总值GDP 作为居民消费水平计量分析的因素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从整个宏观方面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整体水平做出个大致的分析,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我国居民由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两部分组成,所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论文 影响我国人均GDP的变量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论文 影响我国人均GDP的变量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人均GDP的变量因素分析摘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文章从从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四个方面作为出发点,通过往年的数据发展来观察它们对于人均GDP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笔者认为,在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以及政府支出的基础上,更要调节好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均GDP;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府支出引言一国的经济乃立国之本,而经济发展是以GDP增长为前提的。

影响人均GDP 的因素看似众多,究竟哪些因素对人均GDP的增长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呢?由此引出了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对我国人均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随着2009年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无疑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

然而,在如此大的总量之下,中国的人均GDP却一直在世界100名左右徘徊。

“国服民穷”的现状一直是我们的问题。

经我们数据搜寻,在人均GDP的增长过程中,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政府支出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有了显著的上升。

同时,我们知道GDP的构成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因此,我们把城市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四个指标作为反映了人均GDP的自变量,认为这四个变量是影响人均GDP的关键性因素。

本实验主要选取1979—2009年的统计数据。

一、人均GDP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人均GDP的基本概念和经济意义(1)人均GDP的基本概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关系的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关系的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关系的分析专业:工程管理(造价方向)年级:2007级班级:2班名字:陈纯芳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研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反之,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居民的收入同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分析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eople income level raise constantly. This text will use relevant analysis and come back to analyze that study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 of gross national product change to resident's level of consumption. Gross national product increases, mean the national economy level is raised, resident's income increases, residents' consuming capacity is promoted,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is thereupon improved. On the contrary, gross national product is reduced, residents' income is reduced in step,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is reduced. At present, the great number country is all devoted to improving residents' level of consumption, relation to study two help we clear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resident's level of consump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raise closely bound uply, thus regard improving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starting point, improve residents' level of consumption.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引言: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引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是计量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参考。

数据来源和描述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支出、人口信息、价格指数等。

以下是数据的主要描述:•城乡居民收入: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消费支出:包括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人口信息: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量和结构。

•价格指数:包括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模型设定为了探索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了以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1. 静态计量模型首先,我们使用静态计量模型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

模型设定如下:$$ C_i = \\beta_0 + \\beta_1Y_i + u_i $$其中,C i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的消费支出,Y i代表该居民单位的收入水平,$\\beta_0$和$\\beta_1$分别为模型的截距和斜率,u i为模型的误差项。

2. 动态计量模型其次,我们使用动态计量模型来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影响。

模型设定如下:$$ C_{i,t} = \\alpha_0 + \\alpha_1Y_{i,t} + \\alpha_2Y_{i,t-1} + \\alpha_3Y_{i,t+1} + v_{i,t} $$其中,C i,t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消费支出,Y i,t代表该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收入水平,Y i,t−1和Y i,t+1分别代表该居民单位在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的收入水平,$\\alpha_0$、$\\alpha_1$、$\\alpha_2$和$\\alpha_3$为模型的参数,v i,t为模型的误差项。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个人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分析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时间:2013年11月10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消费关系简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居民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而国外进口需求的恢复不尽如人意,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降低,以往靠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均GDP 、人均消费、实证分析、协整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978年的141.7倍。

国民收入也大约增长了141倍。

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增大大约1.8倍。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我国GDP对居民消费影响计量分析[论文]

我国GDP对居民消费影响计量分析[论文]

我国GDP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计量分析摘要:从经济理论角度来看,消费与gdp具有正相关。

文章依据1990年到2010年的gdp数据和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分析得出gdp —消费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而1997年和2008年作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对这两个时间断点分别做邹至庄检验,文章的最后综合全文,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gdp—消费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邹至庄检验虚拟变量模型1990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呈现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不断上涨。

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消费是和gdp有正相关关系的。

而中国经济在1997年和2008年均发生了比较大的金融冲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都有可能会引起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因此,我希望能够在对消费和收入作出线性回归后,加入邹至庄检验,判断1997年和2008年是否发生了断点处结构性变化,并通过虚拟变量模型,判断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哪些发生了变化。

一、背景介绍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是直接相关的。

从经济逻辑上来讲,居民消费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整体经济活动越好,国内生产总值越高,那么居民消费就越高。

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二、实证分析1.数据收集从中国统计局里找到中国统计年鉴,在中国统计年鉴找到年度数据。

2.一元线性回归将数据输入eviews软件,对其做最小二乘法,得出一元线性回归的表达式:式(1)式(1)中,斜率系数的t值为36.38875,p值近似为0,说明回归系数高度显著,gdp对消费有显著影响。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计量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GDP不断攀升,更是在2008以来的金融危机中持续站稳脚步。

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与国民消费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扩大内需,促进人民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采用计量分析的方式,研究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GDP 居民人均消费回归分析一、概念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支出。

在我国,居民消费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实物消费、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其他等11类。

人均GDP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准则,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购买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研究人均GDP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也是分析我国经济状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研究现状人均GDP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中国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居民消费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对于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多种,可细分为人均GDP与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费的关系研究,人均GDP与居民用于基本生活用品,如粮食、居住等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研究,长期的研究均表明,居民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所以促进居民消费,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扩大内需,对于提升GDP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 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想用计量经
济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

当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居民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也就上升:反之,若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居民的收入减少,消费能力降低,消费水平也就降低。

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据和公式直接告诉我们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息息相关,并且还可以预测未来的数据,所以为了底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可以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方式来做到,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水平 问题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息息相关,而国民收入又是反映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整个国家的经济越好,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上升,国民收入也就提高,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也就提高,购买力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提高;反之,当一国的经济越差,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下降,国民收入也就降低,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也就降低,购买力下降,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降低。

二、理论综述: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三、
模型设定
国家的经济越好,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上升,国民收入也就提高,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也就提高,购买力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提高,设定模型:
i
i i X Y μββ++=21
四、 数据收集
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
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 (Y 元)
国内生产总值 (X 亿元) 2001 3887 108068.2 2002 4144 119095.7 2003 4475 135174.0 2004 5032 159586.8 2005 5573 183618.5 2006 6263 215883.9 2007 7255 266411.0 2008 8349 315274.7 2009 9098 341401.5 2010 9968 40326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网址:/tjsj/ndsj/2011/indexch.
五、 模型的估计与计量
由以上数据可以做散点图
该散点图大致呈线性,对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Y )与解释变量“国民生产总值”(X )进行回归分析,且方程形式设定为一次型可以建立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i
i i X Y μββ++=21
根据上述数据可得到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i i i u X Y ++=-Λ
1010*11.2034.1652
(91.80038) (3.75*10-10

t = (18.00) (56.39) R 2
=0.9975 9972.02
=-R F=3179.75 怀特检验
由上表可知: nR 2=7.02,由White 检验知,在α=0.05下,查χ2分布表,得到临界值χ2
0.05(2)=5.9915,
同时X 的t 检验值也显著。

因为nR 2=7.02>χ2
0.05(2)=5.9915,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

异方差的修正
结果如下:
Y i =1588.895+2.14*10-10X i +u i
(47.84068) (2.79*10-12 )
t = (33.21) (76.87)
R 2=0.9986 9985.02
=-R F=5909.38
从2001到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i =1588.895+2.14*10-10X i
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由上表数据可得到R 2=0.998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9985.02
=-R ,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拟合程度高,残差平方和小,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以外的因素对该模型的影响很小。

显著性的检验:假设,该回归方程的系数为0,取a=0.05,查t 分布表度为10-2=8的临界值为的自由2.306,小于该回归方程系数的t 值,所以应该拒绝假设,这也就表明,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关,且有显著影响。

六、 结论
1):国内生产总值对消费水平存在影响,原因是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国民收入也就提高,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也就提高,购买力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提高。

2):国内生产总值对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国民收入提高,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公众购买力提高,消费水平增加。

七、政策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国
民收入,最终达到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庞皓, 2010:《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 ) 科学出版社 百度文库 国家统计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