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给排水概论论文(新)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给水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学院:土建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学号:0908070016姓名:杨秀领论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
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一、问题的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
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
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给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费巨大的投资,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技术经济分析。
给排水工程的分阶段投资建设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关键词:排水管,顶管技术,施工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1.施工准备1.1顶管机头选择根据土质和施工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顶管距离、顶管施工排土、施工时地面沉降控制难易程度等,顶管机头选型为:Ф1000管和Ф1350管,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Ф1650管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机。
1.2顶管总推力计算掘进机头迎面阻力F0经计算机头切削面泥水压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机头土舱实际控制值应介于理论计算值的上下限之间。
如设定值为:Ф1000管机头:110KPa 上限值130KPaФ1350管机头:115KPa 上限值135KPaФ1650管机头:125KPa 上限值145KPa此时机头迎面阻力按式F0=1/4πD2Pmax计算,则有:F0(Ф1000管机头,外经1.24m)=157KNF0(Ф1350管机头,外经1.65m)=289KNF0(Ф1650管机头,外经2.07m)=488KN管道的综合阻力F1F1=μπDL考虑施工时实测管壁外周摩阻力值,在管壁外侧同步注入触变泥浆情况下,平均值均为4KN/m2,故μ取此值。
1.3洞口地基加固在洞口围护桩外圈增加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该排桩宽度比洞口宽度大3m,深度比洞口下沿深4m,施工方法与洞口水泥土搅拌桩类同。
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立面和平面的美观和合理,更要求空间布局的流畅以及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本文以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介绍重点,主要以民用住宅建筑为主,介绍了比较在人们对卫生安全以及经济合理的新的需求下的给排水设计方式。
本文首次介绍了给排水系统中的主要的细节设计,接着在文章中比较仔细了阐述了给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
关键字:建筑;给水设计;排水设计abstract:with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adoption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he building i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facade and flat appearance and reasonable requirements of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smooth and the use of maximum efficienc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the focus, the main residential building, drainage design to compare the new demands of the people on health and safety and economic.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to the drainage system, then in the article carefully describes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keywords: architecture; water supply design; drainage design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条件的改善,高层以及大面积的住宅的增多,给给排水的设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探讨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一些新的建筑思想和理念也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专业中体现出来。
建筑给排水设计优劣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几年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现场的服务经验,从提高住户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出发归纳总结了经常碰到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technical level have quickly raised, some new building of thoughts and idea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f each professional reflected.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qualit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ccording to a few years building drain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ite service experience, from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residents starting summarizes the often encounter new problems and solutions.keywords: architectu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的适应性、灵活性,要求赋予住宅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摘要:在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
文章通过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阐述了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字:给排水;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排水abstrac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existing norms, constantly sum up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strive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full-featured, reliabl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building product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drainage works desig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heir treatment measur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f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排水系统,它们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是任何现代建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经验论文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经验探讨【摘要】随着人们对住宅的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是否合理,对今后人们的生活居住、装修、维护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
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当前,住宅建设主要内容已经从满足人们基本居住生存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更加舒适便捷功能多样化的生活空间设计上来。
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把给排水设计的更人性化,尤其是厕所厨房洗衣房等给排水管道多的空间。
1 给水设计1.1 自动排气阀的作用设有延时自闭阀蹲式大便器的楼房给水系统,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
当系统停水时,给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
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
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扭时,则压缩的空气会伴随着水流喷薄而出,常会将便器内的污物吹到地面以上,甚至溅到入厕者的衣物上。
在管系的最高点设一个自动排气阀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2 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
但是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其间兴起了众多的高层建筑。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后期使用。
结合多年施工实践经验,本文主要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这两个方面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施工技术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city 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speeding up, the rise in man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building’s later use. with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construction drainag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屡见不鲜,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头试行时为止。
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头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
第一代通过专业培育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头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
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间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消失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这促使广阔设计人员开头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
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间续出版发行。
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
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乐观讨论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胜利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
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进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气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
其次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进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
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进展,建筑给排水专业快速进展,成为给排水中不行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肯定的实践阅历,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
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
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论文建筑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
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一、问题的由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
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
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1工艺流程的要求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
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
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
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
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
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
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
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
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
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
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
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
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
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
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
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
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
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
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
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