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平菇的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种植方式主要包括:straw bag法, 浆状物培养法和木屑培养法。

1. Straw bag法:(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有机质基底,如稻草、秸秆等。

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如切碎成适当的长度,然后用沸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和杂草种子。

(2) 润湿基底: 将处理好的材料放在大容器中,然后倒入足够的水,直至其充分浸湿,但不要有水分滴下。

(3) 接种香菇菌种: 在润湿的基底中加入香菇菌种,均匀分布在整个基底上。

(4) 包装: 将接种好菌种的基底放在编织袋中,并用绳子扎紧袋口,以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

(5) 培养: 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将包装好的袋子放在菌棚中,进行培养。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覆盖整个基底,形成菌包。

(6) 孵化: 菌包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菌丝覆盖基底后,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7) 出菇: 在菌包孵化期结束后,可以移至更适合培养的环境中,如菌棚,进行出菇。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对菌包进行适时的喷水和通风等措施。

一般出菇期为7-10天,人工摘取成熟的香菇。

2. 浆状物培养法:(1) 培养液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香菇的浆状物培养液。

常用的浆状物包括玉米糖浆、米糊、豆粉等。

将这些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形成浆状。

(2) 润湿培养物: 将培养液倒入培养容器中,使其充分润湿。

(3) 接种菌种:在润湿的培养液中加入香菇菌种,并充分混合。

(4) 培养: 将接种好菌种的培养液容器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在15-25摄氏度,湿度适宜等。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生长扩散。

(5) 孵化: 菌丝生长扩散后,需要继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

(6) 出菇: 在孵化期结束后,移至更适合出菇的环境中,如菌棚。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出菇。

出菇期一般为7-10天,需要及时采摘成熟的香菇。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在各地都有不少人在进行平菇的栽培。

平菇栽培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就很难获得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平菇栽培的一些基本技术。

一、基础准备1、菌种选购。

在进行平菇栽培前,首先得选择好菌种,这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菌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平菇的产量和品质,建议要选择有良好口碑和专业的生产厂家。

2、介质准备。

平菇可以种植在多种介质上,如麦秸、稻壳、木屑等。

在使用这些介质前,一定要充分堆放或入水泡发处理,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介质渗透至适宜的湿度后,进行消毒处理。

3、栽培环境准备。

平菇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即可。

在进行平菇栽培前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条件合理设计栽培环境,容易操作和控制,这样方便管理,也有利于保障收成。

二、培养瓶的灭菌和接种准备好培养瓶后,我们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保证接下来的培养过程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菌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接种前,需要将菌丝体与培养基分离,并将其均匀地撒在培养瓶垂直的侧壁上,接种后,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到菌丝覆盖了培养基表面。

这样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接种操作了。

三、接种和菌床的制作1、接种环节。

将培养好的菌种,用无菌的方法接种在培养基上,为了加快菌丝的生长,要控制温度,对菌株进行适当的照顾。

2、菌床制作。

在建立好菌种后,我们需要制作自己的菌床种植基质。

制作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基质的质量和充分的湿度。

另外,在培养菌床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控制温度,让平菇更好的生长和发育。

四、栽培和管理平菇的栽培和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做好每一个环节。

在供潮湿的环境下,菌丝会开始生长,并不断地吸收养分,经过商家的经营和管理,就可以成功的生长出平菇。

在菌菇的栽培和管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另外,我们还需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对于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要及时处理,以保障平菇的健康生长。

平菇简化栽培技术

平菇简化栽培技术

平菇简化栽培技术
平菇的简化栽培技术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制作母种:在无菌环境下,将母种经过反复提纯复壮进行生产实验后正式成为母种。

2. 制作原种:培养基的制备可以采用玉米粒和木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菌种瓶,表面压平压实,进行高压灭菌。

冷却后将母种和接种工具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然后进行接种。

接种后的原种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在20\~26℃条件下,一般25\~35天平菇菌丝就可长满原种瓶。

3. 制作栽培种:栽培种可以采用熟料栽培技术,即先灭菌后装袋。

培养基配方可以采用木屑、稻糠、石膏或石灰等,采用常压土蒸锅蒸气灭菌。

4. 播种和管理:将准备好的菌种播撒在菇床上,上面再覆盖小麦粉、石膏等辅助材料,最后覆盖一层透气的薄膜。

在栽培期间要保持菌床湿润,空气湿度在80%以上。

当平菇长出雏形时,颜色会由白色转变为灰色,当菌瓣有手掌大小时就可采摘。

以上是平菇简化栽培技术的大致步骤,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书籍。

平菇种植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平菇种植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平菇种植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种植平菇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以下是平菇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一些要点:
1.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棚种植平菇成为了主流方式,在大棚内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是种植平菇的关键。

2. 平菇的栽培基质主要有秸秆、麦秸、稻草等,这些基质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消毒处理可以使用蒸汽、石灰浸泡等方法。

3. 平菇的菌种可以通过培养基培育得到,也可以购买商业菌种。

菌种的选择应该健康、良好的菌丝生长并具有优良的产量和品质。

4. 平菇的种植过程包括菌种接种、菌丝生长、拔菇等几个阶段。

在菌丝生长期,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5. 平菇的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适时浇水、适时通风等方面。

病虫害防治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定期巡视和清除病虫害是必要的。

6. 平菇的收获时间一般在菌盖完全展开后进行,及时采摘可以保持产量和品质。

7. 平菇的贮存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宜在5-10摄
氏度的环境中保存。

总的来说,种植平菇需要对温湿度、基质处理、菌种选择、管理和收获等环节进行科学的操作,只有合理掌握这些技术和管理技术,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也就是工厂化生产可以周年、规模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效率高,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温度:为了满足食用菌在反季节种植对温度的需求,常投入大量的电费开支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进行降温,所以种植环境的保温情况直接影响电费的开支多少。

有的投资商处于对前期投入资金的考虑采用的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都达不到保温的要求,对建厂前期来说节约了开支,但无休止的制冷费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二、湿度:工厂化种植都是利用制冷机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也除掉了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要远低于蘑菇生长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为了增湿只能多次大量上水使菇体的生长和质量都受到影响,本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解决了空气湿度难以控制的弊端,能使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永远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通风:通风也是影响温度的一个主要环节,车间温度的高低很大的程度就是受通风的影响,所以处理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在外间温度低时进行通风可以减少对车间温度的影响,这是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通风的时间受限制,尤其到7、8月份早晚温度相差不大采用这种方法意义就不大了。

采用热交换式通风设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车间的温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通风都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带来的温度骤变对菇体的影响。

四、光照: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车间采用何种光照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采用日光灯照射合理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光的亮度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光照强的品种必须采用多个光源,过多的光源给各种操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对于光线要求较强的品种宜采用采光板进行采光,这样即解决了过多的灯给出菇车间的操作造成的不便也解决了灯光给出菇车间带来的热量问题,也很安全。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优点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平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

下面是平菇栽培的几个技术要点:1. 材料准备:以蘑菇菌丝培养液、过石灰土、麦草或稻草为基础材料。

选择质地细腻、无杂质、无霉变的麦草或稻草,将其晾晒至含水量适中。

过石灰土用于调节基质的酸碱度。

2. 菌床制作:将基础材料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保持适宜含水量。

然后将混合材料填入菌床袋或平菇菇蓬中。

菌床厚度一般约为15-20厘米。

3. 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平菇菌丝培养液均匀地洒在菌床表面上。

接种量约为每平方米200-300克。

4. 环境条件:平菇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在12-24摄氏度,湿度在75-85%。

因此,在菌床接种后,应控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可通过加热、通风、喷雾等方法调节。

5. 菌床管理:平菇菌丝发芽后,要进行一定的菌床管理。

首先是保持菌床的湿润度,通过适时喷水或覆盖湿布等方式增加湿度。

其次是适时通风,保持菌床内气体的流通。

另外,也要注意控制菌床的酸碱度,应保持在pH值6-7之间。

6. 收获和保鲜:平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4周,菌盖表面出现黑色斑点时即可收获。

将全菌体用刀修整成形,注意保持完整。

为了保持其新鲜度,可将平菇放入塑料袋中,并贮存在低温(0-4摄氏度)、高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

以上是平菇栽培的一些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平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蘑菇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材。

它的质地鲜美,味道香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和汤料。

由于其品种多样、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平菇的栽培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菇栽培的相关内容。

一、菌床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平菇的菌床一般采用稻草或麦草与过石灰土混合制成,稻草含水情况最好为70-75%,麦草含水率则应保持在80-85%,稻草含量在菌床中的比例为15-25%,麦草为75-85%。

平菇发酵熟料栽培专业技术

平菇发酵熟料栽培专业技术

平菇发酵熟料栽培技术---------------------------------------------------------------------------------- 作者:蕈苑-- [原创]平菇发酵熟料栽培技术新年好!蕈苑给全国广大菇农及为我国食用菌事业做出无私奉献的菌界专家学者、网友们拜年啦!在这新年伊始之际,蕈苑为大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平菇发酵熟料栽培技术》。

目前,发酵熟料的处理工艺,以设备投资少、工艺成熟、高抗杂、产量稳定且可全天候生产等诸多优势,广泛用于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毛木耳等菌菇的栽培基质的杀菌处理。

这项技术应用于平菇的生产,在发酵料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设施,就可进行平菇的周年化、规模化生产,本帖汇集我十多年来从事平菇、秀珍菇的周年化生产的实践,将从发酵熟料的栽培工艺出发,阐述平菇周年化生产的营销企划、场地规划、设施建造、机械设备的配置、生产管理及四季出菇管理等相关配套技术,希望此贴能给准备平菇周年化生产的从业者一些启示。

--作者:蕈苑--一发酵熟料的演变过程大家知道平菇栽培的培养料处理方法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这几种。

对一个平菇栽培者来说,如何选择自己的栽培模式很是重要,有很多刚入门的菇农都会很是茫然,到底怎样做才能的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呢?在这里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这几种栽培模式的演变过程。

生料栽培模式这是平菇栽培的最简单、生产成本最低、也是最原始的栽培模式,在自然温度低于10度时,利用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微生物的优势进行平菇生产的一种方式,其低成本的优势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由于培养料没有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培养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当平菇的菌丝生长会导致菌袋升温,当温度上升至足以使培养料中的其它微生物萌动时,便会促使菌袋温度急速上升,当温度上升超过平菇菌丝的最高生理极限时,便会导致平菇菌丝衰败、死亡,进而绿霉大行其道,造成栽培失败。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平菇的栽培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1.基础建设: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平菇栽培要求温度
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中,光线强度适中的环境,同时建立良好的设施,如遮阳棚、加湿设备等。

此外,还要准备好培养层和菇种。

2.菇种培养:选择优良的菇种通过体细胞培养、种子培养
等方法进行繁殖并培育成菇种。

菇种要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保证菌种的活力、品质。

3.培养基制备:平菇培养基主要包括麦麸、蛋白粉、玉米粉、石膏等成分。

要保证各成分的质量和配比正确,制成均匀的完整培养基。

4.培养层配置:在合适的培养层上,先铺一层生草或覆盖
有机物料,再浇上培养层,在表面整齐地铺上菇种,培育各种菌丝。

5.接菇:当菌丝长成菇盖大小时,要进行接菇。

取一定量
的耐高温的黄泥或软粘土放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涂于菌丝上,覆盖好菇子,促使菌子成长。

6.管理养护:平菇的生长需要统一灌溉、通风、加湿和除虫等管理养护。

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合适的光照强度,促进菌盖和菌柄的生长。

7.采收和销售:菇盖生长到成熟之后,就可以采摘了。

在选择时间、方法和技巧上要小心谨慎。

采摘之后要及时处理和包装,以保持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以上就是平菇栽培技术流程的细节步骤。

在生产中要注意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菌农还可以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促销政策,发展多元市场渠道,实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化平菇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化平菇的种植技术
菇房建造
现有的空置房间和地下室可以改造成蘑菇房。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建造蘑菇屋。


菇房应位于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蘑菇房的面积应为20平方米。

屋顶
和墙壁应较厚,门窗布置应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内墙和地板应涂上石灰,并用水泥打磨消毒。

此外,还可以建造一个简单的蘑菇屋,即地下1.5-2.0m的半地
下蘑菇屋。

为了充分利用蘑菇房空间,还可以在蘑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

床架由北向
南布置。

不要靠在它周围的墙上。

在床架之间留出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面20厘米。

上层不应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线。

床宽不超过1m,便于管理。

床面铺有木板、竹竿或草帘等。

菇房消毒
蘑菇屋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尤其是旧蘑菇屋。

减少杂菌污染和病虫害。

消毒方法如下: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次。

养料配制
平菇可以用锯末、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秸
粉等原料栽培。

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应添加适量的麦麸、米糠、石膏、过磷
酸钙等辅料。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1棉籽壳99%,石灰1%。

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2稻草99%,石灰1%。

将秸秆切割器长约5cm,放入1%石灰水中浸泡5~6小时。

当它
吸收足够的水分后,把它捡起来,排干水分,然后按模具播种。

3木屑89%,石灰1%、麦麸10%,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

4玉米芯粉90%,米糠9%,石灰1%。

混合干燥材料,加水并搅拌均匀,直到含水量合适。

5玉米芯或玉米秆将原料压破后放在清水或1%石灰水中浸泡1~2天,至充分吸水后
捞起沥干,即可平铺成菇床,分层播种。

6花生壳,花生秆78%,麸皮20%,石膏1%,糖1%。

首先,将花生壳和花生茎干燥粉碎,将糖溶解在少量水中,与干燥材料充分混合,然后加水充分混合,直到含水量达到58%左右。

7甘蔗渣50~69%,木屑30~49%、石灰1%。

先将干料混匀,再加清水翻拌均匀,至
含水适量为止。

8豆秸粉33%,棉籽壳33%,锯末32%,碳酸钙1%,糖1%。

将糖溶解在少量水中,与
干燥材料充分混合,然后加水搅拌均匀,直到有适量的水。

在以上8种配方中,拌料时加人0.1~0.2%多菌灵和0.1%敌敌畏,以便杀灭部分杂菌、害虫。

尤其是温度较高时播种,培养料中添加适量杀菌剂、杀虫剂,增产效果更明显。

播种
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复盖式播种等。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层播。

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营养料,约5厘米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
铺一层营养料,再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整平压实。

床面要求平整、呈龟背形。

床面一般为每平方米20kg左右,厚度10-15cm。

播种前,从瓶子或塑料袋中取出细菌,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洗净,将细菌破碎成枣树大小的细菌,然后播种到材料中。

播种后,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有利于保湿,防止杂菌污染。

播种期一般为8月底至次年4
月底。

但春播宜早,秋播宜晚,温度低于15℃是平菇栽培的适宜时期。

管理
1.生发期管理:菌丝生长发育期管理主要是调节温度、保湿、防止杂菌污染。

为防止
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内室温应控制在15℃以下。

播种两天后,该菌株开始发芽,并在
周围逐渐生长。

此时,应每天多次检查培养物中的温度变化,并将材料温度控制在30℃以下。

如果材料温度过高,打开薄膜,通风冷却,温度下降后盖上薄膜。

材料温度稳定后,
无需提起薄膜。

10天后,菌丝体在材料表面生长,并生长到材料层。

此时,室温可以提高到20-25℃。

如有杂菌污染,可在杂菌生长处撒石灰粉或用0.3%多菌灵擦拭。

在此期间,
将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会在培养物上
生长。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

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
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上。

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

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
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

同时要支起塑料
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
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可向料面喷少量水,保持室内
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

温度保持在15℃左右。

追肥
在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此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
着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将猪粪和牛粪用粪肥粉碎,预湿,用石灰水上清液堆放15天,加入50%的肥泥和少量植物灰,拌匀。

当食用菌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蘑菇时,清洁床面,清除老根,并在床面
上施肥。

草料汁用腐熟晒干的草料,加100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棉籽汁向棉籽中加入10倍的水煎液,冷却后再加入3倍的水。

食品液取10公斤没有霉变的黄豆4660,-12.00,-0.26%,淘洗干净,浸泡后加水50~60公斤,煮后滤取汤汁,加水至200公斤喷洒;取10公斤胡萝卜切碎,加15公斤水,煮
30分钟,过滤取汁,加3倍水配成25%的胡萝卜汁喷洒;在100公斤水中加入固体葡萄糖1公斤,溶化后即得1%的葡萄糖液,直接喷洒即可。

蘑菇根汤:取蘑菇根5~10kg,洗净,加水10~15kg,煮沸15分钟,取清水,加水
50kg,搅拌均匀,喷雾,可促进蘑菇芽生长。

上述提到的各种追肥液每平方米用量0.5公斤左右。

收获平菇
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
的最适收获期。

这时采收的平菇,菇体肥厚,产量高且味道美。

采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
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下。

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

采大朵留
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3—4批菇。

每批采收后,都要将床面残留的死菇,
菌柄清理干净,以防止下批生产烂菇。

盖上薄膜,停止喷水4—5天,然后再少喷水,保
持料面潮湿。

大约经10天左右,料面再度长出菌蕾。

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

平菇孢子形成温度为12℃~20℃,孢子萌发温度为24℃~28℃。

高于30℃或低于20℃都会影响发芽;菌丝体在5℃~35℃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
为7℃~28℃,以15℃~18℃最为适宜。

平菇属变温结果菇。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昼夜温
度变化越大,子实体分化越快。

因此,较大的昼夜温差和人工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

平菇属的种类多,不同的种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人们通常以子实体的分化和发
育期的温度要求,把平菇属的种类划分为三型:
1.低温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2℃,最适温度在13℃~17℃之间。

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0℃~24℃如凤尾菇、佛罗里达平菇、紫孢平菇。

3.高温子实体分化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4℃~28℃。

比如鲍鱼蘑菇和红蘑菇。

中国幅员辽阔。

在同一季节,南北温差很大,每个地区可能位于不同的地方
季节根据当地气温选择不同温型的平菇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