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二) 记事文章阅读指导及练习
四年级记事类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
记事类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 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 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 饰品折射出(柔和 温柔)的光。
5、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请你结合生活实 际谈一谈父母是怎样将你视为“珍宝”的。
5、言之有理即可。
(二)测试阅读
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 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 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 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 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 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 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诗,看今天的学生 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微 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 让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背诵。果然被我料到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全]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详解
![[全]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29d31658f5f61fb6366691.png)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指导详解一、原文阅读吃西瓜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好像空气凝固了,热得人们直喘气,连树叶也不动,像是被什么粘住了似的。
只有栖息在树上的知了,不停地演唱,但只能给人们增添烦闷。
唉,要是在这时候能吃上一个凉爽鲜甜的大西瓜,那该有多美啊!傍晚,妈妈下班回家,果然买回来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
这下我可乐了,捧着西瓜左看右看,喜得爱不释手。
这瓜足有七公斤重。
翠绿的瓜皮上镶着锯齿形的条纹,底部深深地凹了进去,顶端的瓜蔓又细又短。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指在瓜皮上弹了弹,“嘣嘣”,声音又响又脆。
我操起菜刀切瓜,还没等用力,西瓜已裂成了两半。
嘿,好一个shú熟瓜!粉红的瓜瓤(ráng)里嵌着历历可数的又黑又大的瓜籽,淡红的汁水顺着瓜瓤慢慢地淌在桌面上。
哎,光顾了看,还不知道这瓜的味道如何呢。
我顺手切下一块想饱饱口福。
刚把西瓜送到嘴边,我的手就停住了:对面的小厨房里不时闪动着妈妈的身影,妈妈辛苦了一天,回家没顾得上擦把汗,却又在厨房里忙开了……我来不及多想,转身拿起调羹(gēng),往那半只西瓜上一插,又拿了一条凉毛巾,急步向厨房走去……二、提升练习: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喘气()增添()翠绿()嵌着()2、“顾”字有很多种解释:顾及,照顾,看……联系上下文,对句中“顾”的意思做出准确判断,并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回家没顾得上擦把汗,却又在厨房里忙开了()3、“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好像空气凝固了,热得人们直喘气,连树叶也不动,像是被什么粘住了似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天气的酷热。
B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天气的酷热。
C这句话描写出了太阳、树叶、人、空气、风、火等的多种景物。
D两个比喻句中,风和树叶是本体。
4、找出作者描写西瓜时用的四字词语味道_________外形_________瓜蔓________瓜籽_______声音_________5、“我”那么想吃西瓜,为什么没有先吃?6、“我”带着西瓜和凉毛巾到了厨房,会对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请为文章续写一个简单的结尾。
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

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
本文档是一份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包含20篇阅读理解题目。
通过完成这些题目,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锻炼找到文章中关键信息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每篇题目长度适中,题目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文章类型,有助于学生们全面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档中的每篇题目都由一篇短文和几个相关问题组成。
学生们需要仔细阅读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回答问题。
每篇题目后都附有参考答案,供学生们核对自己的答案。
通过反复练这些阅读理解题目,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学生们可以选择每天完成一篇题目,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进行安排。
建议学生们在完成题目后认真比对答案,并找出自己的错误之处,进行订正。
学生们也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以获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这份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是一个有针对性的练,旨在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思维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希望这份训练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这份小学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是一个有针对性的练习,旨
在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思维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希望这份训练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四年级阅读专项之记事类文章阅读

四年级阅读专项之记事类文章阅读四年级记事类短文阅读记事类文章通过文字记录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些事情,领悟生活的道理。
在阅读记事类文章时,需要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抓住文章的重点,领悟思想感情,以及要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中心思想。
童年时期的经历让作者铭记在心。
在上三年级时,作者的成绩很差,一次数学测验更是让她心慌意乱,等待发卷的日子更是心神不定。
然而,在老师的“哎呀”两个字中,作者感受到了老师的心意,从而激发了她研究的动力。
作者通过努力研究,克服困难,最终在数学测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多年后,那份没有分数只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为了作者心中的珍藏。
主要内容:童年时期的一次数学测验让作者感到心慌意乱,但老师的“哎呀”两个字激发了她研究的动力,最终在数学测验中取得了好成绩。
多年后,那份试卷成为了作者心中的珍藏。
二)春天的心一个早春的中午,微风拂面,晴空万里。
阳光温暖,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让人感到惊喜。
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迎着和XXX的呼唤,夸张地宣扬着身姿,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枝条,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我忍不住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时刻。
忽然,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涌过来,一到迎春花前,就像兴奋的小鸟儿一样钻进花丛中。
有的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花枝里。
他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象中。
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请求我为他们摄制一段录像。
看到他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
然而,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
随后,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商量了一下。
然后,他大声对其他孩子说:“叔叔摄像机里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快速录完,我们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XXX跳着跑一圈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那个女孩子和其他孩子热烈响应起来。
于是,他们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在迎春花周围跳跑,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
⑥我一边给他们拍摄,一边纳闷: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我并没有告诉他们摄像机电量不足,而且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15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15篇)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期望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
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
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
父亲自此就不再让我做家务,只叮嘱我要好好读书。
空闲的时候,他便给我讲一些有关伟人的故事……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
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不愿买,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
我呆呆地立着,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一片浓重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1.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为什么不自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父亲对“我”的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深切期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昙花昙花,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
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没有看过。
多想亲眼看看啊!可巧,爸爸告诉我,爷爷(精致精心)培养了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爷爷家。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一、记叙文阅读。
美丽的规则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费菲律普岛赶。
费菲律普岛是澳洲著名的企鹅岛,我们去那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子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大赛。
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消息后显得忧心忡忡。
因为根据估计,在我们到达企鹅岛前一个小时,这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就要结束。
根据我们的经验,到时候,观众散场,会有成千上万的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
因为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塞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如果因为塞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司机加快了车速,虽然时值傍晚,夕阳如血,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宽阔的海天之间,云彩无比的迷人,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欣赏或下车拍照,只是担心着一个问题:会不会塞车?会不会因此与美丽的企鹅失之交臂?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
离企鹅岛还有60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流。
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
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此时此刻,目力所及,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对面开来的车辆。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行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的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一侧的流动的车灯,我感到了一种无言的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课外阅读我能行。
外婆家的小屋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到了外婆家,这不由得勾起了我对那座小屋的回忆。
屋子前面是一个小院。
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装点成花园似的。
成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花上,不住地唱着歌儿。
屋子后面,是一个大竹园。
一丛丛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声音,仿佛在亲切地交谈着。
当我们走进竹林的时候,脚踏着那永远照不着阳光的泥土,软软的,比踏着地毯还舒服。
夏天,我们常常摊下一张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听外婆讲故事。
墙外搭着瓜棚、豆架。
秋天到了,晚上月光如水,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送来虫子的歌声,很容易地把我带进了甜蜜的梦中。
冬天是最寂寞的,但是,在这屋里的火炉边,我常和表姐妹们烤山芋吃;在屋外的雪地上,我们曾经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好美的一个梦啊!让我又一次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那座伴我度过童年的小屋。
(1)最能概括第2自然段画线部分所写内容的成语是( )。
A.生机勃勃B.万紫千红C.桃红柳绿D.花好月圆(2)作者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B.地点变换C.事情发展D.空间(3)夏天,我们在竹园里感受到怎样的快乐?(4)你最喜欢外婆家的哪一个季节?请简要写明原因。
季节:________原因:________2、划船的启示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攻)课都不行,会(流留)级的。
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钩)鱼。
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
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状)况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水的结果。
四年级语文写事阅读答题技巧与训练

第13讲四年级语文记事阅读--方法讲解与练习(一)一、方法宝典二、阅读空间初出茅庐小试牛刀1、按照文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出三个部分所讲的内容。
(1)第1~3自然段写的是“我”(2)第4~5自然段写的是“我”(3)第6~9自然段写的是“我”2、“我”经常光顾小吃摊的目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3、文中小吃摊的老板为什么要赔钱把面卖给“我”呢?4、为什么“在这温暖的小吃摊前,我不禁泪眼婆娑”?知识梳理你知道概括文章段落的方法:温故知新你知道标题的作用:崭露头角须首先把目光凝聚成最真切的现实中。
盯着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著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
1、第③斯自然段从和两个方面来描写石刻家,体现了他。
2、“我”为什么要向石刻家深鞠一躬?3、作者说:”石刻家不紧不慢的话语中透着玄机。
“你知道其中的“玄机”是什么吗?实战演练手心里的伤痕1、比较下列两个句子,体会一下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1)他拉起我的右手看了看,手心里留下了一个疤痕,笑着说:“你的伤没有白受啊!”。
(2)他拉起我的右手仔细看了看,手心里留下一个疤痕,笑着说:“你的伤没有白受啊!。
3、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4、从短文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校长和一位怎样的学生?拓展提高1、从全文的角度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第8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2、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句话中“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请你试着简述。
1、文中作者对小画眉的称呼变化了三次,请写出这三次不同的称呼,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它。
(1)第一次称呼:;因为:(2)第一次称呼:;因为:(3)第一次称呼:;因为:2、画眉妈妈为什么给自己的孩子吃足以致死的毒莓?家庭作业1、如何找中心句。
2、如何概括文章内容。
3、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要素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 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通 过弄清“六要素”,我们能快速提炼 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深入阅读打下基 础。
记事文通常有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即 按事 情发生的经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是记事 的最基本方式 。倒叙即先交代事情的结局或后发生的某 些情节,然后再交代事情的开端和经过。插叙即在叙述 某一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将 与中心事件相关的情节进行插入叙述,叙述结束后,文 章按照原来的叙述顺序继续进行。
5.“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一张纸条 给了“我”什么警示?为什么说它“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这张纸条警示“我”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光明正大。因为父母发现“我”偷偷拿 钱却没有当面批评“我”,而是用纸条的方式提醒“我”,给“我"留了尊严,也令 “我”一生铭记维护尊严。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 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上四年级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弱 微薄), ✔
除了(维 惟)持生活以外,根本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安慰 ) 将信将疑(半信半疑 )
坚定( 笃定 ) 不谋而和 (不约而同)
2.文中第4自然段中最有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 笃定 ),最能表
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作的词语是( 瞟 ),这一动作体现了 爸爸的性格是( 不善于表达 )。
3“……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 消失在拐弯处。”这虽然是极其微小的动作,为什么“却打动了在场的所 有人?”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 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 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 平浪静,父母(似乎 几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 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 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 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 屉。
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
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 几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风平浪静:指家中平静无事,“我”的错误没有被父母“发现”。 (2)梦寐以求:指“我” 对那本书的极度渴望。 (3)如法炮制: 指“我”准备 像第一次那样偷偷拿钱去买书。
记事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 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 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 白道理,受到精神上的鼓舞或思想上 的教育。
01 1.了解记事文“六要素”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 02 2.了解叙事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思路。
03 3.了解叙述重点,把握文章主题。 04 4.了解叙述的综合表达方法,感悟表达技巧。
事情的经过是记事文的主体,阅读 记事文重点一般都放在事情的经过上。 弄清了事情的经过,也就明白了文章主 要讲了什么内容。
记事类文章常运用综合表达方法,以 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议论可以 揭示事件包含的深刻意义,抒情可以传 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阅读记事文章小歌诀
记事文章不难懂,六个要素记心中。 文章顺序需知晓,思想内容要弄清。 顺叙倒叙和插叙,表达方式要查明。 感悟方法和技巧,阅读愉快又轻松。
3.“我”第一次偷偷从抽屉里拿钱的时候是“几经犹豫”的, 而不久后“我”便禁不住“诱惑”再次这样做,前后两次 之间,“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从犹豫、心虚的心态转变成了充满侥幸的心理状态。
4.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我”见到纸条后改正了错误?请用“ ”画出来。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 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 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 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这个细小的动作印证了之前同学的说法,表现出了父亲深深 地爱着孩子。
4.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来。
父亲会想:儿子,你的脚还疼吗?爸爸其实很心疼你,可爸爸刚才那 样做是为了锻炼你,希望你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阅读训练
上四年级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 资(微弱 微薄),除了(维 惟)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 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例文导引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
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 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 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了,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 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 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