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心包穿刺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注意事项心包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但是在进行心包穿刺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心包穿刺的注意事项。

首先,心包穿刺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

手术器械和巴氏刀应被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确保无菌。

术中必须使用无菌巴氏针和注射器,阻疫布喷雾机喷洒消毒药水。

其次,注意事项还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在心包穿刺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特别是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心脏瓣膜病变、心包囊厚度增加等情况。

这些因素会影响心包穿刺的安全性和手术结果。

另外,心包穿刺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心包穿刺手术中,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也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心包穿刺点位较少的肋间隙,例如第五肋间隙或第六肋间隙。

在选择穿刺点位时,需要注意避开肋间动脉和静脉,以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

此外,心包穿刺手术需要减少穿刺针在心脏上下活动的次数和深度,以减少心脏意外损伤的风险。

穿刺时,医生要保持稳定的手法,避免过度插针。

一旦穿刺针进入心腔,需要及时停止推进,以免刺伤心脏或其他重要血管。

另外,心包穿刺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状况。

手术后,患者需要留在监护室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心脏泵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术后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最后,心包穿刺手术后需要进行心包腔引流。

通过引流管将心包腔内的液体引流出来,以减轻心脏的压力。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要注意引流管的位置和引流速度,避免引流管移位或堵塞。

如果引流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心包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医院病人心包穿刺术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医院病人心包穿刺术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医院病人心包穿刺术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说明作用】
(1)协助诊断:心包穿刺术常用于确定积液的性质(渗出性、漏出性)及病因。

(2)减轻症状:有心包填塞征时可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

(3)参与治疗:如化脓性心包炎可穿刺排脓,并可向心包内注入药物。

【特殊交代】
(1)严格掌握适应证。

因为此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引起心搏骤停等并发症,故应在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

(2)术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以消除顾虑,并嘱患者在穿刺时切勿咳嗽或深呼吸以免划伤心肌。

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可于术前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

(3)穿刺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4)穿刺在局麻下进行,故应在术前做普鲁卡因皮试。

(5)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穿刺前要仔细叩诊,选好穿刺点。

(6)严格无菌操作,取下空针时要及时闭塞橡皮管,
以免空气进入。

(7)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nl1,需再次抽液时也不宜超过300〜500ml。

抽液速度要缓慢,以免因抽液过速、过多,使大量血液
回心而导致肺水肿。

(8)抽出液如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取,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征出现。

(9)麻醉要完善以避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10)术毕要以消毒纱布按压片刻,并用胶固定。

(11)术中和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及面色等的变化。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心包穿刺术的适应症包括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和心肌缺血等疾病。

2.在进行心包穿刺术之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等。

特别要关注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血液凝结功能。

3. 在选择穿刺点位时要仔细考虑解剖结构。

一般情况下,选择第四到第五肋间的腋中线处或者第六到第七肋间的剑突下约1.5-2cm处。

4.在操作前,应告知患者心包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5.心包穿刺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一次性消毒好的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6.在进行心包穿刺之前,要做好术中卧位控制和监测设备的准备工作。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监测。

7.在穿刺点位皮肤消毒后,应进行局部麻醉。

常用的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

8. 使用穿刺针进行心包穿刺,穿刺针的长度一般为7-8cm。

穿刺时要注意与肋骨垂直,沿肋弓上下滑动,直到感到穿刺针已经进入心包腔。

9.通过穿刺针,可以采集心包积液样本进行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

此外,还可以用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的症状。

10.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心脏和其他重要结构。

同时要注意穿刺时的负压抽吸,以防止血液和空气进入心包腔。

11.在心包穿刺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穿刺,处理相关并发症。

12.心包穿刺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定期复查心包积液样本,以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心包穿刺术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安全。

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心包穿刺术【适应症】1、抽液检查,以确定积液性质及病原。

2、大量积液有填塞症状时,放液治疗:化脓性心包炎穿刺排脓。

3、心包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1、出血性疾病2、如抽出液体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征象出现。

【准备工作】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知情同意书签字,并嘱患者穿刺时勿咳嗽或深呼吸。

3、器械准备:心包穿刺包、手套、治疗盘(棉签、消毒药品、胶布、局部麻醉药)。

如需心包腔内注射药物,应同时准备。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1、病人取半卧位。

2、可任选下述三个部位之一穿刺。

(1)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1~2cm 左右,沿第6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刺入。

如膈肌较低,可以从第6肋间刺入。

此法最常用。

(2)在剑突与肋弓缘所形成的夹角内,穿刺针与胸壁成30°角,向上穿刺可进入心包腔下部与后部。

(3)如心浊音或心影向右扩大较显著,可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刺入。

此法有伤及乳房内动脉之危险,故需特别谨慎。

3、常规皮肤消毒。

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无菌孔巾。

4、在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从皮肤至心包外层作局部麻醉。

5、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右手持无菌纱布包裹的穿刺针,由麻醉部位刺入。

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下向上,向脊柱并稍向心脏方向缓慢刺入;在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进入心包腔后下部。

待感到针头阻力消失时,则表示已穿过心包外层,并可见针头有与心脏搏动同步的震动,此时应固定穿刺针。

将30ml 注射器套于针座的橡胶管上,助手松开橡皮管上的止血钳,缓慢抽吸液体,当针管吸满后,先用钳子将橡皮管夹住,再取下针管以防空气进入。

6、将抽出液体分盛于两个试管中,以供检验。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腔脱刺术之阳早格格创做心包腔脱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指用空心针脱进心包腔,抽与心包腔内液体,推断积液的本量战查找病本、排除压迫症状、排脓、举止药物治疗.[符合证]1.洪量心包积液出现心净压塞症状者,脱刺抽液以排除压迫症状.2.抽与心包积液协帮诊疗,决定病果.3.心包腔内给药治疗.[禁忌症]1.出血性徐病、宽沉血小板缩小症及正正在交受抗凝治疗者.2.拟脱刺部位有熏染者或者合并菌血症或者败血症者.3.没有克没有及很佳协共脚术支配的患者.[术前准备]1.药品,2%利多卡果及百般抢救药品.2.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2G套管针、胸脱包.如止持绝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脱刺针、导丝、尖刀、扩皮器、中鞘管、猪尾型心包引流管、三通、肝素帽2个、纱布等.3.心电监护仪、除颤器.4.术前止超声心动图查看协帮决定部位、进针目标与深度.共时丈量从脱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断进针的深度.5.启搁静脉通路.6.背患者及家属证明脚术脚段及要领,排除紧弛情绪.7.签署脚术知情共意书籍.[支配重心]心包脱刺术1.患者普遍与坐位或者半卧位,表露前胸及上背部,用浑净布巾挡住里部后,小心叩出心浊音界,选佳脱刺面.选积液量最多的部位,但是应尽大概使脱刺部位离心包迩来,共时尽管近离、预防益伤周围净器.需要时可采与心净超声定位,以决断脱刺面、进针目标战进针的距离.脱刺面常常采与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者心尖部内侧.2.术者及帮脚戴帽子心罩,惯例消毒局部皮肤后,脱无菌脚套,铺佳无菌洞巾.根据脱刺面战脱刺目标,用2%利多卡果从皮肤至心包壁层做逐层局部麻醒.3.术者将连于脱刺针的橡胶皮管夹关,持脱刺针正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脱刺,简直要领①剑突下脱刺: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针体与背壁成30°~40°角,背后、进与并稍背左侧,刺进心包腔下后部.②心尖部脱刺:如果采用心尖部进针,正在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安排进针,脱刺针自下而上,背脊柱目标缓缓刺进心包腔.③超声定位脱刺:沿超声决定的脱刺面、脱刺目标战脱刺深度进针.脱刺历程中如果感觉到针尖抵挡感突然消得,提示脱刺针已脱过心包壁层,如果针尖共时感触心净搏动,此时应退针少许,免得划快乐净战血管,共时牢固针体;若达到丈量的深度,仍无液体流出可退针至皮下,略改变脱刺目标后再试.4.术者决定脱刺针加进心包腔后,帮脚将注射器交于橡皮管上,搁启钳夹处,缓缓抽液,当针管吸谦后,与下针管前,应先用止血钳夹关橡皮管,以防气氛加进.记录抽液量,留标本支检.抽液完成,拔出针头或者套管,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并以胶布牢固.5. 若需止心包积液持绝引流,术者决定脱刺针加进心包腔后,由帮脚沿脱刺针支进导丝,术者退出脱刺针,尖刀轻微切启脱刺面皮肤.而后,沿导丝置进扩弛管,捻转前进,以扩弛脱刺部位皮肤及皮下构造,再退出扩弛管.末尾,沿导丝置进心包引流管后撤出导丝,瞅察引流效验,需要时可适合安排引流管深度及位子,包管引流利畅.牢固引流管后交引流袋,缓缓引流并记录引流的液体量,共时与一定量的标本支检.引流管的脆持时间根据病情需要决断.病情宁静后,可拔出引流管,盖消毒纱布并压迫数分钟,用胶布牢固.[并收症及处理]1.肺益伤、肝益伤:术前采与超声心动图定位,采用符合的进针部位及目标,审慎支配,缓缓进针,预防益伤周围净器.2.心肌益伤及冠状动脉益伤:采用积液量多的部位,并尽大概天使脱刺部位离心包迩来,术前用超声心动图定位,丈量从脱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断进针的深度,共时审慎支配,缓缓进针.3.心律得常:脱刺针益快乐肌时,不妨出现心律得常.术中应缓缓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一朝出现心律得常,坐时退却脱刺针少许,瞅察心律变更.支配历程中注意心电、血压监测.4.熏染:庄重按照无菌支配,脱刺部位充分消毒,预防熏染.持绝心包引流的患者需要时可酌情使用抗死素.[注意事项]1.庄重掌握心包脱刺术的符合证.由于心包腔脱刺术有一定的伤害性,应由有体味医师支配或者指挥,并正在心电、血压监护下举止脱刺.脱刺及引流历程中要稀切瞅察患者症状战死命体征变更.2.心包脱刺术前须举止心净超声查看,以决定积液量大小、脱刺部位、脱刺目标战进针距离,常常采用积液量最大、距体表迩来面动做脱刺部位.如果能正在超声隐像带领下举止心包腔脱刺抽液,则更为准确、仄安.3.术前背患者做佳阐明处事,与消其瞅虑,嘱患者正在脱刺历程中没有要深呼吸或者咳嗽.4.局部麻醒要充分,免得果脱刺时痛痛引起神经源性戚克.5.脱刺历程中若出现期前中断,提示大概遇到了心肌;要即时中撤脱刺针,瞅察死命体征.6. 抽液速度要缓,尾次抽液量没有宜超出100~200m1,沉复抽液可删到300~500m1.如果抽液速度过快、过多,近期内使洪量血液回流进心净有大概引导肺火肿.7.如果脱刺时抽出血性液体,要注意是可凝固,血性心包积液是没有凝固的,如果抽出的液体很快凝固,则提示益伤了心肌或者动脉,应坐时停止抽液,周到瞅察有无心净压塞症状出现,并采与相映的抢救步伐.8.与下引流管前必须夹关引流管,以防气氛加进.9.心包脱刺术的术中、术后均需稀切瞅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更.10. 为了预防合并熏染,持绝引流时间没有宜过少.如果需要少久引流,应试虑止心包启窗术等中科处理,并酌情使用抗死素.。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
• 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不宜进行。
(三)术前准备
• 有心包积液, 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 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 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四)操作方法
• 1. 体位 • 2.穿刺部位 • 3.操作步骤
1. 体位
• 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
• (1)胸骨下穿刺 • (2)心前区穿刺
(1)胸骨下穿刺
• 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 • 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
后、中。 • 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
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 状动脉
(2)心前区穿刺
学、细胞学检查。
(五)注意事项
• 1. 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 理或停止操作。
•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
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 过500ml。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 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 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 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 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 2cm,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心穿刺点
3.操作步骤
• 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 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 否通畅。
• 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 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
• 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 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菌学、生化
心包穿刺术
• 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 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 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

标准心包穿刺术
简介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用于获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以进行诊断或治疗。

它是通过在胸壁上特定位置穿刺进入心包腔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消毒手术区域,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巾包裹工具。

2. 定位:使用超声波成像等技术辅助定位心脏位置,特别是心包位置。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疼痛。

4. 引导针穿刺:将引导针插入胸壁并引导到心包腔内。

5. 穿刺:在引导针引导下,使用针刺穿刺心包,并及时确认是否进入心包腔。

6. 抽取样本:通过穿刺针抽取心包腔内液体样本,将其收集到合适的中。

7. 结束操作:拔出针头,为穿刺点贴上敷料,观察患者有无不
适反应。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

- 在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 抽取样本后,应及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小感染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
- 感染:穿刺操作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血肿:穿刺针头插入心包腔时,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出血。

- 心律失常:穿刺操作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心
律失常。

结论
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脏和血管诊疗技术。

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需要进行心包腔内液体样本的诊断或治疗,标准心包穿刺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心包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心包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心包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心包穿刺技术是指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心包穿刺术在心脏破裂的诊断及缓解心脏压塞危及病情方面有重要意义,并能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或缓解大量心包积液引起的心脏压塞症状。

其目的是协助诊断,如了解心包积液性质,确定病因,结合智血流动办学检查可确定部分静脉压增高原因;用于治疗,如放液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心包内注射药物等。

【操作评估】1.评估患者无心包穿刺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症:①帮助诊断,明确积液的性质及其病因。

②缓解大量心包积液引起的心脏压塞症状。

③化脓性心包炎急需穿刺排脓者。

④向心包内注入药物。

(2)禁忌证:①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②风湿性心包炎。

2.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符合穿刺技术要求,调节室温,遮挡患者,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损伤及感染,清洁局部皮肤。

3. 评估用物用物是否准备齐全,符合无菌要求,心包穿刺包(针栓按有胶管的胸腔穿刺针、5mL和50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孔巾、纱布等)、手套、局部麻醉药、抢救车全套用物、标本检查试管、消毒用物一套、胶布或敷贴。

4. 操作者自身评估着装整洁符合无菌要求,熟练技术操作规程。

5. 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争取患者主动配合,同时教会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配合注意点。

(2)胸部X线片、超声检查以了解积液情况,心电图检查,测血压,术前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实施步骤】1.核对医嘱,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性质、诊断,再次做好解释工作。

2. 患者取半坐位,常规消毒皮肤2次,待干,铺无菌孔巾。

3. 确定穿刺部位,一般穿刺点为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1~2cm,疑为感染性心包炎者选剑突与左肋缘交角进针,选择正确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4. 戴手套,打开穿刺包,2%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因(须做过敏试验)局部麻醉至心包壁层,穿刺针尾套有橡皮管,用血管钳夹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包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指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适应证]
1.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

2.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

2.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术前准备]
1.药品,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2G套管针、胸穿包。

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尖刀、扩皮器、外鞘管、猪尾型心包引流管、三通、肝素帽2个、纱布等。

3.心电监护仪、除颤器。

4.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

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5.开放静脉通路。

6.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及方法,解除紧张情绪。

7.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操作要点]
心包穿刺术
1.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及上腹部,用清洁布巾盖住面部后,仔细叩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

选积液量最多的部位,但应尽可能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必要时可采用心脏超声定位,以决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进针的距离。

穿刺点通常采用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心尖部内侧。

2.术者及助手戴帽子口罩,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穿无菌手套,铺好无菌洞巾。

根据
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用2%利多卡因从皮肤至心包壁层作逐层局部麻醉。

3.术者将连于穿刺针的橡胶皮管夹闭,持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穿刺,具体方法①剑突下穿刺: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后、向上并稍向左侧,刺入心包腔下后部。

②心尖部穿刺:如果选择心尖部进针,在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进针,穿刺针自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心包腔。

③超声定位穿刺:沿超声确定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和穿刺深度进针。

穿刺过程中如果感觉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提示穿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如果针尖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和血管,同时固定针体;若达到测量的深度,仍无液体流出可退针至皮下,略改变穿刺方向后再试。

4.术者确定穿刺针进入心包腔后,助手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放开钳夹处,缓慢抽液,当针管吸满后,取下针管前,应先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记录抽液量,留标本送检。

抽液完毕,拔出针头或套管,覆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并以胶布固定。

5. 若需行心包积液持续引流,术者确定穿刺针进入心包腔后,由助手沿穿刺针送入导丝,术者退出穿刺针,尖刀稍微切开穿刺点皮肤。

然后,沿导丝置入扩张管,捻转前进,以扩张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再退出扩张管。

最后,沿导丝置入心包引流管后撤出导丝,观察引流效果,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引流管深度及位置,保证引流通畅。

固定引流管后接引流袋,缓慢引流并记录引流的液体量,同时取一定量的标本送检。

引流管的保持时间根据病情需要决定。

病情稳定后,可拔出引流管,盖消毒纱布并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并发症及处理]
1.肺损伤、肝损伤: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选择合适的进针部位及方向,谨慎操作,缓慢进针,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2.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选择积液量多的部位,并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术前用超声心动图定位,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同时谨慎操作,缓慢进针。

3.心律失常:穿刺针损伤心肌时,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术中应缓慢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

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立即后退穿刺针少许,观察心律变化。

操作过程中注意心电、血压监测。

4.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充分消毒,避免感染。

持续心包引流的患者必
要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心包穿刺术的适应证。

由于心包腔穿刺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穿刺。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

2.心包穿刺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积液量大小、穿刺部位、穿刺方向和进针距离,通常选择积液量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

如果能在超声显像引导下进行心包腔穿刺抽液,则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嘱患者在穿刺过程中不要深呼吸或咳嗽。

4.局部麻醉要充分,以免因穿刺时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穿刺过程中若出现期前收缩,提示可能碰到了心肌;要及时外撤穿刺针,观察生命体征。

6. 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1,重复抽液可增到300~500m1。

如果抽液速度过快、过多,短期内使大量血液回流入心脏有可能导致肺水肿。

7.如果穿刺时抽出血性液体,要注意是否凝固,血性心包积液是不凝固的,如果抽出的液体很快凝固,则提示损伤了心肌或动脉,应立即停止抽液,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8.取下引流管前必须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9.心包穿刺术的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10. 为了防止合并感染,持续引流时间不宜过长。

如果需要长期引流,应考虑行心包开窗术等外科处理,并酌情使用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