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学考察PPT-1.6
药品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 PPT

分析方法的验证
1.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 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溶液, 进行测定。或将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溶液, 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 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 人员、不同设备。
分析方法的验证
3.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 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 定。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 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意见:是否对所设定的浓度范围作出要求,如:该方法用 于药品的含量测定,回收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含量 100%的±20%之间;用于溶出(释放)曲线考察时,回收 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全曲线范围的上、中、下部位。)
分析方法的验证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 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 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 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响应因子 或不能测得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情况下,可用 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 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积比(%)。
分析方法的验证
三、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 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 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 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分析方法的验证
1.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 分。不含被测成分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 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不呈 正反应)。
检验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ppt课件

的转移率要求在90%以上。
有毒成分及中西药复方制剂中化学药品的含量应规定
上下限,上下限幅度应根据测试方法、品种情况、转移率
及理论值确定,一般应在±5%~±20%之间,并在安全有
效范围内,制定上下限应有充分依据。
4)准确度
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 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a. 以经典方法的测定值作为真值,建立方法的测定 数据与之比较(该法适用于化学药品)
6)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检测限系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a.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通过对一系列含有已知浓度分析物的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 能够被可靠测定的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b.仪器法(信噪比法)
该方法仅适用于出现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信噪比的确定是 通过比较含已知低浓度被分析物样品与空白样品的测试信号,确 定被分析物可以靠被检测到的最小浓度。通常信噪比为3:1或2: 1时,检测限可以被接受。
5)精密度--验证方法
名称
定义
验证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 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至少测定9次(例如3 重复性 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 种浓度/每种浓度3次),或在100%的实
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验浓度下,至少测定6次。
中间 精密度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 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 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 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 精密度。
3)范围
实验项目 含量测定 杂质检查 溶出度 释放度
限度
范围
标示量90-110% 测试浓度80-120%
限度值
限度值的50-120%
限度值
限度值的±20%
1小时后20%,
应为标示量的0-110%。
实验室方法确认验证要求部分ppt课件

目的和背景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于实验室所有需要确认和验证的检测方法,包括新开发的方法、修改后的方法以及常规使用的方法。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与检测方法确认和验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适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的需要。
方法确认验证定义方法确认验证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方法确认验证重要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02增强实验室公信力03制定验证计划和方案明确验证目标和范围实施验证审核和批准编制验证报告方法确认验证流程明确验证目标确定待验证方法的性能指标01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02确保实验室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03制定验证计划制定时间表确定验证方案合理安排验证实验的时间进度,确保实验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及时完成验证工作。
明确责任人设备需求列出进行实验所需的设备清单,包括仪器、试剂、耗材等,确保设备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人员需求根据验证计划的安排,确定所需的人员数量和专业背景,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场地需求评估实验所需的场地条件,包括实验室的空间布局、环境条件、安全措施等,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确定资源需求确定验证目标组建验证团队制定验证计划030201准备阶段方法性能评估实际样品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验证结果汇总将验证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完整的验证报告。
结果评价与决策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方法是否满足预期要求,并作出相应决策。
文档记录与归档将验证过程中的所有文档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参考。
数据收集与整理原始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存储结果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评价标准实验结果应与实际值相符,误差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应具有一致性。
实验结果应保持稳定,不随实验时间或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显著波动。
不同实验室或不同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以便于结果的交流和评价。
分析方法验证培训PPT课件

USP 选择性
选择性
线性度及范围 线性度
范围
准确度
准确度
精密度
精密度
检测限 定量限 耐用性 耐受性
检测限 定量限
ICH
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
第19页/共143页
WHO 选择性 线性度及范围
准确度 精密度
检测限 定量限 耐用性
ICH,USP及WHO验证要求
FDA要求验证项目
第35页/共143页
参考文献
• ICH 一 QZA Text on Validatl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 : ( 1994 ) • ICH 一 QZB Validation on AnaIytical Procedures : Methodology : ( 1995 ) • CDER Reviewer Guidance : Validation of ChromatographicMethod ( 1994 ) • CDER Submitting Samples and Analytical Data for MethodValidations
鉴别 + ±
杂质限度 + + ±
杂志定量 + + + + + + + ±
含量及溶出度 + + + + + + ±
第21页/共143页
WHO要求验证项目
准确度 精密度 耐用性 线性和范围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鉴别 杂质定量 杂质限度
-
+
-
-
+
-
+
检验方法验证ppt课件

消除抑菌性的方法
➢ 化学中和法 ▪ 中和作用 ▪ 对微生物的损害作用 ➢ 稀释法 ➢ 薄膜过滤淋洗法 ▪ 滤膜的性质
20
验证方法-生长比较法
➢ 试验方法:分三组进行,进行三次 1) 检品组――接有试验菌株的中和检品组。加入抑
菌中和剂,最后接入已知量的菌株(少于100个菌) 2) 对 照 组 ―― 接 有 试 验 菌 株 的 缓 冲 液 试 验 组 。 用
100%浓度6次 ❖ 自样品制备开始
14
分析方法验证
➢ 范围,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 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 含量测定,80%~120%; ➢ 杂质测定,50%~120%; ➢ 含量均匀度,测试浓度的70%~130%,根据
某些剂型的特点(如气雾剂),此范围可适当 放宽; ➢ 溶出度,标准规定范围的±20% ➢ 百分归一化法测含量与杂质,则线性范围应为 杂质规定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的+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分析方法验证
➢ 耐用性,指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 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 典型的变动因素 ❖ 被测溶液的稳定性, ❖ 样品制备方法, ❖ 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 ❖ 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
流速、进样器和检测器的温度等。
16
分析方法验证步骤
➢ 验证方案的制订 ▪ 待验证的方法,项目,合格标准 ➢ 验证的实施 ▪ 由指定人员实施 ▪ 确定相关仪器、试剂、参照品 ▪ 收集完整的验证过程记录和原始图谱 ▪ 复核 ➢ 验证报告 ▪ 评价该方法是否通过验证
11
分析方法验证
➢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接近 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 取范围内的三个浓度,每个浓度各测定三次 ▪ 结果评价:与已知含量样品或经验证的方法结
分析方法验证ppt课件

Shimadzu International Trading (Shanghai) Co. Limited
回收率(Recovery)
测定回收率R的具体方法可采用: “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法” 回收试验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 值为M
方法开发和方法验证的关系
方法开发是实现方法验证的先行步骤
方法验证是检验方法开发是否成功的依据
方法开发阶段仍需要进行部分的方法验证的内容 - 如:考察保留时间的重现性 方法开发与方法验证的关系图
方法开发 方法验证 验证通过 方法适用 确定为SOP
验证不通过
方法不适用
重新进行方法开发,并检讨方法开发流程
-
-
+ + +
+ + +
+ 性 范围 耐用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Shimadzu International Trading (Shanghai) Co. Limited
拟定验证计划
根据分析方法确定验证项目 明确各验证项目需要进行何种实验 明确各验证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确定各验证项目的完成期限 汇总成验证计划,请质量负责人或者检 验实验室负责人审核批准 验证计划批准生效,须制成正式文件存 档备查,同时正式开始方法验证
方法学验证 培训课件

方法学验证
定义
方法验证: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应对任何新的或修改的检验方法 进行效能指标(验证参数)测定,这些指 标是建立检验方法的实验依据。
重复性:方法重复性的确定至少要取方法范围内 的3个浓度级别,每个浓度级别至少要测定3次或 取100%的样品浓度至少测定6次,一般地,对于 化学分析方法,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1.0 %;对于仪器分析方法,RSD应不大于2.0%或 根据仪器自身参数确定。自动进样器重复性的测 试,一般取同一样品溶液至少重复进样10次,相 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1.0%;
对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与检测限的非仪器分析方法所用方 法相同,只足所得结果需符合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对 于仪器分析方法,一般以信噪比10:1时相应的浓度作为 定量限的估计值,然后配制相应定量限浓度的样品,反复
测试来进行确定。
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 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 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 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 方面。
验证参数
准确度 线性 精密度 (包括重复性与中间精密度 )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定的正确 性,通常用回收率实验表示(加样回收率)。
回收率=(测定液测定值-原样液含测值)/加入量值 ×100%
准确度的测定至少要取方法范围内的3个浓度级别。每个 浓度级别至少要3个结果。如某个方法的范围是80%~ 120%,则应取80%、100%、120% 3个浓度,每个浓度 测三次,9个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应符合要求,回收率均 应在限度内。
《分析方法验证》PPT课件

2021/3/8
3
分析方法验证的法规要求
• 中国GMP(2010)对分析方法验证规定: –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 采用中国药典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 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进行方法 确认,以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021/3/8
15
定量限 Quantitation Limit, LOQ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结 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 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 低浓度或量
• 信噪比法:一般以信噪比(S/N)为10∶1时相应的 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用仪器所测空 白背景响应标准差(SD)的10倍为估计值,再经试 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
• FDA cGMP [21 CFR 211.]
– Test method, which are used for assessing compliance of pharmaceutical articles with established specifications, must meet proper standards of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 USP<1225> Validation of Compendial Procedures • 中国药典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
导原则
• 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 HealthCare [PA/PH/OMCL (05) 47 DEF]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 2005/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法(信噪比法)用于能显示基线噪声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 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 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 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15
拓展2:定量限 (Limit of Quantitative, LOQ)
定量限系指供试品中被测成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含量测定:提供样品中被测物含量的准确结果。
7
专属性
常用的试验方法
空白阴性对照试验
比较同一分析系统对照品与供试品相应色谱峰的吸收光谱的
一致性
8
专属性
空白阴性对照试验的试验要求:
TLC:目测观察,空白阴性对照应不得显与供试品检测成分
相应的斑点。
HPLC/GC/TLCS :空白阴性对照色谱中,在与相应对照品保
试验方法:一般以10倍于噪音的对照品溶液重复点样或进样5-6次,
计算重复点样或进样的峰面积值的RSD%。当RSD%<3%(薄层扫描法) 或<2%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浓度(或量)为方法的定 量限。若RSD%较大,应重新调整对照品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
注:中药不需要做定量限,定量限属于有关物质方法学中的一项,主要是考 察 仪 器 能 检 测 的 该 品 种 的 最 小 浓 度 。
留时间相应的位置应无色谱峰或其峰面积小于5%
9
胃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专属性
图 芍药苷含量测定HPLC色谱图 a 芍药苷对照品;b供试品;c白芍阴性对照品;1.芍药苷
10
线性关系考察(Linearity)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供试 品中被测物浓度(质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11
线性试验方法:
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
主讲人:孙启慧
1
1. 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的意义? 2. 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的主要内 容及方法?
2
方法学验证的目的
Ⅰ 方法学验证:是对测定方法的评价,是建立新方法的研究 内容和依据。 Ⅱ 证明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检测方法或分析要求; Ⅲ 新建立的检测方法、改变原检测方法、工艺变更、处方变更
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重现性只有在该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做。 ③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5
专属性 线性 检测限、定量限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稳定性 ficity)
16
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标准品,经 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离散程度) 精密度包括一下三方面: 重复性(Repeatability)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
精密度考察应使用均匀稳定的、可信的样品。如果得不到,
等均须验证。
3
需验证的分析方法类型
鉴别(薄层鉴别) 限量检查(重金属含量限度检查)
含量测定
溶出度、释放度 残留物(农药残留)、添加物(食品添加剂)等的限度检查
4
需验证的分析方法内容
检查 验证项目 准确度 精密度 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② 专属性③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耐用性 范围 鉴别 + + + 定量 + + +① + + + + + + 限度 + + + + 含量测定 + + +① + + + + +
考察的区间应尽可能覆盖日后样品可能的含量范围。 验证试验过程中除取样量和进样量可改变外,一般不得改 动实验操作过程中规定的如溶剂体积、提取时间、萃取次 数等。
14
拓展1:检测限
检测限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试验方法 采用已知浓度的对照品进行试验
直观法 如薄层色谱检测成分的检出量或毒性成分检出限量的确定。 在薄层板上,以已知浓度的对照品点样,依法展开、显色后目测观察, 可检出的最小量为检测限。
19
重复性
测定数据的精度要求
一般应满足以下规定
相对标准偏差(RSD%)TLCS<5%,HPLC/GC<3%。
20
中间精密度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 , 用不同设备
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考察的目的: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 考察的因素: 不同时间 、不同分析人员、 不同设备 至少3人采用同一设备或同一人采用3台不同设备,对 同一批样品测定含量。计算不同操作者或不同设备测定的 含量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可用人为配制的样品进行研究。
17
重复性(Repeatability)
重复性: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 人员在较短的间隔时间内测定所得结果的 精密度。
18
重复性
实验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取样品6份,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平
行制备6份供试品进样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或设3个不同浓度9份样品,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高低浓度可以结合范围的考察设计,中间浓度为样品平 均浓度,计算9份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
专属性定义: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
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
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鉴别:确证被测物是否符合其特性;
检查:确保采用的分析方法可检出被测物中杂质或应控制物的准确含
量,如有关物质、有毒成分、重金属、溶剂残留量等;
制备梯度浓度对照品溶液,以相同体积进样测定峰面积值,制备标准
曲线,并以峰面积值与对照品浓度(或量)作线性回归,计算线性方
程和相关系数;
制备同一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以不同体积进样测定,同法处理;
线性测定的浓度应尽量在一较宽的范围,一般使待测成分峰面积处于
标准曲线的中间浓度左右为宜;
计算相关系数,要求: TLCS:R>0.99,HPLC-UV:R>0.999,HPLCELSD:R>0.995
12
胃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线性关系考察:
表 芍药苷线性范围
进样量(μg) 峰面积 0.1515 134.9 0.303 269.3 0.606 539.4 0.909 809.9 1.212 1080.4
图 芍药苷标准曲线
13
范围:
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 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