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的四川模式

灾后重建的四川模式
■ 区 因地 制 宜 、科 学 规 划 ,将 城 乡住 房 重 建 与 生 活 重 建 、产 业 重建 、 文化 重 建 等 有机 结
地 ,该 经 济 开 发 区 以 什 邡 名 优 特 工 业 产 业 集 群 为 依 托 ,
开 发 区 重点 布 局 食 品 ( 草 ) 制 造 、 机 械 加工 、新 技 术 烟 ( 能 源 、新 材料 、精 细化 工 、生物 医药 、 节能 环 保 )等 新 产 业 。这 里 将成 为 高科 技 成 果 的产 业 化 基 地 、 自主 创 新 的 示范 基 地 ,成 为 引领 西 部 高 新 技 术 发 展 的桥 头堡 ,成
提 升 。 三 是 “ 街 区 ” 中充 分 利 用 现 有 优 质 生 态 环 境 , 壹 将 蒲 阳河 的河 水 引 流 到 区 域 中心 ,打 造 人 工 湖 ,规 划成
一
北川 “ 异地 重建 ”模式 :尊重 科学
遭 受 重 创 的 北 川 ,通 过 专 家 多 次调 查 论 证 ,被 确 定 为在 原 安 县地 域 整 体 异 地 重 建 。 通 过 科 学 选 址 、科 学 规
中重 建 、 迁至 场 镇 新 建 、旅 游 沿 线 重 建 等 五 种 模 式 。 结 合 土 地 和 房 屋确 权 与流 转 制 度 , 以及 灾 后 重 建 资 金 筹 措
规 模 化 、基 地 化 建 设 , 大 力 发 展 特 色效 益 农 业 。 此 外 ,
江堰 、彭州、绵竹 等地具有一定特 色的城镇 ,通过统一
规 划 ,进 行 场镇 风貌 改造 ,丰富 场 镇 内涵 ,培 育 镇 域 特 色经 济 ,从 而 改 善 了 当地 人居 环 境 。例 如 ,彭 州市 制 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实施意见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实施意见作者:什发改局 文章来源:什邡市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点击数:388 更新时间:2008-6-2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的要求,推进东中部省市对我省地震灾区对口支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按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对口支援基本原则(一) 统筹规划、有序实施。
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要求要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要求,依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确定对口支援的项目、规模和技术要求。
支受援双方就对口支援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进行协商,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建设任务,有序组织实施。
(二) 自力更生、协作配合。
各受援县(市)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生产自救,苦干实干,重建家园。
要加强与支援方的沟通衔接,建立对接机制,有力推动灾后重建工作。
(三) 立足实际、创新方式。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援助与自救相结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柳工援助什邡灾后重建

.
● 一
J l -^^左 智 弧 虫 口 ] 『 1 :与 丑 王 J口j 土 ' ] 由
1 壬 l 同 J / 7 ’置 ^ F 的 ^ 由 、u的 音 芏 l 1 3 JJ I Z1 善 巾 j 3 /\
I I吊 O, 贝 ‘
■--1
膳
豳‘ L ・ I ■ 鍪 h
— ■
— — 一 地务 队 能~ 后的 好… 员 向。 ’ 望 机到 可 去 灾 … ,… 的 ~ , 中…~ 系 都 服 绍 培 会 便以 ~ 统 个 / … 的 回一 总 接 …~ 、 队 … 。联 …的 一 工 … 会 分 一 部 受区 有来 更 为 I 易 : 蟹— 蠕 ~ t \ 3~J ㈣跚 m … ‘ _ 魏 苎\ /L 雹: 嘲 _ H_ L _ 作 , 昱 , . / = 三 I~ 1 \. U
目前 什 邡市 正 在 紧 张 有序 进 行 灾 作 维 护 保 养 的
后重建 , 各方努力正在修 建简 易过 渡 培 训。 在当地救 维修人员冒 雨抢修机境一
万 E
,
r 已 窑 鼍 寸 E 壶 硅 凸 【 日 , 0 口 j ) 氏 X 且 收 妊 L [ 2 O)J o 口 万 又 一 ̄ k -
维普资讯
T n rlII t rV T r.I  ̄1 l I I =n 1
_ 1
情系灾区重建 , 中联 在行动
近 十 台中联泵 车5 9 月1 日便 进 入 了 客户 对 灾 后 重 建 在 设 备 使 用 方面 存 在 备 都 在 地 震 中 经 历 了剧 烈 的 摇 晃 , 所 重 灾 区都 江 堰 市 进行 临 时房 屋搭 建 工 的 困难意 见 , 针对 相 关意 见策 划 后期 以服 务小 分 队 的队 员们 在检 测 设 备 时 将 作。 经过 1 天 的连续 施 工 , A 7 0 0 完 2  ̄ 跟 进服 务 内容。 江堰 市是此 次服 务 慰 格 外 地仔 细 。 虑 到 震 后 灾 区操 作 机 都 考 平方米 的临 时安置 房地 基泵 送 任务 , 顺 问活 动在 灾 区的第一站 。 利解 决了5 0 户灾 民的安置问题 。 次 00 这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再评估的紧急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再评估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7•【字号】川府办发电[2010]65号•【施行日期】2010.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再评估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10]65号2010年9月7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及有关单位:按照温家宝总理最近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灾避灾工作有关要求,省政府决定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再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再评估的范围和内容再评估的范围: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川发改投资〔2009〕1225号),并且受今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或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再评估的内容:对再评估范围内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进行再次评估论证。
二、再评估的依据(一)有权鉴定机构的灾害损失评估、受损房屋鉴定报告,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等省直有关部门专项防治规划。
(二)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和省有关灾害治理和灾后重建的规范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三、再评估的原则本次规划项目再评估,必须坚持“三避让”原则,即项目选址必须避让地震断裂带、必须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生区域、必须避让行洪通道。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实施再评估后,需调整的应及时调整,但要坚持中央和省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地方包干资金总规模不改变。
四、再评估的程序和进度安排灾区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是地方规划内项目再评估的责任主体,省直有关部门是省直管项目再评估的责任主体。
(一)灾区市(州)、县政府或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再评估工作要求,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需再评估的项目选址等进行逐项复查审核,在此基础上形成再评估的情况汇报及项目选址科学性、安全性审核意见,并于9月25日前正式报省发展改革委及省直有关部门。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灾害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灾后恢复重建要从灾区实际出发,尊重民意,注重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灾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自己动手、生产自救,苦干实干、重建家园。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政府主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好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
5.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
对于可以修复的住房,要尽快查验鉴定,抓紧维修加固;对于需要重建的住房,要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尽快组织实施。
让受灾城乡居民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住房。
6.在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国务院牵头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产业调整、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农村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受灾省市县结合国家层面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重建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各地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的灾后重建规划体系,为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做法对于恢复汶川地震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後农房重建工作方案

“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6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制定了“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统筹兼顾,把灾后农房重建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组织、灾民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永久性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基本原则(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农房重建必须做到规划先行、方案具体,在全面准确掌握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
规划和方案要体现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
在出台重建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启动分步实施。
(二)政府组织,农民自建。
农房重建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有序进行。
灾区各级政府要做好农房重建的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补助、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工作。
要调动受灾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自主建房的主体作用。
(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农房重建必须依据统计台账,结合倒损情况,因地因户制宜,做到统筹兼顾。
除因灾无法在原址重建的外,原则上应在原址建设。
异地重建的,宅基地可新旧折抵、一户一宅。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房民族文化特色。
(四)技术指导,强化质量。
农房重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建筑技术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安全、经济、透用”,降低建设成本。
三、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任务。
力争用1年半时间,全面完成汶川地震因灾倒塌和严重损毁农房重建任务,保证受灾群众在2009年12月底前住进新房。
(二)阶段目标任务。
1.2008年,除国家确定的6个重灾市(州)外,其它受灾市(州)全部完成重建任务;6个重灾市(州)完成重建任务60%。
全省力争完成农房重建任务70%。
2.2009年,全省完成农房重建任务100%。
四、政府补助对象和标准(一)对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农户,政府按以下政策给予建房资金补助。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

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什邡市发展和改革局编撰目录序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受灾概况 (1)第二节灾害损失 (4)第三节灾害影响 (6)第四节重建基础 (7)第二章指导思想和重建目标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基本原则 (11)第三节重建目标 (12)第三章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重建分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城乡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人口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用地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重建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城镇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农村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住房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基础设施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产业恢复重建和生产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08〕35 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为做好“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解决房屋因灾毁损而无房可住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灾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 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 号)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指导意见》(建法〔2008〕151 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自力更生、科学重建。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与促进住房市场发展相结合,坚持修复加固与重建相结合。
注重省地节能环保,注重防灾减灾和建设质量,注重保护传统民居特色。
(二)基本原则。
灾后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政策,分类指导;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级负责;立足自力更生,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三)总体要求。
在灾后城镇住房重建规划指导下,建立健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机制,优先安排受损住房除险加固,大力推进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鼓励受灾居民原址重建住房,促进住房市场发展,满足受灾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通过三年努力,使城镇受灾群众住上符合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化的永久性住房,实现家家有房住的目标。
二、补助政策住房毁损(指住房倒塌或严重破坏不可修复,下同)导致无房可住的城镇受灾家庭可享受资金补助、建房税费减免优惠和房价政策性优惠等补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实施规划什邡市人民政府编制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灾区土地利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震灾害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重建用地规模与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过渡性安置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永久性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各类重建用地的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镇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矿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土地整理复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整理复垦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整理复垦总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规划保障政策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后土地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指标,加快灾后重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简化审批程序,引导资金使用,加大对重建和生产的支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什邡市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实施规划》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后重建用地的需求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什邡市灾后重建用地布局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关于土地整理复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言为了保障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的展开,保障灾区重建的各项用地需求,统筹灾区各类各业用地的安排,尽快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灾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制定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部分第一章灾区土地利用概况一、灾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一)、灾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什邡市全市地质背景十分复杂和独特,以结晶基底为主体,其前沿由于推覆冲断带的发育,古生代地层多被断失,中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好。
什邡市位于四川心腹地带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境域跨东西宽9.5—22公里,南北长65.5公里,两端大,中腰小,狭长呈玉如意状。
全市幅员面积862.017平方公里,其中平坝356平方公里,浅丘11平方公里,山区496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次为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坝。
坝丘区海拔500—750米,山区海拔750—4989米,市域海拔极差达4489米。
2、气候条件什邡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属亚热带温热季风气候区,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随地势升高而逐渐降低。
区内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5.3℃。
年降水量520—1220mm,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具有冬春两季雨量少、夏秋两季暴雨频繁的降雨特征。
总的来看,平坝与山区气候特征差异较大。
坝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四季分明。
山区冬长、夏短、雨水多,湿度大,盛夏多暴雨、山洪,无霜期短,降雪多,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3、水资源什邡属于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水力资源丰富。
什邡市的水源主要由石亭江来水、湔江、鸭子河过境水,都江堰的人民渠、红岩渠引水,以及辖区内的地下水组成。
什邡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水利资源:(1)地表水资源丰富。
多年来,平均每年自产地表水量7.5亿立方米,过境水量每年达7.48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每年21.20亿立方米。
(2)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
天然资源为每年4.53亿立方米,开采资源为每年2.74亿立方米,平原区储存资源为每年4.24亿立方米,石亭江、鸭子河、小石河等傍河地段开采激发补给量为每年0.61亿立方米。
(3)地下水现开采量为9354.67万立方米。
开采潜力指数为2.93>1.2,尚具开发潜力。
4、土地资源依据什邡市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全市总面积86201.66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73022.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71%;建设用地面积7411.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0%,未利用地面积5767.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
5、矿产、能源资源什邡市辖区内属于杨子成矿区、川中成矿区及龙门山、大巴山成矿亚区,属成矿条件较好的区段,资源储量较为丰富,是川西平原矿产品供给基地和潜在优势区之一。
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12种,矿床24个。
区内矿产主要有:(1)能源型矿产:煤、天然气、煤层气、石油、油页岩、泥炭、地热等7种:(2)黑色金属矿:磁铁矿、菱铁矿等2种;(3)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土矿等4种;(4)非金属矿产:磷、蛇纹岩等;(5)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棉、石灰岩、粘土、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白云岩、砖瓦用页岩、砂砾石等:(6)水资源:饮用矿皋冰二地下水等。
全市水能蕴藏量58.19万千瓦(包括岷江正流21.4万千瓦),可开发量22.?7万千瓦,是成都市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6、森林资源什邡市林地面积占全部幅员面积的45.5%,森林覆盖率为47.4%,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是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保护区。
林木树种资源达76科388种,其中乔木187种,灌木120种,藤本61种,竹类20种,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有价值的树种资源有银杏、黄柏、杜仲、厚朴、野生猕猴桃等14种。
7、动、植物资源什邡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达4000米以上,动植物种类繁多。
据生物研究部门考察,四川有植物上万种,其中木本植物三千余种,什邡约占百分之四十以上。
分布在境内的植物,主要为东亚成份和东南亚成份,也兼有太平洋和地中海成份。
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多种植物各成群落,形成明显的自然分布带,即:平坝竹林及路、渠植树、低山灌杂木分布带、次生落叶阔叶林、杉木混交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高山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