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链分析—研究部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玉米是一种经济作物,以粒果为食用部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或饲料。
玉米是全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特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黄色玉米、白色玉米、紫色玉米等。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玉米和饲用玉米。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同时,玉米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三、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子繁育、种植、收割、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其中,玉米种子繁育是玉米产业链的基础,种子的优质和数量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是玉米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土地选择、施肥、除草、除虫、浇水、采摘等重要过程。
运输和销售环节是将玉米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玉米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四、发展历程中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开始种植玉米。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2018年,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为4183万公顷,产量为2.18亿吨,分别占全球的29.6%和28.4%。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农业部关于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加强玉米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玉米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玉米生产的食品安全。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玉米等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玉米的产业链中涉及到许多产业,如种植、加工、销售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报告首先介绍了全球玉米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随后,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价格、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报告对玉米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一、全球玉米产业链概述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人类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
全球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种植环节主要涉及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加工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粉、玉米油、淀粉等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的贸易和物流。
二、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和价格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了约11.8亿吨,比去年增加了约3.5%。
其中,美国、中国和巴西是全球三大主要玉米产区,占据了全球玉米产量的近60%。
此外,乌克兰、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也是重要的玉米产区。
2024年,全球玉米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需求等。
天气变化对玉米种植和收割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旱和洪水等天气灾害导致有些地区玉米产量下降,进而导致全球玉米价格上涨。
政策因素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了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对玉米的出口限制、减少玉米的农业补贴等政策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波动。
三、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饲料和工业生产三个方面。
其中,饲料是全球玉米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全球玉米需求的约70%。
此外,由于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玉米在能源领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气候变化将对玉米的种植和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农民和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次,全球玉米需求将继续增加,特别是来自饲料和生物能源领域的需求。
此外,科技创新将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呈现出产量增加、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增长等特点。
《玉米产业链》课件

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实施优惠政策和制度 保障,对于玉米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 常重要。
结论和总结
玉米产业链沿袭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实行产业融 合、信息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最终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玉米产业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玉 米产业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粮 农收入。
产业协调升级
玉米产业链不仅仅是种植的范畴,而是产业 的综合体。政府和企业需要大力协调,推动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提高就业岗位
与玉米加工相关的生产、销售、技术、管理 等各个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玉米产业 链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玉米不仅是人们主要的粮食来 源之一,还广泛用于生产生物 燃料、医药化妆品、家居日用 品等各种领域。
种植和生产过程
1 收成时机
2 种植技术
根据生长周期和天气气候等因素,选择最 佳的收获时间点,保证玉米籽粒质量。
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包括土壤改良、 农药使用、无人机监测等,显著提高了玉 米的产量和质量。
3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4 产地和品牌保护
对于玉米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化 学物质处理、水资源的利用进行规范和限 制,以降低环境损害。
采用地理标志、品牌认证等方式,保障玉 米产地和品牌在市场中的优势,促进地方 经济发展。
玉米加工和销售环节
加工品种丰富
玉米是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从传统的玉米 面条、玉米片到现代的玉米饼干、婴儿米粉 等,品种繁多。
《玉米产业链》PPT课件
玉米作为全球第一主要粮食作物,其产业链影响深远且复杂。本课件将为您 深入剖析玉米产业链的全貌。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1.原料采购: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是采购原料,即原生玉米。
通常采购的原生玉米包括干玉米和湿玉米。
干玉米主要用于淀粉、饲料等产品的加工,湿玉米主要用于醇类、生物质能源等产品的加工。
2.研磨和制粉:原生玉米经过破碎、脱壳、清洗等工艺处理后,进入研磨和制粉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原生玉米被研磨成不同颗粒大小的颗粒状物料,分别用于不同产品的加工。
3.淀粉和醇类的生产:在研磨和制粉环节之后,部分颗粒状物料进入淀粉和醇类的生产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颗粒状物料通过水洗工艺将玉米淀粉和蛋白质等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经过脱水、干燥等工艺处理,最终制成淀粉和醇类产品。
4.饲料的生产:剩余的颗粒状物料进入饲料的生产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颗粒状物料通过研磨、配料、混合等工艺处理,加工成适合不同动物的饲料。
玉米饲料是目前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家禽、水产养殖等领域。
5.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在饲料的生产环节之后,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剩余物料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等化石燃料,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也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淀粉、饲料、生物质能源等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内蒙古玉米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

粮食 作物之 首 。玉米 在 内蒙古农 牧 业生 产 和 国 民经 业 群 , 产业 链化 是 指 行 业 融 合 现 象 。过 去 农 业 相 对 济 中 占举足 轻 重 的地 位 , 提高 内蒙 古 农 牧 业 生 产 独 立 , 业 生产 、 工 、 是 农 加 研发 、 化 、 售 、 务基 本 处 转 销 服 水平 和效益 , 加 农 牧 民 收入 的重 要农 作 物 优 势 资 于 分离 状态 。现 在 , 统农业 生 产 与加 工业 、 增 传 流通 业
内蒙古 玉米 产 区土壤肥 沃 , 、 、 资源 丰 富 , 光 热 水
区— —通 辽 、 赤峰 、 兴安 盟具 有玉 米生 长 的优 越 的 资
联合 与互补 优势 , 降低 企业 间交 易成 本 , 高产 品竞 雨 热 同 期 .自然 条 件 优 越 。 内 蒙 古 的 玉 米 主 产 提 布局集 约化 , 产协 作社 会化 , 生 生产 主 体 规 模 化 , 技 源 条件 , 无论 是从 土 壤 、 气候 , 是人 们 的种 植 经验 还
[ 稿 日期 】 00—1 收 21 2—0 8
[ 作者简介] 殷淑颖 (9 6一)女 , 18 , 河北 滦县人 , 内蒙古财经学 院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从事 区域经济学研究
91
等方面均是我 国玉米 带上 的优势 地带 。例如 西辽 河 向不 同地 区和部 门 , 主要 为 政 府 收 购 、 市场 销 售 、 农 平原 温热灌溉 区 , 管家庭经 营规 模小 , 尽 但玉 米 的总 民 自用 。 其 中 以 市 场 销 售 为 主 , 着 我 国 加 入 随
一
、
术 水 平创新 化 , 品牌 影 响 扩 大 化 , 点 创 收 多 样 化 。 节
玉米淀粉产业链分析

玉米淀粉产业链分析报告一、玉米的产销情况(1)世界玉米的产销情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产国和消费国,以2008/2009 ,2009/2010 年度产量计算,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1% ,位居首位,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玉米出口份额约在65%。
中国占20% ,排名第二;之后是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合计约占12% 的份额。
世界玉米主产国产量情况(单位:百万吨)(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中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世界的20% ,与产量基本匹配,美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量的34% ,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出口国。
世界玉米消费呈逐年持续上升之势,自07/08 年起,玉米需求继续大幅增长。
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各国纷纷发展生物能源工业,燃料乙醇消费成为了国际玉米需求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乙醇生产国,超过1/3 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
世界玉米主产国消费情况(百万吨)(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2)中国玉米的供给、消费和库存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 和产量的90% 。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 以上中国玉米的产量的提高依赖于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
2009 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玉米单产降至5.17 吨/公顷,预计2010 年将升至5.5 吨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数据来源:中信建设期货)/公顷。
虽然单产不断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2009 年10.23 吨/公顷)2004 年以来,中国玉米消费量稳定增长,供需基本平衡。
较高的库存/ 需求比例,保证了国内消费的供应。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报告,预计2010 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 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 万公顷,增幅0.3% ;预计产量为16800 万吨,较上年增加403 万吨,增幅2.5% 。
2024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2024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二)旨在深入分析中国玉米行业在2024年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原料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
本报告将以五个大点为主线,详细阐述中国玉米行业的产量、市场需求、进出口情况、价格变动、以及行业发展对策和机遇。
正文内容:1.中国玉米产量1.12024年中国玉米总产量预估1.2不同地区玉米产量分析1.3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关系探讨1.4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5未来玉米产量提升的潜在机会2.中国玉米市场需求2.12024年中国玉米总需求预估2.2玉米在不同行业中的需求情况2.3饲料、食品、工业用玉米需求比较2.4玉米需求的地区差异及原因解析2.5玉米需求的未来趋势及机会分析3.中国玉米进出口情况3.1中国玉米进口规模及来源国分析3.2中国玉米出口规模及目的国分析3.3进出口玉米的贸易模式及流通情况3.4进出口玉米的政策影响分析3.5中国玉米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4.中国玉米价格变动4.1近年来中国玉米价格的变动趋势分析4.2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4.3玉米价格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4.4玉米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4.5未来中国玉米价格的预测与展望5.中国玉米行业发展对策和机遇5.1政府政策对玉米行业的影响5.2科技进步对玉米行业的推动5.3垂直整合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5.4环保意识对玉米行业的影响5.5未来中国玉米行业的发展机会与挑战总结:本报告通过对2024年中国玉米行业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总结了中国玉米行业的生产、市场需求、进出口情况、价格变动以及行业发展对策和机遇等方面的重要特点。
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玉米行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政府的支持政策、科技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将为玉米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面对挑战时,行业相关企业应积极采取垂直整合、提升科技水平、注重环保等策略,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并开拓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玉米细分产业链研究报告

7
3.2 细分产业选择- 玉米- 玉米芯
单在击糖此类处方编向辑中母,版重标点题发样展式低聚木糖、阿拉伯糖,适度发 第展四木局糖、核糖
种类
行业分析
评估结果
• • 低聚木糖 •
•
技术要求较高:技术工艺要求较高,龙力生物等少数企业拥有技术 盈利性好:参考龙力生物产品盈利性,低聚木糖毛利率在40% 左右 产品特性好:酸、热稳定性好,几乎零热量,摄入不引起血糖升高,双歧 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类的10-20 倍 发展空间大: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药品中,市场需求大
高;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的致龋菌
• 发展空间较大:下游应用拉动未来需求,未来市场稳步发展,空间较大
重点发展
•
呋喃树脂 • • •
技术成熟:改性产品多,近几年行业技术变化不大,技术成熟,对环境有 污染风险 盈利性一般:行业集中度小,中小企业多,竞争激烈,盈利性一般 产品特性好:耐热性能、稳定性能、阻燃性能、机械性能较同类产品更优 发展空间较大:广泛应用于铸造工业,发展空间较大
加剂,目前市场稳定,估计未来几年以6% 左右的增长率稳定增长
酒精
• 技术难度大:技术难度很大,极少数企业宣称突破技术难题 • 盈利性差:成本高,经济性差 • 政策鼓励:政策积极鼓励第二代乙醇项目发展 • 发展空间有限:前景很好,解决国家能源问题,但技术及经济性都待考证
重点发展 重点发展 谨慎发展 适度发展 机会发展
重点发展
•
阿拉伯糖
• •
•
技术要求高:圣泉化工等少数企业拥有技术 盈利性好:参考相关产品盈利性,其毛利率在40% 左右 产品特性好:抑制蔗糖吸收而控制血糖升高、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等特性 发展空间大:功能性甜味剂,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面积
玉米净利润
大豆净利润
17
中国玉米、大豆同样存在争地
中国玉米生产分布
中国大豆生产分布
0-1% 1%-3% 3%-5% 5%-10% 10%+
0-1% 1%-3% 3%-5% 5%-10% 10%+
18
目录
一、 国际玉米市场 二 、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三、 中国玉米生产 四、 中国玉米消费 五、 中国玉米供需及价格 六、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0.95 0.90 0.85 0.80 0.75
26
目录
一、 国际玉米市场 二 、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三、 中国玉米生产 四、 中国玉米消费 五、 中国玉米供需及价格 六、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27
中国玉米供需略微偏紧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玉米4中旬~5月播种,10~11月收获) (大豆5~6月播种,10~11月收获)
美玉米大豆存在争地现象
6
中美玉米消费是全球消费增长的驱动力
中美玉米消费增长带动全球消费增长
中美玉米消费量增长快于全球平均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全球玉米消费量 美国玉米消费量
中国玉米消费量
16%
14%
20% 40% 60% 80% 100%
美国 阿根廷 巴西 中国 乌克兰 其他
80%
70% 60% 60%
68%
67%
67%
71%
63% 64%
50%
40%
30%
20% 19%
20%
19%
15%
15%
15% 14%
10%
0% 3%
3%
0%
0%
0%
0%
0%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7
6
7
11
10
12
23 89%
3%
加拿大
9
9
12
11
10
12
11
-9%
1%
其他
120
169
138
150
146
154
157
2% 18%
全球总计
696
712
792
798
819
829
865
4% 100%
注:玉米种植年度是头年的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
3
中美玉米产量占比接近60%
加拿 乌克兰 大
3% 1%
工业消费
24850
29820
33995
38584
43214
47968
种子消费
1104
1229
1183
1230
1292
1363
浪费
2509
2729
2741
2986
2952
3190
国内消费
132552 142712 150539 160777 167800 178034
中国玉米、大豆面积
单位:千公顷
玉米面积
大豆面积
中国玉米、大豆种植利润比较
单位:千公顷,元/亩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2年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产量
消费量
2010/11
2011/12
10
2011/12全球玉米供需显示偏紧
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
项目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年均增长
期初库存
50
单位:百万吨
燃料乙醇消费 占比从18%提 升至45%
燃料乙醇消费 年均增长率 20%左右
饲料消费占比 从67%下降至
42%
0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8
美国可供出口玉米有减少趋势
玉米出口国贸易比重
玉米出口量占产量比重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中国玉米饲料消费
1998/99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22
中国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
按国家统 计局公布
产量
除去虚报 水分,估 计为1.85
亿吨
单位:千吨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期初库存
44458
47606
51249
52508
57518
54335
产量
139365 151605 152300 165914 163974 177245
13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玉米 生产
玉米 (1.92亿吨)
玉米收购
出售 (90%)
国有粮商 (25.8%)
私营粮商 (19.5%)
加工企业 (42.47%)
外资粮商 (2%)
农民自用 (10%)
饲料 (8%)
口粮 (1.5%)
种用 (0.5%)
玉米加工
损耗 (1.9%)
加工品 流通
饲料加工 (64.0%)
深加工 (28%)
玉米糟
淀粉糖(6%) 发酵品(7%)
种用、出口等 酒精(12%)
(1.6%)
变性淀粉(3%)
批发市场(62%)
玉米粉 玉米碴 (7.5%)
超市(25%) 餐饮业(13%)
消费环节
工业消费 居民消费
14
目录
一、 国际玉米市场 二 、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三、 中国玉米生产 四、 中国玉米消费 五、 中国玉米供需及价格 六、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产量
面积
单产
16
2012年中国玉米面积增加2~3%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006/07 2007/08 库存消费比
2008/09 2009/10 2010/11
安全系数
美国玉米售价
0.00 2011/12
12
目录
一、 国际玉米市场 二 、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三、 中国玉米生产 四、 中国玉米消费 五、 中国玉米库存及价格 六、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墨西哥 2%
阿根廷 3%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
其他 18%
美国 36%
巴西 7%
欧盟27国 8%
中国 22%
4
2012年美国玉米面积增加2.3%
玉米:9400万英亩, 增2.3%
大豆:7500万英亩
5
美国玉米、大豆存在争地
美国玉米产区分布
美国大豆产区分布
美国玉米和大豆主产区基本重叠 美国玉米和大豆种植收获期相近
23
玉米从净出口转向净进口
千吨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中国玉米进出口量
进口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国内供给
183823 199211 203550 218422 221492 231580
进口
62
18
41
41
791
1311
总供给
183885 199230 203591 218463 222282 232891
食用消费
9200
9300
9500
9700
9900
10100
饲料消费
94889
99633 103121 108277 110442 115412
玉米产业链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部:陈丽娜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目录
一、 国际玉米市场 二 、 中国玉米产业链结构 三、 中国玉米生产 四、 中国玉米消费 五、 中国玉米供需及价格 六、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2
2011/12全球玉米产量增长4%
主产国玉米产量
单位:百万吨
国家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同比变动 占比
19
中国玉米消费连年增长
中国玉米消费结构
工业消费 28%
种子消费 1%
浪费 2%
食用消费 5%
饲料消费 64%
中国玉米分行业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