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锥栗品种资源调查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

2015年第7期现代园艺园艺文摘,2010(11)3曾希柏.红壤酸化及其防治[J ].土壤通报,2000(3)4许中坚,刘广深,刘维屏.人为因素诱导下的红壤酸化机制及其防治[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5梁骏,郑有飞,李璐等.酸雨对土壤酸化和油菜中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3)6于天一,孙秀山,石程仁,等.土壤酸化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4(11)7田贺忠,陆永棋,郝吉明等.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历程及进展[J ].中国电力,2001(3)8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等.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 ].环境科学研究,2010(5)9李继红.我国土壤酸化的成因与防控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12(6)10柴春燕,董建国,徐绍清等.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3(4)11陈宗良.杨梅栽培168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2刘莉,杨尽,苏小丽.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中的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3王辉,董元华,李德成等.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 ].土壤,2005(4)14宁建美,李贵松,吴林土.松阳县茶园土壤酸化的现状及改良措施[J ].茶叶,2009(3)15段雷,马萧萧,余德祥等.酸化森林土壤投加石灰石和磷镁矿5a 后的化学性质变化[J ].环境科学,2011(6)16王宁,李九玉,徐仁扣等.土壤酸化和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J ].安徽农学通报,2007(23)17孟赐福,傅庆林,水建国等.浙江中部红壤施用石灰对土壤交换性钙、镁及土壤酸度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2)(责任编辑王曼)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张河春(福建省明溪县夏坊农技站,福建明溪365207)摘要: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的主要果树,种植面积达373.33hm 2,年产量525t ,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吴连海;龚榜初;赖俊声;周仙根;叶增新;叶金华;毛昌福【摘要】以锥栗主产区浙南闽北为重点,开展锥栗种质资源调查,共选出了23个农家品种.按其果实大小选出了乌壳长芒、黄榛、温洋红、大尖嘴、处署红、长芒仔6个大果型品种,蔓榛、红紫榛、白露仔、薄壳仔、财榛、麦塞仔、穗榛、猪屎榛8个中果型品种,油栗、嫁接毛榛、毛榛、光生栗等9个小果型品种.并分析了不同品种锥栗的蛋白质、糖分、淀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间其含量有较大差异.【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07(027)00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锥栗;品种;资源调查;营养成分【作者】吴连海;龚榜初;赖俊声;周仙根;叶增新;叶金华;毛昌福【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7锥栗(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木本粮食和果材兼用树种,果实甜香可口,风味明显优于板栗。
锥栗在浙南闽北山区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并有大面积人工林。
江西、湖南、鄂西、广东、广西北部、四川、江苏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长期以来,锥栗由于实生繁殖,加之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农家品种。
近年来,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过资源调查和选优工作[1~5],选出了一些优良类型和单株,但还有许多优良资源未被发掘,生产上严重存在着优劣混杂现象。
为选出大果、高产、优质的锥栗品种,我们于2001-2004年以锥栗主产区浙南、闽北为重点,进行了农家品种资源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锥栗圆万千农人的致富妄图建瓯年产量全国第一时值锥栗采收季节

【免责声明】本网刊登此类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及信息,并非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吴丰福等人的成功,带动其他农人的锥栗种植热情。吴丰福等技术人员的工作重心又开始转向品种改良。
锥栗卖得俏不俏,关键看品质。“过去,建瓯锥栗品种繁多,有黄榛、猴嘴榛等十几个品种,果实个小味道差,且易发病。”吴丰福说。
品种改良仍是要党员带头。温阳村村支书张其兴听说要嫁接新品种,回家就把正在盛产的锥栗枝砍了,妻子父母十分不睬解,为此还吵了一架。可是专门快,新嫁接的锥栗第二年就开始挂果,第三年丰收。产出的锥栗卖相漂亮,价钱比以前也高出许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瓯市开始不遗余力开发锥栗,建瓯伙儿都怕尝试,党员干部必需带头先干。”建瓯市锥栗协会会员吴丰福说。
吴丰福那时是建瓯锥栗工作站站长,也是水源乡最先种植锥栗的人。因为懂技术,三年后,他家的锥栗树就挂满了果子。“那时种锥栗的人少,外地商贩自己找上门来买,一斤锥栗就卖3块多钱。”吴丰福说。
看到那个现象,张其兴的家人不说话了,周边的农人也自发把自家的锥栗换上新品种。“此刻咱们的锥栗品种要紧有处暑红、乌壳长芒、油榛等几个品种,这些品种味道好、成熟的时刻也不一样,经济效益好多了。”吴丰福说。
种锥栗的人多了,品质也提升了,建瓯市还开始想方设法推行锥栗品牌。锥栗协会会长李宏英说,最近几年,建瓯市前后组织栗农参加过“闽源文化艺术节”、“第十三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会”等,旧日养在深闺的锥栗慢慢为外界所了解。
不同海拔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第 2 O卷
第 l 期
经挤林源自研究 Vo1 2O No.1 . Ma.0 2 02 r
20 0 2年 3 月
E C0NOM I FORES C T RE EARCHES S
不 同海拔锥 栗栽培试验研究
黄铭 利 赵 荣 军
2 试验 方 法
本课 题 于 1 9 9 0年 开 始 , 验 地 1 0亩 , 范 基 地 5 0亩 。分 布 在 3个 乡 镇 不 同 的 海 拔 高 度 建 立 试 验 地 。 试 0 示 0 试 验 地 进 行 全 面 整 地 , 大 穴 ( 0 0 0 m) 挖 8 x8 x6 c 回表 土 , 行 距 4 株 ×41 , 度 4 3 密 1 O株 / . 实 生 锥 栗 苗 定 植 , 后 亩 用 1年
HUANG M ig l.ZHAO Ro g j ” n —i n —u
(inO1 mm i ino ce t i s ac & D v [p n .Ja ’I.F j n 3 3 0 .Ch n ) Ja ’l Co s o fS in icRee rh s f e eo me t inO1 u i 5 1 0 a ia
3 材料来源及 处理
在试验林 中 , 据建 立 的标准地 进行 定点 观测 , 个标 准地调 查 2 ̄ 2 株 . 测 的 因子主要 是 : 地类 型、 根 每 0 5 观 立 树 高 、 量 、 幅 等 。通 过 连 续 观 测 9 的 生 长 结 果 进 行 总 汇 、 理 、 析 , 用 二 维 数 据 矩 阵 。 产 冠 年 整 分 采
维普资讯
第 1期
黄 铭 年 等 : 屙 海 拔 锥 票 栽 培 试验 研 究 『 不 I
3 1 处 理 间变异显 著性检 验 .
福建·建瓯锥栗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法, 增强 对不 合质 量安 全要 求 的果 品 ( 食品) 的
查 处 力度 。 ( 赵清刚)
为 我 国柚 类 生 产第 一 大 县 。蜜 柚 种植 面积 达
4 . 3 3万 h m , 蜜柚 年 产量 逾 1 0 0万 t , 全县 有 4 0 多万人从 事与蜜柚 相关 的工 作 ,靠种植 蜜柚增
分 显著 。具 体表现 :一是 锥栗 产业健康 持续发
展 ,锥 栗种植 面积达到 2 . 8万 h m ,年产 量达 3 万t , 品种结 构趋于优 化 , 早熟 品种有 白露仔 、 处 暑红 等 , 中熟 品种有 黄榛 、 油榛等 。目前 , 建瓯锥
栗 种植 面积 、 栽 培 品种 、 产量 均居 全 国县 ( 县 级
福建 ・ 建 瓯锥栗产 业发展成 绩斐然
本刊讯 ( 特约通 讯员陈世 平 ) 锥 栗产业 是
收致 富 , 蜜柚产业实现 生态文 明和生产高效 ; 而
且建立 了瑁溪蜜 柚 出 口基地 1 . 4 7万 h m ,通过 良好农业 规范和绿 色食 品认证 , 在1 7个 国家注 册 了商标 ,蜜柚 出 口国家 和地 区达 4 0多个 , 年 出 口量逾 1 0万 t ,蜜柚 产业实现 生态安 全和产 业安全 。 据悉 , 平和县瑁溪 蜜柚 产业之所 以达到 较高发展水 平 , 主要得益 于生产 、 管理 、 品牌 、 文 化、 加工 、 营销等方 面不 断创新 。 在生产方面 , 平 和县从 1 9 9 8 年 起先后制 订 出台了《 瑁溪蜜 柚综
合质 量标 准》 《 瑁溪 蜜柚 标准 综合 体》 , 实施《 瑁 溪蜜柚》 国家标准 , 创建 国家级标 准化生产 示范
建瓯市锥栗种植现状及造林管理技术

2013年第2期现代园艺锥栗()是建瓯特产,壳斗科植物,其果实富含淀粉、糖、蛋白质以及脂肪,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小麦高,脂肪含量比稻米高出2~3倍,且含有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
其果香甜可口,生食、炒食均可,还可加工成月饼、罐头等食品。
1建瓯锥栗种植现状建瓯锥栗栽培历史有1800多年,历史上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西乡”,生产的锥栗具有独特的“糯、甜、香”特色,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
建瓯市锥栗种植面积、产量和栽培品种资源均为全国之最,2004年8月9日,建瓯锥栗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瓯市实施“科技兴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把开发锥栗产业,创名优品牌摆上议事日程。
将发展锥栗产业列为全市5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成立建瓯市锥栗生产指挥部,建瓯市锥栗协会等机构,加大锥栗开发力度,增加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使锥栗产业开发得到了有序发展。
建瓯市锥栗栽培面积由1997年的5333.33hm2,投产面积9333.33hm2,产量900t,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28000hm2,投产面积20000hm2,产量22500t的规模。
2苗木培育2.1实生苗实生苗就是利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优点是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寿命长、适应力强。
主要是用来作砧木,繁育优良的嫁接苗,在圃地培育到苗高50cm左右时开始嫁接。
2.2采穗休眠期,选择5~10年生锥栗母树,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取充分成熟、健壮、芽眼饱满的结果枝,粗度要求为0.5~1.0cm,基本与砧木粗度相一致。
采取接穗后,将接穗按50或100根捆成1扎,再用湿度60%的河沙贮藏于室内。
2.3嫁接采用切接法嫁接,将接穗剪成5cm左右长的枝段,每枝段留1~2芽眼,在芽眼下部断口处呈45°斜角削成“短削面”,再翻转穗条,在芽眼背面以下及木质部平削成“长削面”。
切砧木前,应剪掉上部主干,留下3cm长的主干基部即可。
选择砧木较平滑的一面,在其横截面的一侧1/4处,用利刀向下纵切一刀,长度与接穗的“长削面”相等或稍长。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中图分 类号 : 9 81 ; 4 66 Q 5 .5 ¥ 3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157 (0 10 -550 17 -4 0 2 1 )60 8 -5
cnp n n el e rl ao y dud r yr tI a a a l州
go p n d iul u e lu c o ru s eeaa zd h sl o e atet e r s dii d an mbr a nt ngop r nl e.T er ut s w dt t m u a nv f ol f i w y e sh h i h
1 材 料与 方 法
11 试 验地 概 况 .
根据主栽品种 、 经营管理类型、 害虫 防治情况 、 生境条件等 , 在福建省建瓯市川 石乡和东游镇共设立 2 块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标准地 , 0 每块 面积约为 067h . m . 6
收稿 日期 :0 1— 4— 2 2 1 0 2 修 回 日期 :0 1 7—3 2 1 —0 0 基金项 目: 福建 省 自然科学基 金项 目(0 90 3 8 ; 2o J 12 ) 南平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Z 3 N09 2 ) 作者简介 : 叶世森 (9 4一), , 17 男 副教授. 研究方 向: 昆虫 生态 与害虫 综合 治理 .
n g t e c nea o . e a v . d n i l
Ke r s a t n a  ̄ n y o e t rh o o o y wo d :C sa e r i r s ;a tr p d c mmu i ;t y a c ;o t l p r t n f n t i d n m s p ma a t o y me i i i i
建瓯锥栗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建瓯锥栗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李陈枝(建瓯市小松林业站,福建建瓯353100)李陈枝(1960.—),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营造林与经济林工作摘要:建瓯市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
锥栗在建瓯的栽培历史已有1800年,建瓯锥栗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文化内涵丰厚,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优良品种均为全国之最。
全市现有锥栗园面积28000hm2,年产锥栗30300t。
本文通过分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瓯锥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流通、加工和营销等措施,以促进建瓯锥栗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瓯锥栗产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建瓯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东南麓。
建瓯市把锥栗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锥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控制面积、科学兴榛、主攻单产、优化品质、激活流通、深化加工、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
坚持以锥栗丰产栽培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方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发展思路;以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引导栗农学技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朝着无公害、无污染、优质丰产的方向发展;狠抓产品质量、促产品多元化、开拓销售市场,使建瓯锥栗产业向着加工增值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的品牌效应,以建瓯锥栗的品牌优势,把建瓯市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锥栗之乡”。
1、建瓯锥栗产业现状建瓯市是锥栗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栽培锥栗已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有名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市。
全市锥栗栽培面积28000hm2,其中盛产面积20000hm2,年产量30300t,实现产值3.63亿元,产区栗农锥栗年人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
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优良品种均居全国之首,荣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中华名果”、“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闽北知名商标”等商标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