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讲,郭沫若及20年代新诗
20年代诗歌

第 三 讲 郭 沫 若 与 现 代 新 诗
二、《女神》创造的时代
1.白话新诗的建设与发展 在20世纪初叶,现代诗歌在艺
术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从 白话口语的运用到白话口语的美 化的过程,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 阶段:从1917年到1922年,是新 诗的草创期;从1922年到1927年, 是新诗的建设期;从1927年到 1937年,是新诗的探索期。
第 三 讲 郭 沫 若 与 现 代 新 诗
《凤凰更生歌》既是一 首欢乐之歌,更是一首 预言之歌,它预言着一 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它 献给人们的是一派欢乐景象,凤凰 不仅欢呼着自己的更生,也欢呼着 “一切”的更生。
第 三 讲 郭 沫 若 与 现 代 新 诗
《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是
最具郭沫若风格特色的作品。
桥大学。 1922年回国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学教 。 1931年11月飞机失事遇难。 主要诗集有: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
A、徐志摩诗的思想内涵
1、绝大部分是关于爱情与人生的玄想 。 如《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 哪一个方向吹》 2、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关注。如《先生! 先生!》《太平景象》 3、歌颂生命的欢欣和美好理想。如《为 要寻一个明星》 《沙扬娜拉》《再别康 桥》
铜是那样臭,血是那样腥, 脏了的东西你不能不洗, 洗过了的东西还是得脏, 你忍耐的人们理它不理? 替他们洗!替他们洗!
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 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 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 耶稣的爸爸做木匠出身, 你信不信?你信不信?
胰子白水耍不出花头来, 洗衣裳原比不上造兵舰。 我也说这有什么大出息—— 流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 你们肯干?你们肯干?
五、“纯诗”的提出与象征派的诗
第三讲,郭沫若及20年代新诗

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 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 他从哪儿来?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 昂头我问天,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呜唈。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钢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发 现》
《红豆》(二一)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 伊的眼是解冻了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2、新月社 “新月社”由徐志摩发起,是一个以留学欧美的人士组成 的一个松散的社交团体,具有欧美的绅士文化趣味和自由主义 思想文化取向,自1923年成立一直延续至1930年代中期,先 后办有《晨报· 诗镌》、《新月》、《现代评论》等文学刊物, 展开文学活动。这一社团在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方面贡献 较为突出。主要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孟侃、林徽 因、刘梦苇、孙大雨、陆志韦、陈梦家等。 3、象征派诗 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4、“革命”派诗歌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笔名白莽。代表作 《别了,哥哥》:。“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 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又如《我们》:“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挺,/我们的团结 如皮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命 运!”“我们是谁?/我们是十二万五千万的工人农民!”
现当代文学第四章:20年代新诗

• 作品: • 小说《飘流三部曲》、《行路难》。表现 生的困难和爱的向往及性的苦闷。写情欲 与道德的冲突。 • 诗歌:《女神》《前茅》《星空》《瓶》 《恢复》。 • 戏剧:《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 《王 昭君》《卓文君》《屈原》《虎符》《高 渐离》等。
• 二、诗集《女神》 •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共收56首诗, 具有开一代诗风的意义。 • (一)《女神》的主题 • 1、诅咒毁灭与颂扬新生。《凤凰涅盘》以有关凤 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 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 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P71)。 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而写成的《女神 之再生》,也以神话题材而突入了“五四”革命 现实的核心,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 • “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 • 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 (二)《女神》的艺术特点: • 1、个性化:诗歌中的自我是战斗的、超越的自我,裸露 的自我。“为愿意打破一切诗的东西,写我自己够味的东 西”。对自我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敬。我是世界的主宰, 我是偶像破坏者。 • 2、抒情性:情绪化的激情彭湃。情感纯真、直率而狂热。 • 3、自由精神: 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出自由的色彩。雄奇奔 放、气势雄浑,“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诗无定 节,节无定句,句无定字”。 • 4、浪漫情怀:想象奇诡,从古代到未来,从天空到大地, 从高山到海洋……。呈现出奇异的壮阔感和动态的诗化美, 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当写作《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时,往 往诗兴突然袭来,无暇仔细推敲,反复加工,任凭诗句奔 泻成章, • 5、创造性: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 (三)《女神》的意义:开一代诗风。对 狂飚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表现;扩大了 诗歌的表现领域,创造了诗歌的现代抒情 主人公形象;形式的自由和多变;开掘了 新诗的崇高审美内涵。 • 但郭沫若的诗歌过于强调自由的形式, 缺乏诗性和韵味,适宜朗诵,不益品味。
第三讲郭沫若的新诗(1)

精神与浪漫主义特征。
学习内容
一、生平与创作道路
二、诗集《女神》
三、其它诗作
生平与创作道路P95
1892、11、16—1978、6、12 1892—1913:
四川嘉定乐山沙湾。
地理环境孕育诗情画意。
1916—1921年间创作。 1921年8月出版。 《女神》中的诗形式极端自由,激情喷发, 自我形象凸显,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开浪 漫主义诗风,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要求, 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女神》中的代表诗作:《凤凰涅槃》《天 狗》《炉中煤》《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 球,我的母亲!》《匪徒颂》《晨安》《我 是个偶像破坏者》。
泛神论
泛神论:任何事物都是神的表现,任
何事物都是神。 是无神论观点,从泰戈尔、歌德和17 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著作中接受。 “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 现”。 其特征是:崇尚自然,表现自我,歌 颂叛逆,破坏偶像。
1923—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成长为共产主 义战士。《星空》《瓶》《前茅》《恢复》 1928-1937、7:十年流亡。 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 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 从事古文字研究,精研古 文字和青铜器铭文字。 帮助“左联”东京分会, 办刊物,写文章。 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批判》等经典著作。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沐漓如烛。/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熄的 情炎,/荡不去的羞辱,/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那儿安宿?// 啊啊!/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左也是漶漫,/右也是 漶漫,/前不见灯台,/后不见海岸,/帆已破,/墙已断,/楫已飘流,/柁 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啊啊!/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前也是睡眠,/后也 是睡眠,/来得如飘风,/去得如轻烟。/来如风,/去如烟,/眠在后,/睡 在前,/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的/一杀那的风烟。// 啊啊!/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痴!痴!痴!/只剩些悲哀,烦恼, 寂寥,衰败,/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啊啊!/我们年青时候的新鲜那儿去了?/我们年青时候的甘美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光华那儿去了?/我们年青时候的欢爱那儿去了?/去了! 去了!去了!/一切都已去了,/一切要要去了。/我们也要去了,/你们也 要去了,/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 啊啊!/火光熊熊了。/香气蓬蓬了。/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身外 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请了!请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一、新诗的出现: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出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出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
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
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
(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
特别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①新诗出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06++20年代新诗(二)+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后期战斗生涯和创作: 后期战斗生涯和创作: 十年流日生活。 十年流日生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文字研究》 文字研究》等。 自传: 我的童年》 自传:《我的童年》、《反正前 创造十年》 北伐途次》 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光海》 光海》 到处都是诗, 到处都是诗, 到处都是笑: 到处都是笑: 海也在笑, 海也在笑, 山也在笑, 山也在笑, 太阳也在笑, 太阳也在笑, 地球也在笑, 地球也在笑, 我同阿和,我的嫩苗, 我同阿和,我的嫩苗, 同在笑中笑。 同在笑中笑。 翡翠一样的青松, 翡翠一样的青松, 笑着在把我们手招。 笑着在把我们手招。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1919 ~ 1920 年 间 , 写 作 诗 集 女神》中的绝大部分作品。 《女神》中的绝大部分作品。 1919年9 月 , 诗作开始在宗白华 1919年 编辑的上海《 时事新报》 副刊《 编辑的上海 《 时事新报 》 副刊 《 学 上发表。 灯》上发表。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大革命运动中, 大革命运动中,曾任广州中山大学 文学院院长。 文学院院长。 北伐时投笔从戎,刚开始被派到国 北伐时投笔从戎, 民革命军总政治的宣传科当科长,中将。 民革命军总政治的宣传科当科长,中将。 “四一二”政变前,在武汉《中央 四一二”政变前,在武汉《 日报》发表著名的《 日报》发表著名的《请看今日之蒋介 石》。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1922年写的 《〈 1922 年写的《〈 少年维特之烦 年写的 《〈少年维特之烦 序引》 泛神便是神。 恼 〉 序引 》 : “ 泛神便是神 。 一切 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 自我也只是 神的表现, 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都 神的表现 , 我即是神 , 是自我的表现” 是自我的表现”。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郭沫若)

第五章20年代新诗(二、郭沫若)这一章讲授4课时,主要内容为1、郭沫若的创作道路;2、《女神》一、关于郭沫若生平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
四川乐山人。
"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
郭沫若生于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从母亲那里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比较广泛的涉猎。
读小学时的"撕榜风波",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3年年底,郭沫若(21岁)赴日留学。
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同样希望将来能对国家社会有切实的贡献。
此时正值袁世凯卖国求荣,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21条丧权辱国的条约,激起一切爱国者的愤怒。
个人与民族的苦闷一起郁积于心,使他产生了难以排遣的痛苦。
同时,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庄子、王阳明、泰戈尔、海涅、歌德、惠特曼、斯宾诺莎等的哲学思想、文艺观和创作,都对他发生影响,他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
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试笔即新诗,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
这一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
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
第三讲,郭沫若及20年代新诗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万籁共鸣的symphony, 自然与人生的婚礼呀!
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
近代文明的严母呀!
.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 伊的眼是解冻了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
3、新月社与新诗的格律运动
“新月社”由徐志摩、胡适等发起,是一个以留学欧美的人士 组成的一个松散的社交团体,具有欧美的绅士文化趣味和自由主义 思想文化取向,自1923年成立一直延续至1930年代中期,先后办 有《新月》、《现代评论》等文学刊物。这一社团在新诗理论与新 诗创作方面贡献突出。主要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孟侃 、林徽因、刘梦苇、孙大雨、陆志韦、陈梦家等。
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女神之再生》)“我把全 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天狗》)
3、世界意识:《晨安》中“我”不仅向着“我年轻的祖国”问候,而且像着恒
河、印度洋、红海、尼罗河,向着“大西洋畔的新大陆”致意,这胸襟、眼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4、革新与创造精神:“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破!破!破!”(《
❖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920年代诗歌概况
(一)胡适与白话新诗的草创:《尝试集》
(二)1920年代的重要诗群 1、创造社首开浪漫主义诗风:郭沫若、穆木天、王独 清、冯乃超歌
2、湖畔诗社的浪漫情诗: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月社与新诗的格律运动
“新月社”由徐志摩、胡适等发起,是一个以留学欧美的人士 组成的一个松散的社交团体,具有欧美的绅士文化趣味和自由主义 思想文化取向,自1923年成立一直延续至1930年代中期,先后办 有《新月》、《现代评论》等文学刊物。这一社团在新诗理论与新 诗创作方面贡献突出。主要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孟侃 、林徽因、刘梦苇、孙大雨、陆志韦、陈梦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狗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把月来吞了,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把日来吞了,
我飞跑,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飞跑,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飞跑,
我便是我了!
我剥我的皮,
河、印度洋、红海、尼罗河,向着“大西洋畔的新大陆”致意,这胸襟、眼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4、革新与创造精神:“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破!破!破!”(《
梅花树下的醉歌》)“我”“立在地球边上”呼唤着“要把地球推倒”、“不断地毁 坏”、“不断地创造”的“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5、科学知识:“X光线”、“神经”(《天狗》) 6、都市文明的批判:《笔立山头展望》、《上海印象》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便是我呀”(《天狗》)
2、宇宙意识:“破了的天体”“我们尽他破坏不用再补他了!待我们新造的
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女神之再生》)“我把全 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天狗》)
3、世界意识:《晨安》中“我”不仅向着“我年轻的祖国”问候,而且像着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之四人,1922年出版四人诗歌合集《湖畔》,汪静之《蕙的风 》诗集等。以写情诗为主,很能代表“五四”一代青年人的纯真、 坦荡与热情。如汪静之的《伊的眼》:
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 伊的眼是解冻了的剪刀,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我被镣铐的灵魂__就__自___由__了___呢__!_____________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
昂头我问天,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呜唈。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钢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月底光,
我食我的肉,
我是日底光,
我吸我的血,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啮我的心肝,
我是X光线底光,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净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我们这缥缈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儿安宿? 啊啊! 我们这缥缈的浮生 好象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帆已破, 樯已断, 楫已飘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 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啊啊! 我们这缥缈的浮生 好象这黑夜里的酣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凤凰涅槃·凤歌》
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
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凤歌
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
他从哪儿来?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为什么存在? 你自从哪儿来? 你坐在哪儿在? 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拥抱着你的空间 他从哪儿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郭沫若——新诗奠基者
(一)郭沫若生平与创作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学医。参与组织“创造 社”、倡“革命文学”。是我国现代 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
4、象征派与晦涩诗风
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冯至、戴望舒
5、“革命”诗歌(无产阶级诗歌)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笔名白莽。代表作《别 了,哥哥》:“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 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又如《我们》:“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挺,/我们的团结如皮 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命运!”“我们是谁 ?/我们是十二万五千万的工人农民!”
1920年代诗集:《女神》(1921)、 《星空》、《前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女神》:中国新诗的奠基石
闻一多:“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最要 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 1、自我主体意识、个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