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 (1)

合集下载

万古霉素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万古霉素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万古霉素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在我国,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尤其在医院内感染中,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真菌感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针对真菌感染的治疗研究成为了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万古霉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它可以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真菌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临床实践证明,万古霉素对多种致病真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等。

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其在体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从而减少了给药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万古霉素在体内的分布广泛,可以到达组织间隙和细胞内,确保了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有效浓度。

第三,万古霉素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尽管万古霉素可能导致一定的肾脏毒性、听力减退等不良反应,但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且在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万古霉素,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种药物,它更像是一位可靠的战士,站在了抗真菌感染的前线。

它的强大杀菌作用让我赞叹不已,它可以精准地打击真菌细胞壁,让这些病原体无从生长,无处藏身。

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它对多种致病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曲霉菌等,都有显著的疗效,这让我对其充满了敬意。

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也让我印象深刻。

它的半衰期长,意味着患者可以减少给药次数,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它的广泛分布特性,让我相信它可以到达组织间隙和细胞内,确保了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有效浓度。

然而,我必须承认,万古霉素并非完美无缺。

它可能导致肾脏毒性、听力减退等不良反应,这让我在使用时必须保持警惕。

但与其他药物相比,它的副作用较少,这让我对其充满信心。

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真菌感染时,我深知责任重大。

我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肾功能等,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解读近年来,万古霉素(Vancomycin)作为一种强效抗生素在中国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药物滥用与耐药性问题的不断浮出水面,对于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与监测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此,中国医药管理局于近期发布了《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和监测万古霉素治疗。

该指南从治疗指征、用药剂量、监测方法等多个方面对万古霉素的治疗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说明。

首先,针对万古霉素的适应症,指南明确指出其主要用于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无法使用其它口服抗生素或需使用静脉抗生素的情况,如血流感染、心内膜炎等。

此外,对于重症疾病患者,指南还推荐联合应用万古霉素与其它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然后,指南详细介绍了万古霉素的用药剂量与给药方法。

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肾功能状态和患者体重进行调整。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指南建议每日万古霉素的剂量为15-20mg/kg,并分3-4次给药。

而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则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调整。

此外,指南还提醒医生们,要注意遵循给药时间间隔,避免剂量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监测万古霉素治疗的关键在于药物浓度的监测。

指南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监测时间点与适宜的血药浓度范围。

在治疗初期,建议监测基础浓度(Trough)以确保药物的疗效;而在治疗稳定期,指南推荐监测峰值浓度(Peak)来调整剂量,同时监测基础浓度以预防潜在的耐药。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监测持续时间的重要性,要求每个监测时间点至少测定两次,以减少测量误差。

除了对治疗与监测进行规范说明外,指南还特别提醒医生们注意患者敏感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肌肉乏力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肾损伤等严重副作用。

医生们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性,及时监测相关指标,并根据患者状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为一项指导临床实践的依据,该指南对于万古霉素的治疗与监测提供了明确准确的指导。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就开始接触并使用万古霉素。

这是一种强大的抗生素,对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随着使用的增多,我也开始注意到它的一些问题。

万古霉素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

它主要适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而对于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覆盖效果并不理想。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感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较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比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逐渐探索出了一些万古霉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我会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综合考虑是否使用万古霉素。

如果确定使用,我会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给药,以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还注意到,万古霉素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例如,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抗生素联用,可以扩大其抗菌谱,治疗更多类型的细菌感染。

在实际应用中,我还发现万古霉素皮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患者进行皮试,我们可以提前发现对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避免因过敏反应而导致的医疗风险。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万古霉素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将积极与其他医学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共同为提高我国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做出贡献。

在我作为一名医生职业生涯中,万古霉素是我经常使用的药物之一。

它是一种强大的抗生素,对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随着使用的增多,我也开始注意到它的一些问题。

万古霉素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

它主要适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而对于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覆盖效果并不理想。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感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较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盐酸万古霉素

盐酸万古霉素

盐酸万古霉素Vancomycin Hydrochloride【其它名称】来可信、万古霉素盐酸盐、稳可信、Vancocin、Vancocin CP、Vancocin HCL、Vancocina 【临床应用】1.本药用于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对其它抗菌药耐药或疗效差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所致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亦用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的上述严重感染。

2.本药可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葡萄球菌属所致动、静脉分流感染。

3.口服适用于治疗假膜性结肠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者,或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

【药理】1.药效学作用机制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盐酸万古霉素为其盐酸盐。

其作用机制是以高亲和力结合到敏感细菌细胞壁前体肽聚末端的丙氨酰丙氨酸,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而杀灭细菌。

此外,它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并选择性地抑制RNA的合成。

本药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口服给药对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假膜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抗菌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厌氧链球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放线菌、白喉杆菌、淋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粪链球菌等也有一定抗菌作用。

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分枝杆菌属、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或真菌均无效。

2.药动学胃肠道吸收不良,静脉给药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

静脉滴注0.5g和1.0g,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0-30mg/L和25-50mg/L。

本药分布容积为0.43-1.25L/kg。

在血清、胸膜、心包、腹膜、腹水和滑膜液中可达有效抗菌浓度,在尿中浓度较高,但在胆汁中不能达有效抗菌浓度。

药物可透过胎盘,也可进入乳汁,但不能迅速透过正常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中,在脑膜发炎时可渗入脑脊液并达有效抗菌浓度。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注射用万古霉素药物简介 ——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的说明书回顾
适应症:MRSA以及其他细菌引发的感染,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 等浅表既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 膜炎。
用法用量:每日2g, Q6h,每次0.5g, 或者Q12h, 每次1g , 静脉滴注,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剂量。老 年人用一半剂量,Q12h, 0.5g,或者QD,1g
不同肾功能状态,给药剂量 调整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间歇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肌酐清除率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50%
1g Q12h 或者 0.5g,Q6h
20-50%
0.5g Q12-24h
10-19%
0.5g Q24-Q48h
<10%
0.5g Q48-Q96h
一般4-7天给药1g, 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
儿童,婴儿按照体重走,总剂量是40mg/kg, 分2-4次 静脉滴注。
新生儿每次给药量是10-15mg/kg ,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 儿Q12h , 出生1周到1个月的新生儿Q8h 给药1次。
临床使用的配制方法
(1)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先加10ml 注射用水溶 解,再用至少100ml的盐水或者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 释,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在60分钟以上。
而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的实验显示万古霉素对常见葡 萄球菌的MIC90为2-4mg/l , 所以推算,万古霉素的最 杀菌浓度为10-40mg/l, 并且应该以此浓度延长药物与受 感染组织的接触时间。
万古霉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理论上,万古霉素在血脑屏障受破坏如脑膜炎时可部分 透过,透过率是无法预测的。有学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 成人肺炎球菌脑膜炎时发现2例病例在静脉给药48 h后仍 然在CSF无法检测出谷浓度。另有学者发现,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静脉使用万古霉素后,其CSF中药物浓度仍与正常 人相似,最高浓度仅为1.2 mg/L

万古霉素致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一例

万古霉素致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一例

万古霉素致迟发性红人综合征一例万古霉素相关性红人综合征(RMS)是由万古霉素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

该文报道1例万古霉素相关RMS年轻患者,其为严重脑外伤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在快速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每12 h注射1.0 g 万古霉素+生理盐水100 ml,于30 min内滴完)1 d后出现迟发性RMS,表现为高热40℃、呼吸急促、颜面及全身潮红、多发皮疹及红斑,停用万古霉素,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替加环素+氟康唑并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其RMS症状逐渐得到改善,最后痊愈出院。

迟发性RMS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应予以重视。

【Abstract】The vancomycin-induced red man syndrome (RMS)is caused by the histamine released from the mastocyte under direct vancomycin stimulation. In this paper,we reported one young patient diagnosed with vancomycin-induced RMS. The patient suffered from severe brain trauma and was infected with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 1 d after rapi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vancomycin (1.0 g vancomycin plus 100 ml physiological saline every 12 h,each injection was completed within 30 min),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delayed RMS,manifested as high fever of 40℃,tachypnea,facial and systemic blushing,multiple rash and erythema.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vancomycin was discontinued and replaced by imipenem/cilastatin sodium+tigecycline+fluconazol combined with human immune globulin an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CRRT). Relevant RMS symptoms were gradually mitigated and the patient was eventually discharged. If delayed RMS is not diagnosed or treated timely,it would probably lead to severe and even fatal consequences. Consequently,intensiv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layed RMS.【Key words】Vancomycin;Red man syndrome,delayed;Immuno globulin;Blood purification萬古霉素是糖肽类抗菌药物,通过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阻断细胞壁的合成而杀灭细菌,用于严重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治疗。

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1例

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1例

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1例
潘虹;蔡海峰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2(15)4
【摘要】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菌药物,常被用作“最后一线药物”,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1]。

其过敏反应、肝肾毒性、耳毒性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常见[2],其中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致血小板减少少见。

但血小板减少时常合并出血症状,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死亡,因此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老年男性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潘虹;蔡海峰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实践
2.低分子肝素钙和万古霉素致一患者骨科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
3.万古霉素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
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是因为静脉给药时局部疼痛和血栓静脉 炎的发生率很高,以及为了避免一些输液 反应如红人综合症(或称红脖综合症)的 发生。红人综合症通常发生在开始输液后410分钟,或刚刚输液完成后,通常表现为 面部,颈部以及上肢躯干部潮红或者有红 色皮疹产生。这些症状是由于非特异性肥 大细胞脱颗粒所引起而并非由IgE介导的变 态反应。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以治疗 或者预防这些症状的发生。缓慢输液也可 以减少发生的几率
简要介绍
• 万古霉素属于万古霉 素类抗生素,结构如 图
生物合成
• 1: 组成万古霉素的基团和结构域. • 万古霉素通过不同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进 行生物合成。七个基团通过氨基酸相互连 接,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决定了氨基酸的排 列顺序。在万古霉素的基团通过氨基酸组 装之前,氨基酸首先要经过修饰。L-酪氨酸 被修饰为β-羟基,氯-酪氨酸和4-羟苯基甘氨 酸残基。另一方面,醋酸根被用来合成3,5二羟苯甘氨酸的苯环。
•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万古霉素从来没有成 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 万古霉素必须静脉注射给药,口服通常无 法吸收。 • 抗β-内酰胺酶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如甲氧 苯青霉素(以及其后继产品如乙氧萘(胺)青 霉素,邻氯青霉素等)的快速发展,可以 有效抑制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 早期的实验中所用的纯度不高的万古霉素 具有很强的耳毒性及肾毒性。
• 通过雾化器吸入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有时也 会被采用(非规范性治疗方法),用于各 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 万古霉素的腐蚀性也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管 给药时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
不良反应
• 万古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在≥1%的病例 中发生)有:注射区域(剧烈)疼痛,或 者血栓静脉炎。
• 肾毒性和耳毒性是早前生产的不纯的万古 霉素产生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在50年代 中期进行的万古霉素临床试验中显得尤其 严重。然而在后来的试验中,由于采用的 更纯净的万古霉素,肾毒性的发生率变得 很低(0.1–1%的病例中发生)。但这个结 论强调,试验中万古霉素未与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合用。
• 2:由被修饰的芳香环组成的链状七肽(万古霉素 前体) •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在不同基团连接时发挥作用, 通过在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的方式延长肽链。每 个基团一般包括腺苷酰化结构域(A),肽载体 蛋白结构域(PCP)以及肽键形成结构域(C)。 在A结构域,特殊的氨基酸通过形成氨酰腺苷酶 复合体的方式被激活,并与一个4`-磷酸泛酰巯基 乙胺辅助因子通过硫酯化的方式结合。[8][9]这个 复合物随后被AMP运送至PCP。PCP利用结合的 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辅基来运送肽链和它们的前 体。
• 罕见的不良反应(<0.1%的病例中发生)包 括:过敏反应,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多 形性红斑,红人综合症(见下文),二次 感染,血小板下降,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耳鸣,眩晕,耳毒性。
红人综合症
• 静脉给药时,万古霉素必须在溶剂稀释的条件下 缓慢给药,最短给药时间为60分钟(一次总给药 量大于500mg时最大给药速度小于10 mg/min)。
谢谢关注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 当时,越来越多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 生素产生了抗药性,这使万古霉素很快在 1958年获得了FDA的许可。Eli Lily公司首 先生产并销售万古霉素,商标是 Vancocin。
• 2004年,礼来公司将Vancocin商标授权给 美国的ViroPharma制药公司,英国的Flynn Pharma制药公司及澳大利亚的Aspen Pharmacare制药公司使用。万古霉素的专 利在80年代早期就已经过期,但是FDA没 有允许上述三家制药公司中任何一家生产 的万古霉素在美国销售。
• 这些发现导致万古霉素被降级为抗感染的 “最后一线药物”。
• 最近的研究强调,万古霉素可以引发患者 体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严重的 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由皮下红斑,瘀斑和紫 癜引起的出血。
治疗药物监测
• 万古霉素的疗效被认为是与时间相关联的, 这意味着血药浓度高于其最低抑菌浓度的 持续时间决定了它的抗菌效果。因此,血 药峰浓度并未显示出与其毒性或抗菌效果 有关联。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精确的血药浓 度监测并不需要。
综述
• 1、万古霉素(Vancomycin,INN)是一种 糖肽类抗生素,用来预防和治疗革兰氏阳 性菌所造成的感染。传统上,万古霉素被 用作“最后一线药物”,用来治疗所有抗 生素均无效的严重感染。但由于越来越多 的抗万古霉素耐药性病菌பைடு நூலகம்出现,其地位 渐渐被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所取代。
• 2、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 杀死细菌。这种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 结构中的一种关键组分来干扰细胞壁 的合 成,抑制细胞壁中磷脂和多肽的生成。 • 3、万古霉素主要用在四个方面的感染治疗: 首先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另外也用在难 辨梭菌酿成的抗生素耐药性的伪膜性肠炎 的治疗。
万古霉素 vancomycin
历史
• 万古霉素首先被EC Kornfeld(礼来公司员 工)从一个传教士采集的婆罗洲丛林深处 的土壤中分离出来。产生万古霉素的细菌 最终被命名为东方拟无枝酸菌。使用万古 霉素的最初目的是治疗由耐青霉素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 最初,这种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被简单的标 记为05865,但是最后它有了一个通用的名 称:Vancomycin(从单词 "vanquished" (征服)衍生而来)。很快,万古霉素的优点 就表现了出来:尽管在含万古霉素的培养 基上经过多代的传代培养,葡萄球菌仍然 未显示出明显的抗药性。
• • • • • • •
仅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病人同时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病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改变 3.病人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4.短期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万古霉素治疗 5.病人有肾功能不全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测量血药最低浓度
• 近年来学界改变了治疗时万古霉素血药浓 度水平的标准。早期的学者认为治疗期间, 万古霉素的血药峰浓度应该在30-40mg/L, 最低浓度在5-10mg/L。最新的建议为,在 用于治疗炎症感染是,不需要限制血药峰 浓度,最低浓度应该在15-20mg/L。
由一种链霉菌产生的、结构复 杂的糖肽类抗生素,专一地抑 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临床应用
• 万古霉素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由对其他抗 生素不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严重 的致命性感染。但是,万古霉素不应该被 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甲氧苯青霉素)敏感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因为其疗效 较萘夫西林(乙氧萘(胺)青霉素)类青霉素 弱
• 4、万古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结肠炎和肠道炎症;万古霉 素还经常用于安装心脏导管、静脉导管等装置时的预防感 染。万古霉素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联合用药。 • 5、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强,对难辨校状芽孢杆菌、炭 疽杆菌、白喉杆菌等作用也良好。 • 6、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极少耐药菌株。主要用 于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 • 7、药品口服不吸收,静滴时必须先用注射用水溶解,滴 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静滴过快有皮肤反应,浓度过高 可致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可致剧烈疼痛,故不可肌注;有 严重耳毒性及肾毒性,故只宜短期用于抢救。
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
• 治疗全身性感染时,万古霉素需要经过静 脉给药,因为万古霉素不能通过肠道被吸 收。作为一个具有亲水性的大分子,万古 霉素很难穿过肠壁的绒毛细胞细胞膜。唯 一需要口服给药的适应症是假膜性肠炎, 因为必须经过口服药物才能到达感染部位。 在口服给药的情况下,排泄物中药物万古 霉素的浓度在500 µg/ml左右。
毒性
• 传统上认为,万古霉素具有很强的肾毒性 及耳毒性。早期调查中发现一些听力及肾 功能受损的病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水平很 高,随后一些医学参考文献刊登了这些调 查报告。然而,自从70年代万古霉素被大 量应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后,临床上发现先前报告的严重的毒性 并没有大范围出现。这被归结于现在使用 的万古霉素中已经移除了早期的不纯净的 成分,尽管未对这些不纯净的成分进行过 毒性试验
• 由于越来越多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菌群的 出现,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所属的控制院内 感染顾问委员会对临床万古霉素的应用提 出了一些指导方针。
• 根据这个指导方针,仅在如下情况下谨慎 的使用万古霉素:

• 治疗经甲硝唑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的假 膜性结肠炎。 • 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严重过敏的革兰氏 阳性菌感染的病例。 • 用于对青霉素高度过敏的个体进行感染性 心内膜炎的抗菌性预防。 • 预防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抗 性表皮葡萄球菌分布广泛的医疗机构进行 有假体植入的外科手术时可能引发的感染。
耳毒性
• 确定万古霉素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的几率更 加的困难,因为缺少有说服力的病例。普 遍的观点是,万古霉素极少引起耳毒性症 状。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耳毒性的相关性 也是不确定的。有的病例在万古霉素血清 浓度超过 80 µg/mL时产生耳毒性症状,可 是同样有在治疗安全范围的血清浓度下产 生耳毒性病例的报告。因此,不能证明使 用治疗药物检测的方法保持治疗安全范围 的血药浓度可以防止耳毒性症状的发生。
肾毒性
• 随后,有学者对大量报告万古霉素相关的 肾毒性病例进行了重新的调查。调查发现 大部分病例同时使用了其他已知有肾毒性 的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余 的病例大多数有其他的干扰因素或者数据 不完整,不能清楚的证明万古霉素与肾功 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 此外,万古霉素的血清浓度和肾毒性发生 几率是否相关,目前仍没有一致的结论。 有些研究指出在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超过 10 µg/mL时,肾毒性的发生几率增加。但 是其他的重复性试验并未能取得相同的结 果。在治疗安全的范围内,万古霉素仍有 引起肾毒性的报告。总之,万古霉素引起 肾毒性的的几率被高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