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合集下载

神奇的暗示 教案

神奇的暗示 教案

神奇的暗示一、说选材1.设计理念按照大纲要求,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而在平时的辅导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评价,不自觉的运用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自己的自信心与学习生活。

而心理暗示具有神奇的力量,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运用的好,会有助于我们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我们的行动力,如果运用的不好,则会影响自我统一性的完成,容易消极的自我评价。

我设计了这次教学,尝试通过辅导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暗示的双重作用,转化消极暗示,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自信,这对学生来说将是受益久远的。

2.课题内容分析(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暗示的含义;(2)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暖身活动,体验暗示的神奇,激发好奇心;(2)通过观看小品及案例解析,加深对暗示的认识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识别消极的心理暗示,建立自信。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难点:觉察并转化自己身上的消极暗示。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处于发展阶段,自我评价不够独立、不稳定,易受暗示的影响,本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与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评价。

三、说教法1.游戏体验法2.集体讨论法3.讲解法四、说教学过程根据课程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环节一:热身游戏热身小游戏•请你把两手握在一起,食指伸直,平行,相距2厘米左右。

•注视自己的食指,想象有一根绷紧的橡皮筋缠绕在上面。

•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手指被拉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通过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的载体中,引出心理暗示,说明暗示的神奇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神奇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神奇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一、主题:如何增强积极自我暗示的能力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产生了解的兴趣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自我暗示方法3、结合学生自己的情况,选用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自我暗示水平三、教学方式:观察学习、操作训练、讲授法四、教学准备:将自我暗示常识、方法等知识制成课件五、重点难点:1、重点:提高积极自我暗示的能力2、难点:积极自我暗示的运用六、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看完视频后,老师就想,要是咱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范伟瘸了呢,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认识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你知道动物园的大象有时拴在什么地方么?它被拴在一个不大的木桩上。

凭它的力气,完全可以拔掉木桩跑掉,为什么它不跑呢?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动物园的饲养员解释道:这头大象从小就拴在这个木桩子上,由于当时力气小,它跑一次,跑不了,再试一次,还是跑不了,就这样多次失败,多次暗示,使它的潜意识接受了“拴在木桩上跑不了”这个信息。

从此以后,只要一把它拴在木桩上,它就认为跑不了了,不管它长成多大的大象,力气有多大,反正拴在木桩上就是跑不了,不会再去做任何尝试。

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大象稍作尝试,就可把木桩拔掉,逃脱木桩的约束。

1968 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 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

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

8 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心理学家对这些学生还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20 年后,这些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远远的超出了班上的其他同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神奇的暗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神奇的暗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暗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感受神奇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教学难点:活动中感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教学方法:游戏法,举例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五、课前准备:PPT 课件,音乐,信封等六、教学过程:事情跟自己的心情建立了一种固定的联系,每当做这件事时,就有了相应的心情。

这种心理暗示的方法我们不妨借用到学习中来。

比如相信考前洗头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相信每天晨练就一定能头脑敏捷,相信每天晚上泡脚就一定精力充沛。

经过经常性联系,每次洗头、每次晨练、每天泡脚时就产生了信心,好心情不期而至。

5、提醒自己每天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

6、找一种方式如写日记等定期宣泄情绪,肯定自己:把一天的不痛快宣泄出来,就能寻得心理的平衡,写日记是宣泄的重要方式。

如果你能够在每天结束时,对一天的成功做一小结,充分肯定,日记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人在内心深处都需要喝彩,但并不是每天都有人为你喝彩,那么,就让我们为自己喝彩,这“叫好”之声能使疲惫的心灵鼓起奋争的激情。

(三)方法拓展暗示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语言暗示的方法,还有动作暗示,表情暗示等。

同学们说一说,大家一起交流。

方法有许多,时刻提醒自己,用积极的方式暗示自己。

(四)尝试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讨论你曾用过什么方法或者你打算用哪种方法来进行积极暗示,说一说,演一演。

七、板书设计:积极的暗示(发扬)神奇的暗示消极的暗示(消除)。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方法】举例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气球与铅球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首先有请全体同学起立,闭上你们的眼睛,静心,深呼吸。

好,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将你的双手伸直平放在胸前,并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

我看到同学们都做得很好,现在我将在你的左手腕上系一个氢气球,你的右手腕上系一个铅球。

请同学们跟着我的话语在脑海中静静地想象着,左手的氢气球在慢慢膨胀着,变得很轻,越来越轻……右手上的铅球也在慢慢膨胀着,变得很沉很沉……(许多学生的左手和右手的高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好,不要动,请同学们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手和周围同学的手,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呢?(一高一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个游戏呈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心理暗示的话题。

(板书:神奇的心理暗示)那到底什么是心理暗示呢?(二)新课讲授案例:纳粹对战俘所做的实验二战期间,纳粹把战俘捆绑起来,蒙上他的眼睛后,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后假装用匕首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

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有一个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着水。

一天过后,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尸体,竟然是缺血而死。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心理暗示是什么?1.心理暗示的定义: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塑信心,激发潜能,2学情分析心理暗示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使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一个人重塑信心,激发潜能,可以战胜困难挫折,从而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习惯使用消极的暗示,往往会把事情弄地很糟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心理暗示有着一定的联系。

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有的学生老是觉得“人家不喜欢我”,到头来发现,大家果然不再喜欢她了,使她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

根本原因是她老是这样消极地暗示自己,大脑的意识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为就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方面。

如果她是积极地暗示自己,相信她的人际关系一定可以改善。

还有的学生老是觉得自己的学习学不好,脑子笨,后来,他真的差了,因为这样的暗示令他减少了努力尝试的机会。

本章辅导课就尝试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以及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克服消极的自我概念,顺利走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3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2、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

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3、使学生体验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感受。

4.1.2学时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4.1.3学时难点使学生体验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感受。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小游戏:气球与铅球请全体同学起立,闭上你们的眼睛,连续做几个深呼吸,。

自我暗示真神奇 心理辅导教案

自我暗示真神奇 心理辅导教案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训练和团队训练来体验自我暗示的神奇之处,体验积极的自我定的美好感觉,从中获得力量,并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心声堂
教师讲解“自证预言”这一心理学术语,并请同学们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相关案例(积极的、消极的都要涉及)。然后,教师提醒同学们如何将积极的自我暗示延伸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活动二:积极的自我暗示的创造时刻
教师总结:用积极的词语替换否定词。潜意识听不到“不”字, “不要紧张”潜意识接收到的是“紧张” , “不要焦虑”潜意识接收到的是“焦虑”。因此要始终使用积极的语言对自己说话,把“不要紧张”换成“我很放松” ; “不要焦虑”换成“我有能力应对”。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
活动三: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训练时刻
任务1:个人训练
教师总结: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仅可以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还能创造更有发展前景的未来。
任务2:团队训练
在团队训练中,学生也许会羞于展示自己,这时候教师要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学大胆地说出来,喊出来,并用同辈的掌声及时性地给予鼓励。在分享中,让学生说出团体训练中自己所面对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时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很多学生是用积的自我暗示克服的,比如“我全力以赴,所以我是最棒的" ; “我最自信,所以我是棒的"。团队训练会比个人训练更不流畅一些,因为需要顶住外界目光的压力。此时果能一往无前地喊出自己的自我暗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与突破。
形式
小组活动




(四)教学活动设计
●心随身动
上学生进行“冥想抬臂”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暗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总结,导出课题“自我暗示真神句
·心知心悟
活动一:不同自我暗示的体验时刻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引言: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图像或其他方式,将其中一种观念、信念或意愿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他人的一种心理影响技巧。

心理暗示在教育、治疗、销售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并解释心理暗示的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篇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暗示教案。

第一部分:心理暗示的原理和方法1.心理暗示的原理心理暗示基于以下两个原理:b)心灵对话原理:通过追溯成果背后的信念、观念和意愿,可以了解人们大脑中的运作方式,从而实施心理暗示。

2.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a)选择目标:确定希望影响的目标人群或个体。

b)设计暗示:了解目标人群或个体的信仰、观念和意愿,并根据这些设定用语言、画面和动作设计暗示。

c)使用暗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传递暗示,例如在教育环境中,可以通过言语、肢体语言和教学材料等方式传达暗示。

d)加强信念:使用肯定、鼓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加强目标人群或个体对暗示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e)持续反馈:通过观察目标人群或个体的反应,调整和改进暗示的技巧和方法。

1.教案目标:通过心理暗示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教案步骤:步骤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装饰教室:用鲜艳的色彩、鼓励性的标语和激励性的学生作品装饰教室,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使用音乐:在学生课前、课间和课后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

步骤二:设定目标和期望-目标设定:每节课开始时,共同与学生设定明确、具体和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成功经验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创造积极激励的学习氛围。

步骤三:使用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肯定性语言: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鼓励、肯定和积极向上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和自信心。

-面部表情:教师在授课或与学生交流时保持微笑和愉悦的面部表情,传递积极能量给学生。

步骤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应用和示范:教师使用例子和实际情境演示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学习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第六课 奇妙的心理暗示

第六课 奇妙的心理暗示

第六课奇妙的心理暗示教学背景:心理暗示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心理暗示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有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带给我们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我们成长;相反地,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那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暗示,并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他们的成长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基本说出心理暗示的含义;能力目标:能基本分清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情感目标:能在平常生活中学会摈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教学重点:1、明白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积极心理暗示的区别2、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作用教学难点:1、激励学生对自己做出积极的心理暗示2、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式、小组讨论式、活动参与式教学过程:一、暖身活动——捶背揉肩现在请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请大家仔细听我的要求:请所有的同学向右转,这边一组的同学和那边一组的同学请向前迈一步,前后同学之间相隔一个小臂的距离即可。

我们做的这个游戏叫做捶背揉肩,等会儿我会放一首音乐,音乐一开始请所有的同学为你前面那位同学捶捶背、揉揉肩,让他(她)感觉到舒服放松。

(音乐开始,学生开始游戏)(音乐停止,请所有同学再向后转,为你前面那位同学捶捶背、揉揉肩,让他感觉到舒服放松)。

二、导入现在,请大家再次站起来。

先舒展一下身体,做个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以舒服的方式站立,脚后跟并拢,脚掌微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

好!继续做个深呼吸,请将你的双臂向前伸直,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

将眼睛轻轻地闭起来,眼睛一闭起来,你的全身都跟着放松下来;想象你的眼睛凝视着鼻尖,把你的注意力专注于你的鼻尖上,继续保持深呼吸……现在,想象你的左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大字典,你的左手感觉越来越沉重,因此你的左手慢慢往下降……同时,想象你的右手掌上绑着一颗大气球,这颗气球逐渐向上漂浮,把你的右手慢慢往上拉,使你的右手越来越轻,越举越高……尽可能在你的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如果画面不够清晰,你也可以假装真的有一颗气球绑在右手掌上,拉着你的右手慢慢往上漂;假装真的有一本大字典捧在你的左手掌上,压着你的左手慢慢往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
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
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方法】举例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气球与铅球
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首先有请全体同学起立,闭上你们的眼睛,静心,深呼吸。

好,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将你的双手伸直平放在胸前,
并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

我看到同学们都做得很好,现在我将在你的左手腕上系一个氢气球,你的右手腕上系一个铅球。

请同学们跟着我的话语在脑海中静静地想象着,左手的氢气球在慢慢膨胀着,变得很轻,越来越轻……右手上的铅球也在慢慢膨胀着,变得很沉很沉……(许多学生的左手和右手的高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好,不要动,请同学们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手和周围同学的手,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呢?(一高一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个游戏呈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心理暗示的话题。

(板书:神奇的心理暗示)那到底什么是心理暗示呢?
(二)新课讲授
案例:纳粹对战俘所做的实验
二战期间,纳粹把战俘捆绑起来,蒙上他的眼睛后,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后假装用匕首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

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有一个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着水。

一天过后,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尸体,竟然是缺血而死。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心理暗示是什么?
1.心理暗示的定义: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
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举例:身边的心理暗示
1.一个人如果故意对他人说心情不好,比如他见一个人就说“我
心情不好,别碰我”,说得多了,他真的就心情不好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2.你有幸运数字吗?“6是我的幸运数字,我比赛是6号,肯定会
赢的”。

3.新买的不太漂亮衣服被人肯定,你觉得你的你的衣服真的变漂
亮了。

4、一到考试就紧张着老往厕所跑
5、广告中的暗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6、成语歇后语中的暗示:望梅止渴、三人成虎、四面楚歌、杯弓
蛇影、画饼充饥、疑邻窃斧、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
2.心理暗示的分类:
根据心理暗示所造成的结果来分:消极的暗示和积极的暗示
消极的心理暗示——触电而死的工人
消极的自我暗示----消极的心态-----消极的结果
积极的心理暗示——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学家的暗示----老师的暗示-----我智商超常很优秀
----积极的暗示----积极向上、自信勇敢加倍努力
------积极的心态-----走向成功
活动:体验暗示
刚才我们对心理暗示有了感性的认识,那接下去呢,我们来真实
的体验一下。

1.在本上写上三个字:我无法,要求每个人至少写出三句“我无法做到的……我无法实现的……我无法完成的……”
2.再反复大声地读给自己、读给周围的同学听。

3.要求每位同学把各自的所有“我无法”三个字划掉,全改成“我一定要”,继续读。

4.请学生自愿谈感受和体会,并把自己的暗示语大声地念出来。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我们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消极的暗示导致负面的情绪体验和破坏性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能产生正面的情绪体验和建设性的行为。

但是要使积极暗示产生效果,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接下去我们一起来探讨积极暗示的技巧和方法。

三、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和方法
小组讨论——探讨方法,快乐实践
以就近原则分组,一起来讨论一下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积极心理暗示有哪些呢?写下讨论结果。

同学们的方法都挺好,下面是老师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
(2)简洁有力
你给自己制定的暗示语言要简洁有力,不要太长、太啰嗦。

例如:我越来越自信!我很健康!我很聪明!我一定成功!而不要说:“我
要好好学习,每天抽出2小时学外语,学好外语,可以出国,干一番事业,挣一笔大钱。


(2)积极肯定
不要用消极、否定的词语。

避免说消极语言,而用积极的语言来代替。

(3)目标可行
你的暗示语要有“可行性”,令你心理不会产生矛盾与抗拒。

也就是说,暗示语的选择,要考虑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经过努力可以办到。

经过努力办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暗示。

如果你觉得“我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排到班级前20名”是不太可能的话,选择一个你心里认同能够接受的目标,例如:“我争取比期中考试进步10名。


(4)配合想象
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暗示语时,你要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变成理想中的那个人。

要想成功,你就必须在脑海中看到自己成功的模样。

(5)用心投入
暗示自己健康,你要有浑身是劲的感觉。

暗示自己成功,你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当你朗诵(或默诵)你的暗示语言时,要把感
情灌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着是不会有结果的。

(6)不断重复
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第二层,是每日内多次进行。

早晨起来后,要先想想自我暗示语。

晚上睡觉之前想一下等等。

最后一层意思是,每次默念时,最好重复几遍。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重复的态势。

当你不想它时,其实它一直在你的潜意识中重复着。

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1.
2.把你最近想要完成却觉得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或者让你不高兴的事
情写下来?
3.
4.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写好问题,你觉得怎样暗示会把事情做得最
好?写出具体的暗示语言。

教师找学生分享,并总结活动。

感悟心知——十二个很准的心理暗示
课堂总结
通过这次课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心理暗示,也了解了生活中
有关心理暗示的一些现象,我们也总结出了积极暗示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加以运用。

让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我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八、板书设计
神奇的心理暗示
一、心理暗示的定义三、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
二、心理暗示的分类: 1.简洁有力 4.配合想象
积极的心理暗示 2.积极肯定 5. 用心投入消极的心理暗示 3. 目标可行 6.不断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