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病例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门诊病历范文完整版本

中医内科门诊病历范文完整版本

中医内科门诊病历范文完整版本
患者信息
- 姓名:张三
- 性别:男
- 年龄:40岁
- 职业:教师
- 病历号:
主诉
患者主要感到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泻,口苦纳差等症状。

现病史
患者经常感到腹部胀闷不适,大便频繁,并且伴随有食欲减退
和口苦纳差等不适症状,已有近一个月。

患者平时饮食偏好冷饮,
容易吃辣食物,工作压力较大。

既往史
患者无重大疾病史,但过去曾多次感到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每次经历数天后症状自行缓解。

体格检查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精神状态正常。

腹部轻压有轻微饱胀感,肝、脾、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脾胃虚
寒型消化不良。

中医辨证分型
辨认为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寒湿内蕴证类型。

中医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 温中健脾方:包括党参、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可补脾养胃、温中健脾,改善消化功能。

- 寒湿泄下方:包括紫苏籽、木香等中药,可祛除湿寒,促进
胃肠道蠕动。

2. 饮食调理:
-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用易消化、温补的食物,如温热粥类、煮熟的蔬菜等。

- 注意餐饮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 生活调理:
-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改善脾胃功能。

- 注意保暖,谨防受凉。

随访计划
患者每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变化和体格反应。

以上仅供参考,请患者遵循医生的指导,并配合治疗和调理。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病历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女住院号:XXX病情摘要:本次入院患者自觉咳嗽、咳痰、气促伴乏力、纳差、体重减轻1个月余,发热半月、腹泻1周,合并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不适6天、头晕2天。

主诉:自觉咳嗽、咳痰1个月,发热半月;腹泻6天,呕吐、腹胀、便秘不适6天,头晕2天。

现病史:1个月前开始自觉咳嗽、咳痰、气促伴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约5kg,就诊于中医门诊,诊断为“脾肺气虚”,给予温中理气汤治疗,效果一般,继续口服该方治疗,但症状未显著改善。

半月前开始发热,体温37.5℃左右,伴畏寒(无明显寒战),偶有盗汗,体检未发现明显体征,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治疗,体温仍居高不下。

一周前开始频繁腹泻,早晨起床后数次水样便,大便未见血、粘液,后加呕吐,胸闷、腹胀、便秘伴头晕。

咖啡样呕吐物为焦黑色,不具咖啡香味。

皮肤黏膜无明显出血点,皮肤无明显黄染,贫血、全血细胞计数、血沉正常。

头晕缓解后病情好转。

既往史:否认类风湿、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吸虫病、急性出血性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史。

家族史:否认相关家族史。

个人史:结婚(已离婚),冷冰凉食物加重腹胀,面包奶制品、海鲜鱼类食物过敏。

体格检查:失代偿,全身皮肤黏膜表面健康上海贺尔蒙环境影响呈强阳性取);腹部触诊未有腰胁链接、肝劲头缩小;腹部听诊未及肠鸣音生理性过快。

面上无分泌物,耳道清洁,听力基本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2016.01.12):血红蛋白61g/L,白细胞计数3.9×109/L,中性细胞34%,淋巴细胞53%,单核细胞7%,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细胞1%;红细胞计数267×1012/L,血小板计数108×109/L、混合淋巴细胞转化率(何氏楼氏法)0.85,血沉35mm/h。

二、CC:右上腹疼痛20年,加剧2日。

现病史:儿童时期胃痛,感染风寒性胃炎性溃疡。

全程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门诊就诊,曾多次B超、CT诊断,排除结石异位肿瘤、外伤;右肾完整,双肝面积正常,门静脉 1.2CM宽度,左椎体压缩骨折;全程劣;曾经玉环医院,陕路。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30份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30份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30份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民族:汉。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公司职员。

入院时间:[具体日期]记录时间:[具体日期]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呈隐痛,空腹时较明显,进食后可稍缓解,伴有嗳气、反酸,未予重视。

此后胃脘部疼痛间断发作,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时轻时重。

1周前因工作劳累,饮酒后胃脘部疼痛加重,疼痛呈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反酸烧心,食欲减退,进食后胃脘部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

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胃脘痛”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久居本地,生活规律。

吸烟10余年,每日约10支;饮酒10余年,每周约2 3次,每次白酒约2两。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身体健康,育有1子。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微黄。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氏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故中医辨病为胃脘痛。

患者因工作劳累,饮酒后发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胃脘胀痛,连及两胁;肝胃气滞,胃气上逆,则嗳气频繁;胃酸随胃气上逆,则反酸烧心;脾胃运化失常,则食欲减退,进食后胃脘部胀满不适。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均为肝胃气滞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 中年男性,反复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1周。

中医内科病历范文

中医内科病历范文

中医内科病历范文病历。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商人。

主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一周来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常常熬夜加班,过度劳累,生活作息不正常,情绪波动大。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

个人史,平素饮食不规律,饮酒较多,抽烟20余年。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眼结膜黄染,腹部压痛明显,腹壁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减弱,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肝气郁结,脾胃湿热。

中医治疗方案,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10g 甘草 5g 白芍 10g 法半夏 10g 生姜 5g 黄芩 10g 法夏枯草 10g 法大黄 5g。

服药后,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熬夜加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

随访观察,患者服药后,腹痛、腹胀明显减轻,食欲有所改善,大便通畅,精神状态较前好转。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减轻。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结合中医辨证理论,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经过辨证论治,诊断为肝气郁结,脾胃湿热。

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情绪波动大,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大便干结等。

中医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案。

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柴胡、白芍、法半夏、生姜、甘草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功效,能够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消化吸收,调理肝脾功能。

中医治疗要点,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熬夜加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

同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内科神内住院病历

中医内科神内住院病历

入院记录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 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 200/100mmHg 查头颅CT 示:脑干、 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住院经活血溶栓、降压等治 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现仍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求进一步康复,故来本院就 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

无吸烟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 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

24岁结婚,爱人及子女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T : 36.5 °C P : 85 次/ 分 R : 21 次/ 分 BP : 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软。

舌淡,苔白腻,脉弦。

全身皮肤无黄染 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 ,双肺叩清音,心肺听诊无异常。

伸舌基本居中,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基本居中,偏瘫步态, 言语无明显障碍,左侧肌力V 级,右侧上肢肌力H 级,右侧下肢肌力W-级,右上 肢屈肌张力增高,右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右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肢体浅感觉存在, 右Babiski征阳性。

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姓名 性别 年龄婚姻 职业 民族刘东男68岁 已婚无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 入院日期:2015年03月21日9时 记录日期:2015年03月21日11时 发病节气:春分第二天 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 住址:铁力市首次病程记录2015-03-21 09:00Am患者刘东,男,68岁,农民,黑龙江铁力市,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2015年03月21日9时由门诊拟“中风”收我科住院治疗。

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中医内科大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内科大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内科大病历书写范文患者信息:李某,女,45岁,农民。

主诉:咳嗽、咳痰、气促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开始时轻微,逐渐加重,伴有胸闷、乏力、食欲不振等。

未经治疗,症状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

无手术史。

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史、饮酒史。

生活饮食规律,无特殊饮食偏好。

体力劳动为主。

查体:体温37.1℃,血压120/8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频率18次/分。

神志清楚,面色稍苍白。

颈静脉未见隆起。

心率有规律,心音清晰,无杂音。

肺部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粗湿啰音,叩诊呈浊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65.0%,淋巴细胞24.0%,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计数180×10^9/L。

2. 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右肺下叶可见片状阴影。

3. 肺功能检查:用力呼气容积(FVC)为1.8L(预计值为2.5L),用力呼气一秒钟容积(FEV1)为 1.1L(预计值为 2.0L),FEV1/FVC 为61%(预计值为80%)。

初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

辨证分型:痰瘀型。

治则方药:1. 清热解毒,祛痰排痰:黄连、黄芩、苍术、枳实、白芍、射干、地骨皮、川贝母等。

2. 补气固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等。

3. 活血化瘀:桃仁、红花、三七等。

4. 肺部支气管扩张:金银花、连翘、桔梗等。

处方:黄连10g,黄芩10g,苍术12g,枳实10g,白芍10g,射干15g,地骨皮15g,川贝母10g,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三七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桔梗10g。

水煎服,一剂一天,分三次服用。

随诊要求:患者每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每月复查肺功能、胸部X线片。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中医内科住院病历范文

住院病历姓名:张××出生地:高县性别:女常住地址:庆符年龄:52 单位:无民族:汉入院时间:2013年2月25号婚况:已病史采集时间:2013年2月25号职业:务农病史陈述者:患者身份证号:未带联系电话:无发病节气:清明前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1月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出现双手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腰背部疼痛,伴晨僵,每天持续约1小时,活动后有所缓解,但无皮疹、寒战,无口腔溃疡,未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未系统正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

之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随就诊当地医院给予中药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有缓解,之后未坚持服药,症状时好时坏。

近1月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以晨起明显,口服药物后缓解不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根据病情我科以"1.类风湿性关节炎、2.腰椎退行性改变"收住。

患者自入院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食欲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

既往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3月;体检妇科彩超示:宫颈囊肿,妇科门诊行宫颈刮片病检示:(宫颈)慢性宫颈炎并腺上皮细胞磷化CIN-I级。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80mmHg,W74kg整体状况: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气味:无特殊气味。

中医门诊内科病历范文

中医门诊内科病历范文

1.刘某,女,46岁,主诉:尿频,尿急3天。

现病史:尿频、尿急,无尿痛,每日排尿次数最多达16次,小腹发凉,纳可,眠可,大便调。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

诊断:尿频病,肾气不固证。

治以补益肾气,固摄缩尿。

处方如下:熟地、山药、山萸肉、黄芪各20g,浮小麦、煅牡蛎各30g,鸡内金15g,益智仁、桑螵蛸、炒白术、覆盆子、陈皮各10g,砂仁5g,3 剂,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日早、晚2 次温服。

二诊:尿频症状无好转,原方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各15g,3剂。

三诊:8月16日,尿频症状仍无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

改治以温通心阳为法,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方药如下:瓜蒌、薤白、桂枝各10g,浮小麦、煅牡蛎各30g,豆蔻10g,木香3g,3 剂。

2.赵某,女,52岁,主诉:尿频、尿急5 天。

现病史:伴有尿频遇冷加重,夜尿频甚,畏寒,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

尿常规未见异常。

诊断:尿频,证属肾气不固证,治以补肾固摄为法,处方:山药、山茱萸、益智仁、鸡内金、炒白术、金樱子各15g,桑螵蛸、佛手、丹参10g,砂仁5g,黄芪30g,5 剂。

每日1 剂,水煎2 次,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日早、晚2 次服。

二诊:尿频未见好转,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

在原方中加入瓜蒌、薤白、桂枝各10g,4 剂。

3.袁某,女,77 岁。

主诉:咳嗽咳痰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因吹风受凉导致感冒,伴见咳嗽咯痰,色白稀,自行服用头孢呋辛酯片、氨溴索口服液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门诊就诊时症见咳嗽,咯痰,痰色白而稀,量多,口干,活动时感胸闷气喘,胃纳不香,夜寐差,小便调,大便软烂,平素怕冷。

舌质淡、苔白微腻、边有齿痕,脉沉缓。

查体:咽喉部轻度充血。

两肺听诊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

西医诊断:感冒后咳嗽。

中医诊断:咳嗽(寒饮伏肺)。

治宜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予小青龙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姜半夏、麻黄、杏仁、桂枝各10g,生姜6g,细辛3g,白芍15g,炙甘草5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张东东性别:男年龄:12岁民族:汉生人地:山东、东营婚况:未婚职业:学生单位:测验测验中学邮政编码:257000 常住地点:安兴南区38---3---302
病史陈述者:患儿及母亲可靠程度:可靠
发病骨气:初冬主诉:发热、咳嗽1天
现病史: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涌现发热,咽痛,咳嗽,有痰,鼻塞。

于来日诰日初次来我院给不住院病人看病的求治,按照给不住院病人看病的开端查抄,疑诊感冒、上感、肺炎收进入医院。

进入医院时见:患儿精力疲乏,发热,咳嗽,有痰,轻度气促,呕吐胃内部天性意思物一次,耳痛,重听,无耳鸣,大、小便基本平凡。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定水痘,麻疹,麻疹,结核,肝炎等盛行症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安产,第一胎,生人时身体的分量、身高55cm。

生人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感性黄疸,同化喂养,定时增多辅食,生长发育平凡,智力平凡,定时进行防止接种。

过敏史:自诉有磺胺药物类过内科照顾护士病历范文敏史,否定其余食品及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

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查抄:T:38.5℃P:88次/分R:22次/分bp:108/70mmhg
症状体征:神态清晰,精力疲乏,脸色平凡。

平凡面庞,排场偏白。

发育平凡,养分平凡,体型偏瘦。

体位平凡,姿势做作,步态平凡。

音响: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非常音响。

气味:无尤其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肤质粘膜:肤质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平凡,肤质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蜘蛛痣、色素岑寂等,无肤质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概况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脸部:头颅:头颅平凡无平凡、肿物、压痛,头发疏密、排场、分布均平凡,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平凡,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平凡无平凡,外耳道通畅,无非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平凡。

鼻:无平凡、鼻中隔居中,有构成空洞,无鼻甲瘦小或窒息,鼻腔有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平凡。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平凡,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形:对称,无非常肿块。

态:无抵抗不克不及活动、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地位居中。

甲状腺:肿大Ⅰ度、无结节。

颈脉:无非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胸廓:外观对称,无平凡,肋间隙平凡,无部门隆起、突出、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非常。

乳房:大小平凡,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平凡,双侧呼吸活动度平凡,语颤平凡,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清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挪动度均平凡。

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干性啰音,语音传导无非常。

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摆布清音界如右图。

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88次/分,心音平凡,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感性杂音。

血管:动脉:肱动脉分支的频率、节律均规则平凡,无奇脉。

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四周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无水冲脉,无动脉非常搏动。

视诊:腹部对称,呼吸活动平凡,无膨隆、突出,无皮疹、色素岑寂、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绵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挪动性清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平凡,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震撼到,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震撼到,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震撼到,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困疼。

膀胱:未震撼到,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分泌物:二阴:先后二阴平凡。

分泌物:大小便色、状平凡。

脊柱四肢:脊柱:心理曲度存在,无平凡、不克不及活动、叩压痛,活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重大、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平凡,无内伤、骨折、肌萎缩。

枢纽关头无红肿、痛楚伤心、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平凡,无平凡,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而滋润,光泽,形状平凡。

神经琐屑:感想: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枢纽关头地位觉都平凡。

活动:肌肉无重大及萎缩,无瘫痪,无不屈凡的动作,共剂活动及步态平凡。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平凡,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2、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平凡。

病理反射:Hoffmann(-),Babinski(-),Gordon(-),Chaddock(-),Kernig(-)。

测验测验室查抄:血综合:WBC-9/L,。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净化。

进入医院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练习医师:住院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