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补血草排水器发育的石蜡切片观察
中草药益母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显微鉴定

时珍 国 医 国 药 2 1 00年第 2 卷 第 1 1 0期
◇国药鉴别◇
中草药 益母 草 营 养器 官 的解 剖 结构 及 显 微 鉴 定
果 益 母 草 根 为二 原 型 ( i c ) 内皮 层 无 明 显 凯 氏 点 ; 生结 构 中木 质 部 占整 个 根 的 绝 大部 分 , 质 部 的 组 成 以 管 胞 为 da h , r 次 木 主: 茎近 方 形 , 个棱 角 处 厚 角 组 织 明 显 较 多 , 管 束主 要 分布 于 四 个 棱 角 处 , 占据 茎 绝 大部 分 , 为 异 面叶 。结 论 益 四 维 髓 叶 母 草 营 养 器 官 的 解剖 结 构 可 以作 为 生 药鉴 定 的 主 要 解 剖 学依 据 。
内 , 尚 富 德 教 授 鉴 定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益 母 草 Lo uu r n i 在 四个棱 角处可见 表皮毛脱 落 留下 的痕迹 。表皮细胞 内侧均有 经 en rsat ia e s
( or)s Y u Lu. . .H 。标本存放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植物种 质 厚 角组织 分布 , 但是在 四个 棱角处 厚角 组织 明显 多于其 它部位 ,
排列疏 松 , 细胞间 隙明显 , 主脉维管束 外韧型 , 木质部导管 呈 益母草 Louu rns L u. . . u为唇形科益母草属 大 , enr at ia(o r)s Y H s e i ( eurs 植物。其地上部分入药 , 中医妇科 临床 常用药 , Louu ) 为 素有 放 射 状 排 列 为 扇 形 。见 图 1 。 血家圣药 、 经产 良药之称 。《 神农 本草经》 列为上品 , 历代本草均有 收载 , 有 活 血 调 经 , 尿 消 肿 的 功 效 , 于 治 疗 月 经 不 调 , 具 利 用 痛
植物制片论文 水花生(空心莲子草)水生和旱生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 石蜡制片

水花生水生和旱生茎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植物制片中石蜡切片的具体制作过成,以及水花生旱生结构与水生结构的联系与不同。
通过实验制作切片,并且观察,得出以下结论:旱生的水花生的茎明显比水生水花生的茎更细,且旱生水花生的疏导组织要比水生的更发达,其中旱生水花生导管更多,且其茎外表皮的角质层比水生的更厚。
水花生的厚角组织由2-3层细胞组成,起支撑作用,因此机械支撑能力较差。
关键词水花生、茎、旱生、水生、石蜡制片、横切面解剖前言水花生又名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水蓊菜、空心苋,苋科,莲子草属。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
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随后又被进一步引入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
时至今日,该草已成为恶性杂草。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
空心莲子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
在田埂和田间成片生长影响农事操作。
在鱼塘等水生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腐败后又污染水质,影响鱼虾生长。
为了防除此种杂草给生态环境以及农田种植带来的恶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形态结构,生长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找到更好的办法进行防治。
正文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水生空心莲子草茎、陆生空心莲子草茎、石蜡、试管、胶塞、温箱、显微镜、白纸板、切片机、镊子、载玻片、盖玻片、中性树胶、二甲苯、固绿、番红、各浓度梯度的酒精水溶液、双面刀片、单面刀片、吸水纸等实验器材。
1.2 实验方法1.2.1取材分别取已经在FAA固定液中固定好的水花生的茎,用刀片切成长约1-1.5cm小段,注意材料不宜过大,切好后投入已各加入三分之一75%四个平底试管中。
在试管瓶上贴上标签,标明取材日期、材料名称、小组名称。
FAA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酒精),又称万能固定液或称标准保全液。
一种蕨类植物配子体石蜡切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蕨类植物配子体石蜡切片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d6a5e2f08a1284ac95043a0.png)
专利名称:一种蕨类植物配子体石蜡切片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黄庆阳,常缨,樊锐锋
申请号:CN201210043067.4
申请日:20120224
公开号:CN102607907A
公开日:
201207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蕨类植物配子体石蜡切片的方法,包括取材与固定、冲洗、染色与蓝化、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贴片、脱蜡与封片、镜检及照相,其中固定中采用改良的FAA 固定液体,其组成为福尔马林∶冰醋酸∶30%乙醇=1∶1∶18。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克服蕨类植物配子体非常幼嫩的特点,可以良好的固定细胞分裂各时期,从后期的石蜡切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有丝分裂的切片,能够详细的反映整个发育过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地址: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秀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学生物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制作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学生物实验技能实验报告
名称:石蜡切片的制作
姓名:路路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年级:10级
学号:1241410044
【实验名称】石蜡切片的制作
【实验目的】了解石蜡切片的用途,并掌握其制作过程和方法。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例如在医学上,常常用石蜡切片做病例分析和诊断。
【实验步骤及原理】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以下即为石蜡标本制作的流程图:。
红茂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观察

物 .生于 海拔6 0 10 m的丘 陵 、草坡 、路边 、农 0 ~ 30
田埂或 墙上 、屋顶 等处 。具 有耐 旱 、耐瘠 薄等生 活 习性 .在 我 国主要 分 布 于甘 肃 、陕 西 、河 南 、山
西 、青 海 、四川 、云 南 、西 藏等 省 . 1 茂草 在 民 1 _ 红 间全草 入药 .能 清热解 毒 、消肿 止痛 、杀虫 ,治疗 扁 桃腺 炎 、 咽 喉 痛 、淋 巴 结 核 f 疠 、老 鼠 疮 ) 瘪 , 秃疤 、疥 癣等 症 . 年来 对红 茂 草 的化 学成 分 、药 近 理作用 的研究 表 明 .红 茂草全 草含 有多 种异 喹啉类
基 金项 目 :甘 肃 省 教 育厅 “5 人 才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3 6 ) 55 2 0 17 、天 水 师 范 学 院 科 研 项 目 “ 茂草 生 物 碱 提 取 工 艺 及 规 范 化 种 植 研 究 ” 阶 段 红
生物碱 如异 紫堇啡 碱 ( 名 右旋 异 紫堇定 . 又 SO ) I C 、紫 堇碱 、木 兰碱 、[ 1 紫堇 碱 、原 阿 片碱 2异 - 3 ( r)1 隐 品碱 、海罂粟 碱 6 ,其 中异 紫堇碱 P0 [ 4 、别 一等 1 具 有 明显 的镇 痛 、镇 静 、解 除平 滑肌 痉 挛 等作 用 .
皮层 和中柱 ( 1 图 ,A)三 部 分 组 成 .表 皮 为 一 层 排
亟待 开发 的新药 物资 源 .有广 阔 的开 发应 用前 景和
巨 大 的 社 会 经 济 效 益 . 长 期 对 野 生 资 源 盲 目采 但
挖 .必将 破坏 生 态 环境 .导致 野 生 资源 日趋减 少 。
本 研 究 对 红 茂 草 营 养 器 官 的 结 构 特 征 进 行 了 观 察 和
中华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

中华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
张华彬;张代臻;葛宝明;周春霖;唐伯平;丁鸽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1(22)12
【摘要】目的为中华补血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对中华补血草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其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理化特征等进行鉴定研究。
结果根外层表皮细胞为类长圆形细胞,内有厚角机械组织,茎外层表皮细胞呈长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叶上下表皮有腺毛,具有泌盐结构盐腺,花粉为灯笼状球形。
结论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其鉴别特征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的鉴定依据。
【总页数】2页(P2847-2848)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生药学;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作者】张华彬;张代臻;葛宝明;周春霖;唐伯平;丁鸽
【作者单位】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化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沿海滩涂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研究 [J], 刘兴宽
2.二色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 [J], 高亚玲;姚东云;张利敏;侯志飞;张静
3.中华补血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曲有乐;高欣;崔宇鹏
4.中华补血草盐腺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J], 辛莎莎;谭玲玲;初庆刚
5.6-BA对中华补血草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J], 蔡金方;卞金玉;李佳;缪静怡;赵步青;丁鸽;蔡照胜;商士斌;张代臻;杨中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四种补血草属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新疆四种补血草属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周玲玲;宋晓丽
【期刊名称】《广西植物》
【年(卷),期】2007(27)4
【摘要】利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补血草属4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的结构适应特征,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面有厚的角质层;气孔类型均为不等型,气孔位置为平置或略微下陷;上下表皮还具有多细胞构成的盐腺;栅栏组织发达,多为等面叶;存在粘液细胞和单宁细胞;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都不发达等.(2)不同种间有不同的结构适应特征,如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垂周壁饰样,气孔密度,盐腺密度,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等.通过叶的结构特征反映出盐生植物与旱生植物的不同.
【总页数】7页(P537-542,559)
【作者】周玲玲;宋晓丽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4.5
【相关文献】
1.胡枝子属2种植物叶片解剖学研究 [J], 闫如雪;卢曦;于婷;张友民
2.新疆2种盐生补血草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J], 周玲玲;刘萍;王军
3.四种崇草属植物叶片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祁如虎;李有忠
4.苔草属复序苔草亚属十四种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J], 张树仁;梁松筠;戴伦凯
5.四种补血草属植物叶片泌盐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J], 周玲玲;刘萍;陆嘉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蜡切片中干硬中药材软化处理方法

石蜡切片中干硬中药材软化处理方法
宗希明;韩树盛
【期刊名称】《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17)001
【摘要】在药材鉴定中,中药材常是干燥样品,这些经过炮制、加工的中药材质地更加坚硬,组织细胞皱缩。
如单纯用水浸泡软化后进行石蜡切片,往往得不到理想效果。
作者通过长期摸索,对部分干燥中药材用适当的溶剂进行软化处理制作的石蜡切片,
经过观察比较,效果良好。
现将有关软化处理方法作如下报道。
1 材料的选择:选材时,材料的大小往往会影响软化时间、软化效果,因之需根据不同质地决定材料的体积。
质地坚硬、组织排列紧密的材料,选材应尽量缩小体积,使溶剂容易渗透,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宗希明;韩树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3
【相关文献】
1.5种干药材石蜡切片的软化方法研究 [J], 陈钰沁;赵明智
2.体育治理中“软法”硬化、“硬法”软化钟摆现象的管窥——基于软法之治与硬法之治 [J], 胡天弄;王涛;杨卫东
3.11种常用中药材在石蜡切片中的软化处理方法 [J], 徐彦;陈佳正;吴春蕾;张志锋
4.热软化中药材在加工炮制中的运用 [J], 张玉琴;文燕
5.管式微滤膜在软化除硬单元中的设计与应用 [J], 胡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补血草排水器发育的石蜡切片观察
摘要石蜡切片是观察植物组织结构最重要且常用的一种方法,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中华补血草叶部排水器的形态以及超微结构,进而来研究其发育过程。
结果表明:排水器发育晚于盐腺细胞和气孔;盐处理对排水器的发育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排水器;发育;石蜡切片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007-01
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kuntze)是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作为一种旱生植物,中华补血草具有特殊的泌盐机理,具有改良盐碱地的功能,是碱化比较严重地区的理想绿化植物。
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关于补血草泌盐机理、盐腺细胞结构的研究,而本试验则通过对中华补血草排水器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来研究其形态发育过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新鲜、老嫩适宜、大小适中并具有代表性的中华补血草(幼芽和嫩叶)分为盐处理和非盐处理。
1.2试验方法
(1)固定。
将f.a.a固定液倒入青霉素小瓶内,将切割好的材料立即投入其内,盖好瓶塞,用注射针管抽去细胞间隙的空气,使固定液迅速浸入材料,固定24h。
(2)冲洗与脱水。
将固定好的材料,分别用50%、70%、85%、95%、100%的酒精冲洗浸泡,以除尽组织内的水分。
(3)透明。
透明剂一方面能溶解石蜡,另一方面能替换出脱水剂,常用透明剂是二甲苯。
方法是用1/2二甲苯和1/2纯酒精混合液浸泡2h,然后转入纯二甲苯中,中间换1次二甲苯新液。
每级停留2h,在二甲苯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材料发脆。
(4)浸蜡。
浸蜡的过程一般是从低温到高温,从低熔点到高熔点顺序逐步进行,这样可使石蜡慢慢渗入到组织内而将透明剂代替出来,这一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浸蜡不彻底而影响切片。
具体方法:先将石蜡切成薄片,然后取石蜡少许轻轻放入溶解有材料的透明剂中,使其随着透明剂渗入到组织中去,等到完全溶解后,再不断加入少许石蜡薄片,所加石蜡的量约占透明剂的1/2,即达到饱和石蜡不再溶解为止。
然后把它放在60℃恒温箱中过夜,因温度高石蜡会溶解,所以必须慢慢加入石蜡。
(5)包埋。
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台上,温台下一角点燃酒精灯加热,使温台保持高于石蜡熔点的温度。
然后将材料连同石蜡迅速倒入纸盒内,用镊子迅速而轻轻地把材料按所需的切面摆好位置。
材料安置妥当后,向蜡面微微吹冷气,盒中的石蜡凝结成不透明状态时,用力把纸盒全部浸入冷水中,并翻转纸盒使其很快均匀地全部凝固,即成蜡块。
(6)切片。
将载蜡器夹紧在蜡钳上,所需材料的切面与刀面平行,调整好组织块的角度,右手摇动切片机,左手执毛笔把切下的
蜡带轻轻托住,便可得到连续的切片。
其厚度一般在7~9μm。
(7)脱蜡。
将粘有材料的载玻片放入二甲苯中,使石蜡完全溶解,一般需5~10min。
室温过低,脱蜡时间需延长,或放在40℃左右恒温箱中,脱蜡只需3~5min。
(8)显微镜观察。
2结果与分析
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图片,可以得到排水器的光学显微结构模式(见图1)。
中华补血草叶的上表皮细胞有排水孔分布,孔的下方叶肉组织有较大的气腔,其周围有通水组织与小维管束相连。
显示出了比较典型的排水器组成及其与维管束的联系,可用于以后对中华补血草叶部排水器的研究。
观察分化早期的水孔,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木质部管胞末端,水孔的发育与维管束的分化密切相关。
而气孔的分化却看不到与维管束的分化有关系,这是在分化早期辨认气孔与水孔的重要依据。
观察分化中期的水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通水组织的分化是从靠近维管束的一端向叶缘一端发生。
靠近维管束末梢的通水组织细胞已经发生了很明显地体积膨大,而靠近叶缘的通水组织细胞仍然处于原始细胞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
此时,表皮细胞已经分化出了保卫细胞,但是保卫细胞之间的水孔通道仍未形成。
另外,试验表明,盐处理对水孔的分化无影响。
3结论
通过对中华补血草叶部排水器的光镜观察发现:中华补血草叶部排水器位于叶尖或叶缘,由水孔、通水组织及其相关联的木质部末梢和微管束鞘层细胞组成,属于复杂型排水器。
水孔是由2个似保卫细胞组成,与气孔的保卫细胞相比较已经失去了调节孔开关的能力,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在排水器发育初期可以看到明显的管胞末端,这说明排水器的发育与微管束的发育密切相关,在木质部发育成熟之后才能分化出排水器,也因此排水器的发育晚于盐腺细胞和水孔细胞的发育,同时做中华补血草幼叶的扫描电镜观察,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在第2、第3片幼叶(数字排序由内及外,即由幼及老)的边缘中有盐腺而无水孔。
4参考文献
[1] 黄勇,张秀省,孟宪磊.野生花卉补血草属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种业,2002(8):42.
[2] 王振恒,张继,哈飞,等.补血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7):1077.
[3] 杨世杰.植物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kingsley r stern,shelley jansky,james e
bidlack.intro-ductory plant biology[m].mcgraw hiu,2003.
[5] john s sperry.observa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ydathodes in blechnum lehmannii[j].american fern journal,1969(73):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