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_张华彬

合集下载

中华补血草LsRab7基因的克隆及盐、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中华补血草LsRab7基因的克隆及盐、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第 31卷第 3期 2018年 7月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JournalofYant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andEngineeringEdition)
Vol.31No.3 Jul18)03021306
doi:10.13951/j.cnki.371213/n.2018.03.005
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
214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第 31卷
泌盐、抗旱相关基因在参与盐胁迫和离子胁迫中的 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笔者成功从中华补血草中克隆 出了 LsRab7的 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在不同时间 内的盐处理(200mmol/LNaCl)和模拟干旱 (20% PEG-6000)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分析.为研 究该基因在中华补血草中的功能及中华补血草的耐 逆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RNApreppure植物总 R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
根生 化 科 技 (北 京 )有 限 公 司;FruitmateforRNA Purification、克隆载体 pMD19-T、SYBR PremixEx Taq(TliRNaseH Plus)购 自 宝 生 物 工 程 (大 连 )有 限 公司;ReverseTranscriptase试剂盒购自普洛麦格(北 京)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TaqDNA聚 合 酶、dNTPs、 Mg2+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大肠杆菌 DH5α 为本实验室保存;氯化钠、聚乙二醇 -6000(PEG- 6000)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材料
中华补血草 LsRab7基因的克隆及盐、 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艾丽花,姜夕雷,贾冰晨,王 宇,陈世华,尹海波,郭善利

百部生药学研究Ⅰ. 百部的本草考证

百部生药学研究Ⅰ. 百部的本草考证

百部生药学研究Ⅰ. 百部的本草考证
丛晓东;徐国钧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1992(17)4
【摘要】论证了百部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同名异物现象,本草考证结果确知峡州百部(小叶百部)、滁州百部(直立百部)、衡州百部(大百部)均系古今使用地道品种。

【总页数】3页(P194-196)
【关键词】百部;本草考证;生药学;药性
【作者】丛晓东;徐国钧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5
【相关文献】
1.藏药甘扎嘎日本草考证及生药学研究 [J], 角巴加;利毛才让;热增才旦
2.维吾尔药指甲花本草学考证及其生药学研究 [J], 王冰;张彦福
3.百部生药学研究——Ⅸ.中国百部属植物块根中总生物碱的测定与评估 [J], 丛晓东;徐国钧;金蓉鸾;支红建
4.百部生药学研究Ⅲ.中国百部属一新种与一新变种 [J], 丛晓东;徐国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4. 合稿 二色补血草

54. 合稿  二色补血草

二色补血草Ersebuxuecao《甘肃中草药手册》【别名】蝎子花菜、虼蚤花、野菠菜(《救荒本草》),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白花菜棵(《河南中草药手册》),秃子花(《陕西中草药》),苍蝇花(《宁夏中草药手册》),矶松(《山西中草药》),盐云草、盐云参、闹蝇花、苍蝇架、依拉音花儿、察干采采格(蒙名)、落蝇花(内蒙古),二色矶松、辽矶松(陕西),麦条根、刺榆条(黑龙江),屁屁根、哈萝卜根、海蔓荆(河北),苍蝇草、酱棵子、河梅花(山东)。

【考证】本品以蝎子花菜之名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谓其“生田野中。

苗初塌地生。

叶似初生菠菜叶而瘦细,叶间攛生茎叉,高一尺余。

茎有线楞,梢间开小白花。

其叶味苦”,并附图。

《植物名实图考》卷五亦引录本条,药图相似。

据附图及描述,其特征与今用之二色补血草相符。

【基原】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的干燥根或全草。

【原植物】二色补血草[蝇子草,二色匙叶草,二色矶松,苍蝇架,苍蝇花(东北),蝇子架(陕西、甘肃)]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

根圆锥形,根皮红褐色至黑褐色。

茎丛生,直立或倾斜。

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cm,宽1~4cm,先端圆或钝,基部渐窄成扁平的叶柄,全缘。

花序圆锥状;花葶丛生,直立或斜生,通常有3~4棱角,有时具沟槽,上部有分支;花着生枝端,密集,略偏于一侧近头状的聚伞花序;萼筒漏斗状,棱上有毛,缘部5裂,折叠,干膜质,初时淡紫红或粉红色,而后变为白色,花后宿存,萼檐开张幅径与萼筒长度相等;花瓣5,匙形至椭圆形,黄色;雄蕊5,着生于花瓣基部;子房长圆形,花柱5,分离,柱头头状。

蒴果具5棱,包于萼内。

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徐燕玉; 袁芳【期刊名称】《《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6【总页数】6页(P572-577)【关键词】二色补血草; 化学成分; 提取方法; 药用价值【作者】徐燕玉; 袁芳【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补血草属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新疆、黄河流域、山东沿海等地,具有耐盐碱的特性,又名“勿忘我”,也是一种重要的花卉和观赏性植物。

植株高度为20~50 cm,叶基生,穗状花序,穗中开的花多且小,排列在花序分枝的上部至顶端,由3~5个小穗组成;小穗含2~3朵花。

花冠多为黄色,萼筒滤斗状,棱上有毛,白色或淡黄色,宿存;花瓣5枚,匙形至椭圆形,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瓣基部;子房的一般形状是长圆形,5个分离的花柱,柱头形如头状。

通常开花1周后开始脱落,留下的花萼一般是中间颜色深边缘浅[1]。

蒴果包于萼内,种子耐寒、耐盐碱[2],在自然环境中,二色补血草于5月上旬开始返青,6月下旬到7月上旬抽薹,在7月下旬开花,8月结种[3]。

二色补血草整株均是药用原料,属典型的国药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补血草“甘,平,无毒”,《甘肃中草药手册》《陕西中草药》这2本重要的医学著作也对其医药学价值进行了概括。

近年来有关于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的大量研究,本文中针对二色补血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1 化学成分1.1 多糖类多糖是二色补血草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

研究证明,二色补血草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性和抑制肿瘤细胞[4]生长的作用。

赵鹏等[5]在补血草多糖分离纯化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二色补血草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证明了羧化后和乙酰化后的多糖抗氧化性进一步增强[6]。

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严丽芳;叶莉莉;汤新慧;高静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1(22)6
【摘要】目的优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分别运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3种方案提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确定最佳提取方案,并运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

结果 3种方案中,微波提取法为最佳方案。

微波提取法正交实验中,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 l)、微波功率528 W、微波时间30 s,是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较理想的提取条件(得率为22.19 mg/g)。

结论微波法提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方法简单可行,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3页(P1358-1360)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正交实验
【作者】严丽芳;叶莉莉;汤新慧;高静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大叶补血草根茎中总黄酮工艺条件 [J], 何春霞;姚新成;曹文尧
2.响应面法优化中华补血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J], 曲有乐;高欣;孟雪;崔宇鹏
3.二色补血草花总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J], 许莹堂;张爱平;李平菊;陈艳花;王学文;吴冬青
4.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J], 杨自嵘
5.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陈梅; 葛鹏; 何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血草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补血草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补血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到了芹菜素和2种新 的具有荧光 特 性 的 黄 酮 类 化 合 物:5,7,4′-三 羟 基-4-甲 基-黄烷和5,7,4′-三羟基-3′-甲基-4-黄烷醇。 1.2 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
郭洪祝等[7]最 早 对 中 华 补 血 草 化 学 成 分 进 行 了 研 究,在其地上部分 的 水 提 物 及 醇 提 物 中 首 次 分 离 得 到 4 种黄酮成分,分别为:杨树梅皮素-3-O?α?L-鼠李糖甙、杨 树梅皮素-3-O- D-葡萄糖甙、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 槲皮素。到了2000年,在 Lin 等[8-9]对中华补血草化学 成分的进一步分离中,共获得黄酮类物质20余种,其中 (2R,3S)-3,5,7,4′-四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为一个新 的黄酮成分。刘 兴 宽[10]从 中 华 补 血 草 全 草 中 分 离 得 到
·专题综述·
北方园艺2013(04):182~184
补血草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春霞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生命与资源环境系,新疆 奎屯 833200)
摘 要:综述了北方野生花卉补血草属植物中二色补血草、中华补血草、黄花补血草、大叶补 血草以及其它类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指出补血草属植物富含黄酮类化合 物,其中以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黄烷类为主,其药理学作用主要有抗癌、抗菌消炎、抗氧化和 抗诱变等功效,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植物,作为传
统中药 ,有补 血 、止 血 散 瘀 、调 经、滋 补 健 脾 等 功 效 ,可 用于治疗宫颈癌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目前对二色 补血草化学 成 分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多 糖 和 黄 酮 类 物 质。朱蓉等[3]最早 在 二 色 补 血 草 的 研 究 过 程 中,从 其 地 上 部 位 分 离 到 北 美 圣 草 素 、木 犀 草 素 、槲 皮 素 及 杨 梅 素-3-O- D-(6″-没食子酰基)-半乳糖苷4种黄酮类化合 物。二色补血草的地下部分也含有木 犀 草 素 和 槲 皮 素[4]。张敏[5]对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及 HPLC 化学指 纹图谱研究中发现,二色补血草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 酸乙酯萃取 液 富 含 杨 梅 苷 类 物 质。 张 连 茹 等[6]从 二 色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Limonium sinense Ktze root extract, LSE)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MTT法测定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HepG2的存活率,检测LSE对离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移植性黑色素瘤模型,检测LSE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测定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

结果0.2~0.8 mg/ml LSE可剂量抑制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200,400,800 mg/kg LSE对荷瘤小鼠实体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6 %、40.7 %及49.0 %。

且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高于模型组小鼠。

结论LSE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和一定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 抗肿瘤活性; 免疫调节白丹花科补血草属植物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Girard) Kuntz,又名匙叶草、盐云草、海菠菜、海赤芍等,为多年生泌盐草本植物,喜生于盐渍化的低洼湿地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尤以江苏省沿海滩涂分布甚广[1,2]。

植物蕴藏量大,资源丰富,在局部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条件下植物生长迅速,产量高[3]。

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含有维生素、多糖、鞣质、多元酚、黄酮类、脂肪族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物质成分[4,5],据记载:中华补血草,以根入药,功能祛湿,清热,止血,可用于治疗血淋、湿热便血、痔疮下血、血热、月经过多等症,民间流传使用中华补血草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症[4],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一直集中在其抗菌止血方面。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华补血草同属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水溶性多糖成分能有效抑制离体培养的肝癌细胞的生长[6],而有关中华补血草的抗肿瘤作用,尚无研究报道。

本课题组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黑色素瘤模型,采用MTT试验的方法,探讨中华补血草全根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取得了初步成果。

补血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补血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表 5 哈萨 克 族 高 密 度脂 蛋 白 、 密 度 脂 蛋 白 、 血 压 、 甘 油 三 酯 、 低 高 高 高胆 固醇 血 症 的 相 对 危 险性 ( oii Lgsc回归 分 析 J t
P <0 0 .5
3 讨论 本次对新疆游牧 民族哈萨克族 、 汉族进行 了血压 、 身高 、 参 考文 献 : 体重 的测量 , 测定 了血清脂质水平 。结果显示汉族随着体质指数 ( 王 忠 , 淑霞 , 1] 郭 卢桂林 , 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血脂 的分 等.
P t nswt H pr nin J . urn eae t eerh 20 6 ae t i y eeso 【 ] C rethrp u crsa ,0 4,5 i h t t i c
( ):3 . 3 2 9
◇ 文献综述◇
补 血 草属 植 物 化 学成分 及 药 理 作 用研 究进 展
关 键词 : 补血草属植物; 化学成分; 7 R 8 . 1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7 0 —84 3 10 -8 5 2 0 ) 817 - 0
Re e r h Adv nc m e t o h e i a m p n n s a d Ph r a o o ia to o h sa c a e n f t e Ch r c lCo o o e t n a m c l g c lAc i n f r t e
t s n—rl e ityp trso ua odra us J . rvnie ei no ea dde r at frr le d l [ ] Peet t a e n l t v
Me i i e 0 4. 8: 2 d c n .2 0 3 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杂志,1997,17( 4) : 195.
已有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检测出 CHOP 表达增加,说 明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与 CHOP 有关[9 ~ 11]。提示脑缺血后
[5] [6]
胡跃强,胡国恒,吴云虎,等. 清热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 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3,20( 7) : 65. 胡国恒,胡跃强,吴云虎,等. 康脑神颗粒对脑缺血大鼠内皮素及脑
关键词: 中华补血草; 生药学;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DOI 标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1. 12. 008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11) 12-2847-02
中华补血草 Limonium sinense 为蓝雪科( Plumbaginaceae) 补 的盐生植物资源。全草入药可起到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祛风消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No. 07KJA18017) ; 盐城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No. 09YCKL014) 作者简介: 张华彬( 1981-) ,男( 汉族) ,江苏沛县人,现任盐城师范学院助 教,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的分析与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 丁 鸽( 1981-) ,女( 汉族) ,山东烟台人,现任盐城工学 院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与研究工作.
[1] Tajiri S,Oyadomari S,Yano S,et al. Ischemia - induced neuronal cell
gene expression i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J]. Ann Neurol,2001,50
death is mediated by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athway involving
次,回收溶剂得各 部 分 萃 取 物,分 别 合 并 萃 取 物,得 氯 仿 部、醋
2. 2. 2 显微鉴定
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部。从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各种黄酮体和
根横切面: 根外层表皮细胞为类长圆形细胞,内有 5 - 7 层厚 杨梅树皮苷、鼠李葡萄糖苷、异鼠李素、杨梅树皮素甲醚、四羟基
角机械组织。厚角机械组织为薄壁细胞,内有分泌腔分布。根中 黄酮等。经过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
ticulum stres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mice[J]. Neuro-
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 ( 2 ) :
science,2007,147: 957.
中华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
张华彬1 ,张代臻1 ,葛宝明1 ,周春霖1 ,唐伯平1 ,丁 鸽2*
景。大量临床和 药 理 研 究 证 明 了 中 华 补 血 草 具 有 补 血 、止 血 功 效,同时初步探 明 了 其 作 用 机 制[6]。 中 华 补 血 草 还 用 于 制 备 抗 肿瘤药物[7],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药用资源,作者采用生药学方法 对其进行研究,为其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 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耗竭谷胱甘肽、促进活性氧族产生等,活化 Caspase - 3,最终导致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 2) : 129.
细胞凋亡[8]。CHOP 基因敲除可增强细胞对抗 ERS 所致凋亡的 [4]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
能力; 相反,CHOP 过度表达的细胞则对 ERS 所致凋亡更为敏感。
着小型维管束,上、下表皮上均有角质层,但都无表皮毛。下表 皮气孔密度大,0. 226 mm2 的下表皮中具有气孔 50 ~ 56 个( 图 5) 。在叶的上、下表皮细胞中均分布着花朵形的泌盐结构 - 盐 腺( 图 6) 。盐腺由 4 个基细胞和 4 个帽细胞组成,每个帽细胞上 有一个泌盐孔。盐腺数量上表皮少、下表皮多。
参考文献:
( 16) : 2133. [8] Me Cullough KD,Martindale JL,Klotz LO,et al. Gaddl53 sensitizes
cells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by down - regulating Bcl - 2 and perturbing the cellular redox state[J]. Mol Cell Biol,2001,21 ( 4 ) : 1249. [9] Pasehen W,Gissel C,Linden T,et al. Activation of gadd l53 expression throug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evidence that ischemia caus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dysfunction[J]. 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8,60 ( l) : 115. [10] Jin K,Mao XO,Eshoo MW,et al. Microarray analysis of hippocampal
图 4 中华补血草叶 的横切面 ESEM 图
图 5 中华补血草叶 表面气孔 ESEM 图
花粉特征: 中华补血草花粉为灯笼状球形,直径为 55 ~ 59 μm,表面 纹饰为较规则的蜂巢状,网眼较大,为五边形或六边形,网脊平直,网脊上 具有疣状突起( 图 7) 。
图 7 中华补血草花粉 ESEM 图( 右为单个花粉粒放大图)
神经元丢失与 ERS 密切相关,减轻 ERS 将有助于神经元保护,但
组织钙含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 5) :
迄今尚缺乏在体抑制 ERS 的简单有效方法。
70.
本研究发现,脑 缺 血 120min 再 灌 注 12 h 缺 血 侧 顶 叶 皮 层 [7] 吴云虎,叶萍,胡跃强. 清热化瘀颗粒对局部脑缺血模型海马内 IL
东台、如东、南通等沿海地区的滩涂及盐碱湿地上[1,2]。中华补 出血、宫颈癌及其他出血[5],作为新资源有着良好的药用研发前
血草既能药用,又可观赏,是江苏沿海分布的一种经济价值较高
收稿日期: 2011-07-16; 修订日期: 2011-10-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No. 31000142) ;
( 1.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 盐城工学院化生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224051;
摘要: 目的 为中华补血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中华补血草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
化鉴定的方法对其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理化特征等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根外层表皮细胞为 类长圆形细胞,内有厚角机械组织,茎外层表皮细胞呈长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叶上下表皮有腺毛,具有泌盐结构盐腺,花 粉为灯笼状球形。结论 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其鉴别特征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的鉴定依据。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 22 NO. 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12 期
脑缺血后 ERS 激活并可诱导 CHOP / Gadd153 等未折叠蛋白反应
7.
( UPR) 靶基因在缺血后表达,CHOP 可能通过下调 Bcl - 2 表达、 [3] 郝玉曼,罗祖明,周 东. 局灶预缺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
1. 1 材料 2010 年采自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盐 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于延球副教授鉴定为蓝雪科、补 血草属、中华补血草全草。 1. 2 仪器设备 MicrE400 Nikon 显微镜; QP - Ⅲ生物组织切片 机; 薄层色谱用硅胶 GF254; 柱色谱用硅胶; 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2847·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12
- LH20; 101 - 1A 型 数 显 电 热 鼓 风 干 燥 箱;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AS3120A; LC - 10Avp 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 ,NICOLETFT - IR50X 型红外光谱仪; VG ZAB - HS 型质谱仪; Varian INOVA 500 型超导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FEI Quanta 200 环 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2 方法与结果 2. 1 方法 按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中华补血草进行研究,采用植物 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中华补血草植物形 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理化特征等进行了鉴定 研究。组织切片采 用 徒 手 切 片 的 方 法,按 生 药 学 研 究 常 规 方 法 进行各种制片、观察和记述,组织、ESEM 拍照。 2. 2 结果 2. 2. 1 形态及性状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 20 ~ 80 cm。除花萼外 各部均无毛。根粗壮,少分枝。叶基生,全缘或羽状分裂; 花承托 以鳞片状的苞片,排成聚伞花序; 萼管状,干膜质,常有颜色,基部 具 10 棱; 花瓣分离或于基部合生; 雄蕊 5,着生于花瓣的基部; 子 房上位,1 室,有悬垂的胚珠 1 颗,花柱 5,通常分离,柱头线状,稀 头状; 果包藏于萼内,开裂或不开裂; 蒴果倒卵圆形,黄褐色。中 华补血草具有耐盐、耐瘠、耐旱、耐湿等特点,可在滨海滩涂上生 长。中华补血草 3 ~ 4 月份出苗,6 月份始花,11 月份以后植株进 入休眠期。见图 1。
CHOPmRNA 表达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再
- 1β 及 ICAM - 1 的 影 响[J].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200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