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补血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衰老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皮肤老化的问题。
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常用补血汤,尤其是当归补血汤对改善皮肤老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衰老是因人体机能逐渐衰退而导致的生理和形态的改变,特别是皮肤老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皮肤老化包括内在老化和外在老化,其中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外在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会导致皮肤老化,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则可以减缓皮肤老化进程。
二、当归补血汤的成分与作用当归补血汤是一种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的中药方剂,其中以当归为主要成分。
当归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炎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缓皮肤老化进程。
三、实验方法与结果为了探究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一组老化小鼠模型进行实验。
实验组小鼠每日口服当归补血汤,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实验期间,我们定期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期间,经过与对照组的对比,实验组小鼠的皮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
这表明当归补血汤能够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对抗氧化应激作用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减缓皮肤老化进程。
四、机制探讨进一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对皮肤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抗氧化作用。
其中,当归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当归补血汤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调节抗氧化酶的合成和活性,从而提高皮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五、结论综上所述,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当归补血汤能够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减缓皮肤老化进程。
这一发现为研发相关抗衰老产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野生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野生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杨新周;郝志云;董毅;朱以常【期刊名称】《云南化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考察了田基黄和马蹄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的清除能力,并且与多种抗氧化剂进行对照。
结果显示,田基黄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于香草酸和对香豆酸。
马蹄菜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大于对香豆酸。
田基黄、马蹄菜提取物和4种抗氧化剂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顺序为槲皮素>田基黄提取物>马蹄菜提取物>山奈酚>咖啡酸>芦丁。
结果表明,田基黄和马蹄菜提取物是两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Studying on scavenging activities for DPPH free radical(DPP H·)and hydroxyl radical (· OH)of 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 and Centella Asiatica,and comparing with multiple antioxidants are done.The results show that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 higheris higher than that of vanillic acid and P-coumaric acid.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Centella Asiatic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coumaric acid.The order of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is in the sequence of quercetin,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Centella Asiatica,kaempferol,affeic acid, rutin.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 and Centella Asiatica are two good natural anti-oxidants.【总页数】3页(P4-6)【作者】杨新周;郝志云;董毅;朱以常【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云南德宏67840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云南德宏67840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云南德宏67840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系,云南德宏67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946【相关文献】1.22种常见抗肿瘤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张新国;刘英娟;曹心张;张春生;匡彦蓓2.16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雪梅;吴汉平;汪晓敏;刘洋;王家恒3.4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美白活性研究 [J], 黄立森;庞海月;吴黉坦;叶子坚;王鹏;王贵弘4.11种中草药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征帆5.花红片中七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彭妹;庞丽;张艳华;王立升;薛井中;刘帅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进展

21 无机调节 .
参与无机调节的离子主要有 N 、 、 a K
3 盐 胁迫 对 活性 氧 代谢 和 膜透 性 的 影响
盐 逆境 下 , 细胞 中产 生 的 活性 氧 R S O 一 植物 O (・ : 、
c 、l , a c 一几种离子在不 同植 物中所 占比例不同 , 而且
不 同 的植 物 对 这 些 离 子 的 选 择 性 也 不 同 ” 。张 海 燕 用不 同浓 度 N C 处 理 盐地 碱 蓬 后 发 现 , 株 叶 片 a1 植
并且随着盐浓度 的增加 , 发芽势、 发芽指数均呈显著下降
趋势 , 开始发芽时 间也会延迟。塔依尔 等 用 N C 和 a1
N 2O 两种 中性盐处理乌拉尔甘草种子 , aS 4 结果表明,8 20 m o L浓度的 N C 和 N O 处理时, ml / al a s 乌拉尔甘草种子
摘
要: 从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育种及耐盐机理 , 盐胁迫对 药赏两用植 物种 子萌发、 幼苗生 长、 生理 生化 和药材质量的影
响等方面, 综述 了近年来我 国对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进展 。 关键 词 : 药赏两用植物 ; 盐性 ; 耐 药材质量 中图分类 号: gs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1— 5 12 1) 2- 08— 4 Q ̄ .8 A 10 88 (0 1 1 04 0
盐生植物 , 都是通过从外界吸收盐离子和 自身合成有机 小分子物质来进行渗透调节, 只是不 同的植物 中, 进行渗 透调节 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不一
溶性糖却呈减少的趋势 , 可见可溶性糖在 兰州百合中 渗透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由于甜菜碱的生物合成途径 比 较简单 , 积累甜菜碱 比积累脯氨酸的植物对盐的耐受性
中药茜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及抗氧化性活性的研究

摘要茜草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以蒽醌及其糖苷类化合物为主,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抑制人体表皮细胞增殖等生物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治疗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并且无毒副作用。
本实验结合吸附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辅助于结晶、重结晶等方法分离中药茜草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基于已有实验基础,选取低极性段冲洗下来的ⅡL系列物质为研究对象,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体系进行进一步分离,经两次柱层析分离,得到较纯组分ⅣLBB。
ⅣLBB 组分通过结晶、重结晶进一步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ⅡLBB-1;采用铁离子还原(FRAP) 法及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 法对ⅡL,ⅡLB,ⅡLBB-1 的总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测定。
ⅣLBB-1经薄层色谱检测只有一个斑点,说明ⅡLBB-1组分是单体化合物;ⅡLBB-1的抗氧化活性高于ⅡL但低于ⅡLB,且都低于Vc、Ve。
关键词:中药茜草;柱层析;分离;抗氧化AbstractRubia Cordifolia L. i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a.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anthraquinones and its glycosides .It has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ti-tumor, inhibition of human epider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other biological activity, can be treated diseases caused by free radical as a natural anti-oxidant , and has no side effects.This study combined adsorp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o separate the antioxidant components from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Chinese medicine Rubia Cordifolia L. Based on the original experiment, select ⅡL which was seperated from the section of low pola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further purification. Select the cyclohexane: ethyl acetate as elution system, after twice seperation, we obtain ⅡLBB fraction, then recrystallization, re-crystallized, ⅡLBB is obtained, TLC showed only one spot. So fraction ⅡLBB-1 is pure compound.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scavenging of free radical activity of ⅡL,ⅡLB,ⅡLBB-1were evaluated by the iron reduction (FRAP) method and 1, 1-pheny-2-picrylhydrazyl(DPPH) method, use Vc, Ve as positive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ⅡLBB-1 is higher than ⅡL but less than ⅡLB, and all lower than Vc, Ve.Keywords: Rubia Cordifolia L; free radicals; chromatography; antioxida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文献综述 (1)1.1 药用植物茜草 (1)1.1.1 茜草简介 (1)1.1.2 茜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1)1.1.3 茜草的药理作用 (1)1.2 分离方法 (4)1.2.1 结晶、重结晶法 (4)1.2.2 色谱法 (4)1.3抗氧化活性测定 (8)1.3.1 Fe3+还原(FRAP) 法 (8)1.3.2 硫代巴比妥酸(TBA) 法 (8)1.3.3 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 法 (8)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9)1.4.1 什么是自由基 (9)1.4.2 自由基的产生及抗氧化 (9)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0)第2章实验部分 (10)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10)2.1.1 实验原料 (10)2.1.2 仪器设备 (11)2.2 实验方法 (11)2.2.1 ⅡL组分的分离 (12)2.2.2 ⅡLB组分的分离 (14)2.2.3 ⅡLBB-1组分的分离 (15)2.2.4 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5)2.2.5 DPPH 法测定分离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 (17)第3章结果与讨论 (18)3.1 薄层色谱法显色分析浓缩后的样品 (18)3.1.1 ⅡL系列物质分离浓缩样品TLC显色分析 (18)3.1.2 ⅡLB系列物质分离浓缩样品TLC显色分析 (19)3.1.3 ⅡLBB-1组分分析 (20)3.2 茜草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21)3.2.1 组分总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21)3.2.2 组分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 (21)第4章结论与建议 (23)4.1 结论 (23)4.2 建议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1章文献综述1.1药用植物茜草1.1.1茜草简介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破血草、染蛋草、红根草等[1]。
几种常用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几种常用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李华涛;苏东海;尚涛;潘为高;高平【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08(20)6【摘要】The present work examin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otherwort(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Broomwort (Scoparia dulcis L.), Ginkgo leaf(Ginkgo biloba L.), Angelica(Angelica sinensis Diels), and Milkvetch(Astragalus membranaceu Bunge). Dried herbs samples were submitted to extraction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lipid peroxidation. Total phenolic constituen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s of five herb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involving the Folin-Ciocalteu reagent and gallic acid as standar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s were measured by MTT and LDH cytotoxicity assays. All extracts of five herbal medicines were deter-mined to possess antioxidative activity to some extent.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Motherwort, Broomwort and Ginkgo leaf showed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performed test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and aqueous extracts ob-tained from the five herb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otal phenols in them.%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 Folin-Ciocalteu 试剂法测定它们的总酚含量;用肝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它们的细胞毒性并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种草药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益母草、野甘草、银杏叶的水煮提取物活性较强,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较好的线形关系.此外,本论文还为研究这些草药的一些抗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总页数】9页(P974-982)【作者】李华涛;苏东海;尚涛;潘为高;高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Q58;TQ041【相关文献】1.22种常见抗肿瘤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张新国;刘英娟;曹心张;张春生;匡彦蓓2.16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雪梅;吴汉平;汪晓敏;刘洋;王家恒3.4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美白活性研究 [J], 黄立森;庞海月;吴黉坦;叶子坚;王鹏;王贵弘4.野生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杨新周;郝志云;董毅;朱以常5.花红片中七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彭妹;庞丽;张艳华;王立升;薛井中;刘帅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药全产业链技术论坛·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
[方法]以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了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 )清除能力及还原力。
[结果]通过对比筛选出提取效果较好的提取方法为实验室超声或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乙醇,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DPPH 清除能力及还原力,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研究表明可以进一步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价值,为药食两用甘草植物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可逐渐将甘草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关键词: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方法;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43(2020)02-0145-07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薄颖异1,张玥辉1,杨柳1,崔洁2,王文全1,2,3,侯俊玲1,3(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2488;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3.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C1706500)。
作者简介:薄颖异(199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通讯作者:侯俊玲,E-mail :*************。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20.02.06甘草又名国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1]。
甘草据史料记载,最早产于东北三省,现多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带,主要是以新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等地为主要产区[2-4]。
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严丽芳;叶莉莉;汤新慧;高静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1(22)6
【摘要】目的优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分别运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3种方案提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确定最佳提取方案,并运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
结果 3种方案中,微波提取法为最佳方案。
微波提取法正交实验中,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 l)、微波功率528 W、微波时间30 s,是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较理想的提取条件(得率为22.19 mg/g)。
结论微波法提取中华补血草根总黄酮方法简单可行,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3页(P1358-1360)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正交实验
【作者】严丽芳;叶莉莉;汤新慧;高静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大叶补血草根茎中总黄酮工艺条件 [J], 何春霞;姚新成;曹文尧
2.响应面法优化中华补血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J], 曲有乐;高欣;孟雪;崔宇鹏
3.二色补血草花总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J], 许莹堂;张爱平;李平菊;陈艳花;王学文;吴冬青
4.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J], 杨自嵘
5.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陈梅; 葛鹏; 何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

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摘要:中药透骨草(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药用植物。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其中一种功效成分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的结构,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从中药透骨草中分离到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其中有磷脂,花青素,山梨酸,柠檬酸等,总体抗氧化活性极强。
抗氧化活性也与其化学结构和组成有关。
此外,本研究还报道了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在体外和体内的抗氧化作用。
结论,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有机结构,抗氧化活性也很较强,因此,他有望被用于药物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关键词:中药透骨草,抗氧化性活性成分,有机结构,抗氧化活性中药透骨草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中的植物,具有抗癌和抗氧化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者开始更深入地研究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以期开发出能够解决氧化性疾病的新药物和抗氧化的先进功能性食品。
1.氧化活性成分的结构由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所含组分主要有磷脂、花青素、山梨酸、柠檬酸等,可以提供足够的抗氧化活性。
研究表明,除了上述成分外,中药透骨草中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以及其他多种抗氧化成分,如苯酚、茶碱、鞣质、芦丁、黄酮类等。
以上这些组分,可加强抗氧化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的损害,同时降低凝血酶的活力,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从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
例如,在维生素C的游离基氧化实验中,抽取出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细胞游离基的氧化,从而有效抗氧化氧化。
在使用DPPH实验中,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还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比维生素E低。
此外,实验结果表明,从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还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体外脂质过氧化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hh中华补血草抗氧化活性研究曲有乐1,高 欣1,崔宇鹏2(1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药学院舟山316000;2 佳木斯大学佳木斯154007)摘要:中华补血草 L imoniu m sine nse (Girard)Kuntze 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传统植物,同时以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化学成分种类多,含有多种的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少量的黄酮类、皂苷、有机酸、生物碱和鞣质等。
研究发现,中华补血草不但具有止血、祛湿、清热等作用,更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普遍认为与其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类物质有关。
关键词:中华补血草;抗氧化活性;化学成分;多酚;黄酮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2)-12-0033-04作者简介:曲有乐,男(1960 7-)。
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
职称:教授。
Study on the antiorideat activity of Limonium sinense (Girard)kuntzeQU You -le 1,GAO Xin 1,CU I Yu -peng 2(1 Zhejiang Ocean U 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 a;2 Jiamusi U niver -sity,Jiamu si 154007,China)ABSTR ACT:The L imonium sinense (Girard)Kuntze is a traditional plant and have highly ornamental value w ith has important m edicinal value an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It has kind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contains a variety of protein,polysaccharide,am ino acids,vitamins,minerals,and a small amount of flavonoids,soap tw o,organic acids,alkaloids and tannins,etc Researchs found that the L imonium sinense (Girard)Kuntze can not only has the effect of hemostasi 、Wet spleen 、clearing heat,but also has antiox idant activity ,w hich releted to its rich poly phe -nols,flavonoidsKE Y WORD S:L imonium sinense (Girard)Kuntze;Antiox idant;Chemical composition;Polyphenols;Flavonoids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G irard)Kuntze)属白丹花科补血草属植物,又名匙叶草、盐云草、海菠菜、海赤芍等。
中华补血草为多年生泌盐草本植物,喜生于盐渍化的低洼湿地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尤以江苏、福建、浙江省沿海滩涂分布甚广。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补血草180种,我国现存仅4属7种,江苏沿海分布3种(1 中华补血草 Limonium sinense (G irard)Kuntze ;2 二色补血草(L imonium bicolor );3 紫花补血草(L imonium r anchetii )。
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们对保护资源意识匮乏,过度利用湿地,导致这些盐生和湿生的植物数量减少,种群退化,有的植物甚至悄然消失。
为了保存体系,保护好盐生植物资源、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盐生植物-中华补血草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据记载,人们最初以中华补血草作为妇女产后补血品服h用,并兼治产后外感、头痛、胃溃疡,后来发现其更具有止血、祛湿、清热等作用。
民间采集后水煎服用,对治疗贫血,特别是急性失血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2 。
近年来,已有报道分析中华补血草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包括其止血、祛湿、清热、抗癌,保肝及抗氧化等作用,为中华补血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图1 中华补血草了有力的依据。
1 中华补血草基本成分分析1 1 基本成分含量 1991年,肖振发等2 对中华补血草进行了基本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中含有多种的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少量的黄酮类、皂贰、有机酸、生物碱和鞣质等。
其中,氨基酸种类高达18种以上,包括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而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较低。
无机元素中,常量元素K 、N a 、Ca 、M g 含量较大,K 、N a 含量最高。
微量元素Ni 、Zn 、Cr 和Co 含量较高。
但是,其中Pb 的含量超过FA O/WHO 食品标准委员会规定的限量 3。
中华补血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B 1、B 2、B 12和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C 含量高达12mg/100g 以上。
实验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B 1、B 2、B 12和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B 2、B 12、C 是红血细胞的造血物质,推测中华补血草富含各类维生素与其补血功能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补血草富含维生素B 12,维生素B 12对恶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有特殊疗效早已为有关研究和临床所证实。
1 2 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分析 1994年,郭洪祝 4 等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对中华补血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及与有关图谱的对照,分别鉴定为杨梅树皮素-3-O - -D -葡萄糖苷(I),杨梅树皮素-3-O - -L -鼠李糖苷( ),槲皮素-3-O - -L -鼠李糖苷( )和槲皮素( )。
这4种化合物系首次由该植物中分得。
据文献报道,杨梅树皮素-3-O - -L -鼠李糖苷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心脏及抗炎利胆的作用 5 ,槲皮素-3-O - -L -鼠李糖苷具有抗病毒、抗炎和利尿的作用 6 ,槲皮素亦具有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癌作用 7 。
上述成分可能是中华补血草祛风、清热、散痕的有效成分。
因其有效成分均有抗氧化活性,推测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2 中华补血草生物活性研究Lin LC 等 8 发现从中华补血草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0种黄酮类化合物均能抑制HSV -1(herpes simplex virus t ype 1)病毒在V eto (绿猴肾细胞)中的复制,其中化合物1((-)-epig allocatechin 3-0 g allate,IC 50=11 4 M )、化合物2(samar angenin B,IC 50=38 6 M )的抑制能力最强,比阳性对照抗疱疹病毒剂无环鸟昔(Acydovir,IC 50=55 4 M )具有更高的抑制活性。
Kuo Y C 等 9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了samarang enin B 抑制HSV 1复制的分子机制,samar angenin B 通过抑制HSV -1a 基因、ICP0(infected cell protein 0)和I CP4(infected cell pr otein 4)基因的表达,阻止 转录,从而遏制HSV -1DNA 的合成以及Veto 结构蛋白的表达以阻止HSV -1病毒的复制。
Chanung S S 等 10研究发现中华补血草根水提取物及叶甲醇提取物对CCl 4和D G aIN 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试验小鼠经过两种提取物处理后,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SG OT )和谷丙转氨酶(SGPT )水平均显著降低,甘油三酸酯水平则显著提高,体外试验研究进一步发现叶甲醇提取物经氯仿萃取分级后的部分对人肝癌细胞(Hep3B)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
汤新慧等 11 研究了中华补血草根水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及药理机制,发现提取物能有效抑制CCl 4引起的小鼠天冬氨酸转移酶(AST )及丙氨酸转移酶(ALT )活性的上升、减轻肝损伤引起的小鼠肝脏线粒体形态结构的破坏、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以及线粒体对外加高钙诱发肿胀敏感性的下降,其药理机制可能与其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有关。
目前,有关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活性主要是抗病毒、抗癌及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等,而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有待更加系统的研究。
3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008年,李均 12 等对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实验利用还原能力、DP PH 法、T EA C 法和脂质体过氧化法评价了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3 1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总酚、黄酮及原花青素质量分数的测定 实验分别采用Folin -ciocalteu 试剂比色法 13 、N aNO 2-Al(N O 3)3-N aOH 比色法14 、香草醛-浓H 2SO 4法 15 测定了其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显示,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中总酚(包括简单酚、单宁)质量分数很高,达55 55%,其中简单酚质量分数为26 68%,占48 04%;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很接近,分别为24 60%、23 86%。
3 2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还原力的测定3 2 1 实验采用Oyaizu(1986) 16 的方法对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随样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检测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P <0 01)。
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 20mg mL -1时,其在700nm 处的吸光值为1 472,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对照品槲皮素的吸光值(1 310)。
3 2 2 DPPH 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方法之一。
结果显示,DPPH 溶液加入样液(0 20mg mL -1)后,在0~4min 内,A517nm 值下降很快,且降幅明显,4~16min 内趋缓,16~20min 内基本稳定,吸光值不变。
由此确定20min 作为最佳反应时间。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对DP 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样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浓度达到0 20mg mL -1时,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对DPPH海峡药学 2012年 第24卷第12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3 23%,略低于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VitC对DP PH自由基的清除率(清除率为9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