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名教: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的统称

自然: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

中心观点1 名教本于自然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王弼从道家自然哲学的立场出发调和二者。以自然为“无”,为本,以名教为末,强调名教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于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

中心观点2 越名教而任自然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阮籍的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真致。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

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并不像嵇康一样真正反对名教,他反对的只是虚假做作的名教,由此,他更多的是名教与自然的折中思想。

嵇康是第一个明确的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主题的思想家,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他同样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间的最高法则,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名教则是自然破坏后的产物,是低于自然的。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因此,针对时人推崇名教的风尚,尤其是司马氏,嵇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情性,反对名教对大道的分剖和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超越名教,是人的自然真心本性得以彰显。正是这样,嵇康才遭到司马氏的迫害。

中心观点3 名教即自然

代表人物郭象

郭象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的。他的独化论从各安其分、各适其性的观点出发,主张调和

名教与自然地关系,认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他认为如果顺应名教的规范,就能各遂其性、各尽其欲,实现自然。

僧肇的佛学思想

僧肇的佛学思想是从真谛俗谛相即来解释实相,阐明了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主张体用一如,非有非无,即静即动,不仅批判总结了我国佛学般若空宗的各派理论,也间接批判了魏晋玄学的各个学派,把大乘般若学和三论的中道思想大大向前发展了,独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学哲学体系,成为中国佛学史上有划时代贡献的学者。

一体用一如、立处即真

僧肇认为,本体与想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是相即的。人们不应脱离虚假不真的现象世界区另立一个虚无本体。“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般若无知论》)他在这里说的寂即本体。在僧肇看来,体用相即,体即是用,用即是体。他认为,空与有、寂与用都是不二的,不应另立一个虚无的本体,然后再说万物是虚假的。僧肇认为,从真谛俗谛相统一的观点看,说他是真,却未尝实有,说他是假,却未尝空无。

为了说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僧肇提出“立处即真”的命题。不变的本体是宇宙万法的得以成立的依据,不是离开不变的本体另有所谓依据,本体与诸法一体不二。

二、动静不异观

僧肇认为事物没有生灭,没有变化。所谓不变,不是离开变化去求不变,而是要在变动中去认识不变。因为必须在变动中认识不变,所以说事物虽然在变动着,实际上是不变的。僧肇认为“动静未始异”,动静相即,让人们“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从前的事物即停在从前,从不来到现在。法身本体,无去无来,所以常恒不变。盖绝对的本体不可与相对的动静等现象截然划分,即动即静,也正是辨明即体即用的道理。

三、般若无知而又无所不知

般若的含义有两方面,从其客观上来说是净空,从其主观上说是大智,即能洞照性空之理的智慧。僧肇又称其为“圣智”。《般若无知论》说:“般若无所知、无所见”,因为有所知就有所不知,因为圣心无知,所以无所不知,不知之知才叫作一切知。

僧肇认为:般若有洞照一切的直观,般若的特点就是:“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就是说,它真实而非实有,虚寂而非空无,存在着而非无法论述。般若无知是因为万物无相。僧肇认为,一切世间万象若没有般若区洞照就不能得到本质。般若是洞照诸法实相的能力,却没有知见。僧肇认为,圣人抛却了世俗知见的羁绊,就可以由无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地。

荀子“明分使群”

荀子思想中鲜明地贯穿着"明分"的思维与原则,对社会秩序的建构来说,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说。在荀子看来,群体秩序化维系关键在于:一是靠"礼",以礼分施,以礼为组织原则与方法,把社会构成一套整齐的有机体,以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的理想的群体生活。二是要分理

好君臣、父子这两对群体之间的关系,在荀子这里,父权从属于君权,血缘从属于政治,社会秩序的诉求主要依靠政治来整合。

一、“明分”与“明分使群”之含义当今学界出现了一股走出“现代新儒家”囿于心性之偏颇、旨在弘扬“荀学”外王路线、进而迈向务实理性的“新法家”的理论思潮。从整体上看,荀学的研究仍集中于“礼”。“礼”固然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群”也是荀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

荀子认为人类以“群”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存在方式,它是以一定的秩序化状态而存在的。他以人之性恶为理论根据,论证“义”即礼法不仅是人类群自我实现秩序化的手段和改造人性的标准,而且又是维护“分”即现实社会不同阶层的职业分工和等级差别的决定因素。确立和维持“分”,就可消除现实社会战乱纷争,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达到“明分使群”。他从人性本恶出发,以义——分——群作为其构建社会秩序化的因果逻辑链环,环环紧扣,步步演进,构成了荀子社会控制论的逻辑体系。

中庸的思想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所说的“天”,是使一切存在能成为存在的“天道”。《中庸》以天道为性,即万物以天道为其性。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指出五伦为五达道,即人人共由之路,普遍之道;智慧、仁爱、勇敢为三达德,即实践五条路的三种方法。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同时诚是自己实现、完成、成就自己,而道是人所当自行之路。君子把诚当做最宝贵的东西。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中庸》认为,由至诚而后明善,是圣人的自然天性;而贤人则通过学习、修养的工夫,由明德而后至诚。由诚而明,由明而诚,目的是一样的,可以互补。

《中庸》还提出了“尊德性”与“道学问”的统一、平凡与伟大的统一。既保护、珍视、养育、扩充固有的善性仁德,又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既有远大的目标,又脚踏实地,不脱离凡俗的生活世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合一之境,实现崇高。

道安的思想

道安对佛经的翻译和经录工作非常重视,他对翻译工作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观点,认为有五种失原本之义并三种之不容易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