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现象”与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中的“青蛙效应”(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142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安全生产中的“青蛙效应”(正式版)安全生产中的“青蛙效应”(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2月22日凌晨2时23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矿井下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矿工失去了生命,国家的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据报载,屯兰矿是国有重点煤矿,原设计年生产能力400万吨,20xx年技术改造后核定能力500万吨,是高瓦斯矿井。
该矿20xx年以来一直保持零死亡记录。
这么长的安全周期,这么好的安全基础。
怎么会忽然间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矿难呢?这不得不给从事煤矿工作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又一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念起了安全紧箍咒。
记得有一个关于"青蛙效应"的实验:有人把青蛙放到一锅沸水里,青蛙奋力一跃,跳出险境;但把它放在冷水锅里,再慢慢地加温,青蛙因不知其险,先是不想跳出,后是无力跳出,最后只能被沸水煮死。
沸水锅内的青蛙能够成功逃生,是因为它感觉到这是危险,务必会尽其本能及时进行抗争自救;温水锅内丧命,是因为它对危险的警惕和防范意识放松所致。
煤矿的安全生产中也存在“青蛙效应”。
安全思想麻痹、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时刻提防,处处小心,居安思危,绷紧安全之弦。
安全无小事

安全无小事六月,是全国的安全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强调,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往往就是小的隐患最终发展到安全的大事。
平时工作中“戴不戴安全帽、穿不穿绝缘鞋、系不系安全带”……这些小事直接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生命安危,在作业中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方式,往往成为事故的直接诱因,不仅危及人身安全,而且危及设备安全,妨碍正常的生产。
"青蛙现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这是一则极具启发性的寓言。
不要在熟悉的工作中失去对安全这个警钟的长鸣,不要因为从来如此就习以为常,放松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那些存在于老工人身上的安全隐患,潜移默化下对新员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新职工为图谋省事便捷也会跟着做。
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让人失去了警惕,往往造成事故的发生,产生一些不可挽回的局面。
生命真的很脆弱,往往就在一瞬之间。
“人体是没有备品备件的,无法像置换机器耗损零件那么轻而易举。
”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安全就体现在点点滴滴,安全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安全工作必须务实,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有危害、都不可取,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安全是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不懈努力。
务实的安全工作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每一条规程,每一项技能,是我们的前人用经验和教训得来,并且经过了千锤百炼才得来的,每一条都是我们的"护身符",俗话说得好,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
我们的操作技能,我们的操作规程,就是我们工作、生产的"金刚钻"。
我们不但要做到知道、熟悉这些操作规程,还要做到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它们,一丝不苟的遵守,做到零违章、零事故,这不单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同事、对企业、对社会的负责。
“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
认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监督,不放过任何细节和小事。
安全月报模板

唐山三友集团化工股份公司安全生产部主办第二百零五期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安全论坛正确处理职工教育培训中的几个关系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成为公司安全发展追求的目标。
公司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工作,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从整体反映的效果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一、要正确认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防止和避免进入误区教育培训实质上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来规范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
事故发生往往是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基础抓起,即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以人为本,以心为本,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规范行为。
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经提出:“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友好合作和互帮互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
”特别强调了教育培训的重要。
在教育培训实践中要防止和避免进入误区。
一是不能简单地就抓安全而强调抓教育培训。
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也指操作技能水平),还有物的状态,这些都是以人为最基本条件的。
由于公司还没有很好地形成良性循环安全管理机制,大多数一线职工和辅助岗位职工,虽然接受了一些安全培训,但其语言和行为常常带有无拘无束的习惯,自律和自觉行为规范意识较差,工作容易出现违章、违纪等“三违”现象,一味地只强调安全行为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缺乏实效性和长期性的。
二是要避免一哄而上。
要搞活动都搞活动,要抓培训都抓培训,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多数职工也不愿接受,行动不积极,教育培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挥。
三是教育培训不是简单地办几期学习班、轰轰烈烈地搞几个活动、组织职工看几个事故案例的简单事情,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制定计划、内容和形式,落实责任。
青蛙现象

资 耪
警嚼
青蛙现象
把一 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 ,由于它对不 良环境十分敏感 ,就会迅速跳 出锅外。如
果把一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 ,慢慢 地加温 ,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 ,而水温逐渐提高的最 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 ,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 , 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 它
出锅外 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 , 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 ; 而易致人于死地 的却是在 自我感觉 良好 的情况下 ,对实际情况 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 的察觉 。
启 示
启示之一:我们 的组织和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并非来 自突如其来 的事件 ,而是在缓
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 的。人们若 目光短浅 , 对于悄悄发生的渐进 变化无从察
觉 ,无法从容面对 ,最终会 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 !
启示之二 :在这个知识爆炸 、日新月异的时代 ,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安于现状 , 不思进取 ,否则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也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
启示之三 :我们不能单纯地只能面对突如其来 的危险 ,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微小 的危险;
安全管理10法则

1、剃须刀理论2、木桶理论3、青蛙现象4、蝴蝶效应5、链条原理6、堤坝原理7、斜坡球原理8、伤疤效应9、安全周期律10、海恩法则1、剃须刀理论传统剃须刀需由具备一定经验的理发师操作,但仍不免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
后改进为刀片两边放上夹具,操作变得简单,对人的伤害程度受到限制,但稍不注意依然可能划伤脸部。
继续改进为现在电动剃须刀式样,刀片外加有结实细致的安全网,使刀片和皮肤不再亲密接触,不在专门有意破坏的前提下,即使想刮破皮肤也难以做到。
本质安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职工想安全(不想受到伤害)、会安全(改进工具和设施)、能安全(有可行便捷的保障),使不安全成为不可能。
2、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组成木桶所有木条的平均值,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条,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最差的木条和联接木条的紧密程度。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极少数素质较差的“三违”人员及一个不起眼的小隐患。
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的一块木板,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一块;每个隐患都可能是木桶中最短、最差的木板,万万不可忽视;安全工作只有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3、青蛙现象将一只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很快跳出逃生;将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缓慢加热,必然葬身沸水。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对自己工作场所的隐患熟视不睹,将是最大的隐患;不能发现现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现场安全工作要警惕缓慢、渐进的变化,平静中保持危机意识,静态中完善预警机制。
4、蝴蝶效应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经过逐步演变,最终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形成一场飓风,造成巨大的灾难。
安全生产无小事。
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防微杜渐,以避免因管理上的瑕疵不断扩大而导致重大的损失。
5、链条原理安全管理是一个闭合的链条,每个岗位、每个隐患落实的环节是链条环节,它由发生、整改、评估组成。
连环的闭合程度决定安全系数。
6、堤坝原理安全工作如一座堤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青蛙对渔业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青蛙对渔业生产的危害及防治摘要介绍了青蛙的特征特性、在一般渔业生产中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青蛙;农业;功臣;渔业;危害;矛盾1 青蛙概述1.1 生物学归类及分布青蛙,俗称田鸡、花蛤蟆,学名黑斑侧褶蛙( Rananigromaculata ),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我国常见蛙类中比较大的种类,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1.2 形态特征青蛙体宽而短,后肢长,跗部自成一节,适于跳跃或游泳。
皮肤一般光滑湿润,有的皮肤上有角质刺,或头顶部皮肤骨质化而全无小鳞,皮肤与皮下肌肉之间有一些大淋巴囊。
口大,舌后端多游离,可翻出摄食。
下眼睑连有透明的瞬膜。
眼大,位于头侧,突出时可扩大视野。
下颌无齿,上颌一般有细齿。
中耳多完备,鼓膜显著或隐于皮下或无。
雄蛙一般有共鸣器(声囊),这是一种第二性征。
额骨与顶骨愈合为额顶骨,有方轭骨,副蝶骨“⊥”形。
椎体有双凹型、后凹型、变凹型、间凹型或参差型。
椎骨一般为10枚,荐椎后为一细长的尾杆骨腰带呈“U”字形,髂骨长,平直向前与荐椎横突相关联。
脊柱短而数少,弯曲度和灵活性不强;前3对躯椎上或有短肋,是原始性状,见于低等类群。
脊柱与后肢的关联由髂骨、后肢骨和尾杆骨部位的肌肉、肌腱而加强,可以作有力的攀援、跳跃或对称蛙式游泳动作。
前肢较强,主要可减轻落地时的冲击力。
肩带左右侧上喙骨或相接(固胸型)或相互重叠(弧胸型),或有弧固型。
桡骨与尺骨、胫骨与腓骨分别愈合为桡尺骨和胫腓骨;近端2跗骨长,自成1节,增强了跳跃、游泳能力。
其体形体现了与运动行为相适应的结构。
多数种类大多“蹲”在以后肢向后掘的浅泥凹内,既可防失水,又能坐待捕食,捕食时后肢仍贴于地面。
1.3 生活习性冬季,当地面温度低于8℃时青蛙就钻入泥土中呈冬眠状态,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蛰活动。
每年4~6月水温升到18℃以上时,雌雄亲蛙在水中抱对、产卵,1只雌蛙产卵量为2 000~3 500粒,卵径1.7~2 mm,卵结在一起呈块状,吸水后膨胀漂浮,在水温20~28℃的范围内3~5 d孵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效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效应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会触电般地马上窜出去。
假如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
然后用小火渐渐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马上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命力量被煮熟。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突发的危急,往往简单引起警觉和斗志,然而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情愿安于现状。
当环境看似一成不变的时候,人们很简单就“适应”了眼下安逸的生活,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会去转变已有的生活。
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惰性就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其目光也渐渐变得短浅,丢失了对危机的洞察,往往忽视了周遭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只能像那青蛙一样坐以待毙。
当年解放战斗成功之后,毛主席告诫全党要当心“糖衣炮弹”的攻击。
“糖衣炮弹”由于有了“糖衣”的包裹,简单让人变得麻木,让人在看不清事实真相的前提下接受“炮弹”,等“糖衣”消逝了的时候也就是“炮弹”爆炸的时候。
一言以蔽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公司的中层主管自认为是公司的“开国功臣”,根基很牢了,当别人都在忙得不行开交时,他却闲适地喝茶、看股票,甚至对本职工作都漫不经心。
有一次公司制定了一套生产掌握系统的上线实施方案,每个部门都必需上报本部门的实施进度,可是进度报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整整三天,他丝毫不理睬,结果拖了整个方案的后腿,总经理知道了大为发火。
再加上这位主管喜爱摆老资格,对手下的员工颐指气使,不时给那些不合自己心愿的员工穿小鞋,最终导致他们部门的员工联名上书,要求更换主管。
最终,借助一次主管和员工的冲突大事,公司顺势辞退了他。
这位主管明显是一只温水中的青蛙,让他放松下来的是过去的成果和荣誉,这些为他带来好待遇、高酬劳的因素正在变成一锅渐渐加温的水,在他没有觉察时,渐渐转变了他的境况,最终在他浑然不觉时给了他致命一击。
这位主管的遭受告知我们,万物运行的规律无不是周而复始,有高峰必定有低谷,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现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就像水渐渐变温、变热,最终煮开,从量变最终成为质变,这种不动声色的变化,才是最可怕的威逼!不论是职场,还是一个行业,甚至社会规律,任何事走到一个高潮必定意味着一个低谷即将产生。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很有名的现象,叫青蛙现象。
讲的是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青蛙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一个冷水锅里,然后慢慢加热时,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青蛙竟然再也没有跳出锅外,而是被活活煮死了。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青蛙对强烈的刺激会做出强烈的反应,而对于不强烈的刺激它刚开始可能察觉不到,等到后来察觉到了,它却已经麻木了,而最后它也为自己的麻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现象给我们说明了一个人们不经意间忽略的常识:人们通常会对大的变化能做出反应,并产生警觉;但对相对微小的变化却缺乏足够的认知,而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往往已经铸成大错,无法挽回。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这个错误,因为这是人性使然。
有什么办法能让人跳出这儿不知不觉犯错误的怪圈呢?其实古人很聪明,早就提出了解决之道,居安思危正是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像鄂尔多斯这样的重工业企业,居安思危的思考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生产一线,安全工作人员必须用居安思危的方式来考虑问题,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
在决策层,领导们也必须从大局出发,着眼全局,居安思危的考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为许许多多的企业员工把身家性命都托付于企业,企业应该尽最大可能活下来,让企业员工有个依靠,让每位股东的投资获得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现象”与安全生产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进盛热水的铁锅里它马上就跳了出来。
然后换成温水再放入青蛙并在锅下生起小火青蛙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等它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再也跳不出来了。
这就是“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后果不会很严重;而一些缓慢恶化的事件却往往让人们疏忽造成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是---- “违章” ”;麻痹” “不负责任”。
今天我们从安全的角度分析青蛙之所以最后跳不出来就是在对于这”;三大敌人”的问题上它一个也没有处理好。
首先青蛙的场所是水塘而它却身处铁锅不出来已经是“违章”;其次对缓慢变化的水温不能察觉这就是”;麻痹”;身处异所、反应迟钝最后不能跳出铁锅这种后果已经是对自身最大的“不负责任”。
安全生产是每一名员工的天职。
危险从来不与我们约定时间:一次习惯性的违章瞬间的麻痹大意盲目的违章指挥设备存在的缺陷带给我们的都将会是惨重的代价!07年4月辽宁省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0余万元。
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没有采用冶金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且设备维护不善再加上作业现场管理混乱长期在
离浇铸点仅5米的休息室内召开班前会这才导致了钢水包倾覆后
当天的伤亡是如此的惨重-----
在冶炼厂高温、酸腐蚀的工作环境中客观决定了在安全生产
方面存在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注重
从严格制度和纠正违章入手首先对违章现象进行了分级作出一类
违章直接下岗其次把隐患排查列为重中之重逐步形成了班组天天
查分厂月月查的制度同时还把安全员和车间主任都纳入安全考核
的范围。
安全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强化
安全意识时刻警惕”;违章” “麻痹” ”;不负责任”这三大敌人。
如果把为了安全采取的一切举动称之为“善”把”;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称之为“恶”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世间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
安全源于人们对生命的关注;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安全更是生命的保护
神。
让我们永远牢记安全责任吧!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
去愿每个欢乐的家庭更欢乐让每个幸福的家庭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