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教案与反思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教案与反思

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车前学校陈道锋1.理解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重点)2.会对数据进行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难点)一、情境导入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63 84 91 53 69 81 61 69 91 78 75 81 81 67 76 81 79 94 61 69 89 70 70 87 88 86 90 88 85 67 71 82 87 75 87 95 53 65 74 77若想了解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如何?你应该怎么做?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频数与频率某校对初三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 )A.640人 B.480人C.400人 D.40人解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频数=数据总数×频率”,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根据题意,得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故选A.方法总结:此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能够灵活运用此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探究点二:频数分布表今年3月份,我市教育局倡导中小学开展“4312”(即“四操”“三球”“一跑”“二艺”活动的简称)艺体普及活动.某校学生会为了了解全校同学对“4312”中部分项目的喜爱情况,随机调查了200名同学(每名同学仅选一项最喜爱的项目),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了频数分布表:最喜欢的项目频数(人数)频率篮球28%排球2412%乒乓球4824%健美操武术2211%跑步2010%合计200 1(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喜爱哪个体育项目同学最多?喜欢哪个体育项目的同学最少?(3)根据以上查,试估计该校1620名学生中最喜爱健美操的同学有多少人?解析:(1)题由各项频率之和为1可得健美操的频率为15%;因为喜欢篮球的频率为28%,样本容量(频数的和)为200,所以喜欢篮球的人数为200×28%=56(人),喜欢健美操的人数为200×15%=30(人);(2)题根据频率或频数可以直接得到各个体育项目的喜欢情况;(3)题从抽样调查可看出喜欢健美操的频率为15%,可以用调查中的频率估计总体中的喜欢健美操的频率也为15%.解:()56,30,15%;(2)喜欢篮球的同学最多,喜跑步的同学最少;(3)1620×15%=24(人).答:估计该校1620名学生中最喜爱健美操的同学约有243人.方法总结:能够熟练地运用频率和频数的公式,并把数据代入公式中求出每组数据的频数和频率.探究点三:频数直方图统计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方图(部分未完成):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频数分布表组别(万人)组中值(万人)频频率7.5~1.51150.2514.5~21.560.321.5~28.525.328.5~35.532 3(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2)求出日参观人数不低于1.5万的天数和所占百分比;(3)利用以上信,试估计武汉园博会(期247天)的参观人数.解析:(1)据表格的数据求出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最后即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2)根据表格知道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2万的天数有两个小组,共9天,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所占的百分比;(3)利用每一组的组中值和每一组的频数可以求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解(1)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是(145+21.5)÷2=18,3÷20=.15.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的频数分布表(2)依题意得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有6+3=9(天),所占百分比为9÷20=45%;(3)∵园博会前20天的平均每天参观人数约为11×5+18×6+25×6+32×320=40920=20.45(万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20.45×247=5051.15(万人).答: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5051.15万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板书设计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分组、统计整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统计思想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统计、整理等活动,感受统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体会统计思想方法应用的广泛性.组别(万人) 组中值(万人) 频数 频率 7.5~14.5115 0.25 14.5~21.5 186 0.3 21.5~28.5 25 6 0.3 28.5~35.5 3230.15【素材积累】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4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是学生在掌握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后,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来展示数据的一种方法。

这一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二是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由于直方图的绘制涉及到一些细节处理,如数据的分组、组距的确定等,这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学生可能对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理解直方图的绘制步骤,能够运用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方法和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2.难点:直方图的绘制中,如何合理确定组距和分组,以及如何处理分组后的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过程。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实例数据、空白纸张、直尺、铅笔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直尺、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某校八年级一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来展示身高数据。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例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然后讲解如何制作频数分布表。

频数直方图教学反思

频数直方图教学反思

频数直方图教学反思
1.结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先通过问题引入,感受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然后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在课上老师要关注学生讨论产生的问题.
2课堂将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设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3.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思考——交流——总结”,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解答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教师再补充.通过问题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频数分布图与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图与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图与直方图教案教案标题:频数分布图与直方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定义和作用;2. 能够根据给定数据绘制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3. 掌握如何解读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2. 学生用品:纸张、铅笔、直尺;3. 教学资源:相关数据表格。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介绍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概念,并提出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的相关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步骤二:讲解1. 解释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定义,频数分布图是以数据值为横轴、频数为纵轴的统计图形,直方图是将数据分成若干等距的组并表示各组频数的图形;2. 清晰说明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如数据的分组、确定组距等。

步骤三:示范1. 通过简单的实例展示绘制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过程;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黑板上协助绘制示范图。

步骤四:练习1. 提供一组数据,要求学生按照所学方法绘制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2.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和比较结果,讨论可能存在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步骤五:解读与讨论1. 引导学生解读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分析其特征和意义;2.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进行分析和推理,如找出众数、判断数据的分布趋势等。

步骤六:拓展与应用1. 给出多个数据集,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绘制相应的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图形展示和分析。

四、教学总结:1. 综合总结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定义、绘制步骤和解读方法;2. 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使用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提高绘制和解读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统计图表,如饼图、折线图等;3. 提供更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统计图形应用于解决问题。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频数分布直方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频数分布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学会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掌握频数和组距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数据中;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频数分布直方图所反映的数据特征。
举例:在分析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数据分组、计算每组的频数和组距,然后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图形直观地看出身高的分布情况。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直方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直方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上信中学陈道锋10.2直方图数字目际【知识与技能】1. 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概念.2. 能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组距进行分组,会列频数分布表.3. 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致频数折线图,并利用它获取相关信息,用以估计总体相关情况,即所有数据的分布情况.【过程与方法】由问题引入,通过问题的解决了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频数分布直方图.【情感态度】增强对统计的兴趣,养成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难点】组距和组数的确定及对频数分布的意义的理解.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下列数据是截止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2939353339283335313137323836313932383734293438323536332932353637393840383739383433403636取组距为3,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这个问题中,最大值是________ ,最小值是 ______ ,取组距为3,可分成的组数为组.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已画出一部分,请补全)151031 34 37 40 4T<r ^ '【教学说明】全班同学独立作业,然后交流成果.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怎样确定组距、组数?什么叫频数?什么叫频率?2•每组为什么只包括最小值,而不包括最大值?3.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什么?【归纳结论】(1)组距的确定没有统一规定,应结合具体问题恰当选取, 过小则组数太多,过大则组数太少,都不适宜.一般来说,选取的组距将数据分成5~9组比较合适.如果最大值是172,最小值是149,取组距为3 则最大值_最小值一172一149 _ y 2_声刀'" 组距—3 一 / 3,匚分成7 + 1 =8(组).如果最大值是172,最小值是150,取组距最大值-最小值_172 - 15° _丄J J组距 3 3,•分成7 + 1 =8(组).如果最犬值是172,聂小值是151,取组距为3,则最大詹議小值二咛—7,应分成7 + 1 =8(组).如果最大值是172,谟小值是152,取组乘为3 则最大值_取小值172 -1'2 § 2-庐刀亠」组距 3 3分成6十1二7(组).(3) 频数:落在各组内数据的个数叫频数.(4) 频率二频数/数据总数.2. 分组时,规定每组只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这是为了避免边界争端,最大值_最小值这也是如果匪二7时应分成8组,而不能分成7组的原因.3.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填空:(1) 某班50名学生在适应性考试中,分数在90=00的百分比为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___________ 人.(2) 某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是31,某同学把它分成8组,已知组距是整数,则组距是_________ .已知数据25, 21, 23, 27, 29, 24, 25.如果取组距为3,那么应分成组.(3) 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 8, 15, x,5,则x二 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年级(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表: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 表中的a= _______ ;(2) 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 若七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x<120为不合格;120WxV140为合格;140WxV160为良:xM160为优.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学校或七年级同学提_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同年龄的5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75 168 170 176 167 181 162 173171 177 179 172 165 157 172 1731661771691116016166177175174173174171171158170165175165174169163166166174172166172167172161173167 165(1) 列频数分布表:(2)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3) 画频数折线图4. 某服装厂要生产5万件初中生校服投放市场,随机抽查6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cm):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158158153158164158164158153157162162159154165166157151146151158160165158163163162161154165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助厂长设计一个具体的生产计划.【教学说明】题1、2可让学生自由答题,题3教师可和学生探讨后分出组数、组距,然E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老师巡视, 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点拨,题4难度较大,教师可单独讲解,并说明在制订生产方案时只需列出频数分布表即可,至于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折线图可不画出.【答案】1. (1) 5 (2) 4 (3) 3 (4) 202. (1) 16 (2)略(3)同学们应加强身体锻炼.3. 略.4. 上面数据中,最大值是169,最小值是146,它们的差是169-146=23 (cm),73 9取组距为3cnb则-=7-,将数据分成8组,列频数分布表如下:3 3频数分布表频数频数生产计划方案如下:将校服按从小到大分成8个型号.1号:146~149: 2号:149=52; 3 号:152=55; 4 号:155=58; 5 号:158*161; 6 号:16广164; 7号:164^167; 8 号:167=70.生产1 号服装:0. 017X50000=850 (件);生产2 号服装:0. 050X50000=2500 (件);生产3 号服装:0.100X50000=5000 (件);生产4 号服装:0.133X50000=6650 (件):生产5 号服装:0. 300X50000=15000(件):生产6号服装:0.183X50000=9150 (件);生产7号服装:0. 167X50000=8350 (件);生产8 号服装:0. 050X50000=2500 (件).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2. 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直方图的各长方形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长方形的宽表示各组距,高表示频数,它反映的是数据的分布情况:条形图一般不连续排列,中间一般有间隙,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爻,只表示数据的一种类别.3. 频数折线图的各点的位置:起点是向前多取一个组距,在横轴上取这个组距的中点即可,中间各点取各小长方形顶部宽的中点(组中值),末点是向后多取一个组距,在横轴上取这一个组距的中点即可.1. 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0.2”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践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3.2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

2.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学会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频数分布直方图。

难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频数分布表:例:抽查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81, 73, 77, 79, 80, 78, 85, 80, 68, 90,80, 89, 82, 81, 84, 72, 83, 77, 79, 75.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表补全以上频数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在得到了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我们还常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示出来。

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下面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画法与怎样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知识新授:1.先看书本55页例1(5分钟)并回答下列问题:①组别的确定过程:(1)计算极差(2)确定组距、组数(3)设定组别(学生个别回答)②组中值的计算方法及作用。

(学生个别回答)③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师生共同探讨)(1)画频数分布表(2)写标题(3)画坐标:横坐标是什么?纵坐标是什么?(4)画小长方形:长是什么?宽是什么?④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老师启发共同得出)2.学生对照书本例题完成下面题目。

50名学生平均每天看课外书时间的频数分布表(1)补全以上频数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补充:频数之和等于什么?频率之和等于多少?(3)完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50名学生平均每天看课外书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3.请观察图3-3,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2)被检测矿泉水的最低pH为多少?(3)组界为6.9~7.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4)根据我国2001年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的pH应在6.5—8.5的范围内.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几?①先学生阅读合作学习三分钟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城南学校息教学难点: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和尝试绘制直方图媒体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展示台教学过程:导语:(激情谈话,指出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你能从下面三个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一)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2)有关“碟片播放时间”的调查统计图,仔细观察,你在图中找到了哪些信息,请与你的同伴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并揭示本节新授课题(板书:12.1.3 直方图)。

观察与思考:1.上面表格有什么特点?与前面学过的表格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讲解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等概念。

(板书: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2.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归纳小结: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不同范围内的学生人数。

观察探索,初步认识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表中的数据老师画出了统计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观察与思考:1.这个统计图在构成上有什么特征?2.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各表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每个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

我们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板书: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师强调两点:一是各长方形之间是连续排列,没有空隙的;二是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的,只有当长方形的宽相等时,才可以用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

2.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学会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频数分布直方图。

难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频数分布表:
例:抽查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
81, 73, 77, 79, 80, 78, 85, 80, 68, 90,80, 89, 82, 81, 84, 72, 83, 77, 79, 75.
2.在得到了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我们还常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示出来。

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下面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画法与怎样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知识新授:
1.先看书本55页例1(5分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组别的确定过程:(1)计算极差(2)确定组距、组数(3)设定组别
(学生个别回答)
②组中值的计算方法及作用。

(学生个别回答)
③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师生共同探讨)
(1)画频数分布表(2)写标题(3)画坐标:横坐标是什么?纵坐标是什么?(4)画小长方形:长是什么?宽是什么?
④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老师启发共同得出)
2.学生对照书本例题完成下面题目。

(1
(2)补充:频数之和等于什么?频率之和等于多少?
(3)完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50名学生平均每天看课外书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请观察图3-3,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2)被检测矿泉水的最低pH为多少?
(3)组界为6.9~7.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4)根据我国2001年公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的pH应在6.5—8.5
的范围内.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①先学生阅读合作学习三分钟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②补充:图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每一组的边界值为多少?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内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个别回答,教师讲评)
(四)探究活动:
根据以下两个频数分布表,分别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然后求出相应的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并将所求得的中位数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作比较.你能概括出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中位数的方法吗?
1.学生先阅读思考五分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中位数的概念。

(2)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3)它们的中位数分别落在哪一组别?
2.师生共同得出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可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五)小结:(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2)怎样读频数分布直方图。

(3)估计中位数的方法。

(六)作业:作业本与课后作业题
课后反思
通过先让学生先看直方图,然后寻找直方图的画法,看来是可行的,因为学生都学会了直方图的画法。

1、重点不够突出,例如组数、组距的确定讲的不够充分,还有组中值的概念强调的不够。

2、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练习,还有在画直方图时应教学生一些技巧,比如说在数轴上取点,应先取两边端点,然后取等分点。

3、整堂课上的不够完美,时间安排不够紧凑,画完图做了作业后没时间研究用直方图估计中位数。

对于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