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Norman Bethune)是加拿大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和医疗志愿者。
他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民众提供了无私的援助。
白求恩于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展现出对医学和科学的浓厚兴趣。
1911年,他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毕业后在多伦多市医院工作。
他的事业迅速发展,但是他对医学的兴趣逐渐转向了更具挑战性的领域 - 外科手术。
他决定前往欧洲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在一战期间担任加拿大皇家医疗队的一名外科医生。
在战争结束后,白求恩回到加拿大,并开始寻求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他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医学技能帮助那些在世界各地遭受战争和疾病折磨的人们。
1938年,白求恩决定前往中国。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的威胁,并急需外国医生和医疗援助。
白求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他们的解放军,并组织了一个由外国医生组成的医疗队,为战斗受伤的士兵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白求恩的医疗队是第一个正式组织的外国志愿者医疗团队,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为战地医疗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求恩还发明了一种移动式输血设备,这对当时缺乏现代医疗设备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不幸的是,白求恩在他的医疗任务中感染了病毒,并于1939年因肺结核去世。
他的逝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和赞扬。
他被中国人民奉为英雄,并被追授为中国共产党的荣誉党员,并于1972年追授中国人民的友谊勋章,成为中国和加拿大友好合作的象征。
白求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无私奉献和国际友谊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不畏艰险地去救助一个国家的人民,这种精神和价值观至今仍然感动人们。
他的事迹也被广泛传颂,他的医疗援助工作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康复,也启发了全球范围内更多医生和志愿者去为那些需要援助的人们提供帮助。
白求恩的故事50字三则

白求恩的故事三则如下:
1. 群众血库
1938年,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
“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及输血操作的一般步骤,然后指导护士练习采血和输血的模拟操作。
2. 讲授课程
对伤病员进行治疗时,白求恩态度非常认真,他给伤员做完检查后,一定要让伤员伸出舌头看看,认真地为伤员设计不停更换位置的治疗方案。
不管伤员同意不同意,都要给伤员及时开药、打针、送药、灌肠、焊接血管和骨头。
3. 延庆堂诊所
1939年2月,白求恩在前线工作时被传染上斑疹伤寒;3月底,回加拿大“模范医院”治疗;5月回到根据地,6月1日白内障针拨手术后7天即能工作。
随后,“马前托尼亚小组”午夜前能赶到战地做好战地手术。
数月后与司徒·克莱门特合著《军医手册》出版。
白求恩参与创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并亲自制定规划制作教材。
他还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伤病员处理法》等多种讲义教材。
白求恩的小故事

白求恩的小故事
白求恩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人民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关于白求恩的小故事:有一次,白求恩在前线的临时手术室里为一名伤员做手术。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白求恩需要尽快完成手术,否则伤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白求恩不小心被手术刀割伤了手指。
为了不影响手术的进行,白求恩没有处理自己的伤口,而是继续坚持完成了手术。
手术结束后,白求恩才开始处理自己的伤口。
然而,由于他的手指伤口感染了细菌,白求恩的病情迅速恶化。
尽管他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但最终还是因为感染而去世。
白求恩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为了救治伤员,不顾自己的安危,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事迹一直激励着人们,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100字

白求恩的故事英雄事迹100字
摘要:
一、白求恩的生平简介
二、白求恩在中国的医疗援助事迹
三、白求恩的国际声誉和影响
四、白求恩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医学专家。
他于1938年受命来到中国,为抗日战争中的伤病员提供医疗援助。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他毫不畏惧,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挽救了无数中国军民的生命。
在中国期间,白求恩展现出了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为伤病员手术。
他还致力于培训中国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以便在战争中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
白求恩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感激。
白求恩的国际声誉和影响源于他的一生奉献。
他的事迹传遍了世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他所展现的国际主义精神,为推动全球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白求恩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发扬敬业、奉献、团结的精神,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求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只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就能
创造出无穷的价值。
总之,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事迹永载史册。
白求恩的故事作文

白求恩的故事作文【篇一:白求恩的故事】成就:白求恩是一名医士,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加拿大共产党党员,1936年德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自到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服务,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帅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三月底到达延安,他具有牺牲精神,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均称模范。
学历:1916年获舵轮多伦多大学七学位。
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参加西班牙革命,为助反法西斯的共产军作战。
共和军令败后返回加拿大。
1938年春,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担任军医,接助共产党领导中国人的战争。
事迹:1938年初,白求恩来到中国,选择去环境更为艰苦的延安,他更要求接近战争的最前线。
在晋察翼,白求恩便慢慢与中国人民建起了深厚的情谊,在他的主持下,解放区办起了模范医院,很多中国医生在白求恩身上学到了救治病人的技术,白求恩渐渐成为前方战士的精神支柱。
当白求恩打算回美国要求药品支援,突然,一场战争爆发了,白求恩毅然决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国医护人员一起面对硝烟战火。
然而这一次他在手术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终在中国人民的感激中和怀念中光荣牺牲,这一年他49岁。
【篇二:白求恩的故事】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著名的医生。
1936年德意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就接见了他。
白求恩当面向毛主席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
毛主席对他这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切合实际的医疗设想,大加赞扬,并同意了他的行动计划。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1、白求恩之死那是发生在1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过一个月的一段真实历史,10月28日,日本兵进行疯狂的"冬季扫荡"计划,开始对根据地的疯狂战斗。
当时中国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医生尽快完成手术尽快撤离,就在如此紧张的时刻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作为医生他迅速反应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毒,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完全处理好伤口很可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但是正在战时他没法先顾及自己还是坚持把伤员的伤口先处理完毕。
此时的白求恩已经被感染,后来他的手指先是发炎,且炎症越来越严重。
转眼到了11月1日,白求恩又一次在手术台抢救一名伤员,而这位伤员患的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虽然此时白求恩已经手指感染在接触病人自己就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但是白求恩依然坚持先救人,不幸,此次治疗确实又让他自己已经发炎的手指二次感染,且更为加剧了。
后来,手指发炎已经疼痛万分,他还是坚持做了十三台手术,还一边写治疗疟疾这种顽疾的讲课提纲。
最终在7日,一生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的白求恩自己却倒在了病床上,不仅手指炎症恶化扩散,后来又连续高烧,那么白求恩是怎么死的呢,最终他自己说出自己被确诊为败血症,于12日,天还没亮,白求恩就在病痛中平静的逝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了遗书将遗产分给战友们,还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能够给予妻子一笔生活费,替他向妻子道歉,并告诉她自己曾经很幸福。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1939年8月,白求恩大夫从延安来到唐县晋察冀军区工作,不久,毛主席从延安打电报指示聂荣臻司令员要好好照顾白求恩大夫,每月发给100元(边区币)的津贴。
当他得知聂荣臻司令员每月的津贴只有5元,一般干部也只有2元左右时,就激动地说:"我从延安来,毛主席的津贴就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因该享受有特殊待遇!"由于组织上考虑他年长体弱,是饮誉国际的医学专家,且过去的生活较优越,就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白求恩大夫简短小故事50字

白求恩大夫简短小故事
1、《白求恩日夜救治伤员》
他初次来到晋察冀边区,就开始投入了救治工作。
在第一周内,他就检查了520名伤员。
第二周开始给伤员做手术,使得147名伤员健康回归前线。
其中有一次战争,白求恩同志连续69个小时不停地在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
手术的环境艰苦,他不怕。
手术的地方很危险,他更要坚持。
他说战士们都不怕,他为什么要怕呢?从此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白求恩。
2、《白求恩和群众一起抗洪》
1939年7月里,暴雨如注,而且一下就是十几天。
这使得唐河水位猛增,河北的神北村不久便泛滥成灾。
白求恩同志当时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看到群主们在抗洪救灾,他立刻停笔,要求参与抗洪。
群众自然不忍让他参加,但白求恩同志毅然决然的加入队伍,并说自己的水性好,在抗洪的时候还风趣幽默地讲述他学习游泳的故事,让大家乐呵乐呵,缓解紧张危急的气氛。
3、《白求恩因坚持救治伤员感染与世长辞》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不愿撤离,救治一名战士时,他的手指被刺破,紧接着白求恩同志伤口感染了,炎症开始一天天加重。
11月1日,他又救治了伤员吴明,接着连续做了11台手术,自此,白求恩同志的炎症开始迅速恶化。
11月10日部队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同志已高烧不退,作为一名敬业医者,他还仍想着战地伤员,想去看看战士们的情况。
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同志与世长辞。
在临终之前,他很遗憾,他说他看不到新中国的诞生了。
有关白求恩的文字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
1938年,他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
因白求恩在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和紧跟在后面的日军之间没有一点遮拦,这实在使人毛骨悚然。
” 3月7日,他们终于度过黄河。
3月22日,白求恩在西安见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当八路军卫生部顾问马海德医生热情陪同白求恩视察了延安的医院和卫生学校,真诚地表示他们需要他,并为了安全,希望他能留在延安。
白求恩说:“我不是为享受生活而来的。
什么热咖啡,嫩牛肉,软绵的钢丝床,这些东西我早就有了!但为了理想,我都抛弃了!需要特别照顾的是伤员,而不是我。
”“我为我的鲁莽道歉,但你们也要向拄着拐杖的伤员道歉。
”1938年5月14日,白求恩大夫带着17头牲口驮着的器械、药品,由卫生部长姜齐贤陪同,首先来到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一二〇师后方的医院第三所,在这里连续工作了5天,为50多名重伤员做了手术,帮忙搭建了一个手术室,解决了一些医疗器械问题,还给医务人员上课,提高换药技术。
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
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
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
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主席就接见了他。
白求恩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
在延安等待医疗设备到来的三个星期里,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
他的精神,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 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 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 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 片格格地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 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 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 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 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 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 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与丹麦咖啡, 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 他们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而他自己 则吃简单的点心。
白求恩和群众一起抗洪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 泛滥成灾的洪水席卷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 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 就住在学校隔壁。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 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 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拉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 "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1939年10月28日,"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抗日根据地。 在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 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 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 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毒液中,浸泡了一 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 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
洪水威胁着卫生学校的安全,上级决定将学校转移 到河西岩。白求恩知道后立刻找到学校说:"我水性好, 我要参加你们的突击队"。没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萝绑 在梯子上当运载工具。白求恩和突击队的小伙子们跳进 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来回运送着物资。 白求恩的侧泳游得很棒,他一边用力推梯子,一边还风 趣地讲他在家乡湖中练习游泳的故事。
白专家白求恩大夫到 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 一套手术器械,最可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 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 520个伤病员。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 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 身体回到前线。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 在哪里。
11月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吴 明。这是外科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 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 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11 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 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
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沿有枪声,便叫 担架停下来,想到阵地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 40℃,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 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 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 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 中国诞生了……”
11月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 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