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连接副检测及施工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TKP d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 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高强螺栓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机械等工程领域。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二、材料要求1. 高强螺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GB/T 3632-2008《高强度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等。

2. 螺栓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必要的材料试验和质量检验。

三、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

2. 检查螺栓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准备好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设备,如扳手、榔头、螺栓套筒等。

四、施工操作1. 高强螺栓的拧紧力矩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拧紧力矩过小会导致连接强度不足,拧紧力矩过大则容易造成螺栓断裂或变形。

应根据螺栓材料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拧紧力矩。

2. 在拧紧螺栓之前,应先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的杂物和腐蚀物,确保螺栓能够完全嵌入孔内。

3. 采用交叉顺序拧紧螺栓,确保力矩均匀分布。

拧紧过程中,应注意螺栓和螺母的对齐,避免偏斜。

4. 拧紧螺栓后,应进行力矩复验,确保拧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检验1. 对已拧紧的螺栓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螺栓表面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2. 进行力矩检测,检查拧紧力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检查螺栓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松动、变形等现象。

4. 对螺栓连接部位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确保无裂纹和缺陷。

六、施工记录与报验1.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螺栓的规格、型号、拧紧力矩等重要参数。

2. 完成施工后,应进行施工质量报验,报验内容包括螺栓的拧紧力矩、外观检查、力矩检测等。

七、施工安全1.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八、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1. 螺栓拧紧力矩不足:应重新拧紧螺栓,确保拧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高强度螺栓种类高强度螺栓从外形上可分为大六角头和所前型两种;按性能等级可分为8。

8级、10.9级、12.9级等,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有8.8级和10.9级两种,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只有10。

9级一种。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1、高强度螺栓长度高强度螺栓长度应以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外露2~3扣丝为标准计算。

2、高强度螺栓复验1)、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依据:《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中规定,同批高强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3000套为一批。

3、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规定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的可视为一批。

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

每批三组试件。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1、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摩擦面应平直,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确保摩擦面的紧贴,紧贴面积要在70%以上,用0.3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30%,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摩擦面板边、螺栓孔边应无毛刺,摩擦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油漆和油污等,表面应呈铁色,并且无明显的不平,处理好的摩擦面必须进行防护.2、高强度螺栓安装对每一个连接接头,应先用临时螺栓或冲钉定位,为防止损伤螺纹引起扭矩系数的变化,严禁把高强度螺栓作为临时螺栓使用。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控制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控制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质量控制作者:刘湧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第03期摘要:高强螺栓连接是钢结构施工安装的重要质量控制环节和重点工序,高强螺栓连接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结构安全性。

因此,对高强螺栓连接应亟于重视,施工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控制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结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紧固轴力近年钢结构住宅已被人们接受,高强螺栓连接施工技术已较成熟。

高强螺栓连接是钢结构施工安装的重要质量控制环节和重点工序,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结构安全性。

高强螺栓作为钢结构重要的连接设备,安装与检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2个重要环节。

施工使用前应对高强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检验、连接摩擦面抗滑移摩擦系数检验和复检,确定初拧及终拧扭矩值,确定紧固顺序和安装方法,熟悉高强螺栓施工工艺流程,并严格按工艺流程进行施工。

本文就工程实践使用10.9级高强螺栓连接开展论述。

1 高强螺栓连接作用高强螺栓连接属摩擦连接,借助螺栓坚固产生的强大压紧力夹紧板束,使构件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抵抗滑动。

高强螺栓紧固轴力控制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紧固轴力取值K——扭矩系数(0.11~0.15),取0.13;PC——预拉力(紧固轴力)标准值(KN);d——螺栓公称直径(mm)螺栓紧固标准预拉力取值应考虑紧固后钢材松弛和蠕变原因,造成标准预拉力损失,标准预拉力应在设计标准预拉力基础上提高5~10%进行补偿,该紧固预拉力又称施工轴力,其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

3 连接摩擦面处理和检测高强螺栓连接,必须对构件摩擦面进行加工处理。

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摩擦面处理是构件加工制作控制的关键工序,连接摩擦面应采用喷砂、抛丸,酸洗,砂轮打磨;砂轮打磨打磨方向应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连接摩擦面检测以钢结构制作批为单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试验。

按分部(子分部)工程规定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可视为一批。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0.2+0.04t ,且≤2.0
长度不限
≤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
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
允许存在个别长度≤5.0的弧坑裂纹
--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
每1000.0焊缝不应超过1处
K----扭矩系数,按附录B.0.4的规定试验确定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 的平均值均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根部收缩
咬边
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 表面夹渣 表面气孔
附录A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 A.0.1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允许偏差
二级
三级
≤0.2+0.02t,且≤1.0
≤0.2+0.04t ,且≤2.0
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0.2+0.02t,且≤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说明:5.2.6 考虑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承载要求不同,凡是严重影响 焊缝承载能力的缺陷都是严禁的,本条对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外观
质量要求列入主控项目,并给出了外观合格质量要求。由于一、二级
焊缝的重要性,对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应有特定不
允许存在的要求,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对动载影响很大,
故一级焊缝不得存在该类缺陷。
Ⅱ一 般 项 目
5.2.8二级、三级焊缝外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接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 观质量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第1项:应全数检查。

2)第2项:按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的可视为一批,每批3组试件。

3)第3项: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4)第4项: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一般项目
5)第1项: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6)第2项:按规格抽查8只。

7)第3项、第4项:应全数检查。

8)第5项: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9)第6项: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钢结构施工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施工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施工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控制[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高强度螺栓连接原理、特点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的优点,并对高强度螺栓连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连接施工质量中图分类号:tg135+.1 文献标识码:t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082 -01近二十年来,因钢结构工程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跨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钢结构质量的好坏除材料合格,加工制造精度高外,连接安装工艺是否合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艺。

目前,在我国钢结构安装中,主要采用焊接、栓接或焊接—栓接相结合的工艺。

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受力好、耐疲劳、连接强度高、施工简单、成本低及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钢结构施工中。

钢结构厂房工程、石化和电力工程以及桥梁钢结构都普遍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有部分用户对高强度螺栓的特点,安装工艺,规范要求了解不过,因此在产品检验和安装上缺乏一些必要的规范和技术知识,炒成了高强度螺栓安装不合格,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为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故本文将从螺栓产品检验、工地储存、施工、质量检查等方面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做些探讨。

1、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测试本文中的高强度螺栓是指摩擦型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gb/t1231-2006)。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原理是利用高强度螺栓紧固后产生的强大预拉力,将被连接的各层钢板夹紧,依靠板层间的摩擦力传递垂直于螺栓轴力方向的载荷。

控制高强度螺栓预拉力是高强度螺栓连接中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也是螺栓连接工艺的基础和质量好坏的判定准则。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是通过拧紧螺栓来实现的。

高强度螺栓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参数—扭矩系数,它表示施拧时加在螺母上的扭矩与螺栓中导入的预拉力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高强度施工时,实际上是先通过试验,测试出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k,然后通过控制施工扭矩t,进而控制螺栓预拉力p。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检查、测试及允许偏差记录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检查、测试及允许偏差记录
1.第4.4.4条 成品进场检验
1
高强螺栓连接副批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的检查
2
螺栓、螺母、Biblioteka 圈外观不应出现生锈和脏物,螺纹不应损伤
2.第4.4.5条 表面硬度试验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跨度40m及以上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螺栓的表面硬度试验

8.8级硬度为HRC21~29

10.9级硬度为HRC32~3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检查、测试及允许偏差记录 (一)CJ5-3-47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总承包企业
监理单位
制作企业
安装企业
检验批检索号
零件、构件名称或 安装部位
主控项目 GB50205-2001 相关条文的规定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判定
▲ 1.第4.4.1条 成品进场
1
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
2
检验报告
▲ 第4.2.2或4.4.3条 扭距系数或预拉力复验
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复验报告
2
扭剪型高强螺栓复验报告
▲ 3.第6.3.1条 抗滑移系数试验
1
试验报告
2
复验报告
▲ 4.第6.3.2或6.3.3条 终拧扭距
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查
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检查
一般项目 GB50205-2001 相关条文的规定
年 月 日
专业工、段长(施工员):
年 月 日
班组长:
年 月 日
参加核查人员:
年 月 日
检查测试结果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检查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连接副检测及施工质量控制广西双华标准件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生产各类型高强螺栓和钢结构工程的生产厂家,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成功为广西内外的许多钢结构工程配套了次钢构件。

但在工程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时,根据其国家制造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应着重抓住如下的要点: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概念理解不少工程人员错误认为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是摩擦型的,而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是承压型的。

高强度螺栓在生产上全称叫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不简称为高强螺栓。

每一个连接副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两个垫圈,均是同一批生产,并且是在同一热处理工艺加工过的产品。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用。

在标示方法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表示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表示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结构设计中高强螺栓直径一般有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二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用M16/M20 /M24/M30为主。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

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

2、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钢结构验收规范GB50205明确规定:制作和安装单位应分别进行抗滑移试验和复验(强条6.3.1条)。

抗滑移系数必须大于等于设计值。

现场制作试件时,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采用同一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下存放以供抗滑移试验。

如构件系成品出厂,则除了厂内要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外,制造厂还应同时提供每批三组试件以便构件进场后现场检验抗滑移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工程资料的检查中,很多工地仅有制造厂在厂内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缺乏提供给工地现场的试件的抗滑移系数的复试报告。

抗滑移系数检验应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以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制造批,不足2000t 者视作一批。

单项工程的构件摩擦面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则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均需检验。

每批三组试件。

GB50017-2003中提到摩擦面常规的处理方法包括:喷砂(丸)、喷砂(丸)后涂无机富锌漆、喷砂(丸)后生赤锈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工程送检的抗滑移系数很高,实际构件摩擦面处理很差,完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滑移系数;或者设计要求的摩擦面为喷砂(丸)后涂无机富锌漆,而送检的为未涂漆处理的(涂漆后摩擦系数降低)。

对于抗滑移系数设计取值较大的工程,现场监督如发现此类情况,必须责令整改并对处理后的摩擦面重新进行检测,否则可能留下严重质量隐患。

3、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1)清楚基本要求验收规范GB50205要求: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使用前需复试扭矩系数,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复试预拉力,合格后方可使用。

复试批量为每3000套抽检8副(对于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直径但螺栓长度不同的高强螺栓连接副,如不能证明为同一批次,视为不同规格,应分别取样检测。

GB/T3632-2008扭剪型高强螺栓及GB131-2006大六角高强螺栓规范规定:在同一批的前提下,但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15mm;或者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mm,可视为同一长度。

)。

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

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

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

为防止遗漏,对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使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对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再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高强螺栓现场安装中严禁气割扩孔。

高强螺栓外露一般要求不少于2-3扣,允许有10%的外露1扣或4扣。

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处的螺栓应按一定顺序施拧,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天完成,不可在第二天以后才完成终拧。

2)正确计算施工扭矩查GB50205-2001规范可知,初拧扭矩的计算公式:扭剪型T0=0.065Pc*d大六角型T0=0.05Tc终拧时,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以梅花头拧掉为拧紧标志。

对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工具拧掉梅花头的,其在终拧中不掉的梅花头不能超过该节点螺栓总数的5%,且要按照规范要求用扭矩法等进行标记,并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Tc=k•Pc•dTc—施工扭矩(N•m);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以检测机构实际检测值为准);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 (GB50205验收规范中明确此处是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约比GB50017设计规范中螺栓设计预拉力值提高10%,主要是考虑预拉力损失。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有些资深施工专家,建议采用Tc=1.05k•Pc•d 计算施工扭矩,其中1.05为衰减系数,是考虑在预紧张力时适当的存在一定的过张力。

由于规范未作明确要求,仅供参考。

)根据上述公式,为便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列举常用高强螺栓施工扭矩值参考表,提供每种规格螺栓大致施工扭矩供参考,其中“实际扭矩系数”一栏在具体工程中需根据该工程实际选用高强螺栓扭矩系数复试结果调整确定。

序号螺栓规格螺栓性能等级施工预拉力标准值(KN)扭矩系数(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 初拧扭矩(N*m) 终拧扭矩(N*m) 实测扭矩系数施工终拧扭矩(N*m)1 M 16 8.8s 75 0.110 ~ 0.150 78 132.0 ~ 180.0 0.121 14510.9s 110 114 193.6 ~ 264.0 0.122 2152 M 20 8.8s 120 0.110 ~ 0.150 156 264.0 ~ 360.0 0.123 29510.9s 170 221 374.0 ~ 510.0 0.12 4083 M 22 8.8s 150 0.110 ~ 0.150 215 363.0 ~ 495.0 0.125 41310.9s 210 300 508.2 ~ 693.0 0.126 5824 M 24 8.8s 170 0.110 ~ 0.150 265 448.8 ~ 612.0 0.125 51010.9s 250 390 660.0 ~ 900.0 0.125 7505 M 27 8.8s 225 0.110 ~ 0.150 395 668.3 ~ 911.3 0.125 75910.9s 320 562 950.4 ~ 1296.0 0.125 10806 M 30 8.8s 275 0.110 ~ 0.150 536 907.5 ~ 1237.5 0.125 103110.9s 390 761 1287.0 ~ 1755.0 0.125 14633)施工的扭矩扳手配置不满足要求相当多工程不能正确配置施工用扭矩扳手(包括手动及电动型)。

有的工程根本就没有配置,工地随便用普通扳手施工高强度螺栓;有的工程虽然配置但未按规定定期标定导致失效;有的工程虽然配置扭矩扳手但量程和工程需求不吻合(从上述的“施工扭矩值参考表”可以看出,每种高强螺栓施工扭矩是不同的,现场配置的手工或电动扭矩扳手应能确保覆盖该工程设计所选用的各种规格高强螺栓)。

一般来说,高强度螺栓施工中所用的扭矩扳手,在使用前必须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5% ,合格后方准使用。

扭矩数值偏差过大的力矩扳手不可继续使用。

不允许使用普通扳手或电动普通扳手施工。

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连接副检测及施工质量控制广西双华标准件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生产各类型高强螺栓和钢结构工程的生产厂家,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成功为广西内外的许多钢结构工程配套了次钢构件。

但在工程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时,根据其国家制造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应着重抓住如下的要点: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概念理解不少工程人员错误认为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是摩擦型的,而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是承压型的。

高强度螺栓在生产上全称叫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不简称为高强螺栓。

每一个连接副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两个垫圈,均是同一批生产,并且是在同一热处理工艺加工过的产品。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用。

在标示方法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表示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表示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结构设计中高强螺栓直径一般有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二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用M16/M20 /M24/M30为主。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

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

2、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钢结构验收规范GB50205明确规定:制作和安装单位应分别进行抗滑移试验和复验(强条6.3.1条)。

抗滑移系数必须大于等于设计值。

现场制作试件时,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采用同一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下存放以供抗滑移试验。

如构件系成品出厂,则除了厂内要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外,制造厂还应同时提供每批三组试件以便构件进场后现场检验抗滑移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工程资料的检查中,很多工地仅有制造厂在厂内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缺乏提供给工地现场的试件的抗滑移系数的复试报告。

抗滑移系数检验应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以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制造批,不足2000t 者视作一批。

单项工程的构件摩擦面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则每种表面处理工艺均需检验。

每批三组试件。

GB50017-2003中提到摩擦面常规的处理方法包括:喷砂(丸)、喷砂(丸)后涂无机富锌漆、喷砂(丸)后生赤锈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工程送检的抗滑移系数很高,实际构件摩擦面处理很差,完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滑移系数;或者设计要求的摩擦面为喷砂(丸)后涂无机富锌漆,而送检的为未涂漆处理的(涂漆后摩擦系数降低)。

对于抗滑移系数设计取值较大的工程,现场监督如发现此类情况,必须责令整改并对处理后的摩擦面重新进行检测,否则可能留下严重质量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