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

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主动地吸收需要的物质,排出细胞不需要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植物根细胞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根细胞造成伤害,因此长期缺氧会出现烂根现象。
(1)由配方分析可知,其中缺少的大量元素有C和P,由于植物属于自养生物,可吸收空气中CO2,故为使作物正常生长,还需补充含P等元素的化合物。
(2)脂肪、纤维素和淀粉中都只有C、H、O,不含N,蛋白质和磷脂都含有C、H、O、N和P。
植物吸收NH4NO3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和磷脂,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为验证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①根据自变量,要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瓶中,并编号A、B。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应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
③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玉米幼苗幼叶和老叶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镁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在完全培养液中生长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在缺镁培养液中生长的玉米幼苗老叶先变黄,则根据“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证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C[解析]3.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A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B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由A转为B,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操作,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视野中的细胞位于左下方,故需要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02
植物无机盐吸收的生理过程
离子吸收的调控机制
1 2
基因调控
植物通过基因表达调控不同无机盐吸收相关蛋 白,包括转运蛋白、通道蛋白等。
激素调控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参与离子吸 收的调控过程。
无机盐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氮肥
磷肥
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通过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的 合成,提高植物产量和抗逆性。
磷是植物体内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关 键元素,施用磷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 适应性。
钾肥
微量元素肥料
钾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和代谢调节剂 ,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 害能力。
温度影响植物无机盐吸收的速率 和效率,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 对吸收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湿度
湿度对植物无机盐吸收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气孔开度和蒸腾作用上 ,湿度过大会导致气孔关闭,影 响吸收过程。
植物自身因素
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有些植物对某种无机盐的需求量较大。
植物生长阶段
对无机盐的吸收。
土壤pH
02
土壤pH对无机盐的溶解性和植物的吸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土壤pH范围。
土壤水分
03
土壤水分状况影响无机盐的溶解性和植物的吸收效率,水分过
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吸收过程。
气候环境因素
光照
光照强度和时长对植物无机盐吸 收有重要影响,不同植物对光照 的需求不同。
温度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xx年xx月xx日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土壤pH值和水分状况
土壤pH值
土壤的pH值可以影响无机盐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和植物的吸收。一般来说,中 性土壤(pH值为7)最有利于植物吸收无机盐。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状况可以影响无机盐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和植物的吸收。过干或过湿的 土壤都不利于植物吸收无机盐。
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条件
植物种类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不同。例如,双子叶植 物比单子叶植物更能吸收大量的无机盐。
一些无机盐,如镁,是光合作 用中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叶绿 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 分子,它可以吸收阳光并将其 转化为能量,为植物提供生长 所需的能量。
一些无机盐可以维持植物细胞 的水分平衡。它们可以帮助细 胞保持适当的水分,并调节植 物体内的水分流动。这对于植 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无机盐在提高作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 收
目 录
• 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 •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机制 •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影响因素 •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无机盐吸收不足或过多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 无机盐在农业中的应用
01
CATALOGUE
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磷
参与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运 输,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 植物的抗逆性。
氮
主要来自大气中的 氮气和土壤中的有 机物。
钾
主要来自土壤中的 钾盐和有机物。
镁
主要来自土壤中的 氧化镁和有机物。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氮
在植物的各个部分都 有分布,其中以叶片 和茎的含量最高。
磷
在植物的各个部分都 有分布,但主要集中 在种子、果实和根系 中。
钾
在植物的各个部分都 有分布,但主要集中 在叶片、茎和果实中 。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内皮细胞细胞质→周鞘→木质部
▪ 共质体运输
▪ 表皮细胞细胞质—原生—质—丝→皮层细胞细胞质—细—胞膜→ 内皮细胞细胞质→周鞘→木质部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途径
卡氏带
▪ 木栓化的不透水层,围绕在内皮层细胞壁 周围。
▪ 控中形成离子随水 分扩散。
▪ 无机盐离子无法自由通过细胞膜,需藉由 促进性扩散、主动运输进入植物体内。
微生物与植物根部吸收作用的关系
▪ 有些微生物可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菌根
▪ 真菌与植物根部互利共生的共生体。
▪ 植物体供应真菌所需的醣类等有机物。 ▪ 真菌的菌丝深入土壤形成网状分布。
▪ 增加植物对水及无机盐的吸收。 ▪ 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供植物吸收。 ▪ 有些真菌分泌生长因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支。
▪ 菌根菌与植物体间的共生关系有专一性。
植物缺乏菌根时生长不良
种植于没有真菌 的土壤中(土壤 经消毒)
种植于含有真菌 的土壤中,形成 菌根
外生菌根
▪ 真菌的菌丝围绕在植物根部的外面,形成 真菌外鞘,真菌外鞘伸入最外层皮层的细 胞间,并不进入细胞。
▪ 红菇类与台湾杜鹃、红楠形成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
根瘤形成的过程
▪ 根瘤菌感染植物根毛,进入植物体。 ▪ 在皮层细胞中大量增殖,刺激植物根部皮层
和周鞘进行细胞分裂和生长,形成根瘤。
其他具有固氮能力的生物
▪ 固氮杆菌 ▪ 部分多细胞蓝绿菌
缺乏氮素时,会形 成异形细胞,具有 固氮作用,如念珠 藻、葛仙米藻。
内生菌根
▪ 真菌菌丝侵入植物根部细胞内,成网状分 布并形成吸盘直接与植物细胞交换物质。
▪ 95﹪维管束植物有内生菌根。
内生菌根
根瘤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运输

水分 1、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_____和 无机盐 ; 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根毛区 。 (2)栽种过程中需要施用较多含钾无机盐的 植物是( C ) (A)白菜 (B)花生 (C)马铃薯 (D)菠菜 (3)为防止枝叶繁茂的水稻倒伏,应多施( A ) (A)草木灰 (B)过磷酸钙 (C)硝酸铵 (D)尿素
无机盐释放速度 较慢 容易流失,破坏 土壤结构,造成
农家肥料 无机盐种类全面, 化学肥料 见效快,容易适
时适量地供应
污染
3、请谈一谈合理施肥包含的含义
(1)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 (2)施肥时要注意浓度。施用的肥料浓度过高, 不仅不能使农作物吸收养料,反而由于外界溶液浓 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而造成农作物失水萎蔫。 (3)对不同的植物要施用不同的肥料,如叶类 氮肥 ,使叶片肥大;对果实类作 蔬菜,要多施______ 磷肥 ,使果实饱满;对茎类作物, 物,要多施______ 钾肥 ,可促成淀粉合成。 如马铃薯应多施______ (4)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肥料 氮肥 ,以利植 种类不同。一般来说,幼苗时施______ 磷肥 、______ 钾肥 ,以利生花、 株长大;开花前施______ 块根、块茎的形成。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过关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过关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根的形态与组成:1、主根:由中子中的发育而成2、侧根:从主根上长处的根根尖:1、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内有导管,吸收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细胞,与根的伸长有关)3、分生区(细胞小,排列很紧密,具有强烈的。
)4、根冠(最外端,细胞形状,排列不整齐。
起作用)变态根:、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真正起吸收作用的是根尖),贮藏和输导2、茎表皮:位于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间隙较小,起作用。
皮层:1、韧皮部:其中含有和输导有机物的2、木质部:位于茎的中央,其中一些管状细胞内的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横壁逐渐消失时,形成中空的长管,叫,导管是运输的通道。
3、维管形成层维管组织: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
髓:在茎的中央。
细胞壁较薄,常有的功能。
植物的茎由芽发育而来(主茎由发育而来,侧茎由主茎上的发育而来),芽按位置可以分为和,按性质分为、和洋葱,马铃薯,荸荠,藕都是茎(),因为都有芽或者变态叶或者节间。
茎的功能:支持、输导、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3、叶叶的形态:1、单叶(每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2、复叶(每个叶柄上着生两个及以上小叶片)叶的组成:1、叶柄:连接叶片和茎的结购,是运输营养物质的通道,并叶片伸展在空间里2、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的小形叶片,能幼叶。
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托叶。
3、叶片:是叶的主体,通常呈,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叶的结构:1、表皮:表皮细胞排列,无色透明,外有透明不易透水的,起到透光,保护和的作用;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于下表皮的气孔数。
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表皮。
2、叶肉: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分为和。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植物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初中生物组张庆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原理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能说明根的吸水和失水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分组实验的安排,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植物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展开,继而解释根吸水、失水的道理。
另外,在本节内容里,为了更好的阐明知识点,还安排了演示实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和学生的观察活动:“植物根毛的观察”。
在前面已学习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和无机盐,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内容是水到渠成的。
同时也为今后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水分代谢和矿物质代谢奠定了基础。
因此,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解释根吸水和失水现象的关键;而了解了根失水和吸水的原理是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作物和灌溉问题的前提。
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原理和根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有关细胞的知识,有关细胞内液和外液就难以把握;而且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要涉及到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出现了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初一年级的学生对这些知识还不能非常准确的理解,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环节设计:1.设计思想:本节课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内容是中心问题。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文章标题:揭秘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导语:植物作为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但是,你是否好奇,植物的根部是如何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生长机制。
一、植物根部的结构和功能1.1 根系的构成植物的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是从幼苗发芽时形成的第一个根,侧根则从主根的基部或中部向外发出。
根系可以扎根于土壤中,为植物提供支持和营养吸收的功能。
1.2 根毛的存在意义根毛是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极大增加了根系的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毛的形成和消失是一个动态过程,植物会根据环境条件和生长需求来调整根毛的数量和长度。
二、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2.1 水分的吸收植物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渗透作用。
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根毛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细胞间隙逐渐渗透到根系的内部。
根系内的细胞则通过渗透作用将水分传递给整个植物体。
2.2 无机盐的吸收植物根部吸收无机盐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主动运输。
根毛表面存在着许多细胞壁上的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将土壤中的无机盐转运进入根毛细胞内部。
随后,通过离子泵的作用,无机盐被运输到其他植物组织中,满足植物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三、对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理解3.1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
水分的吸收能够维持植物组织的稳定渗透压,无机盐的吸收则为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3.2 根系的适应性进化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结果。
随着生物种群的竞争和环境的变化,植物根系不断地进化和适应,以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提高生存竞争力。
3.3 方向性生长的重要性根毛的存在使植物根系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生长。
根系向着水分和无机盐的浓度梯度方向生长,以便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第二节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材分析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若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尤为重要。
最后结合实际,介绍合理施肥在工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准备,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相信知识的真实性,以便帮助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㈡技能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验参与的兴趣。
㈢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及缺乏症。
2.教学难点:植物缺氮、磷、钾时所表现的症状。
三、教学准备
两周前与学生共同准备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分别培育的小麦幼苗、载玻片、滴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正常的、缺氮、磷、钾的植物挂图。
四、教学过程
㈠植物需要无机盐
1.出示两周前与学生共同准备的两株小麦幼苗,请一位参与实验准备的学生讲解实验准备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两株植物生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2.学生答后,进一步用实验证明:将两种培养液分别滴几滴在载玻片上,放在三角架的石棉网上,用火烘干后,请学生观察现象。
3.分析归纳:一张载玻片上出现白色物质,是无机盐,另一张
则没有。
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无机盐,而蒸馏水中则没有无机盐,所以不能很好地生长。
无机盐存在于土壤中,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
㈡无机盐的作用
植物需要多种无机盐,但需要量最多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结合挂图,把缺氮、磷、钾的植物与正常植物相比较,请学生仔细观察,抓住每组植物的特点,并加以总结:缺氮时,植株叶片发黄,瘦小;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果实和种子减少;缺钾时,茎秆细弱,叶色变黄,有的叶子变卷或皱缩。
2.由以上的缺乏症,归纳出氮、磷、钾的作用:氮能使作物枝叶茂盛;磷可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提早成熟;钾能使作物茎杆坚韧,块茎,块根肥大。
缺少某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植物生活除了以上三种必要的无机盐外,还需一些少量的其他无机盐,虽然量小,但不可缺。
如硼,缺后,植物“花而不实”;缺镁,叶绿素难以合成;缺锌时出现“小叶病”。
㈢合理施肥
1.植物生长需不断地吸收无机盐,但土壤的肥力是有限的,因而应及时地施肥,如人粪、尿、鸟粪、草本灰、尿素、过磷酸钙等。
2.施肥要合理,注意适时、适量。
同种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地说,幼苗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小,生长旺盛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大,到果实和种子成熟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更大。
由于人们对各种作物的食用部分要求不一,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也就不同,如白菜、菠菜等需含氮较多的无机盐;甘蔗、马铃薯需含钾较多的无机盐;花生、蚕豆等需含磷较多的无机盐。
3.思考题:能否一次施很多肥?为什么?
㈡小结
可由学生小结,但教师应把本节内容与上节联系起来:水和无机盐都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由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并由蒸腾作用产生的动力,不断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植吸收部位:根毛区
物氮:使作物枝叶茂盛
需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磷: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要提早成熟
无钾:使作物茎秆坚韧
机需要量少的无机盐:镁、锌、硼
盐合理施肥原则:适时、适量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__、_____。
⑵栽种过程中需要施用较多含钾无机盐的植物是()
(A)白菜(B)花生(C)马铃薯(D)菠菜
⑶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
(A)伸长区(B)分生区(C)根冠(D)根毛区
⑷为防止枝叶繁茂的水稻倒伏,应多施( )
(A)草木灰(B)过磷酸钙(C)硝酸铵(D)尿素
⑸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请分析
1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 _______这一,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
2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 ______________这一谚语,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
2.课后作业
⑹举出五种常见农作物,并指出在种植时,为满足人们食用需要,需多施什么肥?
⑺家庭小实验:取2个大小相同的杯子,甲杯中装有土壤浸出液,乙杯中装有河水。
在两杯中分别培养一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小稻幼苗。
半个月后观察实验结果。
3.参考答案
⑴氮磷钾⑵C ⑶D ⑷A ⑸1“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强调了施用含有多种丰富的无机盐肥料的重要性2“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忽略了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要量不同
的客观事实
⑺略⑻略
4.简要分析
⑵钾能使植物块茎肥大,马铃薯属块茎,而白菜,菠菜食用部分是叶,花生食用部分是果实。
⑷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钾肥,能使水稻茎秆坚韧,不易倒伏。
七、小资料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无土栽培法,有许多优点。
人口增多可使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非土壤栽培植物就显得十分重要;通常,无土栽培法生产的水果和蔬菜还会含有更多的营养成份;用营养液栽培法种植植物更便宜,更利于保护环境。
无土栽培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需要人们付出繁重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