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文言文断句训练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共16张PPT)

3.状语后置句之前要停顿。
/ / / 受 任/于 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
三、 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 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 呵成。
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看笑话,学句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文言文 朗读的 节奏划分
•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 确 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 章句意和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大有帮助。
•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 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总结性词语
或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
• 盖/追先帝之殊遇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乃//重修岳阳楼
• 故/字号曰醉翁也
而或/长烟一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句首发语词:: 至 、 若 、 至若 、
•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
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这句的朗读 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又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 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 如: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课件(16张PPT)

文言断句的步骤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3)先易后难,借助一些方法技巧,巧妙断句。
一:借助名词断句。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 名、官职名等。
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二:借助动词断句
练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4处)
练4: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 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5处)
练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 也?(3处)
解析2: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 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什么是断句?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 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 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 (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 读”。断句的标记为“/”。
解析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解析4: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 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
解析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 谓阁子也?
课 堂 小 结
延伸拓展
断句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也就区分出独立的 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 正确断句。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 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 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 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 不 朽 矣。
• 参考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 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 矣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三)利用对话词断句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 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 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 “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 参考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 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 矣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三)利用对话词断句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 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 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 “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文言断句练习ppt课件

01
添加标题
删
02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语译的方法: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3
留、补、换、删、调、贯
语译的方法:
Part One
运用语译的方法(六个字)
按照语译的步骤(四步骤)
遵守语译的原则(八个字)
明确语译的标准(三个字)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按照词序,逐词落实,注意特殊,对应译出;
先易后难,不必连贯,后据语感,推断难点,
调整全文,对照古今,修改稳妥,符合规范。
阅读下面文段,翻译划线句子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①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②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③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④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⑤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⑥何为不祥也?”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教学建议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27张PPT)

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
注: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后面再出现就只有名而无姓。
例: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2.“动词—宾语”之间应停顿。
例: ①衔/远山,吞/长江 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遥闻/深巷中犬吠
3.“状语—谓语”之间应停顿。
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 ,然不可乞 ,有乞书者 ,正色 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然/不能四五龠/已已烂烂醉醉, 不辞谢而就 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断句方法
一、阅读文段明白大意
1.通读全文,了解文意,说说文段的故事梗概,涉及到哪 些人物? 2.根据文章的内容,凭语感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把确有把握的地方先断开来: 3.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
二、根据语法知识断句
1.“主语—谓语”之间应停顿。
•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
五、根据文学常识断句
• 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 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古人的姓、名、字、封号、 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 顿。
•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 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也、乎”等语气助词在句中表停顿。
例: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7.“曰、云、言、道”等后要停顿。
例: 孔子云/何陋之有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课件(共31页)

/ / /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文言文断句 课件(28张PPT)

• 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 人”,“有时”,其前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1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 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8
(1)抓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环滁皆山也。 如太行王屋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抓对称句。利用对称句式上下句常用相同的 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0
常见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
• 第一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在下(蓝色字体为谦称)
• 第二人称代词: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 下、陛下、足下、卿(蓝色字体为尊称、敬 称或爱称)
•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 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 面一般要断开。
2024年可用课件
11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 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8
(1)抓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环滁皆山也。 如太行王屋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抓对称句。利用对称句式上下句常用相同的 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0
常见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
• 第一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在下(蓝色字体为谦称)
• 第二人称代词: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 下、陛下、足下、卿(蓝色字体为尊称、敬 称或爱称)
•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 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 面一般要断开。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优秀课件下载(26张)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多在句首,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常常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其……邪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断句
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
唇亡齿寒
• (赵国被秦国围困) 齐人、楚人奔赴赵国。 赵国粮食匮乏,向齐国借粮,齐王不同意。 周先生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 是屏障。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嘴唇没 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赵国灭亡了, 明天就会祸及齐国、楚国。况且援救赵国, 表明我国非常仁义,打退秦国军队,能使 我们扬名诸侯。不为了这个而吝惜粮食, 这是作为治理国家的人的过失。”
•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 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 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 工匠看,雕琢玉器的工匠认为是真的宝玉, 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 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 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 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
(2008•北京)用斜线“/”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 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 非子•说林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至也。
方法二: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 工整,讲究对应,对偶、排比、 反复、对比、顶真、对称是文言 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 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 供了方便。
做一做: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方法归纳】找“曰”“云”
方法四:找名词(或代词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 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 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 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 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第2章 8086 CPU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5版
第2章 8086 CP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8086结构
第2章 8086 CPU
本章主要内容: §2.1 8086 CPU的内部结构 §2.2 8086/8088 CPU的引脚功能 §2.3 8086的存储器组织 §2.4 8086的工作模式和总线操作
注释: 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②之: 到。 ③彘:猪。 ④子:你
答案: 曾子①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返为汝杀彘。” 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 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 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方法二:明修辞
排比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方法二:明修辞
顶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 一处也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练习: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 “内“”外“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答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 包 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 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再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 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 也。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 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练一练
1.给加粗部分用“/”断句。
曾子①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汝还,顾返为汝杀彘③ 。”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 止 之 曰 特 与 婴儿 戏 耳 曾 子 曰 婴 儿 非 与 戏 耳 婴 儿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之 教 今 子④ 欺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母 欺 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答案:
鲁 有 执 长 竿 入 城 门 者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 计 无 所 出 /俄 有 老 父 至/ 曰/ 吾 非 圣 人 /但 见 事 多 矣/ 何 不 以锯 中 截 而 入/ 遂 依 而 截 之
注释:俄:不久 老父(fǔ ):老人
M/
2.1 8086结构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 就断开了。
答案: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 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 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 寡败矣。
方法五: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 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 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 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3.试一试,在要加标点的地方加“/”。
鲁 有 执 长 竿 入 城 门 者 初 竖 执 之 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 出 俄① 有 老 父② 至 曰 吾 非 圣 人 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俄:不久 ②老父(fǔ ):老人
初中文言文断句训练
试加标点2种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主人不留客: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客人想留下来: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方法一:找虚词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 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 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方法三:察对话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时,遇到“曰、 云、言”等字,应在其后断句。
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 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 “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
(1)故自号曰醉翁也。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做一做: 1、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
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 乐损矣。(断十处) (《论语•卷八》)
【注释】 (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音乐。 (3)佚:同“逸”。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答案: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
【方法提示】找对称
方法二:明修辞 对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男有分/女有归
做一做:据排比、对偶,定句读
1.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qī 《庖丁解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一做: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 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 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方法二: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 工整,讲究对应,对偶、排比、 反复、对比、顶真、对称是文言 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 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 供了方便。
做一做: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方法归纳】找“曰”“云”
方法四:找名词(或代词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 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 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 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 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第2章 8086 CPU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5版
第2章 8086 CP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8086结构
第2章 8086 CPU
本章主要内容: §2.1 8086 CPU的内部结构 §2.2 8086/8088 CPU的引脚功能 §2.3 8086的存储器组织 §2.4 8086的工作模式和总线操作
注释: 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②之: 到。 ③彘:猪。 ④子:你
答案: 曾子①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返为汝杀彘。” 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 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 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方法二:明修辞
排比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方法二:明修辞
顶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 一处也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练习: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 “内“”外“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答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 包 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 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再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 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 也。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 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练一练
1.给加粗部分用“/”断句。
曾子①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汝还,顾返为汝杀彘③ 。”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 止 之 曰 特 与 婴儿 戏 耳 曾 子 曰 婴 儿 非 与 戏 耳 婴 儿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之 教 今 子④ 欺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母 欺 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答案:
鲁 有 执 长 竿 入 城 门 者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 计 无 所 出 /俄 有 老 父 至/ 曰/ 吾 非 圣 人 /但 见 事 多 矣/ 何 不 以锯 中 截 而 入/ 遂 依 而 截 之
注释:俄:不久 老父(fǔ ):老人
M/
2.1 8086结构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 就断开了。
答案: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 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 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 寡败矣。
方法五: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 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 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 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3.试一试,在要加标点的地方加“/”。
鲁 有 执 长 竿 入 城 门 者 初 竖 执 之 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 出 俄① 有 老 父② 至 曰 吾 非 圣 人 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俄:不久 ②老父(fǔ ):老人
初中文言文断句训练
试加标点2种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主人不留客: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客人想留下来: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人 不? 留!
方法一:找虚词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 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 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方法三:察对话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时,遇到“曰、 云、言”等字,应在其后断句。
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 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 “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
(1)故自号曰醉翁也。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做一做: 1、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
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 乐损矣。(断十处) (《论语•卷八》)
【注释】 (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音乐。 (3)佚:同“逸”。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答案: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
【方法提示】找对称
方法二:明修辞 对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男有分/女有归
做一做:据排比、对偶,定句读
1.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qī 《庖丁解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一做: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 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 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