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教育】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2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选修5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1.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2.理解民事权利 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明确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3.知 道法律规定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 4.通过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学习, 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初步树立民法 精神。
【提示】 小壮、小壮父母和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教材 P18 探究问题
【提示】 (1)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权利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法律 规定,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所 以应从借条的还款日期起计算。本案中,小春爸爸手中的借条没有还款日期, 所以诉讼时效应以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日期为准。因此,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提示】 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 ①民事主体:张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 手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 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 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高中政治《民事权利和义务》知识梳理

高中政治《民事权利和义务》知识梳理

《民事权利和义务》知识梳理【考点展示】【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第一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正确理解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民事主体是____________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权利能力实际上是所有公民均具备的,是他们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行为能力则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未成年人就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的_______。

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比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债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身权的客体是____________。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____________的,也是____________的。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

所以作为民事主体,一方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二、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如何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____________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________ _______。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专题总结讲义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专题总结讲义

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一、人身权1.人身权的内涵:公民的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以实现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2.人身权的地位和作用:人身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它是其他民事权利存在的前提,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物权1.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享受其权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

物权与债权都属于民法规定的财产权,二者体现了商品交换过程中互为因果的两个法律现象,即商品的归属与流转。

2.物权的分类(1)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指权利人对自己所有的标的物依法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

自物权即所有权,又称完全物权。

他物权,是指权利人在他人所有的标的物上享有的被限定于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期间的物权。

这是从设立目的的角度对他物权的进一步分类。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等。

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它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取得、消灭或者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均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地创设。

(2)一物一权原则它是指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

(3)公示和公信原则它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情况,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并保护交易安全的原则。

一旦当事人变更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了公示,则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现出来的物权不存在或者有瑕疵,但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认其具有与真实物权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

三、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将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依法公开而享有的全面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独占性权利。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案例探究
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 。小林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 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 。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 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 元,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法律与生活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 家 。——孟德斯鸠
平之如水,从水;廌,所 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我们不过是愚蠢、感情用事、不断犯错的再 渺小不过的生物而已,
同是这样的凡人,能够判决别人吗? 不能!
因此代替我们法律来做判决, 不管多么可疑,不管多么可憎,
不带任何感情, 只根据法律和证据来判决, 这才是我们人类经过悠久历史而得到的, 法治国家这一无比珍贵的财产。
庭审判例
刘某1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充值的行为与其年龄、 智力不相符合,因此,在刘某2表示不予追认的情况下,该 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刘某1擅自使用刘某2的身份信息注册账户,使用刘某2的账 户进行多笔大额充值,刘某2作为刘某1的监护人,应当对刘 某1进行必要的教育、监管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和 账户信息。但刘某2对刘某1的行为未作必要的管束,未能防 止刘某1擅自注册账户,未保管好相关信息,具有重大过错。 爱九游公司未能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在其平台冒充他人身 份注册和大额消费,也存在一定过错。 判决爱九游公司向刘某1赔偿已消耗的充值款20063元的三 分之一。 ——节选自《刘某1、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服 务合同纠纷民事申请再审审查民事裁定书》
如何评价小林和父母的观点?失主反悔,拒绝酬谢,是否违法?如 果拾到者据为己有后被发现,是否还需要支付酬谢金?

精品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3依法行使财产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

精品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3依法行使财产权讲义新人教版选修5

学案3 依法行使财产权1.定分止争——所有权(1)财产权①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

法律规定财产权的目的,是要解决财产的归属和流通使用。

②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③我国宪法和民事法律均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2)所有权①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

②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③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④共有关系:由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想一想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一样吗?提示不一样。

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物尽其用——用益物权(1)用益物权的含义: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2)用益物权的分类: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选一选下列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①国有土地所有权②宅基地使用权③土地承包经营权④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提示②③④3.增强信用——担保物权(1)担保物权的含义: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

(2)担保物权的分类:根据我国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说一说买房时办理按揭贷款,急需用钱时在典当行用自己的财产作担保换取相应的资金。

这两种担保方式分别称作什么?提示前者是抵押,后者是质押。

4.简要回顾探究点一财产所有权探究导引(2016·浙江4月选考)从事运输的赵某与二手车贸易公司H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缴纳了5万元定金。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一框 认真对待权力和义务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一框 认真对待权力和义务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一框认真对待权力和义务民事法律跟每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

民事权利和义务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作为民事关系的主体要积极地维护人身权、依法行使财产权和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等,能正确行使和界定民事权利。

这是本专题系统学习的内容。

本专题学习的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知识对后面专题内容的学习起到导引作用,因为签订合同、劳动就业、家庭与婚姻等都涉及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因此,学好本专题的相关知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新一代IPAD产品火爆销售之时,苹果公司却涉嫌盗版侵权。

近百部文学作品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被摆在苹果应用商店出售,甚至免费下载。

日前,22位中国知名作家向苹果公司集体维权。

2012年3月17日,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苹果应用商店确实存在盗版侵权嫌疑。

调查发现,通过上传下载盗版产品,苹果应用商店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盗版利益链。

是什么助长了一个国际知名公司的如此行为?【请思考】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胡女士买回了一条小狗。

这只小狗的原主人给它起的名字叫“圆圆”,胡女士将“圆圆”带回家后,一直没有改名字。

不想,胡女士楼上邻居家的女儿小名也叫圆圆。

胡女士带着“圆圆”到小区溜达或者上下楼时,常会碰到圆圆;胡女士喊自己的狗时,圆圆常以为是在喊自己。

圆圆的父母与胡女士就此事交涉过几次,胡女士表示,这条狗是自己的财产,自己想叫它什么就叫什么。

【请思考】胡女士的小狗与邻居家的女儿同名,是否构成侵权?第一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主要知识点包括: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和相互关系;公民民事权利的种类和内容;公民民事义务的种类和内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原则;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公民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种类和内容,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原则,以及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合作和交流,提升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种类和内容,以及行使和履行原则等。我会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知识。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如分析案例、讨论问题等。
3.分享与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基础知识,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包括: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清晰;对公民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种类和内容掌握不牢固;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原则以及保障机制的理解较为困难。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影响了学习动力和效果。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民事权利和义务 2 积极维护人身权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5

学案2 积极维护人身权1.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的地位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2)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2.姓名权和肖像权(1)姓名和姓名权①姓名:是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

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肖像权①含义: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

②内容: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③他人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选一选(1)关于肖像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B.法律禁止一切使用自然人肖像的行为C.即使经过自然人同意也不能用其肖像做广告D.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不享有复制权(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这说明,一个人最基础的人身权利是( )A.姓名权B.肖像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提示(1)A (2)D3.名誉权和隐私权(1)名誉和名誉权①名誉:对于人格的社会评价。

②名誉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2)隐私和隐私权①隐私: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

②隐私权: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判一判(1)只有公民才有名誉权。

( )(2)隐私一定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 )(3)保护隐私权是为了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

( )提示(1)×(2)×(3)√4.简要回顾探究点一积极维护生命健康权探究导引2016年杨小娜15周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民事权利和义务学案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判一判(1)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2)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 )(3)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

( )提示(1)×(2)×(3)×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决定因素: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要求①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

②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③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

(3)承担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想一想如何正确处理民事法律关系?提示增强权利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义务意识,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说一说当事人在权利受到侵害,超越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还能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示不能。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4.简要回顾探究点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探究导引赵莉为江南某电子厂的合同工,今年16周岁。

某日,她在工艺美术商店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价值1 700元,赵莉的父亲认为她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要求工艺美术商店退货,赵莉提出,自己已经是自食其力的工人,可以自己做主,表示不愿退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赵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否合乎法律规定?(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1)赵莉父亲要求商店退货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由于赵莉依法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其买卖合同已经合法成立。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而赵莉父亲认为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赵莉和工艺美术商店。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项链和宝石戒指。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赵莉与工艺美术商店之间买卖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核心归纳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典型例题例1 (2016·诸暨中学高二期中)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民事法律关系。

以下情形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②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③甲向乙借人民币20元忘记归还,乙向甲索要④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B。

探究点二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探究导引几年前,张某全家进城打工,将自己仍在承包期内的30亩土地交给邻居代管。

该村村委会在此期间以土地荒废为由将土地收回,为此,张某将村委会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该村村委会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张某5 000元。

运用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张某自觉运用法律来解决与村委会的冲突,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该村村委会没有积极履行保障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因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核心归纳积极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1)积极行动: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的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典型例题例2 (2016·杭州1月学考)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房屋漏水纠纷时,对因相邻关系人使用不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一方,应该责令其( )A.排除妨碍、赔礼道歉B.消除危险、排除妨碍C.排除妨碍、赔偿损失D.赔礼道歉、排除妨碍答案 C解析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1.(2016·宁波模拟)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民事行为能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D.人们的实际行动答案 D解析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要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017·宁波学考)2015年3月1日,老李向小王借了8 000元钱。

借条约定1年后还款,后因老李失业,小王并没有向老李提出还款。

2017年5月,小王结婚需要用钱,便向老李催要欠款,老李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还款。

下列关于小王能否要回欠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因为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B.不能,因为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C.能,因为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D.能,因为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答案 C解析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小王与老李之间的欠款纠纷是在1年后应还款日开始,到小王催要欠款时仍在诉讼有效期内,选C。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①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②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③是相互对立的,享有权利就无需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④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③错误,故选B。

4.小学生童童(9岁)用压岁钱到某商店购买了一台价值400元的游戏机。

童童父亲知道后便到商店要求退货,但售货员不同意,经与商店领导交涉仍不能退货,童童父亲便将商店告上了法院。

商店辩称这是一起公平买卖、童叟无欺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应予以保护;而童童父亲则认为这不是一起民事法律行为。

请问法院会如何处理?为什么?答案法院会支持童童父亲的诉讼要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①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③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

童童只有9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民事活动(例如买东西)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他的父母)代理。

由于缺乏这一有效条件,买卖游戏机这一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因此,法院会支持童童父亲的诉讼要求。

一、选择题1.(2016·杭州1月学考)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是( )A.刘某作为局长的身份关系B.单位和单位成员之间的关系C.甲女和乙男之间的夫妻关系D.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关系答案 C解析民法调整平等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只有C项的婚姻关系符合上述要求。

A、B、D三项都是自然人或法人的身份问题,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

2.甲为某市市长,乙为甲的秘书。

某日,甲、乙一起外出在商场购物,甲的钱包丢失,就向乙借1 000元用于购物。

甲乙间的借钱关系( )①是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②是宪法规定的行政上下级关系③是人身关系,受民法调整④是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中甲、乙间的借钱关系属于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受民法调整,双方形成权利义务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选D。

3.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①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②某个体工商户③某中外合资企业④某大学财务科⑤康师傅方便面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 A解析①②③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④不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故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⑤属于客体。

故选A。

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6月27日至7月2日举行,民法总则草案提交审议。

下列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A.恋爱关系B.夫妻关系C.友谊关系D.战友关系答案 B解析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项是民法调整的对象;恋爱关系属于道德的调整范围,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友谊关系与战友关系属于情谊关系,不受法律调整。

5.民法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A.有关公司、破产、证券等方面的内容B.规范行政管理活动C.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D.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答案 C解析A项是商法的调整内容;B项是行政法的调整内容;D项是社会法的调整内容。

6.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下列关于民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B.民事责任以一方当事人补偿另一方当事人的侵害为主要目的C.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D.承担民事责任必须以主观上过错为前提答案 D解析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只要造成侵害又不具有法定免责事由就应承担责任,不以主观过错为要件。

故A、B、C表述正确,D错误。

7.关于侵权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承担责任的方式必须单独适用B.权利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维护权利C.各种担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D.只要有民事行为就必须承担责任答案 C解析各种担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A错误,C正确;权利人维护自身权利有诉讼时效,B错误;民事侵权行为才承担责任,D错误。

8.李伟在放学回家路上,被王某家的狗咬伤,王某承担责任的方式应该是( )A.返还财产B.消除危险C.赔偿损失D.停止侵害答案 C解析李伟已被狗咬伤,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