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在中国的成功之路
哈根达斯冰激凌是如何营销中国市场的

哈根达斯冰激凌是如何营销中国市场的冰激凌作为即食性的时尚食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消费者喜爱,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制造商,以和路雪闻名,雀巢公司紧随其后。
哈根达斯1989年从欧洲起步,以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的价格(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通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为顶级冰激凌品牌。
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9年,已分别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南京等地开设25家连锁分店,以“纯天然原料加工”,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虽然从来没有大张旗鼓的做过广告,但是每一个小资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促成多少热恋中男男女女的消费动力,成为人们心目中幽雅、情趣、甜蜜的代表,是冰激凌消费的圣地。
哈根达斯冰激凌究竟靠什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呢?市场定位哈根达斯的中国策略完全沿袭了欧洲的传统,是极品的冰激凌。
产品定位是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的群体,如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情感路线。
哈根达斯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人,重金礼聘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
最初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认真地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
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
随着第一批过完“高贵时尚生活”的人的口碑宣传,很快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骛,蜂拥而至。
利用口碑的乘数效应,达到引爆点从而领导流行。
营销策略产品:以纯天然的原材料制造,进入中国的所有产品都是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冰淇淋的包装盒是在法国印刷制作的,所有的冰淇淋都是包装好再运到中国来的,以全球统一的新鲜、天然的口感来让中国的消费者无法抗拒。
哈根达斯的中国营销

数字化渠道拓展
电商平台合作
与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手段, 提高产品曝光率和销售量。
自建电商平台
建立自有电商平台或APP,提供个性化定制、会员专享等 服务,增强消费者粘性和忠诚度。
社交媒体营销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内容营销和粉丝互动,提高品牌知 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结合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产品推 广和销售。
体验式消费
在门店内提供试吃、试饮等服务,让消费者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产品 品质,提高购买意愿。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护
与经销商合作
与优质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拓展市场, 提高产品覆盖率和销售量。
与餐饮企业合作
与高端餐饮企业合作,将哈根达斯产品融入餐厅 菜单中,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
与跨界品牌合作
06 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
建立完善客户档案数据库
01
搜集客户基本信息
02
数据分析与挖掘
03
客户标签化管理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客户姓名、 联系方式、购买记录等基本信息。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 深度分析,发现客户需求、偏好 及行为特征。
根据分析结果,为客户打上相应 标签,便于后续个性化服务和精 准营销。
收集反馈意见
在回访过程中,积极收集客户对产品和服务 的反馈意见。
及时反馈处理
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响 应并处理客户问题。
优化投诉处理流程
明确投诉渠道
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便于客户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快速响应机制
对客户的投诉进行快速响应,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并了解情 况。
哈根达斯走下神坛为哪般?

哈根达斯走下神坛为哪般?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7年第1期文/ 李东阳图/东方IC在国内说起高端冰淇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哈根达斯。
确实,时至今日,一句“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还让很多人铭记于心。
自带甜美梦幻的气息,也是让不少少女趋之若鹜,心向往之。
当然,素有冰淇淋界的“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价格确实不菲。
市面上大多数普通的冰淇淋品牌,价格都是在几块钱,而哈根达斯一个小小的单球就卖到了30元钱以上。
不过,高昂的价格也并没有影响许多追求生活品质、追求小资的人士对它的喜爱。
入华 20 年来,哈根达斯在国内的门店总数已经超过 200 家。
不过,2016年夏,却不断传出哈根达斯打折促销价格暴跌依然无人问津的消息。
此前人流不断的店面,如今却少有人问津,哈根达斯是要走下神坛了吗?曾经的奢侈品如今风靡全球的哈根达斯是美国的冰淇淋品牌,1921年诞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市。
进入中国市场后,它就成为了高端冰淇淋的标志,且如今中国市场的规模已经占其全球业务总量的一半。
但可能很多人没想到,这个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奢侈品在其发源地美国却是个极其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在中国一样,是属于普通大众的消费品。
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销售,只有纽约这样的超大城市才有零星的独立餐厅。
但是在哈根达斯进入的50多个国家,走的却都是“极品餐饮冰淇淋”路线,瞄准的目标消费者是处于收入金字塔顶峰的、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高定价策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问题是,哈根达斯哪来的底气这样定价?从1996进入中国的时候,哈根达斯就将产品定位为“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
这样的定位吸引力足够,但那个年代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却难以跟上。
而哈根达斯赌的就是中国发展的节奏和高端人群的需求,事实也证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为其产品销售奠定了基础。
之后,哈根达斯又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目前在中山、贵阳、泉州、锦阳、济宁等地都有门店。
此外,哈根达斯也通过加盟店和便利店的形式逐渐拓展产品渠道,现在一些大城市的机场都有哈根达斯加盟店。
星巴克VS哈根达斯:从小众向大众的品牌渗透策略

星巴克VS哈根达斯:从小众向大众的品牌渗透策略都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都是定位在曾经“稀少”的中高端人群,起初“曲高和寡”,也都是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与哈根达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歌猛进”。
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是“面对”着消费者,而不是“背对”着消费者。
100多年前,星巴克是美国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
1971年,3个美国人开始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和他的律师,也就是比尔·盖茨的父亲以380万美元买下星巴克公司,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星巴克之旅”。
1921年,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家庭,如今风靡世界的哈根达斯开始了这个品牌的“婴儿期”。
1961年,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创始人鲁本·马特斯正式将自己生产的冰淇淋命名为“Haagen-Dazs”,一个出自北欧语系的品牌名称从此开始了她的“哈根达斯一刻”。
如今,星巴克咖啡已经成为世界连锁咖啡的第一品牌,哈根达斯冰淇淋也成为全球最具人气的顶级冰淇淋品牌。
星巴克咖啡已经在全球38个国家开设了13000家店,哈根达斯冰淇淋也在全球55个国家拥有700多家专卖店和几万个零售点。
虽然传统意义上“根红苗正”的咖啡与冰淇淋并非起源于美国,但星巴克咖啡与哈根达斯冰淇淋目前已经俨然是这些品类最“正宗”的代名词。
1999年1月11日,北京国贸中心一层开设了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这意味着星巴克品牌正式登陆中国大陆。
哈根达斯自1996年在上海南京路上开设第一家专卖店,如今也已过完了十岁生日。
虽然星巴克与哈根达斯都是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以及这些城市里的中高端人群。
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还是出乎他们自己的预计,目前要准确说出他们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时间短暂停止,因为他们一刻也没有放慢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每月、每季度的数据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美妙的中国之旅2006年的中国,对于星巴克与哈根达斯来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跨国餐饮企业中国本土化研究以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为例

3、本土化渠道:除了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外,跨国餐饮企业还应积极拓展中 国市场的新渠道。例如,进驻电商平台、发展线上订餐业务等。
4、强化合作关系: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跨国餐饮企业在 当地市场站稳脚跟。这涉及到与房地产商、商场、超市等合作。
5、注重品牌推广:跨国餐饮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 参加公益活动、节日庆典、赞助文化活动等。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未来的跨国餐饮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本土化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 背景下,企业应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消费者行为研究,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产 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和合作伙伴,拓 展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2、营销本土化
麦当劳在中国的营销策略也充分体现了本土化的特点。例如,麦当劳通过与 当地社区合作,举办各类社区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此外,麦当劳还通过与当 地文化、体育活动结合,推出限量版纪念品等方式,提高品牌认同度。
3、人力资源本土化
麦当劳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地人才,提高员工的本土化程度。例如,麦当劳在 中国设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提供各类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 力。此外,麦当劳还积极推动本地人才晋升,提高员工的本土化程度。
谢谢观看
其次,在菜品设计方面,星巴克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推出了不少 新品,如“中式点心”、“水果茶”等。这些新品的研发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 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星巴克的菜单选择。
最后,在店铺形象方面,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店铺设计上保持了一贯的简约 时尚风格。同时,星巴克还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增加了更多的绿色植物和当地 文化元素,如“江南水乡主题店”、“北京胡同主题店”等。
哈根达斯VS和路雪(关于两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及相同的地方)

哈根达斯VS和路雪(关于两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及相同的地方)两个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大致如下:1,哈根达斯走的是打造金字招牌走高端奢侈品的路线;和路雪走的是较为亲民路线。
2,目标客户不同,随之市场定位也相应有所不同。
3,扩张、抢占市场的着手点不同。
4,广告宣传、销售手段各异。
相同之处呢,看完以下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二者其实在营销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那就是尽可能在这个行业内,发挥自身定位优势,巩固其垄断性地位。
实际上,这两大寡头也真正做到了。
以下是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说--《哈根达斯“奢侈品”的制胜之道》哈根达斯是1989年从欧洲起步的高档冰激凌品牌,它的价格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
在美国本土,和路雪和哈根达斯是同档次的,但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品牌可与哈根达斯相比。
在中国市场上,要论价格,哈根达斯毫无优势可言。
哈根达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缘"火锅一般在120-160元,饮料60-70元不等。
但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在中国成了顶级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时尚生活标志。
高端的消费者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
哈根达斯硬生生地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挖了一块地,其"奢侈品"营销手段的成功已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和金发碧眼的老外是时尚的代言人。
于是,哈根达斯就邀请这些人参加特别活动,吸引电视台、报纸的视线,争相报道,一举把"哈根达斯"定义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
一批在哈根达斯有过"高贵时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传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拥而至。
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口碑宣传的手法被业内认为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制一番,从未失手。
哈根达斯案例材料

正文冰激凌作为即食性的时尚食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消费者喜爱,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制造商,以和路雪闻名,雀巢公司紧随其后。
哈根达斯1989年从欧洲起步,以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的价格(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通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为顶级冰激凌品牌。
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9年,已分别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南京等地开设25家连锁分店,以“纯天然原料加工”,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虽然从来没有大张旗鼓的做过广告,但是每一个小资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促成多少热恋中男男女女的消费动力,成为人们心目中幽雅、情趣、甜蜜的代表,是冰激凌消费的圣地。
哈根达斯冰激凌究竟靠什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呢?市场定位哈根达斯的中国策略完全沿袭了欧洲的传统,是极品的冰激凌。
产品定位是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的群体,如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情感路线。
哈根达斯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人,重金礼聘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
最初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认真地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
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
随着第一批过完“高贵时尚生活”的人的口碑宣传,很快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骛,蜂拥而至。
利用口碑的乘数效应,达到引爆点从而领导流行。
营销策略产品:以纯天然的原材料制造,进入中国的所有产品都是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冰淇淋的包装盒是在法国印刷制作的,所有的冰淇淋都是包装好再运到中国来的,以全球统一的新鲜、天然的口感来让中国的消费者无法抗拒。
尽美的口味,更美的寓意呈现给一贯注重精致生活品位的你。
哈根达斯:从地摊货

变成 一个 国际性的事 件。
今 ,中 国成 为 哈根 达 斯 除美 国 以外 门
企业大 了不能失去 “昨天的能力”
第3个 阶段 是扩 张 。哈 根达斯 在这
店最 多 的市 场 ,仅销 售 额 就 占全 球 的
哈 根达斯 在 中国20多年 ,经历 了5 个 阶段 开 始 有 了一 定 的 规模 效 应 , 门
也 不 断 落地 ,这 时 候 需要 一 定 的组 织 型 ,尤其 是 千 禧 一 代 消费 者 ,他们 更 合 作 的冰 淇 淋蛋 糕 也 卖得 非 常好 , 同
就 是 :做 最 好 吃 的 冰淇 淋 。 但一 直 到
在 中 国 , 哈 根 达 斯 还 创 新 了一 行效率 出现 了 问题 。
1961年 ,他 才拥 有 属于 自己的 冰淇 淋 系 列 独 具 特 色 的 产 品 , 比如 月 饼 冰
2oo5年 哈 根 达 斯 在 深 圳 因 发 生
有 店 ,但其 实 它最 大 的 销 售 渠道 不 是 别是 中国 团 队 的组 织 架 构非 常 灵 活 , 上 ,否 则盈 利模 式跟 不上 企 业 经营 发
店 ,而 是从 门店开 始 ,进 入 礼 品 、零 对 市 场 变 化 的 反应 非 常 灵敏 ,做 了 很 展的 步伐 。
售 、餐饮 等 渠 道 ,包 括 影 院 、高 铁 、 多 本土 化的创新 。
42 成 功 之道
图资本 编辑一麦楚琼
从地摊 起家 到奢侈 品
从 整 体 看 , 哈根 达 斯 的 利润 只 有 不 够 大 ,而 且 季节 性 非 常强 ,管理 和
哈 根达 斯 的 创始 人 马特 斯 ,1921 三 分 之 一 来 自门店 ,三 分之 二 是 从 其 市场 营销 成本很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中秋节前,哈 根达斯推出的独具创 意的“月饼冰淇淋”。
谢谢观赏!
哈根达斯在中国
哈根达斯在国外
3. 针对目标群体,制作具有针对
性的广告,不做大众化广告
哈根达斯的高消费定位使得它 的目标群体小得多,所以它很 少在电视上播放广告,只在特 定的媒体中播放品面广告。使 得它在一般市场大众心目中被 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对它更有 一种好奇心,更增加其“高贵 ”感。
4.美国空运的冰淇淋,法国印刷的包装盒——体现小资式精
致品味
在中国销售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全部采用纯天然材料在欧 美制作而成,包装盒是法国印刷的,包装好后再空运到中 国来。这无疑提升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也会使消费哈根达 斯冰淇淋的顾客更产生一种物有所值的心理:虽然贵了点 ,但我吃的冰淇淋是正宗的外国货。
同时,哈根达斯在对冰淇淋 的质量方面有着高要求,哈根达 斯坚持采用优质的纯天然材料制 作冰淇淋,哈根达斯大中华区总 裁记者问道是否考虑在中国建立 加工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时直言 道:“由于哈根达斯冰淇淋对于 原料鲜奶和奶油的品质要求非常 高,目前中国的奶源质量虽然在 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我们的要 求,所以说我们近期还没有打算 在中国进行制造哈根达斯。”对 质量的高要求,使哈根达斯的在 消费者心中“尊贵”更显。
哈根达斯在中国的成功之路
哈根达斯
1921年鲁本.马特斯研制出一种纯天然的 美味冰淇淋。
• 1961年,鲁本.马特斯将这种冰淇淋正式 命名为“哈根达斯”,并在美国正式上市 。 • 1983年,哈根达斯首次涉足海外市场进入 新加坡和香港,并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在 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产品登陆。 • 2001年,哈根达斯成为美国通用磨坊旗下 品牌。 • 现今,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兼程,哈根 达斯已在全球55个国家开设了700多家 专卖店和几万家零售点,被称为“冰淇 淋中的劳斯莱斯”
• 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冰淇 淋市场的售价是普通冰淇淋 的5—10 倍,在如此悬殊的 价格差距下,哈根达斯还是 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成为 了中国市场内当仁不让的冰 淇淋奢侈品牌 • 哈根达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呢?
哈根达斯——奢侈的甜蜜
哈根达斯在中国的产品定位于追求“高贵”的消费 心态的消费群体,成为了一种“甜蜜的奢侈品”
1 .哈根达斯,开创潮流
哈根达斯将自己在中国的产品定位于一种时尚的“高 贵”消费,目标消费者是中国新一代追求时尚和精致的年 轻人。 为了让中国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情感 路线,它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 人,重金礼聘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让哈根达斯冰 淇淋开创了追求精致时尚小资生活的潮流。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最初切入上海市场时,哈根达斯认 真地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 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 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 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 ,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 轰动。随着第一批过完“高贵时尚生活”的人的口碑宣传 ,很快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骛,蜂拥而至。利用口碑的乘数 效应,达到引爆点从而领导流行。
பைடு நூலகம்
5.哈根达斯——浪漫的代名词 “爱他,就请他吃哈根达斯”短 短的一句广告词,配合着哈根达 斯极富温情的广告和哈根达斯每 年在情人节时的大量活动使哈根 达斯成为了无数少女心中浪漫和 爱的代名词,也使得哈根达斯在 消费者心中的情感价值得到了升 级,一旦和爱情搭上了边,那么 稍微贵点也是值得的。
6.哈根达斯的本土化策略
2. 与一般冰淇淋品牌进行销售上的
明显区分
1)哈根达斯自设专卖店,将自 己的店设在市区繁华的时尚地段 ,店内设计大下本钱,努力营造 能够吸引爱慕时尚、追求高贵体 验的消费者的高档雅致的氛围。
• 2) 在零售上,哈根达斯虽然也 进入超市销售,但哈根达斯在中 国不和普通冰淇淋混在同一个冰 柜里销售,而是设立了自己独立 的专用冰柜将自己和其他品牌的 冰淇淋做出划分,满足了消费者 追求高贵品牌的心态,营造了品 牌的高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