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_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精神分析疗法1.理论基础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⑴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⑵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
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⑶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⑷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2.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3.心理治疗的原理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
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
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4.心理治疗的方法⑴梦的分析。
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一理论对于理 解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观点
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所驱动的,这些欲望 和冲动受到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派 •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法 • 古典精神分析应用领域探讨 • 批判与反思:古典精神分析局限性及挑战 • 未来发展趋势:整合与创新
0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 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旨在探究人类心 理深层的无意识和动机。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领导更好 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构建健康的 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创新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远程技术 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精神分析治疗可以通过远 程视频等方式进行,为患者提 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途径。
量化和标准化评估 工具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心理状态,未来将开发出 更加量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提高治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象。
03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 法
自由联想技术
自由联想概念
自由联想是一种让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技术,通过引导患者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内容,包 括回忆、幻想、感受等,以揭示潜意识的冲突和动机。
实施步骤
首先,治疗师会要求患者放松身心,然后让患者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不加以评判或打断。治疗师会倾听并记录患者 的陈述,通过分析其中的主题、情感和象征元素,来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所在。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5篇)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5篇)第一篇: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他的早期的理论是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
前意识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个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
后期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
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以性心理为主线。
以性心理发展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他所用的研究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他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病态人格的心理分析。
新精神分析是在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有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弗洛姆等人。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
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菜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
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现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第2讲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本文由ginawush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二讲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以潜意识为基石的人格结构论 以性本能为核心的人格动力过程论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研究方法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简评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经历 1.1856年5月6日生于原奥地利的 年 月 日生于原奥地利的 一个小镇(现为捷克) 一个小镇(现为捷克)的一个 犹太家庭, 年迁往维也纳。
犹太家庭,1860年迁往维也纳。
年迁往维也纳 2.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里曾解剖了400多条雄性 大学里曾解剖了 多条雄性 鳗鱼以研究性器官的精细结构, 鳗鱼以研究性器官的精细结构, 这是他第一次致力于性的研究。
这是他第一次致力于性的研究。
后来还成为布鲁克的助手。
后来还成为布鲁克的助手。
3.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由于经济原 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因他转向临床医学, 因他转向临床医学,并结识了著名医生布雷尔和 一个重要的病人安娜(原名贝尔塔)。
一个重要的病人安娜(原名贝尔塔)。
4.1885年弗洛伊德前往法国跟沙可学习,这使他有机 年弗洛伊德前往法国跟沙可学习, 年弗洛伊德前往法国跟沙可学习 会观察和学习沙可在治疗癔症时使用的催眠。
会观察和学习沙可在治疗癔症时使用的催眠。
在 一次欢迎会上,他注意到沙可的发现, 一次欢迎会上,他注意到沙可的发现,即某些精 神病人的障碍都有性的因素。
神病人的障碍都有性的因素。
这给他以重要的启 发和鼓舞。
发和鼓舞。
5.从巴黎回来后,弗洛伊德采用催眠术治疗精神病人。
从巴黎回来后, 从巴黎回来后 弗洛伊德采用催眠术治疗精神病人。
人格心理学 古典精神分析

2、性本能
人格结构内部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示意图
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憎恨父亲 求生欲望
去食品市场 离家出走 神经症
偷吃别人东西是犯罪 仇恨父亲是罪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
三 冲突、焦虑与防御机制
平衡 不平衡 心理焦虑
冲突
人格分裂与精神障碍
焦虑
1.现实焦虑
2.神经质焦虑 3.道德焦虑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一、性、力必多、动欲区
1.性:广义—直接的生殖活动+与间接方式发泄性冲
动的 活动,它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即力必多。
狭义—生殖活动
• 2.婴儿的性与成人的性的区别:
a.性的最敏感区是口腔、肛门等能获得性快感的 主要区域; b.性欲的目标是带来性快感的活动;
c.倾向于自恋,依靠通过刺激自己身上的动欲区
第二节 以无意识原欲未核心的 人格动力结构
• 一、人格结构说的发展过程
前期:两部人格结构观--无意识、 前意识、意识 后期:三部人格结构观—本我、 自我、超我
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意识
• 组成成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 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组成。
• 特点: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超我
A.超我: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道德的化身 B.成分:自我理想&良心 C.办事原则:道德原则 D.作用: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求限制奔 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
三部人格结构理论
结构 本我(id) 来源 特性
天生、本能、冲动 •是人生綿延不息的动力 的欲力(libido) •依照「快乐原则」行事
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 无意识与前意识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无意识的东 西受检查作用不能进入意识领域。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

神经症患者常常通过自我克制、自我限制等方式来压抑性欲,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冲突,进而引发各种心理症状。
05
自我、本我、超我的关系
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本我和超我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机制。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并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精神疾病的根源
精神疾病的根源通常与潜意识有关,通过深入探索潜意识的内容,可以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并寻求治疗的方法。
03
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
自由联想的概念
自由联想: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种技术,指在分析师的引导下,让患者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受任何限制。自由联想的目的是揭示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从而帮助患者自我理解和治疗。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过度强调潜意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忽略了意识层面的影响和作用。
忽视社会文化因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个体心理的关注较多,对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关注不足。
治疗过程漫长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过程较长,需要耐心和毅力,对一些急性心理问题可能不适用。
梦的解析理论
梦的解析: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种技术,指通过分析梦境的内容来揭示患者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梦境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解析梦境,可以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情感。
梦的象征意义
梦的象征意义:指在梦境中出现的各种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梦境中的元素通常被视为象征性的符号,代表着患者潜意识中的欲望、情感和冲突。
理论核心观点
02
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那些被压抑的、无法被意识觉察的心理活动和经验。
《古典精神分析》课件

领导力发展
通过精神分析视角,培养 企业领导者的洞察力和情 感智慧,提高领导效能。
组织文化构建
借鉴精神分析理论,塑造 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增 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
总结词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分析心 理学方法而著称,这种方法强调对梦境 和象征的解析。
VS
详细描述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对梦境的解 析、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和绘画等艺术形 式的分析。这些方法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 己的无意识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成长 和治疗。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以其独特和 创新的方法而受到广泛认可。
05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现代 应用
古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1
02
03
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深入探索来访者的潜 意识,解决心理问题和促 进人格成长。
心理动力学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解释 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在动力 和动机。
自我认知
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内心 世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 我理解。
古典精神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总结词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共享的无意识经 验与他人和世界相连。
详细描述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灵中一种深层次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结构。它由 遗传的、普遍的原型构成,这些原型在个体的梦中、想象和象征中表现出来。集 体无意识理论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共享的经验和象征与他人和世界相连。
同和归属感。
社会利益理论强调个体在追求个 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
利益。
通过合作和互助,个体可以克服 自卑感,实现自我价值。
人格心理学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根源
(一)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无意识概念:意识等差——意识阈限——冰山理 论
心理动力观:单子的活动——观念上升到阈限之 上(观念间的冲突与抑制)——潜流的推动作用 (心理能量)
其他:非理性主义思想;意动心理学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
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包 括生物能和心理能,心理能的实质是本能冲动,主 要是性冲动(里比多)。 生物学:进化论——重视本能;
内
容
原
则
作
用
具有“稽查者”的 作用
二、本我、自我、超我
后期,弗洛伊德取消了检查作用的概 念,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的概念。
本我
本我——人的动物性。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 望、冲动。人格中最难接近、最有力的部分。 作用: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 神能量(里比多),并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 我提供能量。
第11章 性爱心理学 第12章 赴美讲学 第13章 纽伦堡大会 第14章 阿德勒与斯泰克尔 第15章 揭示迷信的心理根源 第16章 “皇太子”荣格 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章 二十年代的理论建设 第19章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20章 对下颚癌进行顽强搏斗
弗洛伊德的著作 《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 《梦的解析》(1900年) 《性欲理论三讲》(1905年) 《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 《论无意识》 (1915) 《超越快乐原则》(1920年)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1926)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西游记》与精神分析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独特创见。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
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
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