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轻木手掷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规则

合集下载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5篇范例]第一篇: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手掷模型滑翔机的调整与试飞一、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飞机模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欲。

2、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会根据对模型飞行姿态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调整手段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回顾复习:模型飞机各操纵舵面的名称与作用1)副翼——机翼后缘靠外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副翼,右边的称右副翼。

它们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横向转动操纵。

2)襟翼——机翼后缘靠内侧的活动部分,左边的称左襟翼、右边的称右襟翼。

它的作用是增加机翼的升力。

3)升降舵——水平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一般没有左右之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俯仰转动操纵。

4)方向舵——是指飞机垂直尾翼后缘的活动部分。

它的作用是对飞机作方向转动操纵。

2、直线飞行调试示范活动过程介绍:手掷起飞→飞行观察(轨迹、姿态)→分析原因→调整→再试飞,观察效果示范步骤:1)小动力手掷模型。

2)观察模型飞行轨迹和姿态。

假设模型偏航,同时快速下沉。

3)分析原因偏航的可能原因:1横侧不平衡;2方向不平衡⌝下沉的可能原因:1重心位置太靠前;2水平尾翼安装角太大 4)调整方法探讨⌝在实施调整前,必须先制定调整方案。

当模型同时存在几个问题时,首先要分清主次,找出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先行解决。

其它次要的问题暂时撇开。

⌝等主要牙盾解决后,再看留下的问题。

如果问题还不止一个,那么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分清主次矛盾,按照先主后次的步骤,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模型飞行调试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实施调整措施。

6)再试飞,观察调整结果。

7)把调试过程填入下表飞行调试实验情况记录表3、学生操练活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解剖4、效果检验组织若干学生飞行演示5、教师总结调试的步骤和方法6、课后探究探索盘旋飞行的调试方法,自制飞行调试实验表,把调试内容、方法、过程记载清楚。

容易调整的手掷模型飞机

容易调整的手掷模型飞机

容易调整的手掷模型飞机
谭万成
【期刊名称】《科技辅导员》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竞直线距离手掷模型飞机,是中小学开展的普及型航空模型活动之一。

比赛规则规定其最大质量15克。

在宽15米无限延长的长方形场地上,从起掷线顺风和逆风各掷一次距离之和为一轮成绩。

比赛时一般进行两轮,取其中最好一轮成绩为运动员比赛成绩。

并要求模型在滑翔飞行中或落地时不得翻转90°以上,否则判为0分。

掷出后降落在宽15米长方形场地内为有效;如飞出场外,可在2分钟内再次手掷,直到取得有效成绩为止。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谭万成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教育学院小教大专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75.3
【相关文献】
1.让“火鸟”飞上蓝天:电动遥控模型飞机的飞行调整方法 [J], 北斗
2.提高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成绩的几种辅助训练手段 [J], 金飞
3.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出手速度的训练 [J], 朱军
4.制作KFM翼型手掷模型飞机 [J], 关尔阳;
5.“天鹅-8号”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飞行与调整 [J], 李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调试和放飞

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调试和放飞

橡筋飞机模型的制作和调试和放飞一、减轻重長以“迎春杯”空模为例:飞机模型重20克,2.8克的橡筋皐掉后,飞机模型重17.5克。

通过我去掉起落架,削减机身、翼台、机头等,将重長减少到10克以下。

这样一来,本来用四月殳普通橡筋驱动,此刻,用两月殳普通橡筋也可以驱动了,本来用四股入口的橡筋驱动因难,此刻,用四般入口的橡筋驱动足足有余。

具体的改良:一、机身要长而细。

原来的空模要加一个塑料尾翼连接件,有了细而长的机身,就可以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别商直接用双面胶黏糊在机身上。

二、将塑料挂钩去掉,用502胶水将钩状的轻而薄的木片粘在机身左侧。

在黏糊水平尾翼的机身上钻一个小孔,用一根极细的入口橡筋扣住挂钩出口,免适当空模在高空橡筋全数释放完毕的时候橡筋脱着,失去平衡而急速下滑。

缺点是挂钩不能够前后移动,用来调节前后的重心,和调节橡筋的松紧度。

咱们可以用移动大机翼前后的位直和带好不同长度的橡筋来解决问题。

3、减轻翼台。

减小后,宽度从原来的30毫米,减少到12毫米,侧面形状由一个横卧的“日”宇变成“n”宇,重長不到原来的一半。

4、螺旋桨、桨轴和他们的连接件都可以削薄和剪短。

二、找正重心一、左右的重心。

若是空模是左旋的,为了维持左右平衡,左面的机翼可以向左侧多伸展一点点。

这个经验是从一种室内飞机模型的样于中取得的。

二、前后的重心。

空模主如果前后的重心难以字握奸,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就要进行适当的调节。

比如:挂钩的位萱决定了橡筋的长短,而橡筋并非越长越好,所以,挂钩也并非越后面越奸。

我的经验是挂钩安装在垂直尾翼的结尾比较奸,大约30毫米处:既能肓效地利用机身,悬挂足够的橡筋,同时又能尽可能减少阻力。

若是橡筋有限制的话,可以适本地将挂钩安装在前面一点。

若是是限制2克的话,挂钩大约在26毫米处。

三、优化形状一、空模的形状一般指机翼、尾翼和螺旋桨的形状。

由于是套材,咱们在制作空模的时候,主如果调整机翼的形状:不能为丁增加升力弄得太弯,增加丁空模的阻力;也不能为了减少阻力,弄得太平,弯度不适当,就不是一个奸的空模。

手掷模型飞机

手掷模型飞机

手掷模型飞机
手掷模型飞机,顾名思义是靠手和臂的力量把它投向空中而使之飞行的小飞机。

这种小飞机可以分两类项目进行比赛,一类是比赛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简称手掷留空),另一类是比赛飞行直线距离(简称手掷直线)。

【教学内容】手掷模型飞机
【模型名称】纸质战斗机手掷模型飞机(4架)
【工具准备】裁纸刀、剪刀、木锉、砂纸、双面胶、透明胶条、乳胶【教学难点】机头配重和升降舵要多次调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制作完成的模型飞机
二、指导学生制作模型飞机
(一)出示模型飞机的各部分零部件。

1、纸板图形
2、木质机身
3、配重材料
(二)组装模型飞机。

1、按图样剪下纸板图形,保证机翼、舵面平整,不要乱折。

2、打磨木质机身,平滑无毛刺。

将机翼尾翼粘在机身上,对称平整。

3、安装配重材料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调整与试验
1、手掷滑翔试飞
各舵面的作用
小飞机的飞行调整原则:
A水平舵面管升降,上舵上飞,下舵下飞。

B垂升舵面管方向,左舵左飞,右舵右飞。

C副翼负责调升力,翼面下弯升力大。

手掷飞机的方法
【注意事项】投掷技巧要反复练习,找感觉。

2013年昆山中小学生航模比赛规则手掷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赛1

2013年昆山中小学生航模比赛规则手掷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赛1

2013年昆山市中小学生航模比赛规则一、手掷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赛1. 定义:指以手掷使模型升空,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2. 技术要求:最大飞行重量20克,最大翼展300毫米。

3. 留空时间:每轮最长测定时间60秒。

4.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排定名次;较高一轮成绩相同,则另一轮成绩高者列前;如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5. 比赛不设助手。

二、牵引模型滑翔机竞时赛1. 定义:指运动员通过牵引线牵引使模型升空,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2. 技术要求:最大翼展650毫米;最小飞行重量30克,牵引线加5牛顿拉力后的最大长度15米。

3. 留空时间:每轮最长测定时间60秒。

4.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排定名次;较高一轮成绩相同,则另一轮成绩高者列前;如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5. 每名运动员可以有一名助手进场协助放飞模型。

三、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竞时赛1. 定义:指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2. 技术要求:最小飞行重量16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2克,可以使用进口橡筋。

3. 留空时间:每轮最长测定时间60秒。

4.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排定名次;较高一轮成绩相同,则另一轮成绩高者列前;如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5. 每名运动员可以有一名助手进场协助,但不得绕橡筋和放飞模型。

四、电动自由飞竞时赛1. 定义:指以电动机提供动力,由空气动力作用在保持不变的翼面上而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

2. 技术要求:P1E-l 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为1.5伏充电电池。

充电时间60秒(充电电压不大于6伏)。

3. 留空时间:每轮最大测定时间60秒。

4.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排定名次;较高一轮成绩相同,则另一轮成绩高者列前;如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5. 比赛不设助手。

五、遥控电动模型直升机特技赛1.定义:指靠绕名义上的垂直轴旋转的动力驱动旋翼系统而获得升力和水乎推力并由运动员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的模型飞机。

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普及级)

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普及级)

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普及级)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普及级)普及级航空航天模型的分类与分级一.自由飞模型飞机类(P1类)牵引模型滑翔机 P1A-1 PLA-2橡筋模型飞机 P1B-0 P1B-1 P1B-2 活塞式发动机模型飞机P1C-1 P1C-2室模型飞机P1D-0 P1D-I P1D-2 电动模型飞机 P1E-1 PIE-2 橡筋模型直升机P1F-1 P1F-2二氧化碳气体动力模型飞机软弹射模型滑翔机 P1R手掷模型滑翔机P1S-0 P1S-1 P1S-2 弹射模型滑翔机P1T-1 P1T-2橡筋伞翼模型飞机 P1Y二.线操纵模型飞机类(P2类)线操纵竞速模型飞机P2A-1 P2A-2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P2B-0 P2B-1 P2B-2 P2B-3 线操纵小组竞速模型飞机 P2C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P2D线操纵电动特技模型飞机P2E-0 P2E-1线操纵甩动特技模型飞机P2S线操纵风动特技伞翼机P2W-1 P2W-2三.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类(P3类)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 P3A-1 P3A-2 P3A-3无线电遥控牵引模型滑翔机P3B-1 P3B-2 P3B-3无线电遥控模型直升机P3C-1 P3C-2 P3C-3 无线电遥控山坡模型滑翔机P3F无线电遥控空投模型飞机 P3K无线电遥控特定模型飞机 P3S无线电遥控弹射模型滑翔机P3T四.像真模型飞机类(P4类)自由飞行像真模型飞机 P4A-1 P4A-2线操纵像真模型飞机P4B-1 P4B-2无线电遥控像真模型飞机 P4C-1 P4C-2五.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飞机类 (P5类)无线电遥控电动特技模型飞机P5A-1 P5A-2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滑翔机PSB-1 P5B-2 P5B-3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直升机P5C-1 P5C-2无线电遥控电动绕标竞速模型飞机P5D-1 PSD-2六..外观像真航空航天模型类 (P6类)七..指定模型飞机类 (P7类)八..非常规模型飞机类 (P8类)九.航天模型类 (S类)S1 高度模型火箭 S1A S1BS2 载荷模型火箭 S2A S2BS3 伞降模型火箭 S3A/2 S3AS4 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 S4A S4BS5 像真高度模型火箭S5A S5BS6 带降模型火箭 S6AS7 像真模型火箭 S7S8 遥控火箭推进模型滑翔机S8D S8ES9 自转旋翼模型火箭S9A S9BS10 柔性翼模型飞机S1OA S1OB竟赛的一般规则一.各级竞赛可按年龄段、学龄段、性别分组进行。

小学手掷纸飞机模型留空时间比赛

小学手掷纸飞机模型留空时间比赛

小学手掷纸飞机模型赛
2011年3月23日我校举行了第二届坑头小学手掷纸飞机模型留空时间比赛,为学校的科技活动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欢乐,也提高了全校师生对科技活动的热情。

所有的参赛选手集中在学校的操场进行比赛。

全校的师生都观看了比赛,比赛场面异常热闹。

比赛规则:每班3人,每人带已折好的2架纸飞机,留空时间作为成绩,比两轮。

(折法可以查阅网上资料)
比赛要求:(1)A4纸(2)纸飞机只能通过折叠而成,不能撕裂、粘贴、切割、装订或填装其他物品。

(3)制成的纸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

同学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训练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校将继续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促进校学生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飞行

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飞行

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飞行训练方案知识背景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既是航空模型活动中的一个普及项目,又是一种特技飞行项目。

作为特技飞行项目。

不但要了解模型飞机的基本飞行原理,还要熟悉飞机飞行时控制原理及操纵方法。

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飞机能按自己的心愿来飞行,对航空爱好者是充满吸引力的。

本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飞行训练效果,且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方案一、活动内容和目标学习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了解特技飞机的控制原理和操纵方法,掌握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的飞行技巧。

吸引学生爱好航空事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将来学习遥控特级模型飞机的操纵技术打下基础。

二、活动课时四至十课时。

三、适用对象小学生至高中生都可参加。

四、活动准备实行本方案活动时,需用几个类似呼啦圈的大圆圈,布置在训练场地上。

两个圈一组,分别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另外每一名学生需一架手掷模型滑翔机套材。

五、活动过程第一阶段:1.辅导学生制作一架手掷模型滑翔机。

2.讲解滑翔机的基本飞行原理,以及特技飞行的控制原理和操纵方法。

第二阶段:1.确定飞行的特技动作并写好动作要领。

可飞行的特技动作主要有下列几个:A.水平直线飞行;B.横滚飞行;C. 盘旋飞行;D正斤头飞行。

2.在练习场地上布置好六个类似呼啦圈的大圆圈。

把六个圆圈按训练要求两个一组布置在场地上。

第一组两个圆圈互相平行,与地面垂直,圆心离地面约1.5米,两圆圈相隔5米左右。

作为A和B两个特技动作训练用。

第二组两个圈互相垂直,与地面也是垂直,圆心离地面约1.5米,两圆圈相隔3米左右。

作为C特技动作训练用。

第三组两个圈也互相垂直,第一个圈与地面垂直圆心离地也是1.5米,第二个圈与地面平行,且与地面的距离较大,约二至三米,作为D动作训练之用。

3.手掷特技模型滑翔机的手掷方法需经过反复多次训练,才能掌握要领。

老师应耐性的从手掷姿势、用力大小及用力方向等几方面来辅导学生。

4.特技飞行动作训练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老师可以在飞行训练中穿插讲解控制原理和模型调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