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意向情况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究生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受到地域和学校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考研的意向和态度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考研意向,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考研意向,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学业成绩、专业倾向、对考研的态度和意向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然后,选择了若干所地方本科院校,从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样本,共计发放了1000份问卷。

通过学校老师的协助,我们成功回收了90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考研意向。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比50%,女生占比50%,呈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性别比例。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25%,大二30%,大三25%,大四20%。

可以看出,大多数调查对象为大一和大二的同学。

2. 学业成绩在学业成绩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的综合成绩在80分以上,其中有10%的学生综合成绩在90分以上。

这表明参与调查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整体来说学业成绩较为优秀。

我们还发现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研究生。

3. 专业倾向在专业倾向方面,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和认可程度较高。

近80%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自己所学专业,而只有2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太满意。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还是比较认可的。

4. 对考研的态度和意向我们对于学生对待考研的态度和意向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约60%的学生对于考研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

考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唯一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考研信息,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对考研的认知、动机、准备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侧重于了解大学生考研的个性化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1.考研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学术研究、逃避就业压力等。

其中,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学历对于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

2.考研准备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在考研准备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系统性的复习计划、学习效率低下等。

这可能与大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规划能力有关。

3.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如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录取规则等。

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考试成绩。

4.心理压力大:访谈中发现,一些考研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期望、自我期望和同辈压力等方面。

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考试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完善考研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考研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考研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考试动态、经验分享等,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考研动态。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高校应关注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4.个人层面: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了解考研政策,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升,大学生考研已成为众多学子的重要选择。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考研意愿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

本报告基于调查结果,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考研辅导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广大大学生在规划自身学术发展路径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地域的大学生群体,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变量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

接下来,本报告将分别从考研意愿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大学生考研意愿分析。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我们向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高校发送了电子问卷链接,邀请大学生参与调查。

在线问卷的设计涵盖了考研意愿、动机、备考情况等多个维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考研心态。

为了获取更丰富的数据和信息,我们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我们选择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通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了解他们的考研意愿及其背后的原因。

在样本选择上,我们力求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样本覆盖了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类型(如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我们还特别关注了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以更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考研意愿。

最终,我们共收集到有效问卷份,访谈记录份。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大学生考研意愿的调查报告。

三、大学生考研意愿现状分析近年来,大学生考研意愿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考研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通过考研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精选7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1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

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

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

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就业与考研的比例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

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

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

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动机、准备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分析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看法和准备情况。

2、访谈: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思考和实际经历。

3、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考研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1)支持考研:约60%的大学生表示支持考研,认为考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反对考研:约30%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考研,认为考研压力较大,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中立态度:约1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对考研持观望态度。

2、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1)提升学历:约7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约50%的大学生认为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3)追求学术兴趣:约2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兴趣,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3、大学生对考研的准备情况(1)准备充分:约4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包括复习计划、资料收集等。

(2)准备不足:约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准备不足,需要加强复习和资料收集。

(3)无准备:约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尚未开始准备考研。

4、大学生对考研面临的困难(1)学习压力:约6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压力,需要克服时间管理和心理压力。

(2)经济压力:约4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是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

(3)就业压力:约3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也是影响考研决策的一个因素,担心考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分析讨论1、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1)高等教育普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考研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研意向调查与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许多本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考研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

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进行考研意向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考研意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随机选择了200名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作为样本。

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考研的意向以及影响考研意向的因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 考研意向分布根据调查结果,有57%的学生表示有考研意向,其中42%的学生有较强的考研决心,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另外15%的学生表示有考研的想法,但还没有明确的决定。

2. 影响考研意向的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影响考研意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兴趣和专业发展:有6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通过考研进一步深耕该专业。

(2)就业压力:有29%的学生表示担心就业压力,认为考研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3)家庭因素:有11%的学生表示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希望他们可以继续深造,因此选择考研。

(4)社会环境:有8%的学生表示受到同学或身边的人的影响,因此有考研的意愿。

3. 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影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考研意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和考研意向的增加,意味着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提升,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学生到该校深造。

学校需要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对考研持有积极的意向。

2. 影响考研意向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术兴趣、就业压力、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

3. 考研意向的增加对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针对以上结论,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应该重视学术兴趣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机会,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加对考研的意愿。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对我校本科考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对我校本科考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本科考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了解本科考生的考研意向,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考研辅导与支持体系, 提高考研率。此外,对于有意向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本科考生来说,了解其报考动 因和目标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个人发展路径。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
对我校本科考生考研意向的调查与 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0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
03
三、调查方法与数据 来源
04 四、调查结果分析
05 五、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演示将对本科考生的考研意向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阐述研究目的及意 义,介绍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影响本科 考生考研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本科考生考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未来本科考 生的考研方向提供启示。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全体本科在校生,涵盖各个专业。通过收集他们的考 研意向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三、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主要包括选择题和开 放式问题,用于收集考生们的考研意向、专业选择、院校选择等信息。个别访谈 则针对问卷调查中的部分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准确地分析数据。
根据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我们提出以下针对本科考生考研的意见和建 议:
1、加强对本科考生的考研指导。高校应从低年级开始,对有意向报考研究 生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考研流程、选专业、选院校等方面的 信息,提高考研成功率。
2、提供多元化的考研支持政策。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奖学金、 助学金等政策的覆盖面和力度,减轻优秀本科考生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的报考 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建筑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学时实践活动登记表
填表时间: 2017 年 4 月24 日班级通信151 小组组长刘卓
小组成员签名实践时

4 月22日— 4月
23日
实践形

社会热点问题观察与思考
论文名称大学生考研意向情况调查分析
实践地点山东建筑大学
实践所做的的主要工作1、问卷调查
2、抽样采访
3、数据统计
实践成果:将论文用A4纸打印附后
指导教
师打分签名:(盖章)
年月日
大学生考研意向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日益激烈,我们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庸和被忽视,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学历条件提高,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加入考研大军。

对当前大学生考研热现象,关系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甚至影响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本文就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倾向问题,对本学校的各年级段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了解程度,和是否选择考研的一些影响因素。

同时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

本次调查就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倾向问题,对本学校的各年级段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旨在深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了解情况,以及了解本校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倾向,了解本校大学生考研的真实现状,和选择考研的一些原因。

同时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呼大学生。

调查工作结束以后,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汇总。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100份,有效样本92份,有效率92%。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但因样本容量仅限于本校学生,而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次调查数据仅供参考。

一、调查内容
年级:系别:
性别:专业:
你有考研的打算吗?
A.有
B.没有
如果有继续回答:
1.你选择考研,原因是:
A.个人高学历崇拜
B.有助于好工作的选择
C.家人希望
D.逃避进入社会就业
E.随大流
F.学术热爱
2.你已决定考研,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
A.尽自己最大努力,努力考上
B.会尽力,但不会太在意结果
C.一般对待,当做一次严格的测试
D.其他
3.你认为应该什么时候准备考研?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4.你选择考研的专业时注重什么?
A.个人喜好 B.就业前景 C.难以程度D.其他
5.考研会选择的学校?
6.影响你选择学校的因素:( )
A.学校所在地
B.学校排名
C.个人能力
D.其他人的意见
7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 )
A.对学校的了解不够,信息量少
B.自身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
C.对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课缺乏了解
D.不知道怎样合理规划自己的考研生活
F.考研生活太苦,怕自己意志力不够而坚持不到最后
G.担心考不上,将失去找工作的好机会
H.起步太晚,怕时间来不及
8.你将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些困难?【可多选】( ) A.要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整
B.做一个详细的计划,并且努力去实现
C.在备考中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
D.仔细全面的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培训机构E.其他
9.考研你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吗?( )
A.不会。

B.没想法,看那时候的就业情况。

C.会
10.觉得考研哪个科目最难( )
A.政治
B.英语
C.数学
D.专业
E.其他
11.你认为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
A.就业前景比较好,比本科生好
B.就业前景会很好,因为学历高
C.就业压力仍然存在,毕竟现在研究生也很多
12.你理想的培训机构类型是?( )
A.面试班
B.视频班
C.其他
13.你对考研的了解程度?( )
A.不了解,只知道是一种考试
B.了解一点,知道大概的程序
C.很了解
二、调查数据分析
1、考研原因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约53%(49份)的同学有考研的意向,约47%(43份)的同学没有考研的意向。

根据数据显示,促使同学们打算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严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就业率为87%,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人左右,加之历年来未就业毕业生,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因而一部分同学就打算以读研为跳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以求有一个更高的起点,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

而对于部分打算考研的同学,其做出此决定的原因同样明显。

约55%的同学认为考研更有利于好工作的选择,约27%的同学考研是因为家人的希望,约12%的同学是因为学术的热爱而考研,剩下的6%是随考研大流。

如图
6%
12%
55%
27%
2、考研态度分析
(1)对考研计划
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据调查数据显示只有约39%的同学有一个大略的考研计划,而只有不到8%的同学有较详细考研计划。

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做一步看一步”,对如何着手准备考研没有计划,甚至根本没想过设计计划。

(2)对考研能力把握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约22%的同学认为在考研的准备阶段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做支撑,同时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但约27%的同学也担心在这个阶段自己会因毅力不足、意志不坚而不能专心准备。

只有约18%的同学在考研复习时倾向于选择上辅导班,也有部分同学担心因为复习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和自己实力不足造成考研失利,如图1所示。

同学对自己考研的实力普遍缺乏信心,并且不能保有一个较稳定的心态去准备复习,担心自己可能因各方面的不足而造成考研失利。

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对自身实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在公平的条件下一定能成功。

图1:
良好的心态18份37%
坚持不懈的努力11份22%
毅力不足13份27%
自身能力不足5份10%
其他2份4%
(3)对考研的态度
有了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自身实力缺乏信心,因此,在考研态度上,多数同学选择“尽力而为”就理所当然了。

但还是有将近半数(48%)的同学选择“尽自己最大努力,势必考上”,显示了同学们对读研的炽烈的追求。

对于考研的方向,据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考研时打算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

对比以上数据,显示出同学对于发展自己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知识素养仍怀有很大的愿望。

另外还有约30%的同学希望考到自己本专业的研究生,占有本专业的学习优势,能在专业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

只有极其少数的同学选择时下炙热或冷僻的专业。

总之,经分析论证,我们认为,影响同学们选择是否考研的主要因素只有一个:就业形势严峻。

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同学们或选择读研给自己镀金,或选择尽早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三、调查结果以及建议
1.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打算考研,并打算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做考研复习,而且表示重在考研复习过程,对考研尽力而为,在享受过程的同时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总的来说,之所以多数同学选择考研,仍然是就业的压力引起的。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仍有较多的一部分同学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

选择考研的多数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并不盲从。

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同的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将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2.建议
首先,要对自身和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为何要考研,要有长久的积极性和持续的热情,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专业。

其次,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始终保有坚强的毅力和平和的心态。

最后,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懂得张弛有度。

此外,在准备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各科都要做充分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