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PPT课件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PPT课件
A.玉英 B.小胖子 C.张嘎子 D.小八路
2021/3/25
授课:XXX
5
有一桩事使张嘎子渐渐有些不大耐烦起 来,这就是奶奶天天派他去村边( )
A.放哨 B.放牛 C.拾柴火 D.和小伙伴玩
2021/3/25
授课:XXX
6
故事中“白脖”指的是( )
A.鬼子 B.伪军 C.汉奸 D.财主
2021/3/25
追忆战火中的金色童年
——《小兵张嘎》阅读交流会
2021/3/25
授课:XXX
1
பைடு நூலகம் 序幕
2021/3/25
授课:XXX
2
第一篇章
故事内容,烂熟于心
2021/3/25
授课:XXX
3
张嘎子住的村子叫( )
A.白洋淀 B.鬼不灵 C.芦苇塘 D.小枣庄
2021/3/25
授课:XXX
4
“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 伶俐懂事,伺候老奶奶开心逗乐。”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12
张嘎子养伤的村子叫( )
A.鬼不灵 B.荷花湾 C.孟良营 D.摩云度
2021/3/25
授课:XXX
13
拿笤帚疙瘩下过“白脖”枪的是( )
A.钟亮 B.罗金宝 C.钱区队长 D.石政委
2021/3/25
授课:XXX
14
小嘎子在养好伤归队的路上, 把枪藏在哪?( )
A.屋顶
B. 大杨树下
C.大杨树上的鸟窝里 D.草垛里
2021/3/25
授课:XXX
18
第二篇章
精彩片段,反复咀嚼
2021/3/25
授课:XXX
19
第三篇章
有感于心,化诸笔端

《小兵张嘎》阅读知识点

《小兵张嘎》阅读知识点

《小兵张嘎》阅读知识点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相,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映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馆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像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惹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爱,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还有一次更玄的:正在大伙睡觉的时候,他竟在一旁卸开了两个手榴弹,正要剥那雷管上的铜皮儿,把头一个醒来的人,吓了一身大汗?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要说吗?(引导学生认识嘎子的认真,好奇,对枪的痴迷)2、打架:是啊。

嘎子对枪可不是一般的痴迷。

原著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千般事物之中,小嘎子最着迷的还是枪。

为了这枪啊。

他还和胖墩干了一仗。

让我们来看看:(录像)放了一件什么事。

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耍赖,急中生智)3、塞烟囱:事情还没结束呢?请看:出示塞烟囱一段。

《小兵张嘎》阅读推荐课

《小兵张嘎》阅读推荐课

《小兵张嘎》阅读推荐课设计理念: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调皮孩子成长为勇敢游击队员的转变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片段欣赏和对人物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合作探究。

2.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小说人物的形象,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武松,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久久难忘。

谁来说说,你喜欢那本书中的哪个人物吗?2.引出人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现在请他闪亮登场。

(课件出示图片)瞧!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要结识的小伙伴——张嘎。

3.出示小说《小兵张嘎》,介绍故事大概内容。

屏幕出示: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了,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

最后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二、初识外貌,体会嘎气。

1.理解“嘎”的意思:大家都叫他小嘎子,你知道“嘎子”是什么意思?(调皮的人,有时用来称小孩儿,含喜爱意)。

2.你想知道小嘎子长什么样子吗?屏幕出示: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像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3.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把你心目中的嘎子外貌画一画吗?(学生画画后讨论谁画的肖像画符合小说中的描写)三、了解性格,体会嘎气。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共34页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共34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小兵张嘎》整本书阅读指导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EN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阅读指导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一、揭示书名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从外貌上认识嘎子: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篇一:课前准备在开始小兵张嘎的课外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和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并全面理解故事。

1. 教师准备一个故事或小说的简要概述,并向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整体了解。

2. 教师选择故事中的几个重要角色,并准备相应的图片或海报。

将这些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并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角色的外貌特征。

3. 教师准备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打印成小问题卡。

每个学生都会收到一张问题卡。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故事学习指导手册。

这个手册中包含了与故事相关的练习和活动,供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

篇二:教学过程小兵张嘎的课外阅读教学过程需要严格按照一系列步骤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故事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读故事之前,可以用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引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这能够增加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继续阅读的动力。

2. 倾听阅读:教师大声地读故事或分段给学生听。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并提高他们的听力和阅读能力。

3. 讨论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分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活动和任务。

这有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探索故事主题。

5. 创作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作性活动,例如写一篇关于小兵张嘎的短篇故事、设计一张海报或制作一个小剧场。

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篇三:课后延伸为了巩固学生在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提供一些延伸活动,以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1. 阅读扩展: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小兵张嘎相似主题的其他书籍,以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兵张嘎》课外阅读指导课【导读设想】:
通过导读,了解张嘎从一名普通孩子成长为游击队员的经过,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小兵张嘎》,采用阅读赏析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张嘎成长的过程,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作品片段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阅读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导读过程】:
一、揭示书名
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说说喜欢看的书。

你喜欢书中的哪些人物。

2、写课题“小兵张嘎”,问,认识他吗?说说你印象中的他:学生自由说,(长像,性格,脾气等等)。

3、这些印象是从哪儿得来的?(电视)。

其实,了解他,我们不但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等等形式,出示很多反应小兵张嘎的艺术作品。

4、其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改编自作家徐光潜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出示我校图书管里的小兵张嘎书本。

二、认识嘎子
从外貌上认识嘎子:
1、小嘎子从小就没了爸和妈,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奶奶的掌中宝,开心果。

不信,你看看他长得样子就知道了。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象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

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
你读读,从这段话中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认识嘎子的可爱、调皮、淘气)
练习读读,将你感受到的嘎子读出来。

从爱好上认识嘎子:
1、拆枪: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嘎子也正像你们所想的一样,天真可受,又调皮。

但是他却在一件事情上是那样的痴迷与专注。

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次,不知怎么他把钱区队长的盒子枪逮到手了,立时一顿大拆大卸,把零件零零散散撒了一炕。

这还不算,他又把钱区队长仅有的五粒子弹,都拔掉铅头,把火药倒在炕沿上,排列成五个小坟头,研究起它们的成色来。

还有一次更玄的:正在大伙睡觉的时候,他竟在一旁卸开了两个手榴弹,正要剥那雷管上的铜皮儿,把头一个醒来的人,吓了一身大汗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要说吗?(引导学生认识嘎子的认真,好奇,对枪的痴迷)
2、打架:是啊。

嘎子对枪可不是一般的痴迷。

原着中有这么一句话:
●在千般事物之中,小嘎子最着迷的还是枪。

为了这枪啊。

他还和胖墩干了一仗。

让我们来看看:(录像)
放了一件什么事。

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耍赖,急中生智)
3、塞烟囱:事情还没结束呢?请看:出示塞烟囱一段。

小嘎子扭头一看,原来房角上有个烟筒,再一瞧厦子底下,真是冤家路窄,大黑墩子正在灶火膛前烧火呢。

小嘎子两眼一眯,蹭蹭几把,从墙头上薅下一绺子青草来,团成个蛋,就塞进烟筒去了。

不一刻,浓烟滚滚,呼呼地从灶膛里倒灌出去,大黑墩子不知缘故,撅着屁股去吹,越吹烟越冒;忙又咕嗒咕嗒拉风箱,烟就大股大股朝他喷。

不一会,狼烟弥漫,浓烟把大黑墩子裹起来了,呛得他涕泪齐流,“咔咔”地咳个不住。

在房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儿来读读这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可以提醒(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塞,塞哪家的烟囱,能反映嘎子什么?调皮,爱恶作剧)
4、总结:以上两件事,可都是嘎子在参加了游击队后所做的,可以看出嘎子虽然留在游击队中,但他的行为和一般的小孩子一样,会打架,会恶作剧。

我们猜猜看,游击队领导如果知道了会怎样?(允许学生有多种猜测,与小说描写不符合也没有关系。

有一个点引导到:说明嘎子在思想,行为上的差距。


三、感受变化
1、引导: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嘎子,经过战争的磨炼,他成长了,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嘎子了,他变得怎么样了呢?请看手上的资料:
这天晚上,部队和当地群众联合召开了“祝捷大会”,庆祝鬼不灵战斗的胜利。

钱区队长在大会上讲了话。

之后,就开始表扬在战斗中有功的人员:大个李呀,杨小根呀,罗金保啊一个一个讲过去,忽然提到了“张嘎”同志。

小嘎子在底下坐着,不觉一震。

往下听,就提到他在战斗中怎样勇敢机智,怎样用鞭炮搅乱了敌人,从而促成战斗顺利发展的事。

“因此,”钱区队长把手一扬,举起那支“张嘴灯”说,“经过区队部的研究,决定把这支手枪正式发给张嘎同志佩带,作为对他的奖励!”
“哗——”会场立时响起一片春雷般的掌声。

“张嘎同志!”石政委在台上叫。

小嘎子觉得这个名字挺生疏,仿佛不是叫他,仍然坐着发愣。

玉英在旁推他说:“叫你呢,怎么还不去?”他这才立起来,走上了主席台。

石政委把“张嘴灯”双手托着,走过去,给他挎在了身上。

台下又是“哗哗”一阵掌声,接着有人喊:“转过身来给我们看看!”石政委果然推转他的背,使他面朝大家。

小嘎子见台下那么多飞舞的手,那么多含笑的脸,那么多眼睛盯在他身上,不觉有些慌,脸红得象个熟透的苹果,不知怎样才好。

他忸怩地回过头去,却见区队长和石政委都站在台上,也朝他微笑着,他猛然心中一动,忙舒开两臂,朝着他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于是台上台下更加暴风雨似地鼓成了一片。

节选自《小兵张嘎》
2、交流:从这资料写了件什么事?从哪里看出嘎子成长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引导:
A、受到表扬,为什么?(认识到嘎子的机智敢)
B、为什么要发给他一支枪?说明什么(嘎子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游击队员了)
C、为什么队长称他叫“张嘎同志”而不叫“嘎子” 了?(嘎子已经得到游击队领导的认可)
D、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的热列为嘎子鼓掌?(嘎子已经得到游击员们的认可)
E、重点引读描写嘎子外貌的一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嘎子知道了谦虚,思想上有了巨大进步。

3、总结:是啊,嘎子确实进步了,成长了,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四、推荐小说
1、推荐《小兵张嘎》:同学们,嘎子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变为一个出色的小侦察员,决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他的变化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嘎子成长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小
兵张嘎》就是写张嘎成长的过程的,想要真正了解张嘎的成长经历的同学不妨借来看看。

很多小朋友说,我已经看过电视剧
了,还要看书吗?同学们你们说呢?(电视剧有很多是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虚构的。


2、其实,如果你已经读过《小兵张嘎》,你还可以读读类似的文章。

像这样的描写战争中小英雄的小说还有几本,你们知道吗?推荐《闪闪红星》《鸡毛信》《两个小八路》,《黄河小年》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英雄的品质,学习英雄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