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共71页文档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阜阳城郊李卫全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
例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
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
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
第三步:理清关系。
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他人出色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
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
第四步:准确立意。
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
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
例2: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一步:明确话题。
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第二步:抓关键词。
光明和阴影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
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本体。
光明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
光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 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 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解析
• 关键词:苦难(“如乌云”,比喻性命题) • 题目关系阐释:墨黑(远看)——灰色(身临其下) • 回归比喻本义:位置角度不同,“苦难”给人的感 觉不同 • 观点推定: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的 “怎么样”的问题,即“如何面对苦难”
审题方法 1.捕捉关键语句。 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 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 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 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 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 的情感倾向。
(201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 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 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 ③除诗歌外文本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②赞同第二个观点。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从此角度立意旨在引导考 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的世界。“为什么不 能”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 维。 ③辩证地看待两个观点。 我们既要用历史的眼光反思过去,更要有开 拓未来的勇气,因为任何反思都是以未来的发展 为终极目的的,故考生可立意为人不仅要站在过 去,更要站在未来;人要追问过去,更要追问未 来;人要多为梦想做准备,而不是抓住过去不放 手等等,进而写出历史与料②是 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 他人指导。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 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 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 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 • 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 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 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名言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点评]
• 作者赞同哲学家的观点,从个人、集 体、国家三个角度论述了求踏实、戒浮躁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合题意。列举古今 正反事例来论述,材料翔实,内容充实。 能联系时弊来阐述,加强了文章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 表达上“总分总+并列式”的结构完整、 清晰,正反对比鲜明,比喻贴切,语言有 文采、准确、通畅。
•
•
• 在地位上,人应当尽量登上高处。
•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 士兵。”是呀,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当 追求自己更高的位置。试想,一个中尉艾森 豪威尔绝对发挥不了一个统帅艾森豪威尔的 作用。人如果只甘心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 那么他便只能发挥一个普通人的作用。人若 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登上更重要的位置。
【巩固训练1】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 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 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 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结合这句 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 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一)独立思考:找出这则名言的关键词句, 阐述你对关键词句隐含义的理解,写出作文 立意; (二)互相讨论:1、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名 言关键词句的原意及隐含义;2、讨论此则 名言的作文立意。 (三)成果展示:小组成员派代表说出作文 立意。
•
一个人有了求踏实、戒浮躁的作风,才会学有所成,
学有所获。
•
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同席读书,管宁能够踏踏实实静
心学习,不为外界所扰,而华歆却十分浮躁。有位达官
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
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管
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
名言警句类 作文审题

一、单一名言
• 这类材料一般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 者一段话。 • 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 •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 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类 的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
• 例1: •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 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 “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 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 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 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 练习: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 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 中国诗人汪国真说:“生命可以没有灿烂, 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 立意为: 以上两句寓有深意的诗,引起了你怎样的 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 1. 轰轰烈烈,为青春为人生增添色彩 文章。 2.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 三步,理清关系(比喻类的要弄清喻意); 第四步,准确立意。
• 例2: •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 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 光明——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 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 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 • “阴影”——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 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 面。 立意为:人生既有痛苦,也有快乐,我们都要 • 二者——共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 去经历,这样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 割、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 力。 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转化 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
名言警句类精选材料精品作文审题立意.docx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根据考纲,作文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注意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提炼、归纳,从总体上把握问题的内涵,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确保不偏离题意。
立意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的写作中心或主题。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捕捉关键语句。
抓住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
要学会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善于由此及彼。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当然,一篇作文中一般只有一种立意,要学会把握最切题的最有时代感的立意,突出的时代性。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涉及其余”从中选择一句作为立意的中心,其他的联系分析。
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
具体方法有四步: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第四步,准确立意。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
下面具体分析:步,明确话题: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抓关键词: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
名言警句类作文审题(答案)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分析:一:、【写作提示】本作文题目的思考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
“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
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二:【写作提示】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
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
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剖析话题或概念的隐喻性和多义性(具体 和抽象互换) • 辨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条件、对比、转 折、层进等等) • 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或情感态度(语义轻 重、开拓空间等)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 萧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 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 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 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 品味和体验。
• 【201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 么会这样?” •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 (1)核心概念:(一对概念) • 已经发生的事情(现实)与未发生的事情(未来)。 • 明确:“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人们身边发生的事件、人 类探求的自然现象、好的事、不好的事等;一些从未发生 的事情包括未能发生的事件和未被创造出的事物等。 • (2)分句关系:前后两个分句侧重点有何不同? • 明确: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 表明:积极——人有好奇、反思、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 事物形成的内在原理等精神;消极——沉湎过去错误或不 幸而不可自拔。“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表明人们应该大胆想象和创造出新事 物,追寻与众不同的梦想。 • 前者侧重现实,已发生的事,后者强调梦想,未发生的事; 前者强调反思,追问的是已知,后者强调创造,追寻的是 未知。 • (3)情感倾向:“却”一字表明作者什么态度? • 明确:相比哪些停留于现实追问过去的人,我梦想着未来, 并希望让它变成现实。
• 【2014年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 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 你又是不自由的。
名言警句类作文审题立意

1.正面解读:青少年要保持童心。 2.反面切入:今青少年的心灵过早地硬化。 3.两者结合:方面,青少年需保持童心,远离 喧嚣的 社会;另一面,社会也应还少年一片纯净的天空。 1、永葆一颗童心。 2、莫让功利占尽孩子的心灵。 3、童心与童年。 4、少年强(心灵)则国强。 5、直爽(善良)不可丢【扣住材料】。 6、不能失去的孩提王国——真诚价更高(针对各种假 货)。
③辩证地看待两个观点。我们既要用历史的眼光反思过去,
更要有开拓未来的勇气,因为任何反思都是以未来的发展为终极目 的的,故考生可立意为人不仅要站在过去,更要站在未来;人要追 问过去,更要追问未来;人要多为梦想做准备,而不是抓住过去不
(4)方法总结:对立型审题思路:
分 清 异 同
选 择 角 度
确 定 立 意
二、审题方法
方法一:捕捉关键语句。
1、方法解读: 抓关键语句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 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 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 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 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 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2、示例分析: (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 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 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 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 歌外文本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概念: 相辅相成型是指试题材料中蕴含几个观点,这些观点 命题者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它们要么互为补充,要么正 反对比,共同探讨一个话题。
(2)考题再现: 2013 年浙江卷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 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 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